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三帝国

汉唐先生

首页 >> 大宋第三帝国 >> 大宋第三帝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名门艳旅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江山美色 我要做皇帝 医统江山 即鹿 奋斗在红楼 凡人歌 康熙大帝 明末之新帝国 
大宋第三帝国 汉唐先生 - 大宋第三帝国全文阅读 - 大宋第三帝国txt下载 - 大宋第三帝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91章 皇权下乡收回地主士绅权利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是吗?”王华阳问道:“刘大人掌管吏部,你给朕说说为什么具体的情况?”

刘敬说的情况正是在中国古代皇权不下乡的事情,王华阳在历史书上学习过,在古代中国,一个村子可能就是一个家族,一个乡是几个家族组成的,而一个县是由无数个家族形成的,古代封建王朝要想管理一个县,只能依靠一些大家族,朝廷委派的县令,也只是管理府衙所在地,偏远的山村都是看着家族家规在管理,朝廷的政令往往只能传达到县城,在往下传达,往往没有大的效果。有些大的家族有几千人,地方官员根本不敢管理,还得依仗这些地主豪强来管理,正以为如此,朝廷在一个县城委派的人员往往只有几人,甚至只有县令是拿朝廷俸禄的,其他的人员则都是让当地的豪强大族来担任,这些人自然不在朝廷发放俸禄的名单之列,比如阳谷县令聘请武松做都头,按照大宋律法,犯过罪的人是不能进入官僚系统的,但是武松的这个都头确实阳谷县令自己聘任的,完全不用向朝廷打报告,更不用资格审核,而武松的俸禄不是朝廷发放的,是阳谷县令在正税以外征收的杂税,然后雇用当地的人做县衙的衙役,这也是中国古代吃财政饭的人少的原因,因为很多人吃着皇粮,但是皇粮不是朝廷发的,而是地方上自己筹措的。

然而地主士绅往往为了自己的利益,置国家的利益于不顾,朝廷的税率是三十税一,到了地主士绅这里变成了十税三,增加了十倍,在灾荒年景,一些地方发生了灾害,地主士绅又希望朝廷拿出银两赈济灾民,如果朝廷不能有效的赈济灾民,往往会激起民变。

百姓并不知道他们所交的赋税百分之九十被地方留用,只有十分之一送到了朝廷手里,一旦朝廷赈灾不力,灾民就会举起抗议的大旗,而别有用心的地主豪强往往会利用灾民的无知,将矛头引向朝廷。

灾民暴乱打的旗号是反朝廷,朝廷自然是派出士兵剿灭乱民暴乱,而始作俑者地主士绅在战后不仅不会得到处罚,反而会因为维持地方稳定而受到朝廷的嘉奖。

吏部尚书刘敬说道:“皇上,您常年住在皇宫里,可能不知道乡里的情况,一个县,一个乡甚至一个村,如果要想治理好,朝廷派人的话可能需要十个人,并且还不一定能处理好,而如果让大家族的族长管理的话,一个人就够了,比如说征税,如果要朝廷派出征税人员,一个村就得需要一个收税人员,大宋六万个村子,就得需要六万个收税员,按照现在俸禄的最低标准,一个人一个月一两银子,一个人一年就得十二两银子,那么仅收税员一年就得需要七十二万两银子,户部现在一年的税赋总额才六百万两,仅一个收税员就要占去十分之一,朝廷如果在村一级设立收税员,那么是不是还应该给村长发放俸禄,还的需要七十二万两银子,如果地方上所有为朝廷办事的人员都吃皇粮,那么吃皇粮的人将会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朝廷根本负担不起,大宋现在的管理体制正是严重的隋唐两朝的管理体制,只在县一级设立朝廷派出机构,按照朝廷典制,设立县长一名,其余人员三十六名,有县长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自行招募人员,而自行招募的人员所用的费用由县长自行筹措,这样的话,朝廷赋税供养的人口将大大降低,而县长雇用的人员都是当地有名望的人,他们管理起当地来更加顺手,也更加顺利,如果由朝廷派驻人员管理各乡各村的事务,在到处都是家族和人情世故的社会,朝廷人员根本无从下手,最后还得仰仗地主士绅来处理,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让他们管理,朝廷还不用给地主士绅发放俸禄。”

文天祥补充说道:“在隋唐之前,中原王朝也曾经将皇权深入到村里,那就是秦朝,秦朝自商鞅变法后,将村长、里长、亭长纳入朝廷官僚体系,村长负责村民的四季劳作、官府赋税,军队征兵、府衙徭役,村长事无巨细的管理者自己村子的人,但是那是在秦国还没有统一天下之前,秦国只有五百万百姓,这种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可以快速的执行朝廷的政令,但是随着秦始皇统一六国,秦朝管理的疆域扩大,这种事无巨细的管理方式,使得朝廷的管理机构满负荷运转,使得人人被束缚在土地上,最终酿成了陈胜吴广的大泽乡叛乱。后世的汉朝吸取了秦朝的教训,开始慢慢的将皇权收回到县级,县级以下就让地主和士绅来管理,发展了一千年,慢慢的就形成了现在这种皇权不下县的局面,皇权不下县,但是并不意味着乡村不受朝廷管理,而是朝廷将乡村的管理权委托给了地主和士绅,中原王朝发展到现在,实际上就是皇权与地主士绅共治的局面。这种局面已经延续了一千年,皇上现在要在地上上委任官员管理乡村,等于就是夺了地主士绅的权利,地主士绅在当地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如果没有他们的配合,朝廷很难维持在各地的统治,皇上的军政分离臣是赞成的,但是皇权下乡臣持反对意见。”

众多官员见文天祥明确了反对意见,纷纷附和。

这也不怪他们,大宋虽然采用的是科举考试制度,但是在当时,能够读书的百分之九十是地主士绅子弟,一般农民,手工业者是没有多余的银子给孩子请私塾先生的,商人的子弟更是没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而地主士绅就是当年隋唐之前的贵族世家,经历了千年,当年察举制的得利者依旧是科举制的得利者,只不过科举制给了穷苦书生一个上升的机会,小说里那些穷书生中状元的情节在古代是很难发生的,一个成年男子如果没有足够的家底做支撑,仅靠父母在田里劳作是支撑不了他读书的。

而考中科举的读书人基本都是地主士绅家的子弟或者旁支,现在王华阳要剥夺地主士绅在地方上的权利,等于是剥夺了朝中大臣家族的权利,他们自然是反对的。

王华阳最近一直在研究如何增加中央集权,中国只有完成了中央集权,才能将全国的力量调动起来,集中力量办大事,而如果要中央集权,就要收回地主士绅的权利。

好在大宋没有豪强和贵族,唐朝末年黄巢起义,转战大半个中国,将中国上古时代传下来的贵族集团基本杀了一遍,正是因为如此,进入宋朝后,宋朝之后地主和士绅,当年能够影响中国政治走向的各个大家族都消失在黄巢的屠刀之下。

王华阳既然想完成中央集权,自然是想好了如何应对这些大臣。

将文天祥的职位往上升了一级,由太尉升为丞相,自然而然的剥夺了文天祥的兵权,文天祥的兵权被悄无声息的剥夺,大宋的文官集团就再也没有掌握兵权的人,之后将兵部脱离六部,更是让一个没有统兵经验的谢飞统领大宋三军,正是因为王华阳看到谢飞是张世杰的人,之后被陆秀夫重用,现在张世杰、陆秀夫都不在了,而谢飞在军中又没有任何根基,便是王华阳掌控军队的最佳人选。

王华阳笃信,只要兵权掌握在自己手里,那么自己完成中央集权就能实现。

并且王华阳也知道,户部的赵瑞是宗室中人,他是不会反对增加对乡村的控制的,现在大宋的兵权、财权都在自己的手里,现在唯一要搞定的就是文官之首、代表地主士绅利益的文天祥了。

王华阳不紧不慢的说道:“文大人,朝廷与地主士绅共天下朕不反对,这是大宋开国之初便形成的局面,但是文大人有没有想过,朝廷的各项制度让这些地主士绅去执行,本身就是割地主士绅的肉,他们能同意吗?还有吏部刚才说,如果朝廷收回各地县衙属员的任用权,会增加朝廷的支出,朕且问你,这些属员的俸禄虽然不是朝廷发的,难道是天下掉下来的不成?”

吏部尚书刘敬说道:“不是,是县长增加百姓的赋税,留在当地给属员发放俸禄的。”

王华阳说道:“刘大人说的非常正确,这些俸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百姓那里收取的杂税,然后县长再以个人的名义发放给自己的属员,既然还是百姓养着他们,为什么要让县长来发放而不是朝廷来发放?”

户部尚书赵瑞说道:“如果是朝廷发放各地县衙属员的俸禄,那么就得增加朝廷正税,这样就会违背当年太祖皇帝定下的三十税一的国策。”

王华阳说道:“太祖皇帝距今有三百年了,三百年前制定的政策,我们是不是也要改变一下了,就是因为太祖皇帝制定的税率为三十税一,所以朝廷的正税只收三十税一,但是百姓真的只交三十税一吗?三十税一只是名义上的好听,百姓承担的税率基本都在十税三,多征收的百分之二十七都被县长和地主士绅分了,既然百姓的税没有减少,为什么朝廷不能改变一下,将正税增加到十税一,然后县衙属员的俸禄统一由朝廷发放,这样各地就没有借口再征收杂税,百姓的负担是不是变相的降低了。”

文天祥说道:“皇上说的话我们都懂,我们也知道如果朝廷提高税率,将县衙及乡长、村长的俸禄一并发放了,地方上就没有任何借口再征收杂税,这样百姓也不会被苛捐杂税祸害,但是皇权不下县的传统已经一千多年了,各地地主士绅把持着地方权利,想要改变谈何容易?并且咱们光复中原还需要地主士绅的支持,如果咱们在大宋岛取消地主士绅的权利,那么将来咱们光复中原的时候,中原的地主士绅很可能会站在蒙古人那边。”

文天祥最后的话确实是王华阳没有想到的,一项改革很容易制定,但是要让大部分人支持却不容易,地主士绅掌握乡村权利已经一千多年,与皇权已经形成了默契度,皇上保证地主士绅的权利,地主士绅维持地方上的稳定,二者相辅相成,一旦皇上收回了地主士绅的权利,那么就会失去地主士绅的支持,这帮地主士绅很可能会换一个人或者换一家人做皇帝,隋炀帝杨广大搞科举制,目的就是摆脱关陇贵族的控制,关陇贵族感觉到了危险,直接将杨广赶下台,让听话的李渊家族代替杨家,建立了唐朝。

但是大宋要想超越大元,光复中原,必须进行一次深彻的变革,使得位于社会底层的农民能够支持朝廷,地主士绅阶层只占了整个社会人口的百分之五,而农民却占了百分之九十五,只有让农民参加到国家的变革中来,并且让农民得到实惠,才能让大宋变得富强。

王华阳说道:“文大人,大宋百分之九十五都是农民,你觉得农民重要还是地主士绅重要?”

文天祥说道:“皇上,不能以人数决定谁更重要,地主士绅掌握着大量的土地,大量的资源,只有得到他们的支持,朝廷才能正常的运转,如果没有地主士绅的支持,仅仅依靠农民,朝廷的正常运转都是问题,并且农民大部分目不识丁,不知教化,不懂礼仪,中华文化的传承,需要的是地主士绅而不是农民。”

王华阳知道自己已经陷到了文天祥的陷阱了,如果自己与他辩论农民和地主谁的素质更高,那么农民的素质永远会低于地主,如此,自己的计划将不攻自破,王华阳决定另辟蹊径。

王华阳说道:“文大人,在中原咱们可能需要地主士绅的支持,但是在大宋三岛和海东岛,我看未必吧,大宋三岛的土地,除了曼古达图部落和阿罗约部落领地,阿基诺部落故地和海东岛全岛的土地都是国家的。”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永恒剑主 福艳之都市后宫 逍遥人生 超品相师 皇兄在上 仙道第一小白脸 第九特区 动漫之后宫之旅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渔港春夜 明星潜规则之皇 今夜与你共沉沦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花都太子 名门艳旅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都市极乐后后宫 明末边军一小兵 楼上楼下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游龙戏唐 三国神才之胖子威武 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 无敌天下内 绿茵表演家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女皇的男闺蜜 回到唐朝做首富 
最近更新风雪持刀人 来!给各朝上科技 大唐:吾父赵王李元霸 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 大明:躺赢公主,皇后求我做驸马 明圣宗朱标:不肖子孙改我庙号? 汉末乱云飞 武瞾之谜:一代女皇的成长之路 大唐贞观小地主 无尽权谋 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 奇门故事汇 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 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 大宋风云 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 穿成纨绔皇子的正确打开方式 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 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 
大宋第三帝国 汉唐先生 - 大宋第三帝国txt下载 - 大宋第三帝国最新章节 - 大宋第三帝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