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婚与册封的盛大典礼之后,楚承瑜特意将朝政做了精简安排,空出了一段难得的闲暇,专心致志地沉浸在二人的新婚世界里。这段日子,真真是蜜里调油,鸾凤和鸣。
寝殿之内,尽是旖旎风光。
楚承瑜虽是初尝情欲,却天赋异禀,加之身负精湛武功内力,精力之旺盛,远非常人可比。他贪恋冯醉惜身上的每一寸温软,每每缠绵,总是有力而不知餍足,从华灯初上至晨曦微露,直将冯醉惜折腾得娇慵无力,云鬓散乱,美眸中时常氤氲着求饶的水光,连指尖都懒得动弹。
“承瑜……饶了我吧……”她时常这般软语哀求,声音带着事后的沙哑与媚意。
楚承瑜爱极了她这般模样,总会怜爱地将她汗湿的身子搂得更紧,吻去她眼角的泪珠,低笑着在她耳边呢喃:“是朕不好,只是惜惜太过美好,朕……情难自禁。”他话语缠绵,动作却未必真的停下,依旧带着她共赴巫山云雨。冯醉惜虽时常“吃不消”,但在他炽热而专注的爱抚下,身心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与归属感,那是一种被全然占有、也全然信任的踏实。
然而,楚承瑜并非沉溺温柔乡的昏君。
每日清晨,无论前夜如何痴缠,他总能准时起身,神采奕奕地前往御书房处理政务。他手段雷霆,决策果决,效率极高,往往在晌午前便能将重要的朝务处理妥当,剩余的时间,便全然属于他和冯醉惜。
冯醉惜亦未耽于享乐。
她深知自己身为皇后的责任。楚承瑜处理国事时,她或在一旁静静翻阅书卷,或细心帮他整理奏章,偶尔也会就一些她熟知的事务(如边关风情、民生百态)提出自己的见解,言辞恳切,思路清晰,常能给他带来不同角度的启发。她不仅是他的妻,更是他志同道合的伙伴。
闲暇时,她便会脱下繁复的宫装,换上简便的衣裙,带着红果和红缨在坤宁宫宽敞的后院里活动筋骨。红果力大,可与她切磋些简单的拳脚;红缨心细,则陪着她们一起研究各种药膳和新奇的点心。
宫中御厨手艺虽佳,但冯醉惜偶尔亲手烹制的一道家乡小菜,一碗精心熬制的羹汤,总能换来楚承瑜眉宇间最真实的愉悦与感动。他享受着这种寻常夫妻般的烟火气息,觉得比任何山珍海味都更可口。
母亲梁氏和姨母小梁氏也时常被接入宫中相伴。
有至亲长辈在侧,冯醉惜觉得这深宫也多了几分暖意。母女、姨甥相聚,说说体己话,聊聊边关趣闻,或是商讨些管理后宫、交际命妇的心得,其乐融融。
然而,细心的冯醉惜发现,每当楚承瑜与她们一同用膳或闲谈时,他看着母亲梁氏那张因边关风霜而略显沧桑却难掩爽朗英气的面庞,或是看着姨母小梁氏那与母亲有五六分相似、却更显温婉贵气的容颜时,目光总会有一瞬间的游离和出神。
那眼神很复杂,不像是对岳母和姨母的寻常敬意,倒像是透过她们,在努力回忆着什么,追寻着什么,那深邃的眼眸底处,偶尔会掠过一丝极淡的、连他自己可能都未曾察觉的……迷茫与探究。
冯醉惜将这份疑惑悄悄藏在了心底。她知道,她的夫君,这位强大而深情的帝王,心中或许也有一块不为人知的、关于过往的空白或隐秘。她并不急于追问,只是在他再次望着两位长辈出神时,轻轻握住他的手,用温热的掌心传递着她的支持与存在。
楚承瑜会回过神,反手将她的柔荑紧紧包裹,对她露出一个安抚的、带着歉意的微笑,但那笑容背后,似乎总萦绕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沉重。
蜜月虽甜,但深宫之中,前朝之后,似乎总有些无形的丝线在牵动着命运的轨迹,等待着有心人去发现,去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