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做战神

一个老农民

首页 >> 我在大唐做战神 >> 我在大唐做战神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高危职业 即鹿 大夏第一假太监 极品驸马 帝国霸主 贵女撩夫攻略 明朝那些事儿 谍影 三国小兵之霸途 大宋之最强纨绔 
我在大唐做战神 一个老农民 - 我在大唐做战神全文阅读 - 我在大唐做战神txt下载 - 我在大唐做战神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25章 诗会开始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雒阳城,阳光洒落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映照着那一艘艘华丽而壮观的船只。长孙皇后所率领的船队终于抵达了这片古老的土地。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支船队竟然比预计时间提前了整整一天!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情况发生呢?

是因为太上皇李渊的一番话语触动了长孙皇后的心弦,亦或是太子李承乾目前所处的艰难处境让她心急如焚?或许只有长孙皇后自己心中最为清楚。

长孙皇后并未在陪都雒阳稍作停留,而是毫不犹豫地选择继续加速前行,目标直指长安城。一路上舟车劳顿,但长孙皇后始终心系着远方的亲人与国家大事。

“娘娘陛下,您一路奔波劳累,身子可还撑得住啊?老奴实在是忧心您的身体状况啊!”无舌一脸关切地看着长孙皇后,眼中满是担忧之色。

他深知这位尊贵的女子向来体弱多病,如今如此匆忙地赶路,万一身体承受不住,后果将不堪设想。

长孙皇后微微抬起头,尽管面容略显疲惫,但眼神依然坚定且明亮。

她轻轻摇了摇头,微笑着说道:“无妨,本宫还能坚持得住。只是不知按照目前这个行进速度,何时才能抵达长安?”

无舌听后稍稍松了一口气,连忙回答道:“回娘娘陛下,依现在这般速度,大约三日之后便能顺利抵达长安城了。不过……是否要先派人向陛下禀报一下咱们的行程安排呢?毕竟平日里,娘娘您的行程都是每日向陛下呈报一次的呀。”

长孙皇后略作思索,随后摇了摇头,显然是有更多的考虑。确实,理应及时告知皇帝李二他们的归期,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担忧和麻烦。

然而此时此刻的情况明显不太对劲,长孙皇后竟然有意地把消息给隐瞒了下来。

只见她轻轻地摆了摆手说道:“不必如此大费周章了,再过三日便能抵达目的地,还是别去惊扰那些辛苦奔波的斥候们了。”

言罢,长孙皇后便静静地伫立在了甲板之上,目光悠然地眺望着那座繁华无比的雒阳城。

这座城池对于长孙皇后来说并不陌生,她曾经数次造访此地。与长安城相比,这里显得更为繁荣昌盛。

尽管长安贵为大唐的京城,但自从西汉走向衰落、东汉迁徙都城之后,它的发展步伐就逐渐迟缓了下来。

而隋炀帝杨广显然敏锐地洞察到了这一问题,于是毅然决然地决定迁都至雒阳。

他这样做其实有着双重考量,其一便是试图挣脱世家大族的束缚和掌控;其二则是由于长安已然凋零破败,难以再有显着的发展前景。

杨广的这次迁都举动无疑触怒了强大的关陇集团,最终引发了隋末时期的天下大乱。长孙皇后凝视着眼前热闹非凡的雒阳景象,内心不禁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

与此同时,李渊所说过的话语依然在她的耳畔不断回响,尤其是关于李承乾的事情,更是让她感到深深的失望。

“但愿一切还能够来得及啊……”长孙皇后轻声呢喃着,声音仿佛被夜晚的凉风所吹散,但其中蕴含的忧虑与不安却清晰地流露在她的眼眸深处。

李承乾竟然突然对房俊出手,这一举动实在让长孙皇后感到措手不及。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儿子会做出如此冲动之事。

而且,李承乾此举显然丝毫未曾考虑到她这个母亲的安危,这更令长孙皇后心中生出一股难以言喻的不满。

“难道权利真的会彻底改变一个人的本性吗?”长孙皇后眉头紧蹙,满心疑惑。

在她单纯而质朴的观念里,那个高高在上的皇位不过只是一个位置而已,既无法伴随人生的起始而降生,亦不能在生命终结时被带去地府。

可为何人们总是为了它争得头破血流、六亲不认呢?

一旁的无舌沉默不语,他深知此刻长孙皇后的心境定然如波涛汹涌的大海般难以平复。

于是,他默默地着手准备泡茶事宜,希望这一缕茶香能稍稍慰藉长孙皇后那颗纷乱的心。

在如水的夜色中,长孙皇后静静地凝视着远方,也许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前方等待着她的究竟是什么。

迷茫,如同这片漆黑的夜幕一般,悄然笼罩住了她的心头。

“连夜航行,务必以最快速度赶回去!”终于,长孙皇后回过神来,果断地下达了命令。

而此时此刻,夜色中的房遗直率领的军队早已进入休整状态。经过长途跋涉,他们已然越过了雒阳,正马不停蹄地朝着南方挺进。

路线上有些偏离,过完潼关就往南而去,为了节省时间,房遗直仅仅是让程处亮前往购买粮食,自己先一步往南方而去。

雒阳周边地区乃是整个大唐规模最为宏大的粮仓之所在,广袤无垠的巨大平原之上分布着数不清的肥沃良田。

这片土地承载着无数百姓的生计与希望,也成为了国家稳定和繁荣的重要基石。

“尉迟宝琪啊,目前的状况究竟怎样啦?关于粮食的采购事宜进展得还顺利吗?可有遇到什么难题或阻碍?”房遗直眉头紧锁,满脸忧虑地问道。

此时此刻,他心中最为担忧的便是粮食供应是否充足,如果粮食短缺,那么后续的赈灾工作将会面临极大的困难,甚至可能导致无法有效地帮助受灾民众渡过难关。

尉迟宝琪听到房遗直的询问后,连忙回答道:“房大哥,请放心吧!粮食方面并无大碍,如今世家手中所掌握的粮食已不像从前那般珍贵,其价值大幅下降。

而且他们现在根本不敢将大量粮食积压在手中,都急于出手销售呢,所以咱们购买起来还是相当顺畅且积极主动的。”说到这里,尉迟宝琪不禁流露出对房俊深深的钦佩之情。

然而,房遗直却轻轻摇了摇头,神色平静地说道:“你呀,终究还是小瞧了这些世家大族们。

他们之所以心甘情愿地拿出粮食来售卖,绝非仅仅是因为惧怕二郎(即房俊)的智谋或者手段。实际上,这背后隐藏着更为深层次的原因——那便是为了维护自身商业利益的考量罢了。”

回想起贞观初年那场可怕的蝗灾过后,唐太宗李世民便已然觉醒,并迅速采取行动,下令在全国各地大规模地修筑起一座座宏伟壮观、储量惊人的仓库,专门用于囤积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正是由于皇帝陛下的高瞻远瞩以及果断决策,才使得大唐在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时能够拥有足够的物资储备去应对挑战,从而保障民生安稳和社会秩序井然有序。

要知道,为了完成这个计划,所付出的代价简直堪称天文数字!历经千辛万苦、重重磨难,终于算是大功告成。

此时此刻的大唐王朝,已然今非昔比。除非整个大唐全域范围内同时爆发严重的粮荒危机,否则绝不可能重蹈贞观初年的覆辙。

想当年,那些世家大族牢牢把控着粮食资源,以此作为要挟,对朝廷施加压力,给统治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威胁。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他们想要故技重施,几乎已无可能。

尉迟宝琪又何尝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呢?他可不是什么愚钝之人,自然能够从房遗直的话语当中领会到对方的深意。

其实说白了,房遗直之所以这般言辞隐晦,无非就是不想过于锋芒毕露,以免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毕竟当下的房家,功勋卓着,声名显赫,甚至已经隐隐有了些功高震主之势。倘若再不懂得收敛,依旧我行我素,行事高调张扬,恐怕用不了多久,圣上便会出手整治了。

不过话说回来,此次事件得以圆满解决,最关键的因素还在于当今陛下。正是陛下以其非凡的胆识和气魄,大力推行并实施了在全国各地兴建粮仓的宏伟计划。

若非如此,即便房遗爱的手段再怎么高明,再怎么巧妙运作,也绝对难以令那些世家大族心生忌惮啊!

而这些世家之所以有所顾忌,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李二陛下的这一粮仓大计。

有了遍布各地的粮仓作为坚实后盾,基本上可以确保大唐境内不会发生那种规模空前的重大粮荒灾难了。

他们如今若想再如往昔那般轻松地赚取钱财,已然变得困难重重。尤其是房家所实施的一系列调控举措,更是令局势雪上加霜。

那用粮食来换取醉仙酒的计划一经推出,便直接切断了世家们通过囤积粮食获取暴利的途径。

就连那些实力雄厚的大世家,都纷纷选择以粮食去交换美酒,又何况是势力相对弱小的小世家呢?

“不管怎样,房二哥在此事中所立下的功劳都是不容抹杀的。倘若这次我们能够顺利完成赈灾任务,那么房家绝对称得上居功至伟啊!”

尉迟宝琪才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彰显房遗直功绩的机会,毕竟房遗直这人太过低调,如果任由他如此行事,待到事成之后,他们所能分得的功劳势必会大打折扣。

“你呀你......”房遗直又何尝不知尉迟宝琪心中所想,对方无非就是希望能将此事办得高调一些,好让朝中大臣们都清楚知晓他们此番南下赈灾所经历的种种艰辛不易,从而在论功行赏时争取到更多的功劳份额罢了。

“房大哥,有些时候,刻意保持低调反而比适度高调更为凶险。咱们此次南下赈灾,若是过于低调,只怕那些地方官员和权贵们会表面顺从、背后违抗,届时要想圆满达成任务,可就难上加难啦!”

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南方地区对于大唐王朝来说,向来都是其朝堂管理相对薄弱之处。

这不仅是大唐面临的难题,更是历朝历代统治者们的心头之痛。

由于长期地处政治权力的边缘地带,这里的人们对京城朝堂之事漠不关心、充耳不闻。如此一来,南方各地区便逐渐落入当地世家大族的掌控之中。

遥想当年,隋炀帝杨广挥师南下,众人皆以为他不过是贪图玩乐,游山玩水罢了。然而事实或许并非如此简单,隋炀帝此番南巡极有可能另有深意——探寻世家势力的薄弱环节,并试图在南方大展拳脚,通过南北力量的相互制衡来削弱如日中天的关陇集团。

恰似他大力引进佛教和道教,以此冲击传统儒家思想那般,隋炀帝期望能借此打破世家垄断的僵局,重塑国家的政治格局。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最终这个宏伟的计划还是以失败告终。毕竟,天下间的世家大族皆是一丘之貉,彼此勾结紧密,难以轻易撼动。

而在南方众多世家中,萧家虽未位列五姓七望之列,但其真正实力却不容小觑,丝毫不逊色于那些名门望族。

尽管萧家曾与隋炀帝联姻,但涉及到自身利益时,他们绝不会有丝毫退让。

正所谓“无利不起早”,哪怕有着姻亲关系的束缚,该属于萧家的好处,他们必然会牢牢握在手中,绝不松手。

想到此处,不禁令人感叹:“尉迟宝琪啊尉迟宝琪,看来之前还真是小瞧了你!”

房遗直心中犹如明镜一般,他深知此次出行背后隐藏着李二针对房家的精心谋划。

一来,此番行动无疑会大量耗费房家的财力资源;二来,更是要让房家充当先锋队,前往南方试水探路。

就在这时,尉迟宝琪发出一阵嘿嘿笑声:“房大哥,您可真会开玩笑啊!小弟我不过是跟着房大哥您左右,沾了些光,学到些许皮毛罢了。”

房遗直瞥了一眼尉迟宝琪,毫不客气地回应道:“少来这套,你就别再假惺惺地谦虚啦,你那所谓的谦虚简直虚伪到令人作呕,难道自己心里还没点数吗?”

与此同时,程咬金已然率领着一千名禁军抵达了雒阳。他们不仅带来了众多人马,还携带了大笔的钱财。

雒阳这座城市,乃是大唐至关重要的交通枢纽所在。运河与陆路在此相互交织、融会贯通,成为了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此外,雒阳还是大唐名副其实的粮仓,囤积着数量极为庞大的粮食储备。

正当众人忙碌之时,只见一名崔家族人匆匆赶来迎接程处亮。此人一见程处亮,脸上即刻堆满笑容,并迅速迎上前去说道:“程二郎,您所需要的物资我们都已准备妥当……”

相较于其他家族而言,崔家与程处亮之间的关系显然非同一般,显得格外亲密熟络。而程处亮见状,则笑着回道:“有劳三舅费心了,只是不知这些粮食质量是否上乘呢?”

程处亮自然也不是愚笨之人,对于那些世家大族惯用的伎俩可谓了如指掌。以次充好这种卑劣行径向来都是他们的拿手好戏,而所谓的大斗进、小斗出更是其屡试不爽的手段之一。

这一回,程处亮心中暗自思忖着,绝对不能让崔家有机会给自己暗中使绊子,相反,他要巧妙地引导崔家主动充当出头鸟。

只见程处亮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对着身旁的人信誓旦旦地说道:“二郎啊,你尽管放宽心!你三舅我心里跟明镜儿似的,知晓其中的利害关系。

此次拿出来的虽说只是些陈粮,但其品质却是相当不错的,而且价格方面也极其公道实惠,定然不会让你陷入两难之境。”

与此同时,崔家那边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也渐渐地开始意识到一个重要的事实——那程咬金压根就没有将程处默和程处亮两兄弟贬为庶子的想法。

不仅如此,程咬金甚至还特意放出风声警告崔家,如果他们胆敢继续针对程处默和程处亮兄弟俩,那么他手中那柄威震天下的霸刀必将毫不留情地指向崔家。

这番话虽说听起来多少有些恐吓的意味,但谁又能保证程咬金只是随口一说呢?

毕竟这位沙场猛将的脾气可是出了名的火爆,万一他真的动起怒来,届时崔家所要承受的损失恐怕绝非一星半点。

自古以来,世家与朝臣之间的联合往往都只是基于彼此利益的相互利用罢了。

然而今时今日的程咬金却已与往昔大不相同,他仿佛脱胎换骨一般,变得愈发难以捉摸,令崔家不得不重新审视与之相处的策略。

最近这一年以来,程府可谓是风生水起,其收入呈现出惊人的增长态势。

每个月竟然都有着将近万贯钱源源不断地流入囊中,这样庞大的数目着实令人惊叹不已!如此巨额的财富积累,使得程府如今已绝非昔日吴下阿蒙,再也不能被等闲视之了。

虽说这笔钱财在那些传承久远、底蕴深厚的世家大族眼里也许算不上什么天文数字,但对于程府而言,意义非凡。

因为它意味着程府已然无需再仰仗他们崔家的接济方能维持生计。

而在政治舞台之上,程咬金这位猛将的地位亦是与日俱增,愈发稳固。在当今圣上李二的心目中,程咬金的分量或许仍在持续攀升之中。

毕竟,没有世家大族在背后撑腰支持的程咬金,让李二用起来明显更觉安心无虞。

且说这一日,程府正在商议粮食买卖之事。程处亮作为程府的代表,正与前来洽谈生意的崔家人讨价还价。

只见他神态自若地说道:“陈粮倒是可以接受,不过嘛,这价格可得压低一些才行啊。我看呐,就给个四文一斗吧,这可是我们自家人,特意关照你们才给出的价格哟!”

要知道,新粮的市场价格通常都是五文一斗,所以程处亮此举倒也在情理之中。面对程处亮的压价要求,那崔家人并未表现出丝毫的不满或是反驳之意。

因为他们心里清楚得很,陈粮能够卖到这个价钱,实际上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结果啦。毕竟,陈粮相较于新粮来说,存在着诸多棘手的问题亟待解决。

尤其是在当前这种并非闹粮荒的时期里,陈粮的销路往往会变得十分艰难。倘若真遇上大规模的粮荒,那么这些陈粮自然不愁找不到买家。

然而,眼下闹粮荒的地方却是远在南方,将这批陈粮千里迢迢地运送过去,光是运输成本恐怕就得超过一文一斗呢!

与其劳心劳力去折腾此事,倒不如干脆把这批陈粮直接转手卖给房遗直来得省心又省力。

“二郎啊,咱们说好的那四文钱买一斗粮食肯定没问题。不过呢,我刚得到一个不太妙的小道消息,听说陛下的粮仓正准备放出大量存粮来着,目的就是为即将到来的秋收腾空地方。”

程处亮听着,一边微微皱起眉头,心里暗自琢磨起来。他瞬间就洞悉了李二此举背后的意图,估摸着想趁机从房家那里大捞一笔。

只见程处亮挺直了腰板,一脸硬气地说道:“三舅,这次咱就别啰嗦了,一口价定下来。您想想看,四文钱能买到一斗粮食,这价格绝对公道合理,您心里应该跟明镜儿似的清楚着呢。再说了,如果真到那个时候,您总不至于眼睁睁看着陛下胡来吧?”

听到这话,那位被称为三舅的人点了点头,表示认同:“那是自然,所以我这不才提前来跟你通个气嘛。”

然而,此时程处亮的眼珠子却像陀螺一般飞速转动起来,因为他敏锐地察觉到,这位三舅之所以如此行事,

恐怕是既想把崔家的粮食转手给自己,同时又担心万一皇家的粮食最终也落入程处亮手中,届时程处亮可能会因囤粮过多而消化不了。

想到这里,程处亮当机立断道:“三舅,要不这样吧,您晚点安排人手悄悄地把那些粮食运出来送到指定地点就行,我这边就不过去亲自接收了。如此一来,既能保证交易顺利完成,又能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关注。”

程处亮可不是个愚笨之人,李二此番举动,其意图再明显不过了,明摆着就是设下陷阱想要坑害房家啊!

居然妄图以新粮的价格将那些陈旧粮食抛售出去,这种事情程处亮无论如何都绝不会答应的。

于是乎,他当机立断地决定与世家联手合作,一同来算计李二一番。待到李二获取到相关消息之时,他们之间的交易已然顺利达成。

如此一来,李二便再也无法按照新粮的价格进行售卖了,否则那些世家定然能够凭借此事死死咬住李二不放,让他陷入极为不利的境地。

“此计甚妙,然而……”

程处亮心中跟明镜儿似的,眼前这家伙每出一策,必然有所图谋。

果不其然,只听对方接着说道:“三舅啊,雒阳那边你们当真没办法把粮食运送出来吗?我可是心知肚明得很呐,你们的粮仓压根就不在城中,所谓的存粮之说不过是做做表面功夫罢了。难不成您真打算……”

程处亮的话语尚未完全落下,那崔家人便忙不迭地摆手摇头,表示绝无此意。开什么玩笑,此时此刻若是贸然提价,程处亮必定会毫不犹豫地转头去选择李二手中的陈粮。

毕竟,花些钱财从李二那里还能捞到些许好处呢,而事后李二对程处亮的感激之情也是可以预见的。

“三舅啊,咱做人可得实实在在的呀!我可不希望这批粮食出一丁点儿问题,要不然到时候,你们那可就是实打实的阴谋屠杀江南百姓啦!”

崔家众人听到这话,先是微微一愣,但随即就明白了程处亮话中的深意。

只见其中一人连忙说道:“这点您尽管放心好了,我们做事向来靠谱,绝不会在这种事情上出差错的。”

与此同时,在天津城之外,一艘艘船只已然被装饰得花团锦簇、五彩斑斓。这些船上不仅张灯结彩,还挂着各种绚丽多彩的绸缎和鲜花。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许多穿着艳丽衣裳的青楼女子也纷纷登上了船,或倚栏而立,或轻歌曼舞,使得整个场面看上去热闹非凡。

而那些体型较大的商船则更是人头攒动,众多宾客在甲板上来回游走,谈笑风生,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听说这诗会马上就要开始喽,不得不承认,这房俊真是个有奇思妙想之人呐,居然能想出用船来作为举办诗会的场所。”人群中有一人忍不住赞叹道。

另一人附和着说:“可不是嘛,这个点子确实够新颖独特的,只可惜啊,这满场的奢华布置,总让人觉得沾染了太多的铜臭气呢。”

站在岸边的人们望着眼前这番热闹场景,脸上大多流露出羡慕之情。

毕竟像这样别开生面的仲秋诗会实属罕见,可以说是他们生平头一回见识到。

“但愿这次诗会上能够涌现出一些精彩绝伦的诗文吧!”有人满怀期待地说道。

然而,周围众人闻听此言后,却是不约而同地轻声笑了起来,只不过这笑声之中明显带着几分不屑与嘲讽。

“别想的太多了,这些事情不太可能的。”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上门女婿都市至尊 爱情逃兵 这个男人过于贤惠 无敌魔剑 巽风和吹王者归 高岭之花不近女色,背地日日暗撩 热吻365式:靳少,玩够没 盗墓之可单开族谱 星际舞曲 肥水不流外人田 永不褪色的印记 快穿之任务对象 独爱重生小妻 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 签约AC米兰后,我开摆了 强爱之独占娇妻 首席先生,我要离婚 开宗立派当反派 北唐风云 我不是道士,这特喵是丧尸!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橙心如意剑 妃本佳人 三国神才之胖子威武 汉逆之吕布新传 风云朝堂 deepseek 麾下一万大宗师,赵高汗流浃背了 我,贾蓉,不做绿帽王 三国之重振北疆 重生之成为现代女神 红楼之补苍天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红楼志 大唐岭南王 古今中外奇案录 回到明末做枭雄 迷踪谍影 
最近更新铁骑红颜:大秦霸业 穿越古代异界争霸 清宫秘史十二章 巨宋 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 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带着基地闯三国 大明:我崇祯,左手枪右手炮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大明锦官梦 龙吟三国 锦衣卫:陛下,何故谋反! 东汉末年:我携百科平天下 大明权谋录 穿越大唐,我靠变身闯天下 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 庆熙风云录 逍遥王传说 北军悍卒 
我在大唐做战神 一个老农民 - 我在大唐做战神txt下载 - 我在大唐做战神最新章节 - 我在大唐做战神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