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华录

清韵公子

首页 >> 流华录 >> 流华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马前卒 大宋的智慧 四季锦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纵天神帝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明朝那些事儿 帝国吃相 朕的后宫不可能这么乱 澳洲风云1876 
流华录 清韵公子 - 流华录全文阅读 - 流华录txt下载 - 流华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九十二章 踌躇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东风扬起,虎贲营与广平城之间的天地似乎也随之颤抖。张鼎的亲卫,随即将消息传递至孙原大营。孙原站在帐内,眉头微皱,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信笺,神情却并未因消息的内容而有所松懈。他明知,张鼎和董卓的进军之势,凶猛如猛虎,若真有一日兵临城下,虎贲营岂能独善其身?

然而,眼下的局势却令孙原心头稍安——广平城的黄巾军,虽在外形上气吞万里,实际上却并未敢轻启战端。张鼎率军西行后,黄巾军虽再未出城与虎贲营交战,形势一时间变得静谧如同死水。只是这份静谧,更似暗流涌动的前兆,让人心生不安。孙原深知,黄巾军未必因张鼎的离去就放下了对虎贲营的戒备。只不过,眼下的平静,恰恰给人一种风暴前的压迫感。将这股隐形的危机压抑在心头,孙原却始终未能安然自处。

几日来,孙原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宛如无形的阴霾笼罩着他。他虽年少,然身居高位,拥有一身过人的武艺,然而却并未真正品尝过刀剑相向的滋味。年仅十七,便已承载起魏郡太守的重任,却未曾经历过一场真正的生死对决。每当夜深人静,躺在营帐之内,他的脑海中便不断重现那些恐怖的画面——皇宫复道上的尸体,冀州鏖战中血流成河的惨象,昔日的战士们倒下时的凄凉模样,那些鲜活的生命骤然消逝的情景,犹如一道道刀痕,深深刻在他的灵魂深处,挥之不去。

在这些记忆的折磨下,孙原的心如刀绞,内心的恐惧不断放大,若有所指地扎根在他心底。曾经的英勇和冷静,在这些记忆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他总在深夜辗转反侧,无法入眠,恍若陷入了一场无尽的噩梦之中。

孙原知道,他无法逃避这份恐惧,也无法抹去心头的震颤。武道修为再高,若未曾亲自踏上战场,未曾亲手取一条生命,心底的阴影便难以消散。尽管他已学会以冷静之姿指挥千军万马,但他明白——每一场真正的战斗,都是一次对灵魂的磨砺,而其中,最为沉重的,不是刀枪的伤痕,而是那一刻,生命的消逝。杀戮带来的,不仅是肉体的痛苦,更是心灵的震撼。

射坚与射援皆为帝都豪门之子,素有英雄气概。两人虽未曾离开过帝都,但早已在家族的光环之下品尝过战场的冷酷。射坚勇猛,气吞万里;射援机敏,眼如炬火。两位公子并非未曾听闻过战场的残酷,但此刻,站在这片如同巨兽般的广平城面前,他们的心头,难免也生出几分动摇。

射坚虽出类拔萃,但每当他深夜独自一人坐在营帐中,面对那未曾亲历的硝烟,他心中的不安与矛盾便如潮水般汹涌而至。他想起那日与父亲讨论未来的雄图壮志,想起那些英雄辈出的往事,而现在,他却不得不面对这条无法回头的战路。他能否在血雨腥风中挺身而出,抛下对死亡的恐惧,拔剑杀敌?

射援则更为沉默,心中早已隐隐泛起波澜。射援的家族背景深厚,身负重任,然而他并非不知战场的无情。在帝都的锦绣中成长的他,早已为生死之事有所预见,却又无法真正摆脱那份即将面对的恐惧。每当夜幕降临,营帐内外的寂静压得人心底发慌,射援便会独自一人走出帐外,眺望苍穹的星辰。星空中,似乎隐约有些许让他无从摆脱的命运之力,正悄悄逼近,等待着他最终的选择。

而这份选择,便是“杀”——杀敌,杀自己心中的软弱与恐惧,抑或是杀那些曾经为自己争斗过的同袍与敌人。在这种生死存亡、英雄与懦夫之间的边缘,孙原、射坚、射援三人,各自怀揣着不同的心思与恐惧。即便他们身为魏郡的统治者,掌握着大军,指点江山,但在这场生死存亡的决战中,他们每个人都无从摆脱心底的惶恐与迷茫。

孙原常常在这种彷徨与痛苦中,独自一人徘徊在帐前。他不敢抬头去看前方那无尽的战场,因为他知道,那里藏匿着他无法面对的死亡与痛苦。

民贼之辩早已不是魏郡太守府的议题,日复一日,战场上的尸体、鲜血和苦难早已让射坚与射援的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两人曾经信奉儒家学说,信仰“仁政”和“教化”,但此时他们看到的更多是死伤和绝望,听到的更多是百姓的哭泣与怨声。渐渐地,射坚与射援的心中充满了软弱的同情,他们渴望这些黄巾军能立即投降,回到原本的平民身份,甚至恨不得这场血腥的暴乱立刻结束,所有的战士都能放下武器,回归家庭,重新过上安稳的日子。

他们相信,既然百姓之所以起义是因贫困与压迫,那么只要施行圣贤的治国理政之道,施以仁爱与教化,这些曾经的“反贼”自然会心归平静,社会便能恢复往日的安宁。射坚和射援都相信自己深读经典,熟知《春秋》《周易》,自以为凭借自己对儒家治国理念的理解,便能轻松治理这一片动乱,重建一个和谐安定的天下。对于他们来说,治国理政不过是调整与平衡,给予百姓一份关怀与安定,所有的动乱和暴力都会在仁政的指引下消解,他们看到的只是那些可怜的百姓,他们渴望带给这些受苦的人们安慰与希望。

然而,孙原看得却比他们更加透彻。他摇了摇头,脸上浮现出一抹深沉的叹息。射坚和射援的善良是无可厚非的,但他们未曾经历过真正的政治风暴,也未曾见过世事的复杂与深邃。要是天下治理真如他们所愿,那么这大汉王朝便不至于此般动荡不安,帝国的统治早就稳定,百姓也不至于有如此之多的叛乱与不满。孙原心中一片苍凉,若治理国家真有那么简单,大汉何愁没有能干的治臣?那些名声显赫的政治家,如陈寔、荀爽,都是一时的名士,曾在地方上担任过县令、郡守,治理过数十万人之地。然而,即便是这些大儒,也只能在局部的、相对平静的环境下运筹帷幄,治理一地百姓。他们纵然擅长治县理政,但面对天翻地覆的乱世,他们又如何能应对复杂的局势?

孙原的内心并不止是对射坚和射援的批评,更是一种对时代和命运的深刻思考。他转念间,又想起了朝堂上那些与自己并肩战斗过的名臣:杨赐、崔烈、张温等,这些在朝堂上声名赫赫的大儒们,表面上看似能够理顺政治、维护国家的稳定,但在这样动荡的局势下,他们的学问与策略是否能阻止乱世的蔓延?他们即便拥有深厚的儒学素养,是否能改变民众深切的不满与积怨?天下的动乱不仅仅是百姓的叛乱,背后是整个社会体系的崩溃,是深层次的政治腐败与阶层对立。即使是大儒,面对这样复杂的局势,也无力回天。

“若治国如此简单,又岂会让张角有机可乘,激起民变?”孙原心中充满疑问。张角的起义并非仅仅是贫苦百姓的暴动,而是利用了国家体制的漏洞和政治腐化的现实。民变的背后,是一个长期积累的深刻矛盾,是百姓的不满、是地方豪强的腐化、是朝廷的无力。这场黄巾之乱不仅仅是因为贫困,更是百姓对整个统治阶级深刻失望的反应。孙原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反贼的起义,而是一场社会深层次的危机。

“黄巾军席卷天下,难道天下都是反贼?”孙原的心中一阵冷峻,他并非小看这些起义军,而是深刻认识到,这不仅仅是黄巾军的暴动,而是大汉帝国治理体系的失败。在这样的乱世中,射坚和射援的理想主义显得过于天真。他们或许看到了暴乱中的贫民,却未能洞察其中深层的社会危机与政治动荡。在这乱世的背后,是整个体制的腐化,和深不可测的社会矛盾。

孙原的心境变得更加沉重,面对这些信奉儒家理想的治国者,他只能感叹:治理国家,远比他们所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若一个简单的仁政能够平定天下,张角的乱事岂会发生?历史的进程远远不是凭一腔热血和一纸理想能够逆转的,战场上的鲜血,民间的疾苦,才是最真实的考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无限群芳谱 限制级末日症候 林岚秦小雅 都市捉妖人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莽荒纪 武侠之气运掠夺 灵域 我的美女董事长 大宋之最强纨绔 斗罗世界的巫师 玄幻都市之超神小学生 超级神龙养成系统 万界之最强主角系统 皇家小娇妻 武魂大陆:开局觉醒神级武魂系统 锦绣医妃之庶女凰途 鸿天神尊 北朝帝业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大宁第一衙内 醉枕三界 魔妃快投降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风花醉 犬子汉高祖 三国之重振北疆 逍遥侯内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红楼志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大唐岭南王 古今中外奇案录 回到明末做枭雄 回到大明当才子 迷踪谍影 穿越者之火影传奇 魂穿大齐:我只想活命 
最近更新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 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 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 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 紫鸾记 红楼:玩主天下 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 弃婿崛起之路 我打罗马?真的假的? 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 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 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 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 魂穿大齐:我只想活命 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 铁血大将军王 大唐:开局入狱,无奈自爆身份 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我是袁蜜水 这个王朝叫大兴 
流华录 清韵公子 - 流华录txt下载 - 流华录最新章节 - 流华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