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话事人

忧郁笑笑生

首页 >> 大清话事人 >> 大清话事人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名门艳旅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汉乡 男儿行 江山美色 富贵小丫鬟 将军好凶猛 谍网 抗战之烽火 红色帝国1924 
大清话事人 忧郁笑笑生 - 大清话事人全文阅读 - 大清话事人txt下载 - 大清话事人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79章 一对流民兄妹的移民体验~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4艘吴军内河战舰极度嚣张,靠近漕船码头倾泻火力。

舱下的小型卡隆炮,一炮就能重伤漕船。

甲板侧舷的弗朗机炮,角度灵活,装填飞速,是近距离对付无甲单位的神器。

沉船、哀嚎、炮火。

运河被鲜血染红,漕船歪斜倾覆。

“快跳河。”

下饺子一般,白莲教徒们离开漕船跳入运河。

然而,

吴军水手搬来了早准备好的一箱箱圆球炸弹,马钢批量制造的一种开槽铸铁壳内塞黑火药和铁屑的爆炸武器。

点燃引线,抛入水面。

5丈之内,落水之人团灭。

由于水是无法被压缩的,所以爆炸的杀伤力相比在岸上,更恐怖。接二连三的爆炸声中,尸体浮起。

炸鱼原理。

……

郑春寿知道大势已去,迅速卸甲,只握一柄短刀,纵身一跃,潜入水中。

憋气,睁眼。

水下,到处是自由漂荡的尸体。

待他从半里外一处芦苇丛露头呼吸时,身后的炮声仍旧密集。

郑春寿内心已无一丝斗志,他无法理解火器怎么可以是这样的速度,杀人好似割麦子。

……

岸边,

一个吴军步兵连赶到,对泅水之人不断射击。

许多侥幸跑到运河东岸的人也没能躲过隔河飞来的子弹。

十几万义军土崩瓦解。

他们更想不到,跑了30里地后前方还有吴军,静静等候在此的第8军团士兵们漫山遍野,高呼:

“投降不杀。”

武器的代差和组织度的差异,让清河县决战轻松的好似春游漫步。

……

破阵,只花了半个时辰。

收拢俘虏,却花了足足2天。无他,人太多了。

吴军在战场之上杀伤义军一万余,俘虏义军和家眷20万。

先甄别,后安置。

“陛下,大捷啊。”

“没什么好得意的,这不属于真正的战争,而是一种虐杀。”

李郁骑马望着眼前面积庞大的俘虏营。

想了想,说道:

“凡拥有部众千人以上的义军首领全部揪出来,在俘虏营里当众枪决。”

“凡传染病患也要甄别出来,简单收治。其余俘虏打散处置。有家庭的集体流放黑龙江,照样分田,不要歧视他们。光棍汉送去淮南煤矿,告诉盐商,他们不是死囚,而是工人。让他们严加看管,3年后释放,并支付工钱。”

“遵旨。”

……

义军原本也是为了生计揭竿而起的可怜人。

但是他们见过血,尝到暴力的甜头,已不是曾经的胆怯懦弱农夫了。若就地释放,后患无穷。

春天即将来临,尸乃百病之源。

吴军每日组织俘虏出营四处收尸,捞尸,焚烧掩埋。

不仅如此,

俘虏营的引水、如厕也严格分开。

李郁估计,18世纪至少有7成的疾病是因饮水不洁而起。

而帝国想解决普遍的饮用水卫生问题,一来需要宣传,二来需要为民间提供大量的廉价燃料。

所以,煤矿还得挖。

狠狠的挖。

以大型煤矿为主力,各省的小煤矿为辅助,满足3亿人的燃料需求。

想到这里,

李郁忍不住感慨:

建立帝国只是第一步,解决帝国面临的诸多问题才是最难的。

一切的一切

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钱。

……

江苏淮安府。

大运河畔,一座崭新的通信高塔拔地而起。

坐在高塔顶端屋子里的通信兵,甚至可以看到远处步履蹒跚的移民群,连绵不绝,一直延伸到天际。

从西边来的流民们个个衣衫褴褛,面容枯槁,眼睛呆滞。

淮安流民分拣站——一座直接由小镇改成的枢纽。

站长是来自湖南宝庆府学的学生,家境普通,家里有一群弟妹,年龄不大,做事泼辣。

宝庆,就是邵阳。

邵阳人最显着的标签,是“狠人”。

“站长,又来人了。”

“弟兄们,各就各位,准备分拣。”

……

在迁徙途中,吴廷每隔10里设一处中转施粥点。10里一碗粥,确保这些人能吊着命往前走。

流民们能走到这里,很不容易。

有严重疾病的都被淘汰了。

沿途,

戴着棉口罩、棉手套的流动掩埋队好似秃鹫,默默注视着倒下的流民,死亡后出手,将一具具尸体抬走,先焚烧后掩埋。

每处大坑埋尸数百具,并泼洒石灰。

立石碑:

“无名死难百姓之墓。”

……

流民群里,二十多岁的年轻汉子周小江,望着不远处高悬的“流民分拣站”木匾。

低声道:

“爹,娘,我们到了。”

“妹,拉紧我。”

爹娘在天上,兄妹俩在地上。

镇口,

邵阳籍站长,锐气十足:

“老乡们,都听好了,不许说话,排队走进去。叫你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要乱跑不要多问。”

“每人发一根木签,拿好了。”

“现在,开始分拣。”

……

此刻,人就是货物。

流民们机械呆滞的步入镇子,发现镇内比野外温暖许多,白雾蒸腾

道路一侧,煤块堆积如山。

镇子里4处锅炉火力全开。

“坐下,坐到长条凳子上。”

“剃发。”

20张简陋的长条木凳一字排开。

周小江刚坐上去,就被一个临时雇佣来的当地妇人摁着脑袋,剃头。手法很笨拙,甚至弄出了血口子。

……

分拣站有规定:

多劳多得,一个光头3文。

要想多挣钱,就得多剃几个。

被摁着剃发的流民们少有微词,毕竟都混到这份上了,发型一点不重要。

周小江任由头发飘落。

一旁的黑脸妹妹也成了光头,脑门上也多了道小小的血痕。

剃头的大婶对着光头一拍,砰

吆喝道:

“走。”

“下一个。”

周小江头晕目眩,差点被拍晕过去。

献唱,还有个老头拿着扫帚,不断将地面的头发扫进旁边的火坑里。

一天下来,至少有几万个虱子的冤魂在火焰里翻滚。

……

周小江离开时,听见后面有人哭喊: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不可以,不可以啊。”

闹剧,引起了小小的骚动。

很快,2名护卫赶来,一棍打翻,两棍打晕,然后把人拖走了。

分拣,顾名思义。

把不合格的人分拣出去。

像这样的人就不必分拣了,直接绑了送给淮安煤矿做黑奴。

北伐之前,

吴廷内部早就达成了一致决议——此次移民务必高效。

提倡简单,高效,粗暴,效率,压倒一切!

途中偶有瑕疵,一概不问。

所以,经办人员没有时间,没有耐心,也没有必要去开导。

……

一大群光头流民继续往前走。

“男人左拐,女人右拐。”

“听清楚了,里面是澡堂子,走错了后果自负。”

话音未落,右边澡堂揪出一人,被护卫们打的头破血流。

“老爷,饶命啊。我不认识左右啊。”

站长走过来:

“好了好了,别打了。绑了送去挖煤。”

他没好意思说:

白白打死多浪费,盐商老爷在淮南开煤矿,需要大量的不发工钱的黑奴。

投桃报李,自己有一份小小的好处。

……

“快点,往里面走。”

“别磨蹭,想挨打吗”

在护卫们怒吼声中,人群速度加快。

木牌上写着:

分拣流程,更衣——消毒——洗浴——甄别——发放棉衣。

不过,流民基本不识字。

周小江夹杂在人群里走向雾气蒸腾的屋子,掀开门帘,走进去的一瞬间,仿佛置身温暖的天堂。

“脱,衣服鞋袜都扔到筐子里。”

一筐又一筐的破衣烂衫被扔进锅炉。

稍有年龄的人都知道,虱子烧起来噼里啪啦,略带焦香。这种小可爱和人类共存了几千年,物种基本灭绝的时间不超过40年。

……

继续往前走,

掀开一面厚重的门帘,走进连在一起的第二间房子,中间有个巨大的热水消毒池。

一彪形大汉手持棍棒,站在池边:

喝道:

“下去,把头埋到水里面憋气,我数三下,谁要是提前露头,别怪老子打的你满地爬。”

消毒池里气味呛人,除了中药味,还有石灰味。

从消毒池出来,走进下一间屋子。

照例有人催促:

“快洗,快洗。”

“抓紧时间。”

一旁的沙漏斗来回颠倒,精确把握时间。

……

周小江机械地走进温暖的热水池,瞬间舒服的想哭。

这大约就是天堂吧

就是,就是脑袋有点小晕

冬天洗热水澡,很奢侈。穿越前,国人普遍实现冬季热水澡自由,可能还不到20年。

他最后的意识,听见旁边有人小声嘀咕:

“老爷,有人死了。”

护卫老爷丝毫不惊讶,走过来伸手把瘦的没半扇猪重的周小江轻松拖上去。

像这样的事情,他这些天见多了。

饿肚子的流民晕倒,低血糖现象,很正常

喂半碗糖水,人就缓过来了。

这人命呐,脆弱如窗户纸,却又坚韧如蒲草。

……

一碗糖水下肚,周小江迅速恢复,起身,惴惴不安:

“谢谢老爷。”

“别废话。再下去洗会,出去就有肉汤泡饭吃了。”

再次走下池子。

不过,

周小江只觉自己的胃肠蠕动激烈,噪音大如鸣蝉。肚子里仅有的那点米粥,被热水澡消耗殆尽。

坏了!

……

下一个屋子。

周小江懵了,为什么屋里会有个穿孝服戴孝帽的“孝子”

只见那孝子盯着走出来的每一个人,不时拦住某个人,并在其额头画一笔,留下一道墨痕。

“走,往前走。”

“不要停。”

这位其实是吴廷卫生署培养的“蒙古大夫”,负责鉴别出一眼有大病的流民,疑似有的也算。

他的眼睛是x光机,耳朵是听诊器。

在这里,没有误诊。

说你有病,你就有病。

在帝国卫生署,蒙古不是一个地名,而是一种职称。蒙古大夫,就是半吊子医生。

先培养蒙古大夫,后培养正经军医。

这叫科学

……

终于,周小江走进了最后一间屋子。

流民们缩头缩脑,感慨屋内温暖如春,就连脚下踩的地砖都是暖和的。

墙上有一面巨大的画像——戎装陛下半身画像。

英明神武的陛下,隔空微笑,量子注视着自己的臣民们

底下的人很会办事。

隔壁的女澡堂也一样悬挂陛下之画像。

在陛下眼里,是不分男女的,都是子民。臣民在陛下面前,不应该有秘密。

“排队,领棉衣。”

瞬间,人群开始骚动。

许多人害怕轮到自己时棉衣已经发光了,奋力挤着往前钻。这是刻在许多人骨子里的危机感。

要活着!

必须抢!

插队者,生。排队者,死。

……

这一幕在意料当中。

分拣站运行了半个月,每天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

护卫们一顿短棍暴打后,众人终于学会排队了,只是个个伸长脖子,盯着那崭新厚实的棉衣。

时间过的特别慢。

“棉衣、棉裤、棉鞋、手套、帽子,每人五样,自己保存,丢失不补。”

沉甸甸捧在手里的一瞬间,周小江的喜悦感难以形容。

却被不耐烦的吼道:

“快点,别磨蹭。”

“穿好了就出去。”

……

屋外小雪飞舞。

不过,众人却不觉得寒冷。

他们低头打量着棉衣棉鞋,眼里放光。

在古代,一套过冬衣物是普通家庭的重要资产。如今,一文钱不出,白拿到手。

突然,

又来了一个“穿孝服的孝子”,大声吆喝:

“额头上有墨汁的人,都站到这边来。”

一群人茫然的走过去。

“你们这些人都是有病的,官府会给你们治病,跟着我走吧。”

在分拣站下游3里外有一处医院,收治病患。吴皇指示,绝不能让关外沦为各种病菌的乐土,绝不能好心办坏事。

所有流民,必须干干净净的踏上去往旅顺的海船。

……

“哥”

周小江的妹妹也在病患当中,那一张刚被洗白的俊俏小脸写满恐慌。

在这个时代,

亲人一旦分别,就是永别。

周小江想冲过去,却被一名护卫拦住:

“有病的必须先治病,这是朝廷的规矩。你再向前一步,我就杀了你。”

周小江后退两步。

护卫收刀入鞘。

自此,兄妹分离。

吴廷的爱是真的,吴廷的冷血也是真的。

……

终于到了露天食堂。

一打饭的妇人握着勺子敲击铁锅,当当当。

吆喝道:

“愣着干什么都过来。”

“开饭!”

十张简陋的露天长条桌。

桌上粗陋的大海碗里,盛满了晶莹透亮、颗颗饱满的大米饭,上面闪耀着琥珀色的光泽。

嘶!

这,这竟然是肉汤泡饭!

陛下为之奋斗了数年的至高理想,终于在这一刻实现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肥水不流外人田 恰似寒光遇骄阳 渔港春夜 农家仙田 抗战之血染山河 福艳之都市后宫 男欢女爱 逍遥人生 我有一柄打野刀 雅拉冒险笔记 亿万婚宠:老婆,你好甜 甜蜜暖婚:宝贝,乖一点 官道之色戒 仙植灵府 世界不需要魅魔拯救 史上第一美男 重生弃女当自强 从火影开始的宇宙世界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游龙戏唐 橙心如意剑 重生南非当警察 刀笔吏 唐晟春秋 大成王朝专务司 女皇的男闺蜜 
最近更新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 明末之我若为王 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 学名张好古 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 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 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 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红颜劫:乱世情殇 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 家父吕奉先 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 大晋霸主 明末风云:乱世殇歌 从司农官开始变强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我打罗马?真的假的? 这个开局有点惨啊! 
大清话事人 忧郁笑笑生 - 大清话事人txt下载 - 大清话事人最新章节 - 大清话事人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