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张石坚

首页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庶女有毒 驻马太行侧 唐砖 雅骚 1908远东狂人 清客 朕的后宫不可能这么乱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汉阙 明末之大国崛起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张石坚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全文阅读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txt下载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54章 康熙戏耍沙俄使者,兑换工业革命,秦桧为上位祸害大宋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土尔扈特?

在听到这个词语的时候,托尔斯泰伯爵终于无法淡定了。

土尔扈特的确是漠北蒙古瓦剌联盟中的一支,曾经和准噶尔、和硕特并称为瓦剌最强部族。

但在噶尔丹崛起之后,土尔扈特被准噶尔接连打得大败,最后连自己的地盘都守不住了。

要么逃跑,要么困守漠北祖地被全歼。

土尔扈特最终的选择和其他被击败的草原部族一样,西迁。

中亚草原就在土尔扈特牧场的隔壁,但这也意味着将来准噶尔夺取了土尔扈特牧场后,还能接着紧追而至。

土尔扈特部族最终选择跨越中亚草原,绕过里海,抵达了乌尔拉山南边的东欧大草原最东端。

西迁之后,土尔扈特又发现一件事情。

这些曾经蒙古人的牧场,如今已经是沙皇俄国的地盘了。

土尔扈特还发现,自己不但打不过准噶尔,也打不过沙俄。

这其实很正常,毕竟准噶尔本身就得到了沙俄的扶持,属于沙俄用来遏制大清西进的小弟。

连准噶尔都打不过,怎么可能打得过沙俄?

土尔扈特无奈之下,只能选择臣服沙俄。

作为沙俄的高官,托尔斯泰伯爵很清楚,土尔扈特人是口服心不服。

土尔扈特人是蒙古的一支,而沙俄的前身莫斯科公国当年只不过是蒙古金帐汗国麾下一个负责收税的奴才罢了。

向祖先的奴才臣服这种事情,对骄傲的草原雄鹰来说,心中是非常不服气的。

也正是这种不服以及最近东方漠北发生的诸多变故,让沙俄那位女皇陛下开始考虑怎么削弱土尔扈特人。

作为在沙俄高层拥有许多人脉的伯爵,托尔斯泰甚至已经打听到一些消息。

女皇陛下即将启用来自乌克兰的哥萨克人,让同为游牧民族但却对沙俄忠心耿耿的哥萨克骑兵,逐渐掠夺和屠戮土尔扈特人,直到土尔扈特彻底臣服或者消亡。

按照时间来算,眼下应该是哥萨克人刚刚开始行动的节点。

此时若是整合了绝大部分蒙古部族的大清选择西进,并劝说土尔扈特人臣服……

喀尔喀、和硕特、黄金家族的蒙古人现在都跟着大清吃香喝辣,土尔扈特却被沙俄用哥萨克人压迫屠戮。

但凡土尔扈特的首领不是傻子,都知道该怎么做。

和大清联手,帮助大清打通中亚草原,然后重新融回大蒙古部族之中,融汇到大清王朝之中。

这对沙俄来说,就是绝对的坏消息了。

托尔斯泰定了定神,缓缓道:

“陛下您可知道,我们大俄罗斯帝国并不是准噶尔这样的弱者?”

康熙悠然道:

“朕当然明白贵国的强大。”

“但朕也想问你一句,如果朕联手土耳其、法兰西和英吉利一起,允诺给他们足够的领土利益呢?”

托尔斯泰身躯顿时僵硬。

英国人如果有机会,绝对会笑纳圣彼得堡作为在东欧的领土。

奥斯曼人肯定会把乌克兰重新夺回,让曾经的“真主之剑”哥萨克人回归土耳其帝国的附庸。

也就只有法国可能没有那么渴求俄罗斯的领土,但刚登基没几年,一心想要继承父亲路易十四“太阳王”伟业的路易十五也绝对不介意在东欧多一块领土的。

在这个时代,国王们于国境外拥有飞地简直不要太常见。

就比如英国如今的国王乔治一世,他同时还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选帝侯之一,出自神圣罗马帝国的汉诺威家族,在统治着英国的同时也统治着老家汉诺威。

对了,还有俄罗斯曾经的死敌波兰立陶宛联邦。

波立联邦曾经在俄罗斯刚崛起的时候上演过“火烧莫斯科”的好戏。

这几百年来,虽然被俄罗斯接连暴打变得极为虚弱,但只要俄罗斯被四面围攻,波立联邦绝对会参与到围殴俄罗斯的行动中。

托尔斯泰越想越是头皮发麻。

咱们俄罗斯帝国怎么全天下都是敌人?

托尔斯泰脸色变得越发恭敬,开口道:

“尊敬的大清皇帝陛下,我个人对您的看法十分认同,但我必须要得到女皇的旨意才能决定布里亚特蒙古的命运是否能全部归于贵国。”

康熙点了点头,淡然道:

“那是自然。在写给你们家女皇的信上和她说一声,当她看到信的时候,整个布里亚特蒙古应该已经完全被大清征服了。”

托尔斯泰:“……”

作为沙俄的大臣,这些年托尔斯泰见证了沙俄不断地扩张。

什么时候受过这种气?

但托尔斯泰也很清楚,不忍不行。

现在这种局面,大清就是更加主动,更加国多势众的一方。

谁让沙俄拼命扩张拼命打邻居,搞得所有邻国都和沙俄有仇呢?

托尔斯泰吐出一口气,正色道:

“我明白了。但有一点我还是要郑重声明的,若是贵国当真以国家的名义进入布里亚特,无论女皇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必须只能对贵国宣战了。”

康熙大笑了起来。

“行,朕可以满足你这点小小要求。”

“下去吧,你有四个月的时间。”

托尔斯泰急匆匆地离开了。

看着托尔斯泰离去的背影,弘历有些迟疑地开口了。

“皇祖父,您刚才为何要答应托尔斯泰最后一条要求?”

如果是弘历的话,肯定不会答应。

大清的军队就明目张胆的进攻你,咋了?

不服来呗。

康熙哈哈一笑,看向胤禛。

“老四,你自己的儿子,你来教!”

胤禛本想变脸臭骂弘历一通,但马上想起了父皇曾经说过的话。

要温和教育儿子……

胤禛吐出一口气,尽量让语气显得更加柔和。

“那位叶卡捷琳娜女皇刚刚登基,国内政局动荡,这是事实。”

“以沙俄贪得无厌的民族性格,她一旦公开承认割让土地给大清,就会立刻被沙俄贵族赶下台。”

“所以大清兵马一旦摆出旗帜进入布里亚特,叶卡捷琳娜为了保住皇位是必然开战的。”

弘历这才恍然。

沙俄的民族性格是啥?

就是干!

任何一个怂的沙俄皇帝都不可能在位太久,基本上一怂便会被赶下台。

弘历道:

“所以叶卡捷琳娜女皇只会暗中割让布里亚特蒙古给我们,但绝对不会在明面上承认?”

胤禛点了点头。

“对,就是这样。下一次托尔斯泰再出现,估计就要和大清签订一份密约了。”

“当然,叶卡捷琳娜除了布里亚特之外,还必须要让出更多的利益给我们。否则已经实际掌控了布里亚特蒙古的大清凭什么配合她签密约?”

弘历有些不太放心地开口道:

“可密约这种见不得光的东西随时都可能会被撕毁啊。”

胤禛点头,严肃地开口道:

“对啊,沙俄能随时撕毁密约,大清也能随时撕毁密约进攻沙俄啊。”

弘历:“……”

这一刻,弘历突然发现,自己还是小了点。

格局小了!

光想着沙俄将来会撕毁密约进攻大清,却没想到,大清其实也可以随时撕毁密约,先下手为强!

现在的大清,那是一点也不比沙俄弱啊。

由于还没兑换到《工业革命》,大清从金幕中其实并没有获得太多的科技进步。

但即便如此,在金幕播放盘点视频的诸多启发下,大清如今的国力也是蒸蒸日上。

准噶尔提前灭掉了。

布里亚特抢先占据了。

欧洲的外交联系也打通了。

海上的贸易也蒸蒸日上,大量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大清。

别看大清用冤大头的价钱从英法那边买了一大批的军火,但大清出口的茶叶、瓷器、丝绸等商品,赚到的利润比军火还高!

为啥?

因为大清是垄断啊!

茶叶丝绸瓷器都是全世界独一份。

而军火这种东西,英国能卖法国能卖,欧洲还有不少其他国家也能卖,无非就是落后一点,性能差点。

欧洲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垄断大清的军火生意,大清却可以垄断全世界的茶叶、瓷器、丝绸生意。

而且这三样东西,在欧洲都是只有贵族才能享受到的奢侈品,老百姓都没资格、没财力去消费。

垄断生意才是最赚钱的,其他什么生意拍马都比不上。

又垄断,又是奢侈品,还是整整三个行业,还是巨量出口型。

一点不夸张的说,如果现在就有Gdp,大清不说占个全球六七成吧,四五成那是轻轻松松,手拿把掐。

弘历突然回过神来,道:

“皇祖父,咱们啥时候才有钱买《工业革命》呢?”

康熙笑呵呵地开口。

“现在。”

“啊?”弘历愣住了。

康熙表情严肃地站了起来,对着金幕沉声开口。

“三千万现银准备就绪,都在国库之中,朕要兑换《工业革命》!”

下一秒钟,一道耀眼的金色光芒从金幕中射出,穿过一道道建筑,精准地没入了大清国库。

又过一会,这道金色光芒收了回来。

紧接着,第二道金色光芒照耀在金銮殿的地面上,让人闪耀得睁不开眼睛。

等第二道光芒消失后,地面上已经多了一座小山般密密麻麻的书籍。

紧接着,金幕中浮现一行只有大清世界才能看到的金幕。

【大清世界已兑换《工业革命》。】

弘历看着面前的这座“书山”,惊讶地瞪大眼睛。

“这么多!”

坐在皇位上的老皇帝闻言,不由放声大笑。

“当然是越多越好!”

胤禛更是难以掩饰自己的惊喜,直接走了过去,拿起了其中的一本开始翻看。

在场的诸多大清臣子们也是骚动不已,等到获得了康熙的示意后,纷纷冲上前去,然后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本本书籍翻看。

康熙笑呵呵地对着弘历开口道:

“弘历啊,接下来你每天除了学习之外,至少要阅读一个时辰的《工业革命》。”

弘历闻言,不由疑惑道:

“皇祖,从其他朝代的反馈来看,工业革命这套书是非常专业的书籍,孙臣就怕看不懂啊。”

弘历还真不是谦虚。

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金幕中其他王朝的皇帝可没少显摆。

尤其是朱元璋和隋文帝杨坚,天天拿来装b,弘历早就看得眼热了。

眼热归眼热,弘历也知道,自己不是工匠,哪里搞得懂里面的道理?

康熙微笑道:

“你将来是大清的皇帝,你的确不需要看得懂。”

“朕只是让你粗略的了解一下,不至于将来被工匠们蒙蔽而不自知。”

“而且工业革命就代表着科技未来的方向,你当皇帝的连发展方向都搞不懂,你怎么带领大清发展?”

弘历这才心悦诚服,点头道:

“孙臣明白了。”

康熙将目光从弘历身上收回,重新注视着面前如小山一般的《工业革命》全集。

老皇帝其实还是比较心疼的。

纵然《工业革命》如今已经降价到了三千万两,但这也是大清这些年贸易所得到的几乎所有现银了!

为了攒这笔钱,大清这几年投入在许多其他国家项目上的资金也都尽可能地缩减,甚至直接砍掉。

不过好在终于是把它兑换到手了。

将来这部《工业革命》全集,一定能给大清带来远超三千万两十倍甚至百倍的利益。

“呵呵,这些英国人肯定没想到,在这条世界线中,大清才是第一个出现工业革命的国家!”

在历史上,乾隆朝时期,英国出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而现在嘛,大清就要毫不客气地把这项桂冠戴在头顶了。

再过几年,大清就不只是卖茶叶丝绸和瓷器了。

更多大清制造的工业品,将销往全世界。

更多大清的军队、舰队,将出现在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此刻画面中的秦桧,表情僵硬得不能再僵硬了。

吕颐浩?

秦桧是怎么也没想到,赵构竟然给出的是这么一个答案。

原本赵构就是在罢免了吕颐浩之后,才把范宗尹扶正的。

结果现在赵构打算罢免范宗尹了,却又把吕颐浩给召回来重新当正宰相?

秦桧心中五味杂陈,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要知道在赵构登基这几年,就连汪伯彦、黄潜善这两个对赵构而言几乎是知己一般存在的宰相,也没有说在罢相之后重新起复的。

吕颐浩,他何德何能啊!

秦桧心中,充满了嫉妒和愤怒的火焰。

但他总算还有一丝理智,并没有在赵构面前失态。

秦桧很清楚,赵构废物归废物,但依旧还是大宋皇帝。

正宰相的官职,终究还是得靠讨得赵构的欢心才能实现。

秦桧深吸一口气,正色道:

“陛下圣明,臣佩服。”

“吕颐浩大人的确就是如今大宋相位的最佳人选!”

赵构见秦桧也赞同,顿时露出笑容,道:

“秦爱卿,还是你懂朕的心思啊。”

我懂你?

我懂你赵构祖宗十八代都是废物!

秦桧心中腹诽不已,表面上却依旧是恭恭敬敬,告辞离开。

回到家中,秦桧怒上心头,直接把书房之中的诸多器具砸了个粉碎。

秦府众人都吓了一跳,良久之后,王氏才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书房的门,尝试安慰秦桧。

“夫君……”

秦桧披头散发,突然开口道:

“夫人,我还有机会!”

“我不会放弃的!”

【在短暂的失落后,秦桧重新振作起来,开始四处活动拉拢人脉,以实现自己成为正宰相的夙愿。】

此时大宋和金国之间的议和并不顺利。

在金国方面看来,既然已经扶持了一个伪齐去消耗大宋,那起码得让伪齐的架子搭起来。

用个一两年的时间培养一下伪齐的汉人军队,然后让这支汉人军队和大宋军队碰一碰。

伪齐赢了,金国不需要消耗任何女真士兵的性命就能坐收其利。

伪齐输了,死的也是伪齐治下的中原汉人,金国也不心疼。

要么不亏要么大赚,这种情况下金国自然对跟大宋议和并不感兴趣。

这也是建议成立伪齐的完颜挞懒始料未及的事情。

大宋这边,赵构对议和迟迟无法推进也非常焦虑,多次要求政事堂的副宰相们共同想办法推进此事。

这一天在政事堂中,秦桧一脸神秘地对着其他几名官员开口。

“诸位,其实我有一计,可以立刻让金国跟大宋达成长久的和平停战。”

此时政事堂已经基本被主和派给主导,听到这番话之后众人不由好奇追问。

“秦相公,快和我们说说你的妙计。”

秦桧哈哈一笑,正色道:

“如今真正的大宋宰相都还没任命呢,此时说出来完全无用。”

“等正宰相出炉之后再说吧。”

这番话很快被人禀报到了赵构的耳中。

赵构对议和的关注那是不用多说的,立刻就派人把秦桧召集到了行宫之中,仔细加以询问。

秦桧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当即对着赵构恭敬道:

“臣的计策其实很简单,只要陛下任命臣为左相,让臣以左相的身份走一趟金国即可。”

“作为左相,大金皇帝肯定会相信臣能拥有足够临机决断的能力。”

“这样臣再去找完颜挞懒等人活动一番,议和之事水到渠成矣!”

为了获得正宰相(左相、右相)的官职,秦桧也是豁出去了。

只要能就任正宰相,走一趟金国,去给完颜吴乞买、完颜挞懒跪几下,磕几个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而且秦桧本身就有完颜挞懒的任务在身,这一次回金国“汇报任务进度”那是名正言顺。

金国人不可能会把认真完成任务的秦桧怎么样,甚至还有可能给“忠心耿耿”的秦桧一些议和上的好处。

这就是秦桧的底气所在。

赵构听完秦桧的这番话之后,微微皱起眉头,心中有些嘀咕。

赵构是个昏君,但不是个傻子。

好歹以前在宫里也是文武双全的皇子,这说明赵构的智商在诸多皇子之中也属于比较靠前的存在。

经过这几年被金人的暴打、被黄潜善和汪伯彦的架空蒙蔽、还有苗刘兵变、海上逃难等等诸多事件的反复磨砺后,年轻的赵构也已经慢慢成长起来,拥有了一个皇帝的基本权术。

赵构已经能感觉出来,秦桧说什么推动议和其实是借口,真正目的还是想要讨官。

而且在范宗尹罢相的事情上,秦桧其实也扮演了一个很不光彩的角色。

每次秦桧和范宗尹一起前来拜见赵构的时候,秦桧完全就是范宗尹的应声虫,范宗尹说啥秦桧全都赞同。

可只要秦桧单独来拜见赵构,就一定会竭力在赵构面前说范宗尹的坏话,把范宗尹形容成了罪无可赦的奸臣。

这样的两副面孔,让赵构心中对秦桧的信任不可避免地动摇了一些,不愿意让秦桧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大宋文武百官之首的正宰相。

等等。

赵构心中突然一动,露出笑意。

“秦爱卿啊,你说的话,确实是让朕非常心动的。”

秦桧闻言心中暗喜,看来是真说动赵构了!

秦桧赶忙道:

“陛下请放心,臣只要能拜相,一定促成宋金之间议和!”

赵构点了点头,道:

“好,朕决定了。就让爱卿你出任大宋右相吧。”

“等吕颐浩抵达绍兴府,朕任命他为左相。”

“啊?”秦桧又一次呆滞住了。

大宋虽然是群宰相制度,但实际上真正有宰相之名的只有两个,就是左相和右相(正宰相)。

至于秦桧现在“参知政事”这个官职,的确也被认为是宰相,但只不过是副宰相。

正职和副职看似就差一个字,实则天差地远。

正职是可以拍板做决定的,副职并没有决定权,只有建议权和听命执行的义务。

而在两位正职左相和右相中,左相的地位又更高,右相地位稍低。

换句话说,赵构是要让吕颐浩来当一把手,秦桧虽然也是正宰相,但依旧只不过是个二把手。

这是秦桧接受不了的。

之前被罢相的范宗尹虽然也是右相,但问题是当时大宋没有左相啊。

所以范宗尹这个右相还是理所当然的一把手。

现在秦桧接替了范宗尹的右相,却因为吕颐浩回来当了左相的缘故,没有接替范宗尹的一把手。

你说这谁顶得住啊。

这种大起大落之下,秦桧也是终于无法控制情绪,让赵构察觉到了他的失落。

但这种局面正是赵构想要看到的。

赵构笑呵呵地开口道:

“秦爱卿啊,你放心吧。只要你能完成议和大业,左相的职位迟早都是你的。”

秦桧默然片刻,终于收拾好了心情,恭敬开口道:

“臣明白了,多谢陛下恩典!”

这一次秦桧记起了大宋礼仪,并没有向赵构下跪。

【范宗尹罢相后,秦桧被任命为右相。】

【此时被流放在外的吕颐浩尚未正式抵达绍兴府就任左相,秦桧借机拉拢各方势力,培植自己的心腹,想要利用这段真空期,阻绝吕颐浩上位的机会。】

【但秦桧没想到的是,吕颐浩这位曾经陪伴赵构渡过“搜山检海”最艰难时期的宰相,也并不是徒有虚名的。】

“陛下,吕颐浩已经抵达绍兴府了,正等候陛下您的召见。”

听着宦官蓝珪的话,赵构内心陷入了激烈的斗争中。

此刻在赵构面前的是两叠奏章。

右边这一叠主要是来自秦桧的党羽以及主和派大臣,他们弹劾吕颐浩此人心胸狭隘,之前出任大宋宰相时无所作为导致赵构在海上漂泊数月,种种表现根本就不配再度出任大宋宰相。

而右边的,则是来自于前线大将们的奏折!

韩世忠、吴玠、刘光世……乃至通、泰州镇抚使岳飞。

不管这些将军们的战绩如何,但他们的态度都出奇一致。

支持吕颐浩出任大宋左相!

良久后,赵构吐出一口气,缓缓道:

“明日宣吕颐浩入宫觐见,让政事堂那边拟好吕颐浩出任左相的诏书。”

赵构最终还是决定,要让吕颐浩重新回归左相!

除去对秦桧的不信任之外,诸多大将们对吕颐浩的支持也是决定性的。

如今大宋和伪齐在各条战线上已经陆陆续续爆发了大大小小的冲突。

赵构当然想要跟金国议和,但眼下局势,伪齐这个该死的中原汉人政权才是赵构真正的心腹大患!

伪齐一天不灭亡,赵构就一天睡不好觉!

既然要灭亡伪齐,军队和将领的支持就是不可或缺的。

那么得到了眼下大部分主要将领支持的吕颐浩,当然也是不可或缺的人物!

翌日。

在文武百官的注视下,吕颐浩意气风发地接受了赵构的册封旨意,成为了大宋左相,真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

秦桧表面上没有任何异常地注视着这一幕,甚至还在第一时间就上前去恭喜吕颐浩,一副想要和吕颐浩同舟共济的和睦情形。

但实际上他的内心之中早已经诅咒了吕颐浩无数次,巴不得这位已经年过六十的大宋左相当场暴毙。

吕颐浩在就任之后,立刻当场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臣虽老朽之身,年逾六十,所幸未填沟壑之前,得见陛下中兴之业。”

“三四年来,金人无功而返,正是大宋中兴之良机。”

“还请陛下驻跸之所北移上流,乘大暑金人军队难以发力之机北伐,一举灭亡伪齐,光复汴京。”

“接着便可收复关中、河北、山东之地了!”

吕颐浩既然是受到了军方大佬们的力挺,自然是要有所回报的,这是一个合格政治家应该具备的素质。

北伐,就是吕颐浩对军方大佬们的回报。

即便是刘光世这样在面对完颜拔离速时闭门不出的怂货,也不介意北上去干掉伪齐,收获一波军功。

当然,由于过往有过一次罢相经历,吕颐浩的身段也不可避免地放低了一些。

就好像刚刚他说了一大段话,又是希望赵构移驾长江中游发动北伐,又是要收复山东河北,但唯独少了最关键的一句。

迎回宋徽宗、宋钦宗这两位真正名正言顺的皇帝!

果然,赵构在听到了吕颐浩的话之后,脸上并没有像在之前听到那些主战派的言论时那么愤怒。

之前的那些主战派,总是喜欢将北伐和“奉迎二圣”联系在一起。

宋徽宗、宋钦宗要是真的回来了,赵构还怎么当皇帝?

现在吕颐浩刻意不提此事,就是在做出暗示。

吕颐浩效忠的是大宋皇帝赵构,而不是宋徽宗、宋钦宗!

赵构咳嗽一声,道:

“吕爱卿刚刚回朝,很多事情可能都还不太了解。”

“朕已经让政事堂这边优先推进跟金国议和的事情。”

“北伐之事,可以等议和结束之后再议。”

既然吕颐浩这么给面子,赵构当然也不可能当场打脸,而是做出了委婉的否定。

吕颐浩见状,下意识地看了秦桧一眼。

秦桧笑呵呵地朝着吕颐浩点头,心中却在疯狂叫喊。

“北伐?你敢北伐?”

“你等着吧,我马上就议和成功,把你这个该死的糟老头子从大宋左相的位置上赶下来。”

为了给吕颐浩一个下马威,秦桧在接下来的议事中很快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陛下,臣以为若想要议和成功,当以二策行之。”

“其一,让南北士大夫互致家信。”

“其二,纠率山东、河北、中原散群之人,若愿归乡土者,可由差官管押而去。”

这两策一说出来,顿时就在朝堂上引发了一阵骚动。

所谓的“南北士大夫”,其实就是被金国在靖康之变中俘虏北上的那些士大夫,以及如今还留在宋国之中的士大夫。

互致家信说起来很好听,但实际操作起来肯定是北方那些被俘虏的士大夫们拼命写信劝降南方还在宋国之中出任官职的士大夫,瓦解大宋士大夫阶层对金国的抵抗之心!

第二个计策,就更加毒辣了。

听起来好像是要让山东、河北离家之人归乡,没有什么毛病。

但问题是,居住在山东、河北的那些人,他们是因为什么来到如今大宋治下的淮河、长江这些南方地带的呢?

答案是——抗金!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原先河北大名府人士岳飞。

岳飞就是因为脑海中有着无比坚决的抗金意愿,所以才背井离乡转战各地,眼下依旧在两淮地区奋战的。

事实上,在如今的大宋军队中,至少有一半左右的军人都是出自山东、河北、中原等如今金国的控制区。

岳飞这些人,也是大宋军队之中抗金最为坚决的人。

这也很容易理解,谁不想早日驱逐金人,光复家乡呢?

如果让岳飞这些异常坚决的抗金分子全部回到被金国控制的家乡,后果可想而知,就是一个死字。

有人就要问了,那秦桧话里不是说了“自愿归乡者”吗?

岳飞这种肯定不自愿啊。

可别忘了,秦桧在“自愿归乡者”的背后,可是特地加了“由差官管押而去”。

如果真是自愿归乡,为啥还需要派出差官押回去?

这就是奥妙所在了。

按照常理,赵构一旦同意实行这两策,秦桧这个负责和谈事宜的右相肯定是要负责把“自愿归乡者”送回去的,分内所在啊。

到时候,谁是“自愿归乡者”,还不是秦桧一句话的事?

说你自愿你就自愿,不自愿也得自愿!

实在就是不愿意不自愿?没问题啊,陛下同意了,“由差官管押而去”嘛。

作为一个大宋官场老油条,这种先在前面迷惑人,然后在后面暗戳戳挖坑的手法,秦桧简直不要太熟练好吧。

刚刚上任的吕颐浩立刻就大声进行反对。

“这怎么行?大宋不能进行这种自断臂膀的政策。”

大宋的其他在场主战派也纷纷反对。

主战派眼下虽然人少,但始终顽强存在于政坛之中。

更何况吕颐浩重新拜相后立刻就提出北伐,更是让主战派大臣精神大振,自然不可能在这么关键的事情上退让。

秦桧为首的主和派不甘示弱,两边吵成一团。

显然在这种时候,就只能由皇帝赵构裁决了。

赵构其实在听完秦桧的话之后,就开始皱眉了。

秦桧献上来的这两策,都属于表面上好像对大宋有利,但仔细分析才发现其实是大宋吃亏金国暴赚的计策。

即便赵构是一个逃跑主义者、跪地求和主义者,他也觉得秦桧的意见过于离谱了一点。

朕是要你求和,不是要你把大宋搞灭亡的好吧。

你秦桧到底是议和心切的无底线让步,还是说的确是金国的内奸?

赵构沉吟片刻,道:

“既然朝堂上对秦爱卿的提议有如此巨大的争议,那也就先搁置一下,以后再议吧。”

秦桧愣住了。

原本秦桧见赵构否决了吕颐浩北伐的提议,觉得这正是一个削弱大宋的好机会。

所谓的“议和二策”,其实全都是为了削弱大宋所做的努力。

秦桧觉得赵构不同意主战派的意见,就应该同意主和派的意见。

可秦桧没想到,赵构竟然选择了两边都不同意!

赵构摆了摆手,道:

“行了,今天就议到这里,诸卿都散了吧。”

众人闻言,纷纷散去。

秦桧注视着不远处走在前面的吕颐浩,双目中闪过一丝阴冷。

这该死的吕颐浩,该死的主战派!

旋即,秦桧又有些恐慌。

他可从没忘记过完颜挞懒的威胁。

那封看似无足轻重的信,是真能毁掉秦桧在大宋政治生命的。

归根结底就是三个字。

“莫须有……”

秦桧轻声念叨着这三个字,心里的阴霾不断扩大,想要除掉吕颐浩的心情也变得无比急迫。

必须要干掉吕颐浩成为左相,才能全面压制主战派的力量。

一旦主和派形成“众正盈朝”的盛况,就可以对赵构进行无间断的言论轰炸和洗脑。

那样一来,赵构迟早都会松口的!

【为了更快的将吕颐浩从左相之位赶下去,秦桧一边疯狂提拔党羽,一边利用自己之前在北宋时代的就任太学正、御史中丞的人脉,援引各地名士进入南宋朝廷作为自己的臂助。】

【但秦桧万万没想到的是,许多原本和秦桧有故交的名士、官员,在察觉到秦桧如今曲意事金的真面目后,断然选择了和秦桧划清界限。】

【被秦桧举荐为参知政事(副宰相)的翟汝文,就多次在政事堂上和秦桧互喷口水,说秦桧“浊气冲天”,甚至还公开声明:“天下人知秦桧真大金之奸细,必误国矣!”】

【同样被秦桧举荐为兵部侍郎的王居正,更是当着秦桧的面向赵构告发秦桧言行不一的丑陋面目,让秦桧在赵构面前下不来台。】

【很可惜的是,这些正义之士的言论并没有让赵构变得清醒。赵构依旧将希望寄托于秦桧能议和成功,任凭众人如何揭露秦桧,赵构始终没有罢免秦桧右相的意愿。】

【反而是翟汝文、王居正等跟秦桧割袍断义、一心为了大宋的忠义之士纷纷被秦桧打击报复,免官流放。】

【于此同时,秦桧对左相吕颐浩的觊觎和攻击始终没有停止。】

画面中,秦桧对着赵构恭敬道:

“陛下,臣听说周宣王时内修政事,外攘夷狄,故而能让周朝中兴。”

“陛下如今若是想要让大宋中兴,何不让二相分任内外之事?”

赵构一听,觉得很有道理。

“嗯,的确是有这个必要。这样吧,吕爱卿负责统领军事对外,秦爱卿负责主掌内部政事。”

【通过这样的手段,吕颐浩被秦桧赶出了“行朝”绍兴,被迫前往镇江去开府,总管军事。】

【而秦桧本人则借机获得了对大宋所有内政的管辖权,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宰相。】

画面中,秦桧得意洋洋,搂着对这个时代来说已经年老色衰的王氏,自我吹嘘。

“夫人啊,别看为夫现在是右相,居于吕老贼之下。”

“但吕老贼但凡想要一兵一卒乃至一粒米,都得来求为夫才行!”

“呵呵,现在陛下执意不让大宋北伐,大宋压根就没有兵事能让吕老贼掌管。”

“整个大宋的政事都在为夫之首,为夫才是真正的大宋宰相,不,大宋丞相!”

秦桧越说越是得意,不由放声大笑起来。

【志得意满的秦桧并没有意识到,吕颐浩作为两度执掌朝政的人物,可不是秦桧能随意拿捏的。】

【正当秦桧自以为大局已定时,吕颐浩的反击也悄然到来。】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仙道第一小白脸 逍遥人生 闪婚甜妻,总裁大人难伺候! 汴京春深 都市花语 月待圆时 重生之女将星 江山美色 不要在垃圾桶里捡男朋友 正道潜龙 美女如云之国际闲人 男儿行 明末边军一小兵 私密按摩师 小四,向着渣男进攻 景帝纪事 七零之悍妇当家 唐砖 高危职业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唐枭 游龙戏唐 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 明末永昌 犬子汉高祖 大成王朝专务司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庭院带着我来到了古代 三国之一马平川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红楼情种 大燕风华 主播闭嘴!皇帝黑料都被抖出来了 儒侠英豪 翻云 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 锦世华裳 
最近更新无尽权谋 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 奇门故事汇 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 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 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 中医大师扁鹊 沈家大小事 汉末浮沉书 带着美女闯三国 穿越原异界寻仙 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 开局穿成奶娃子 大秦:不装了,我是秦始皇 穿宋,造反!【变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 穿越大明,我摆脱严嵩追贤妻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张石坚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txt下载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最新章节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