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做战神

一个老农民

首页 >> 我在大唐做战神 >> 我在大唐做战神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江山美色 调教女王 大唐双龙传 大宋的智慧 谍网 古代美食生存手札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大秦:开局融合十倍吕布战力 三国之袁氏天下 
我在大唐做战神 一个老农民 - 我在大唐做战神全文阅读 - 我在大唐做战神txt下载 - 我在大唐做战神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933章 王家选择 卢氏无奈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王西的这番话犹如一道晴天霹雳,猛然间在王翀的心头炸响,让他惊愕得半天回不过神来。

他难以置信地喃喃自语:“房家的人怎么可能愚蠢呢?房玄龄老先生的智谋和才华那可是早已闻名遐迩,在整个大陆上都是如雷贯耳的存在,而房俊作为他的后人,也绝非等闲之辈。他能够隐忍十多年,不显山不露水,这本身就足以证明了他的聪明绝顶和超乎常人的隐忍能力。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做出如此短视之事?”

王西见王翀一脸困惑,便继续说道:“拿出一小部分羊毛线作为诱饵,对于那些大世家而言,自然是不会去凑这个热闹的。

毕竟,他们的家底雄厚,眼界高远,岂会为了这点蝇头小利而轻举妄动?但是那些小世家就不一样了,他们实力较弱,资源匮乏,对于任何可能提升家族实力的机会都绝对不会放过。因此,这些小世家这一次很可能会成为阻拦我们行动的主力军。”

王翀听罢,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他心里非常清楚,像王氏这样的大世家,一向以耕读传家自居,注重的是家族的名声和声誉。

他们怎么可能轻易地对那些佃户下手,通过将他们赶走来赚取那点微薄的利益呢?这不仅会让他们颜面扫地,更重要的是会遭到天下人的唾弃和指责。

然而,那些小世家可就不同了。很多小世家都是出身卑微,没有太多的资源和背景可以依靠,因此他们往往不择手段地想要提升自己的家族实力。

房俊显然就是看准了他们的这个特点,才会故意抛出这部分羊毛线作为诱饵,以此来吸引更多世家的关注和参与。

“收拢流民这件事,其实就算是李唐皇室也不好办啊。”王西不禁感叹道,“毕竟,这天下说到底还是世家的天下。那些流民虽然数量庞大,但真正能够收拢并妥善安置他们的世家却寥寥无几。房俊的算计可远不止如此简单啊。”

王翀闻言,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透露出几分深思与凝重,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是啊,阿耶,房俊此人确实深不可测,仿佛每一步棋局都暗藏玄机,他的每一个举动背后都可能有着我们难以揣测的深意。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谨慎行事,万不可因一时的疏忽而落入他的算计之中,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王西见状,轻轻地点了点头,脸上的表情同样严肃而认真,他接着王翀的话茬,继续说道:“阿耶,我隐隐觉得,房俊此举或许并非表面那么简单,他可能是在进行一场更为复杂的双向算计。表面上看,他只是拿出了一小部分羊毛作为交易,似乎并未对皇室造成太大的影响,但实际上,这却如同蚁穴溃堤,悄然间侵蚀着皇室的根基,对皇室的利益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害。”

王西稍微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整理思绪,然后继续说道:“您想想看,皇室并非只有李二这一脉独大,它还包括了众多的宗室成员。这些人在被分封之前,他们的生活开销、日常用度,无一不是依靠着皇室内帑来支撑的。想当年,李渊在后宫之时,就时常给李二制造麻烦,而李渊膝下还有诸多尚未分封的儿子,他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如今都压在了李二的肩上,这无疑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说到这里,王西的语气越发沉重,他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尤其是之前颉利南下之时,李二损失惨重,几乎是元气大伤,被敌人刮地三尺,搜刮得几乎一干二净。现在的他,正是急需用钱之际,而羊毛生意本可以成为他填补内帑空缺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房俊此举却可能让这条途径变得狭窄甚至堵塞,这无疑是对李二的一次沉重打击。”

王西稍稍停顿了一下,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片刻之后,他继续说道:“而且,皇室一直负责将毛线织成毛衣,这其中的利润之大,可谓是一本万利。

若是房俊将这种赚钱的活儿交给了那些小世家去做,那么皇室不仅会失去这笔可观的收入,更会在宗室成员中引发不满和动荡。

毕竟,皇室成员们可是习惯了从这种生意中捞取好处的。一旦这种利益链被打破,他们岂能善罢甘休?皇室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也将因此受到严重的威胁。”

即使李二凭借其卓越的才智能够理解房俊的某些举动,但那些久居深宫、远离民间疾苦的皇室成员,恐怕也难以真正领会其中的深意。

毕竟,他们在皇宫中的生活,虽看似光鲜亮丽,实则充满了不为人知的艰辛与异常。宫墙之内,规矩繁多,人情淡薄,每一步都需谨慎行走,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

甚至有坊间传闻说,太子李承乾在筹备大婚之时,竟连娶妻的聘礼都筹措不齐,不得不向朝廷内外多方求助,一时间成为朝野上下议论纷纷的焦点。

如今,虽然皇室的经济状况因种种缘由稍有改善,但相对于庞大的开支而言,仍旧是远远不够的。

内帑,这个皇室的金库,其钱财不仅要支撑皇室成员的日常生活开销,还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诸如天灾人祸、边疆战事等,更有甚时,还需要用来填补朝堂上因财政赤字而产生的资金缺口。

“倘若皇室成员们因不满现状而跳出来闹事,到那时,整个朝廷恐怕都会陷入动荡不安之中。”有人忧心忡忡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的确如此,”另一个人附和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现在房俊此人,显然是算准了李二陛下在短期内不会因个人恩怨而与房家发生直接的冲突,所以他才会如此肆无忌惮地行事。他宁愿花费重金收买李二的心,也不愿与李二在朝堂之上过多纠缠,以免引火烧身。”

“这是为何呢?按理说,与皇室做生意虽然利润相对微薄一些,但胜在稳定,风险较小啊!”有人疑惑不解地问道,眉头紧锁,显然对房俊的这一做法感到费解。

王西闻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轻声解释道:“阿耶,您有所不知,若是时光能够倒流,回到从前,房俊或许并不会拒绝与皇室合作这样的好机会。

毕竟,对于任何一个商人而言,能够攀上皇室这根高枝,都是求之不得的荣耀,更是扩大自己势力范围的绝佳机遇,任谁都会为此而心动不已。

然而,自从李承乾那件事发生之后,整个皇室的风向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房俊也因此而心生警惕,行事愈发谨慎起来。他深知,一旦与皇室的关系处理不当,就有可能万劫不复,所以他才会选择这种更为稳妥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王翀在一旁深以为然地连连点头,他的目光落在旁边的铜锅上,顺手抓起一把珍贵的茶料,那茶料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散发出阵阵清香。

他毫不犹豫地抬手将茶料扔进了铜锅,仿佛是在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王西话语的赞同。要知道,在大唐时期,这可不是一般的茶料,而是极其珍贵的贡品,寻常人家根本无缘得见。

而铜,在当时可是大唐的货币之一,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用铜打造的铜炉,更是奢华至极,就如同后世用黄金打造门环一般,彰显着主人的尊贵与富有。

“是啊!李承乾这一波操作,可谓是让李唐为数不多的信任彻底荡然无存了。”王西感叹道,“即便是我们,对李氏也难免心生疑虑,不敢再像从前那样完全信任了。”

“正是如此啊!”王翀附和道,“房俊的生意如今都掌握在皇室的手中,日后若是稍有不慎,出点什么事情,房家恐怕连丝毫回旋的余地都没有了。房俊又怎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呢?他可不是个愚蠢之人啊。”

王西手持铜勺,小心翼翼地搅动着那碗茶汤。随着勺子的轻轻晃动,各种香料的气息渐渐飘散开来,弥漫在空气中。然而,这股味道却有些刺鼻,让人不禁皱起眉头。

没办法,这个时代的茶拥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独特韵味,与现代人追求的那份清淡茶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的口味异常浓郁,就像是调香师精心调配后,毫不吝啬地将各种香料一股脑儿地煮进了那滚烫的茶汤里,使得每一滴茶水都饱含了丰富的层次与深度。

尽管初闻之下,那混合了众多香料的茶香或许会显得有些刺鼻,带着一丝不易亲近的辛辣与热烈,但细细品味之下,人们会发现这种茶所带来的效果却着实令人称赞。

至少,在漫长而艰辛的劳作或是人们不得不长时间蹲着的时候,它能够以一种难以言喻的魔力,温柔地缓解脚部的麻木感,给予人们一丝不易察觉却实实在在的慰藉。

“房俊这样做,恐怕会引起皇室中许多人的不满吧。”王翀一边缓缓地说着,一边又不自觉地往那古朴的铜炉里添上了一把香料,他的动作熟练而优雅,显然十分享受这煮茶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微环节,从火候的掌控到香料的搭配,无一不透露着他对这份古老艺术的热爱与尊重。

王西闻言,嘴角勾起了一抹淡淡的微笑,他轻轻地回应道:“确实如此,房俊此举势必会在皇室中掀起一阵波澜,但这也正是他所期望达到的效果。”

王翀闻言,不禁微微一怔,脸上露出了疑惑的神情,他追问道:“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他就不怕因此而树敌众多吗?”

王西看着王翀那略显惊讶的表情,心中不禁暗自感叹父亲的单纯与善良,他耐心地解释道:“阿耶,您有所不知,房俊真正需要的并不是皇室成员的盲目靠拢与奉承,而是皇帝那至高无上的支持与认可。

毕竟,在他身边,已经聚集了不少皇室成员,他们或出于利益、或出于情谊,都紧紧地围绕在他的周围。更何况,他的姐姐本就是王妃,身份尊贵;加之房家如今如日中天,房俊又娶了高阳公主,可以说,房家之中皇室中人已经占据了相当的比例。在这样的背景下,房俊自然不需要再通过拉拢更多的皇室成员来增强自己的势力。”

王翀闻言,瞬间恍然大悟,他点了点头,表示了对王西观点的认同。然而,就在这时,他们却未曾注意到,在那看不见的暗处,长乐公主、淮南王以及永嘉公主等人正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

对于他们这些身处权力中心的人来说,皇室成员的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有时候,人数过多反而容易引发猜忌与疑虑,为家族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与危机。

对于房俊而言,他深知在这个波谲云诡的朝堂之中,他只需要一个能够深得李二信任的人作为盟友便足够了。因为在这个权力斗争的漩涡里,他身边的皇室成员越多,就越容易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也就越容易被人无端怀疑,甚至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自从李二高瞻远瞩地开启了宣武门继承制以来,李唐家族中那些姓李的宗亲,乃至那些与皇室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都仿佛看到了希望之光,开始蠢蠢欲动,妄图通过各种手段来试探自己是否拥有那份上苍赋予的天命,能否登上那至高无上的皇位。

房家作为朝中左相之家,权势显赫,而房俊更是年轻有为,如今更是坐拥两县之地,掌握着大片的土地和资源。

尽管这两县之地广袤无垠,但由于地处偏远,人口稀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然而,随着时局的变迁,现在的情况正在逐渐发生变化,这片土地也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房俊深知,如果此刻他与皇室中的人过从甚密,交往甚笃,那么这无疑会给李二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不安。毕竟,在权力斗争中,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甚至导致整个朝局的动荡不安。

王西作为房俊的智囊团成员,心里非常清楚房俊这样做的深意和明智之处。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房家并没有任何谋反的念头和举动,他们只是在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自己的地位和利益。

在当前的局势下,即便是那些拥有五姓七望之称的强大世家,这些能够左右王朝兴衰的庞然大物,在此时此刻也绝对不敢轻举妄动。

他们深知,在任何一个时代,如果想要制造一些事端或者引发一些变革,都必须顺应时势、因势利导。这正是那些世家能够历经数百年风雨洗礼而依然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所在。

就如同现在,房家作为朝堂中的一股重要力量,他们的每一个举动都备受瞩目。我们需要紧紧跟随房家的步伐,因为他们所做出的每一个判断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绝对不会是毫无根据的胡言乱语。毕竟,在这个波诡云谲的朝堂之中,任何一步走错都可能万劫不复。

李唐的统治目前依旧坚如磐石,尤其是有着李二这样的明君在位,他睿智果敢、深谋远虑,基本上不太可能出现什么大的问题。

所以,在这种局势下,造反这种事情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一定要与皇室进行合作。

毕竟,李唐皇室本来就是外来者,他们的根基并不稳固。说得更难听一点,他们身上流淌的可是蛮夷的血脉,这与我们本土的世家大族有着本质的区别。

因此,在选择合作伙伴这一至关重要的环节上,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仿佛置身于纷繁复杂的迷雾之中,需以慧眼辨明真伪,以免不慎被卷入那些无谓且棘手的纷争旋涡之中,难以自拔。

在世家的眼中,李唐之人仿佛是被历史推到前台的无奈之选,他们的统治地位似乎总是带着一丝勉强与不稳固。

假若时机成熟,有更为合适的机会摆在眼前,那些世家大族定会毫不犹豫地联起手来,力图推翻李唐的统治,重建一个新的秩序。

其实,回望过往,那些世家也并非没有尝试过扶持其他势力,以期能与李唐分庭抗礼。然而,遗憾的是,那些被寄予厚望的势力,与李唐相比,实在是相差甚远,无论是在实力、声望还是影响力上,都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之上,根本无法对李唐构成真正的威胁。

更何况,李唐背后还有着陇西李氏这样历史悠久、实力强大的后盾支持,其根基之稳固,绝非一朝一夕所能撼动,想要颠覆其地位,简直比登天还难。

而房俊对于李氏的态度,显然也是复杂而微妙的。他并非不认可李二皇帝的卓越能力与辉煌成就,对于李唐王朝的开创之功也是心怀敬意。

然而,当目光转向李氏家族的后续接班人时,他的心中却不由自主地泛起了疑虑与担忧。

毕竟,连李承乾这位堂堂太子都能做出那般荒唐不羁之事,谁又能保证其他李氏子弟不会步其后尘,重蹈覆辙呢?太子尚且如此,其他皇室成员岂不是更加不堪,更加难以让人寄予厚望?

王氏家族对于房俊的这种态度,自然产生了深深的误解,误以为房家有意要放弃对李唐的支持,转而寻求其他出路。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简单明了。

房俊的心中其实另有一番筹谋与盘算。他既不愿盲目地支持李承乾这位问题多多的太子,也不愿将宝押在李泰身上,因为在他看来,这两者都不是他心目中理想的皇位继承人,都无法承担起振兴李唐、引领王朝走向辉煌的重任。

然而,在政治这个波谲云诡的大舞台上,想要寻求合作就不可能不站队,这是一个无法回避、也无法逃避的现实。面对这样的困境,房俊不得不进行深思熟虑的权衡与抉择。

而王家,在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与思考后,最终决定“跟着房俊走”,减少与皇室的直接合作,并在各个方面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与脱节。

这一决策并非一时的冲动与草率之举,而是王家在权衡利弊、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明智选择。他们相信,跟着房俊的步伐,或许能够在这动荡不安的政治局势中,找到一条更为稳妥、更为光明的出路。

王氏一族对于所谓的血脉纯正性并没有抱持过多的执着与迷信,他们深知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间的交融与合作乃是常态。

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王氏不仅与中原的各路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与所谓的蛮夷部落有过不少互利共赢的合作案例,甚至还曾大力扶持过众多出身蛮夷的官员,让他们得以在朝堂之上发光发热。

在他们看来,世间万物皆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原本的价值,王朝更迭、兴衰起伏亦不例外,皆应遵循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对于王家而言,评判一个王朝的好坏,绝非仅凭其血统是否高贵或是国力强盛与否,而是看这个王朝能否给予他们足够的利益与保障。

一个能够慷慨赐予王家权势、财富与地位的王朝,自然就是好王朝,值得他们倾尽全力去维护与效忠;反之,若是一个王朝非但不能带来丝毫益处,反而处处掣肘、限制王家的发展,那这样的王朝在他们眼中便如同废物一般,毫无价值可言。

因此,王氏一族在选择依附哪个王朝时,并非出于对李唐皇室的盲目忠诚或是个人情感的偏好,而是基于对自身家族长远利益的深思熟虑与精准考量。

很明显,如今的这个王朝在王氏父子的眼中,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与魅力,变得千疮百孔、糟糕透顶。自从李承乾开始动手对付房俊的那一刻起,王氏便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异样与危机。

尽管表面上,王氏依然在与李承乾保持着一种看似默契的合作关系,共同谋划着某些不为人知的阴谋,但正是这种表面上的和谐与合作,却让王氏对李承乾的为人与手段有了更为深刻且负面的认识。

他们开始意识到,今日李承乾可以毫不犹豫地借助王氏之手来对付房俊,那么明日他同样也能利用其他家族的力量来对付王氏自己。这种随时可能被盟友背叛的恐惧与担忧,让王氏一族深感不安与忧虑。

如今回想起来,李承乾的种种行为与手段,无疑暴露出了他内心深处的不择手段与自私自利,这样的人绝非一个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在这样的认知下,王氏一族内部开始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与分歧,有人开始提议不如顺水推舟,帮助房俊一把,以此作为对李承乾背叛行为的反击与警示。

“房俊想要做这件事,我们何不成人之美,帮他一把又何妨呢?”其中一位王氏族人说道。此言一出,立即得到了另一位族人的附和:“没错,我们完全可以顺水推舟,帮他一把,也让李承乾看看,我们王氏并非任人摆布的棋子。”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王家最终做出了一个慎重的判断。父子二人目光交汇,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默契,随后不约而同地端起精致的茶杯,轻轻地举起,缓缓地抿了一口温热的茶水,那动作中蕴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沉稳与从容。

父亲缓缓放下茶杯,目光深远地说道:“这些生意并非不能接手过来,毕竟我们之前已经向他释放出了足够的善意,他应该会有所缓和吧?毕竟,商场之上,和气方能生财,我相信他能够明白我们的诚意。”儿子闻言,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地望着窗外,似乎也在权衡着其中的利弊。

与此同时,在卢家的议事厅内,气氛却显得凝重而紧张。卢氏家族的正襟危坐,面色凝重地商议着接下来的计划。与王氏的从容不迫不同,卢氏这边对于房俊近期的行为充满了深深的担忧。

房俊的封地紧邻范阳,且地域广阔,犹如一根锋利的鱼刺,牢牢地卡在了卢家的喉咙里,让人如鲠在喉,难以释怀。

卢氏家族深知这种威胁的严重性,他们明白,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这种潜在的、足以颠覆家族命运的危险。这也是世家大族能够历经风雨、长久存在的原因之一——他们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懂得如何敏锐地察觉并应对各种潜在的威胁。

在范阳这片土地上,房俊的势力已经如日中天,他的每一个举动、每一次决策,都开始展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霸气与魄力。他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影响力也日益增强,这无疑让卢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现在我们该怎么办?”一位卢家的长老满脸愁容,焦虑万分地问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显然,房俊的崛起让他感到措手不及,甚至有些手足无措。

卢氏虽然也是五姓七望之一,拥有着显赫的家世和地位,但在家族实力上,却与李氏和王氏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一点,无疑是最让卢家人忧心忡忡的地方。他们深知,在面对房俊这样的强劲对手时,任何轻率的举动都可能给家族带来灭顶之灾。

“房俊如此行事,显然是为了挣脱皇室对他生意的掌控,寻求更大的自由和发展空间。”另一位卢家的智者若有所思地分析道。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肯定,也带着几分无奈。“嗯,的确有这种可能性。”有人附和道,“不过在事情尚未确凿之前,我们切不可轻率行动。我们必须保持冷静,仔细观察,寻找最佳的应对策略。”

房俊被调遣至范阳的地界,其真实目的恐怕就是为了制约卢氏。毕竟,房俊可是卢氏的外戚,在利益上与卢氏息息相关。

尽管房玄龄与卢氏的关系并不十分亲密,但只要房玄龄仍然身居高位,卢氏就必然会在五姓七望中占据优势地位。

这种利益关联是潜移默化、难以割舍的,即便房玄龄有心避让,恐怕也是无能为力。

“那么,玉田和雍奴那两块地方,难道真的就要听任房俊肆意发展吗?”有人不甘心地追问道。

事实上,卢氏并非毫无忧虑。毕竟那两县之地大多属于贫瘠苦寒之地,然而这丝毫不会削弱其价值,尤其是在房俊到来之后,这种价值更是会变得异常惊人。

“千万不要去插手干预,仅仅依靠我们一族的力量是绝对无法扭转局面的。”有人如此告诫道。

“确实如此,对于这件事情,我们切不可过度干涉,还是顺其自然,任其发展为好。”卢氏的族老也附和着开口说道。

这其实是李二精心策划的一场阴谋,而且是一场阳谋。只要卢氏稍有动作,那么所有的事情都将陷入混乱,无论最终谁在这场争斗中落败,李二都必定能够从中获益。

虽然房俊对于李唐王朝而言确实有着不小的作用,但这终究还是让李二心生忌惮。一个家族若发展得过快过猛,必然会对皇室构成潜在的威胁。

尽管房家一直表现得对李唐忠心耿耿,甚至不惜自掏腰包出钱,但李二又怎能真的完全放心呢?

房俊身边不仅有道家势力的支持,还有着雄厚的财力作为后盾。李二深知这一点,所以他认为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房俊应该不会对李唐皇室构成威胁。

然而,李二也不得不考虑到未来的情况。一旦他去世,继位者登上皇位,房俊是否还会保持现在的态度呢?毕竟,忠诚往往是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之上的。

一个领导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是,他能够给予员工什么样的回报,而员工又能够为之付出多少。

如果领导者对员工吝啬,不愿意给予任何实质性的东西,那么他就很难期望得到员工的真正忠诚。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皇室与房俊之间的关系。

“房家需要发展,我们可以给他机会。”李二说道。他明白,房家作为一个强大的家族,有着自己的野心和目标。如果能够给予他们一定的发展空间,或许可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然而,一旁的族老却提出了担忧:“这会不会对我们有影响呢?”

范阳卢氏虽然掌控着不少地方,但并非所有地方都具有重要意义。玉田和雍奴这两个地方虽然也在卢氏的掌控之下,但实际上它们的价值并不大,可以说是鸡肋一般的存在。

尤其是在隋末之后,这两个地方几乎已经沦为一片荒芜之地,即使卢氏想要恢复其繁荣,也绝非易事。

现在房俊接手看似有威胁,但其实危险很小,毕竟卢氏的根基在范阳,而且卢氏与蛮族都有联系,房俊很强硬,卢氏却完全可以软一点,到时候羊毛岂不是都会经过他们的手。

要知道,这种生意可是极为赚钱的,任何时候都不要小看这种生意,它所带来的利润绝对超乎想象。

“事情已经这样了,我们就算再无奈又能如何呢?只要李二不动范阳,一切都不是问题。”有人如此说道。

“不错,虽然很无奈,但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另一个人附和道。

世家虽然实力也不容小觑,但与朝廷相比,他们依旧处于劣势,很多时候只能制造一些小麻烦,而无法真正改变局势。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人急匆匆地跑进来,满脸惊惶地喊道:“族老,南方传来消息,南方世家竟然在刺杀房俊!”

“什么?”族老闻言,猛地站起身来,满脸不可置信。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最后一页 疯狂升级系统 面具舞会:你我本是陌路 山河为歌 斗罗土着 北电艺考:从欺负神仙姐姐开始 超级神龙养成系统 洪荒降临之最强玩家 名门掠婚:抢来的新娘 洪荒之太上老子 掌家小商女 龙珠:开局赛亚人,修神象镇狱劲 玄幻洪荒之至尊通天 帝国崛起 老子是最强皇帝 腹黑帝王的心尖宠:太后千千岁 我有百万亿主角光环 大宋之最强纨绔 动漫之后宫之旅 人族帝子,我在娘胎就无敌了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血火河山 重生南非当警察 魔妃快投降 三国神才之胖子威武 大明:朕杀敌成神 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 钢铁界 红楼之薛霸王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 红楼之补苍天 三国之一马平川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 古今中外奇案录 我被丧尸了100年 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 
最近更新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 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 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 朱门风流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 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 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 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 李世民穿越赵构! 失忆九年,大明成世界霸主了? 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 无敌小公爷 三国:我,吕奉先,真不想拜义父 逍遥紫衣侯 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 我何时可以回去 被逐出家门从破冰捞鱼开始 军火库:我有百万美貌大力女兵 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 逆天!傻王布局逃京,皇帝傻眼了 
我在大唐做战神 一个老农民 - 我在大唐做战神txt下载 - 我在大唐做战神最新章节 - 我在大唐做战神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