锦衣之殇

甘居下

首页 >> 锦衣之殇 >> 锦衣之殇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京门风月 高危职业 即鹿 纵天神帝 铁十字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快穿之反派又黑化了 明朝那些事儿 帝国吃相 
锦衣之殇 甘居下 - 锦衣之殇全文阅读 - 锦衣之殇txt下载 - 锦衣之殇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92章 风流院下收田产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看着厅内农民百姓情绪高涨,东方破继续道:“自从大明朝建立以后,天下百姓出现了一片新气象:农业增产了,生活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依然还有很多父老乡亲们没有摆脱贫困,这问题出现在哪里呢?”

“我们经历过伪元朝的黑暗时代知道:我们能有现在的好日子,是因为我们听洪武帝的话,坚决跟着大明朝廷走,才能被拯救。刚开始那几年,有许多父老乡亲们要求朝廷帮他们组织管理。可是天下这么大,百姓这么多,光靠朝廷怎么能忙的过来呢?所以洪武帝就委托我们风流院协助百姓们解决问题,于是我们风流院特意下开了一个风流田产,专门处理百姓们的种田问题。”

这时,一个年轻的农民站起来问道:“掌柜的,我觉得我们就算自己种自己的也能富起来。我们要求的也不多,只要‘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就知足了。”

听罢,厅内渐起笑声与附和声,看样子都同意这个说法。东方破早有了应对之策,反问道:“父老乡亲们:难道大家只靠自己,一家一户地单干,真的靠得住吗?”

见面前百姓没有反驳,东方破继续道:“大明建朝已经八年,八年前大家都有了差不多的田地。现如今八年过去,又有多少的父老乡亲手上的田地一毫一厘都没变过呢?”

厅内百姓又沉默了,东方破诚意满满道:“就拿洪武元年、洪武二年来说,仅仅咱们扬州府,就有一百三十九户出卖田地,占总户数的百分之十一点八;共出卖田地四百一十亩,占总亩数的百分之二点八。在那之后的几年里,田地买卖逐年增加,仅扬州府登记的:洪武三年有一千七百九十二件,洪武四年有一万零五百零五件,比上年增加六倍;从洪武五年一月到十月竟有一万六千五百七十八件,比洪武三年增加了九倍多。田地买卖普遍发生,这说明大家在建朝以后又开始向穷富两极分化,田地又逐渐集中到少数人手里,而不少人却重新丧失了土地。”

一位看起来比较斯文的农民站起来问道:“掌柜的,俺想问一下,那我们为什么会向两极分化呢?”

另一位衣服较新的农民坐在那里回道:“大明建朝时一样分的地,你穷了我富了,原因是:一个好吃懒做,一个起早贪黑。”

东方破见没人补充,接道:“刚刚这位朋友说的对不对呢?继续拿咱们扬州府来讲吧。在洪武五年的卖地户中,因为婚丧的有六百二十六户,因为疾病的有一百八十九户,因为自然灾害的有三十二户,因为缺乏劳动力的有一百五十七户,转业的三十七户,懒汉只有十户。由此看来,绝大多数的卖地户不是因为好吃懒做。而是因为一家一户的单干扛不住天灾人祸,不得不把建朝初期分到的田地卖掉。”

“咱们小老百姓,一家一户的单干,规模小,家底薄,力量分散,因此无法抵抗自然灾害的打击。许多招灾减产的父老乡亲们,为了度过生活上的困难,不得不去借债,甚至把田地卖掉,去打短工,当长工。除了灾荒,还有疾病和死亡。一家单干户,不用说是死人,就连生病都经不起。真是‘三场病,一场空’。”

有个农民听到东方破说到这,眼睛止不住流泪,站起来道:“掌柜的,您这说的在理。我在伪元朝那会儿是雇农,洪武元年时,朝廷分给了我十三亩田、一间房、一张床。洪武三年时,我把手里的田产交给风流田产统一管理,平均每亩收六百斤谷。洪武四年时,我从风流田产那里要回了自己的田地。那年农忙时,老婆病倒了,稻子没有及时种上,这年少收了一半。缺了两个月的口粮,欠债八十文铜钱。利上滚利,洪武五年,欠了一百三十多文铜钱。卖掉洪武元年分来的那些家当,自己又打零工去了。就这样一场病,穷倒了。”

“是啊。”东方破赞同道:“这位朋友已经说了他自己的情况,想必大家也有单干苦更多的。大家虽然在洪武元年中分得了田地,但是普遍缺少耕牛、农具、肥料、种子、甚至还缺少口粮。父老乡亲朋友们的力量本来就单薄,很难维持原来的生活水平。”

一位农妇站起来道:“掌柜的说的在理。像我们这些单干的,顾了家顾不了地,顾了吃就顾不了穿。为了维持生活,往往要出去做工。在农忙时放弃自己田里的农活,去给别人干活。就是在风调雨顺的时候,我们也常常因为没耕没锄,误了农时而减产失收,更不用说遇到天灾人祸了。”

刚刚那衣服比较新的农民又站起来道:“我这种情况相对来说好一些,还有三十亩地一头牛,但是单靠我们一家一户的经营,想要扩大收获也有许多困难。”

“是啊。”东方破也道:“父老乡亲们其实都是普罗大众,可是一家一户单干,各人只为自己打算,不顾别人利益,甚至为了自己利益去损害别人利益。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各家农户的情况不完全一样,有些人生产搞得好,有些人家生产搞得不好,比较富裕的乡亲们有点余粮存款,以后就用来放债、买地雇工或者做生意。而那些情况不太好的父老乡亲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只有借债、卖地,给人家做工。这样就一头有人贫穷破产,一头有人发财致富。”

“我知道有个人就是这样富起来的。”一个农民站起来道:“那个人是我同乡,今天没来这里。在伪元朝那会儿,我那同乡三代人打长工、讨饭。洪武元年朝廷给他分了地,他就有了余粮存款。在那之后我那同乡生活富裕起来,就一心想当豪绅。他十分羡慕我们村里以前远曹员外过的那种日子:二十多亩好田、十间瓦房,请一个长工、一个月工,两百多文铜钱放账,再加上雇脚力做生意,生活比谁都好。我那同乡搞了一个计划:先用五石谷,再加三百文铜钱,放高利贷。后来他屯粮、雇工、放债,反对我们把田产交上去。”

有个人附和道:“按照你那同乡的打算放高利贷,用五石谷、三百文文铜钱当本钱,利上加利,只要三年就会变成四百六十石谷,顶上你们家乡最大的一户员外豪绅了吧。这样下去,不知还要弄穷多少咱们老百姓。”

“大家不用担心。”东方破透露道:“刚刚那位朋友说的老乡,我知道是谁。他已经在衙门的帮助下,认清楚了自己的错误,上交了自己的全部田产,走上了正路。但这个例子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大明建朝以后,有一些比较富裕的农民,已经一步步的走上只顾个人发财,不顾别人死活的路上了。如果大家不听朝廷的话,不让我们风流田产统一管理大家的田地,那么这些人就会发展成为伪元朝时期的员外豪绅,而大家绝大部分又要重新回到伪元朝那种悲惨黑暗的日子了。”

见在座农民有些动摇,东方破加大力度道:“乡亲们:一切员外豪绅都希望大家单干,并长久保持下去,这样他们就能在这个基础上来压榨大家!大明建朝以后,洪武帝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委托我们风流田产统一管理大家的田地,但就有那么一小撮人,说什么租赁自由、雇工自由、贸易自由、信贷自由等等等等,用来对抗朝廷的良苦用心。那些人迫切要求有压榨大家的自由!如果大家都将自己的田地交给我们风流田产统一打理,那么这些企图压榨他人的人,还能向谁买地雇工放贷呢?因此对大家来说,靠山绝对不是一家一户单干,而是依靠风流田产统一调度,妥善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我大明万年!”

“行,我交!”一人站起来道。

紧接着一声又一声道:“我相信朝廷。”“我相信洪武帝。”“我相信风流院。”“就交给风流田产吧。”

得到众农民的同意,从大厅外进来十几名年轻的后生,那些年轻小伙子的手上都端着一本小册子,轮流经过厅内农民面前的小桌边,就着桌面记录愿意上交田产的农户信息。

看着眼前忙碌的场景,东方破这才松了一口气:这么久的收田工作终于可以告一段落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徒之路 萌妻难养,腹黑老公有代沟 渔港春夜 幻世逆途 女尊女在七零年代 神反转之大力出奇迹 官仙 贺总别虐了,夫人这次真的死了 星际舞曲 深海世纪 肆馆 开宗立派当反派 福艳之都市后宫 足球裁决天下 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 重生之国民男神 独醉天涯 新时空魔幻绿洲圣水晶的传说 北唐风云 李白闯仙界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橙心如意剑 妃本佳人 三国神才之胖子威武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偷听女主吃瓜,竟躺成千古仁帝? 麾下一万大宗师,赵高汗流浃背了 我,贾蓉,不做绿帽王 三国之重振北疆 重生之成为现代女神 逍遥侯内 战火与权力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红楼志 大唐岭南王 世子请叛逆 迷踪谍影 
最近更新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云起惊鸿客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铁骑红颜:大秦霸业 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 我李承乾,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 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 我在大明洪武当神仙 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 穿越商朝,为了人族而战 
锦衣之殇 甘居下 - 锦衣之殇txt下载 - 锦衣之殇最新章节 - 锦衣之殇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