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平凡的一生吧?

莲花心

首页 >> 很平凡的一生吧? >> 很平凡的一生吧?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七界传说 白袍总管 我们是兄弟 邪医毒妃 一渡升仙 小师妹她又凶又靓 重生空间之傲世千金 都市最强修真学生 弃妃竟是王炸:偏执王爷傻眼倒追 仙路争锋 
很平凡的一生吧? 莲花心 - 很平凡的一生吧?全文阅读 - 很平凡的一生吧?txt下载 - 很平凡的一生吧?最新章节 - 好看的武侠修真小说

第727章 大同府改革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暮色漫过东城的青砖灰瓦时,李星群正对着沙盘上西南坊的位置轻叩指尖。田维刚从篱笆外探查回来,靴底还沾着新鲜的泥土:“大人,张茂又加派了二十个守卫,听说坊里的铁匠铺都在连夜打刀。”

“随他去。” 李星群推开窗,晚风卷着新翻的泥土味涌进来,“一群跳梁小丑聚在一处,总好过散在城里作乱。” 他转身指向案上的文卷,“把精力都放在新政上,西南坊的事,几年后再说。”

三日后的府衙大堂,十二盏羊角灯将梁柱照得亮如白昼。韩严法捧着新铸的铜印,印面上 “大同府法院” 五个篆字泛着冷光;田维腰间的佩刀换了制式,刀鞘上錾着 “公安” 二字;苏铁冠正与李助核对账册,算盘珠子打得噼啪作响。

“韩院长,” 李星群将一卷《刑狱规范》推过去,“凡民告官、邻里纠纷,皆由法院受理,刑曹不得插手。记住,法字当前,不分贵贱。” 韩严法刚正的脸上难得露出郑重,将文书卷好塞进袖中。

田维摸着新刀鞘直咧嘴:“大人,这公安局要管偷鸡摸狗,还要巡街抓贼?”

“不止。” 李星群在沙盘上圈出十二处街巷,“设十二个巡捕房,白日维持市集秩序,夜里查禁宵禁。尤其要盯着粮行与银号,不许再像张茂那样哄抬物价。” 他忽然笑了,“你那身刑曹本事,总算有地方施展了。”

苏铁冠这时推了推算盘:“大人,税务局的章程拟好了。商税分三等,绸缎庄抽三成,粮铺抽一成五,走街串巷的货郎免征 ——”

“改。” 李星群打断他,“货郎月入过两贯的,抽半成。穷人生计要保,但也得让他们知道,商税取之于民,最后会变成东城的石板路、西城的水井。” 李助在旁补充:“属下已让人刻了税碑,立在市集入口,每笔税银的去向都写得明明白白。”

官场改革的墨迹未干,李星群已带着匠人奔赴城西。昔日萧骨的马场被推平,露出底下黑黢黢的煤层。他踩着煤块对苏铁冠道:“虽然我们学习广东的经验,但是广东是靠海行船,咱们靠煤走车。把这些黑石头炼成焦炭,能让铁器更韧,马车跑得更快。”

为打通陆路贸易,李星群下了三道硬令:其一,征调民夫将大同至代州、应州的土路拓宽至三丈,路面铺以碎石与夯土,遇河架木桥,逢山凿栈道,每十里设一驿站,备有替换的骡马与修补车胎的铁匠;其二,成立 “通衢护卫营”,由田维从公安系统抽调百余名精壮,佩长刀护商队,凡持有大同府签发 “路引” 的商队,沿途遇匪可凭文书向驿站求助,护卫营需三日内追讨货物;其三,在通衢市设 “度量衡署”,用青铜浇铸标准秤砣、斗斛,刻上官方印记,商户需按月校验量具,作弊者罚银五十两。

西域胡商第一次带着驼队踏入通衢市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得直捋胡须:北市的皮毛行前,伙计正用标准秤称着狐裘,旁边立着石碑,刻着 “一两一钱皆足”;南市的粮铺里,掌柜用官制斗斛量米,买主可随时到署衙复称。更让他们惊喜的是,驿站不仅提供免费饮水,还能寄存货物,只需付半成保管费 —— 这比在河西走廊被乱收费省下太多。

“这黑石头竟能比木炭耐烧三倍?” 胡商头领捏着焦块反复查看时,李星群正让人演示焦炭冶铁:通红的铁水灌入模具,冷却后敲去泥壳,竟是匹铁制马掌,边缘光滑得能照见人影。“用这马掌钉在驼蹄上,单程能多走两百里。” 李星群指着账册,“十车焦炭换一车玉石,你我各得其所。” 胡商当即拍板,临走时特意多留了两个会说汉话的随从,说是要学这 “公平买卖的法子”。

三个月后,西城冒出五座青砖作坊:炼焦厂的烟囱日日喷着灰烟,纺织厂的木机声能传到街尾,罐头厂里,工匠们正将猪肉切块,装入陶罐后用蜡密封,再放到沸水锅里煮半个时辰 —— 这是李星群根据前世记忆改良的法子,虽不及后世罐头耐久,却能让肉类保存两月不坏。

改革的真正难题,藏在寻常百姓的土坯房里。当第一批 “大同府学堂” 的木牌挂上校门时,李星群正站在王屠户家的院墙外,听着里面的争吵声。

“丫头片子读什么书?能杀猪还是能耕地?” 王屠户的粗嗓门震得瓦片发颤。李星群推门而入时,见个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正攥着木棍在地上写字,字迹歪歪扭扭却是 “王小花” 三个字。

“王屠户,” 李星群弯腰捡起小姑娘的木棍,“知道西城的纺织厂吗?那里的织机娘,识得字的每月多领五百钱。” 他往墙上一指,那里贴着官府的告示:“女子入学满六年,可优先入厂当学徒,管吃管住月钱一贯。”

王屠户挠着头嘟囔:“可…… 可她是个丫头……”

“明年我要开罐头厂,装你们家的猪肉。” 李星群拍着他的肩膀,力道让屠夫踉跄了半步,“记账、算工钱都要识字的人,你家小花若是读好书,这账房先生的位置,我先给你留着。” 小姑娘突然抬头:“我能学算术吗?我想帮爹算卖猪的钱。”

这样的劝说,李星群在三年里重复了两千三百多次。有次在深山里的猎户家,对方举着弓箭不让进门,他踩着屋檐翻进去,蹲在火塘边讲了半夜 —— 从城里学堂的热炕头,讲到纺织厂的女工如何用赚来的钱给家里买耕牛。天快亮时,猎户终于把藏在床底的女儿拽了出来,红着眼眶说:“她娘死得早,我怕她被人欺负……”

三年后的开学典礼,李星群站在新落成的学堂前,看着操场上整齐列队的孩子。王小花已长成半大姑娘,正领着女学生们朗读《大同律》;角落里,那个曾从张茂篱笆下溜出来的少年,胸前别着 “全校第一” 的木牌。韩严法捧着新刻的律书走过,笑着摇头:“大人,这三年您脚不沾地地跑遍了辖区各庄,眼下学堂刚上正轨,也该松口气了。”

李星群望着远处冒烟的作坊,忽然想起刚到大同的那个午后。那时的广场还飘着血腥味,而此刻,学堂的钟声正穿过市集,惊起一群白鸽。他摸了摸腰间的马鞭,皮革上的防滑纹已被磨得光滑 —— 这三年跑断腿般的奔波,终究是没白废。

秋意漫过雁门关时,大同府的城门楼外已排起三里长的队伍。五台县百姓背着捆成卷的被褥,怀里揣着李星群当年签发的地契 —— 那纸张边角早已磨烂,却被攥得温热。守城的士兵每验过一张,就在名册上画个圈,到日暮时分,朱砂痕迹已密密麻麻爬满了七张纸。

“大人,这是今日的第七百三十三人。” 李助将名册递进来时,袖口沾着墨汁,“城西的临时窝棚快搭满了,户曹的算盘珠子都快磨平了。”

李星群望着窗外飘飞的榆叶,指尖在案上敲出轻响。三年前他离任五台县时,曾给百姓留过话:“若遇难处,可往大同寻我。” 没成想那老夫子知县竟把个十万人大县折腾得粮价飞涨,商户倒闭,到头来还是要他来接这烂摊子。

“粮仓还能撑多久?”

“顶多半月。” 李助压低声音,“城外那百顷地都租给商户种马铃薯了,租金早填进学堂的开销里。现在别说添新校舍,就连灶房的米缸都快见底。”

正说着,柳珏掀帘而入,带来股账房特有的油墨味。她将一本厚厚的账册拍在案上:“五台县来的青壮有两千三百多,正好派上用场。城西的煤矿不是缺人手吗?让他们去挖煤,管吃管住,月钱给两贯。”

李星群眉头猛地一皱:“挖煤?你没见矿上那些老矿工,十年下来个个咳嗽得直不起腰?那活儿伤根本,不能让他们去遭这份罪。”

“遭罪?” 柳珏挑眉,伸手从账册里抽出张纸条,“这是昨日刚登记的农户,一家五口挤在破庙里,小儿子都快冻得发不出声了。比起饿死冻死,挖煤算什么遭罪?” 她走到窗前,望着窝棚区升起的袅袅炊烟,“夫君别忘了,庄子与惠子论大葫芦,有用无用,本就看怎么放。五台县人多是负担,但若用好了,就是撬动大同府的支杆。”

李星群指尖停在案上,想起前世课本里那些矿工矽肺的照片,喉间有些发紧:“可……”

“可你总把五台县人当自家人,想格外照顾?” 柳珏转过身,鬓边的珠花随着动作轻晃,“当年你在五台县教他们种番薯,现在却要因‘照顾’二字困住手脚?夫君可知,通衢市的铁匠铺里,三个大同本地工匠已经在抱怨活儿少了 —— 人多了才有竞争,有竞争才知上进,这难道不是你办学堂想教给孩子们的道理?”

“我不是这个意思……” 李星群的声音弱了下去。他确实对五台县百姓有份特殊的牵挂,那些人曾跟着他在田埂上摸爬滚打,看着他从一个青涩的知县长成能独当一面的知府。

柳珏忽然叹了口气,伸手按住他的手背:“我知道你心疼他们。但你是大同府知府,手里握着的是全城人的生计。若为了偏私坏了规矩,日后怎么服众?” 她翻开账册,指着其中一页,“你看,这些人里有会烧陶的,有能打铁的,还有几个识得些字的。按学堂的考核标准分等派活,既能人尽其用,又能让他们服气,岂不是两全?”

李星群沉默半晌,终于在账册上圈了个红圈:“就按你说的办。但煤矿必须加两条规矩:每日下井不得超过四个时辰,每月强制歇工三日,矿上得请大夫常驻。”

消息传开时,窝棚区里炸开了锅。当田维带着吏员宣读考核章程 —— 识三百字以上者可入纺织厂、炼焦厂,能算清百以内加减法者可去修铁路,其余则分配至煤矿或建筑工地 —— 竟有大半人摩拳擦掌。

“修铁路给三贯月钱?” 个瘸腿汉子拽着吏员的袖子,“我年轻时在五台县修过栈道,这活儿我能干!” 旁边个穿补丁长衫的书生赶紧掏出炭笔:“我能背《论语》,算不算识得字?”

最让人惊讶的是煤矿招募处,不到半日就报满了名额。李星群站在矿口查看时,见个老矿工正给新人们分发粗布口罩:“这是李大人特批的,说是能挡挡煤尘。” 有个五台县来的后生笑着把口罩往脸上一罩:“比在老家啃观音土强百倍!俺哥在炼焦厂,俺在矿上,俩月就能凑够钱租楼房了!”

柳珏说得没错,高工资成了最好的强心针。那些原本对学堂嗤之鼻的大同本地户,见五台县来的娃凭着识字进了工厂,拿的月钱比自家汉子还多,纷纷扛着板凳去学堂报名。王屠户更是提着半扇猪肉找到校长:“给俺家小花补补课!明年说啥也得考进纺织厂!”

三年时间,三条铁轨从大同府延伸出去,蒸汽火车喷着白汽穿过雁门关时,秦地的商队正赶着骡马在站台上卸货。马和握着李星群的手,指节因激动泛白:“大人您是不知道,靠着这条铁路,咱们的瓷器从大同运到长安,比走水路快了二十日!欠的那些银子早还清了,现在秦商谁家不存着大同的焦炭?”

站在通衢市的过街楼上,李星群望着纵横交错的铁轨,忽然想起柳珏那句 “天下为公”。城西的煤矿区盖起了一排排青砖房,矿工们下班后能去澡堂泡澡;学堂的钟声里,女孩们的琅琅书声与男孩们的不相上下;就连西南坊的张茂,也偷偷派人来学度量衡 —— 听说他坊里的百姓总往东城跑,再不改良规矩,怕是要成孤家寡人。

灶房的香气顺着风飘过来,伙夫正把刚出炉的面包往竹篮里装。李星群笑着接过一块,外皮酥脆,内里松软。想当年刚到大同,百姓顿顿不离莜面,如今市集上既有陕北的糜子糕,也有江南的糯米团,连西域胡商带来的葡萄酿都成了寻常饮品。

“夫君在想什么?” 柳珏递来一杯热茶,水汽氤氲了她的眉眼。

“在想,” 李星群望着远处学堂的飞檐,“当年总怕对不住五台县的乡亲,现在才明白,让所有人都能吃上热乎饭、住上结实房,才是真的对得住他们。”

暮色渐浓时,火车的汽笛声穿过街巷,与学堂的晚钟交织在一处。铁轨旁的路灯次第亮起,昏黄的光晕里,归家的百姓提着菜篮说说笑笑,影子被拉得很长很长 —— 那是比任何石碑都更鲜活的政绩。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新白蛇问仙 娱乐人生从三十而已开始 为奴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重返天堂[希伯来神话]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快穿之反派大人是病娇 园香 漫游五界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盗笔之主打一个陪伴 被迫嫁给前未婚夫世子之后 北唐风云 国民导演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偷听心声后贝吉塔逆转绝望未来 纵横古今南洋豪门的大唐风云录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起猛了,求生木筏怎么多了个女人 
经典收藏无限之美剧空间 九鼎记 不灭武尊 穿越从龙珠开始 白袍总管 主角?我夜风打的就是主角! 人在综武,我攻略女侠就变强 极道仙圣 苟在修仙界当灵脉 我儿是天命之子 明经书鉴录 人在六扇门,签到破案成剑仙! 洪荒之冥河问道 浮生流雪 顶级气运,悄悄修炼千年 异梦红尘 开局聊斋打铁十五年 漫漫武仙路 重生之最强审判 邪医毒妃 
最近更新冷莫颜与楚潇传 饮马醉山河 我在修仙界抢灵气 武侠:重生张翠山,我硬刚五大派 新玉箫英雄传 武侠反派:开局洗白救乔峰,女侠全沦陷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夜斩仙 三年后必死?模拟修仙,启动! 贫道鹿清笃,自神雕开始剑荡诸天! 剑来:开局截胡宁姚,我成了魔道巨擘 八号当铺:从天龙八部开始! 史上最弱男主角 刚入截教,听到截教气运在抱怨 穿越自带唐刀的我纵横世界 无名剑主 倚天:张无忌,阴阳合欢功 通天重生,镇压洪荒 开局神雕侠侣我靠中二拯救小龙女 综武:最强说书人,开局曝光金榜 
很平凡的一生吧? 莲花心 - 很平凡的一生吧?txt下载 - 很平凡的一生吧?最新章节 - 很平凡的一生吧?全文阅读 - 好看的武侠修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