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当皇帝

华笙有梦

首页 >> 回到宋朝当皇帝 >> 回到宋朝当皇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江山美色 重生之女将星 调教太平洋 唐砖 偷香 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 北朝帝业 抗日之铁血使命 明朝那些事儿 重生之征战岁月 
回到宋朝当皇帝 华笙有梦 - 回到宋朝当皇帝全文阅读 - 回到宋朝当皇帝txt下载 - 回到宋朝当皇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4章 张叔夜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等张书夜迈着稳健的步伐逐渐走近,赵启看见张书夜的真容,才知道原来“气场”这东西是真的存在的。

之前遇见徽宗的时候,虽然徽宗也显示出一种贵不可言、超然物外的气场,但是你会感觉衣着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感觉这个人一定不是处事老辣果决那种。张书夜则完全不同,官袍虽然老旧但是很干净,他的气场更多是靠着自己本身散发出来的,与他对视一眼,好像自己的一切就都能被他看穿一样。

张书夜虽然年纪已经过了五十岁,但是精神矍铄,两条剑眉斜着向中间聚拢,似邹非邹,让人觉得很有威严,眉毛下面的眼睛仿佛在审视着前方的一切,透漏出深不可测的智慧,一张略带冷峻的国字脸加上昂首挺胸的站姿,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位老辣果决的官员。他头上带着五梁冠,身着紫色的官袍,腰间束着金色的腰带,腰带上面挂着两个金鱼袋装饰,官袍虽旧,但是与他久经宦海沉浮的经历更加相配,干干净净的官袍仿佛在说:“历经沧桑也不坠青云之志,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张书夜领着自己的长子张伯奋、次子张仲熊跟赵启行过礼之后,青州大小官员也来跟张书夜行礼,行礼之后大家开始正式办公。张书夜接到的旨意是到了青州,会有人交接青州事务,但是看赵启好像没有交接的打算,于是对赵启说道:“臣在海州就听说殿下在青州爱护百姓,惩治了不少贪官污吏,今日一见,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只是官家让臣来青州交接青州事务,不知道殿下什么时候回宫,青州事务是否可以交接。”

赵启回道:“前几日突然患病,现在病情也是时好时坏,待完全养好伤病就回宫,青州的几件案子我想继续查办,除了这几件案子其他的青州事务你都可以去管理,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还希望你多多指正。”

张书夜连忙说道:“殿下过谦了,老臣岂敢指正,辅佐殿下必定尽心尽力,但凡能用到老臣的,殿下尽管吩咐就是。”

张书夜的长子张伯奋听了他们的对话,一颗建功立业的心像烈火一样熊熊燃烧起来。多年来军中一直流传着他自己不能带兵,都是靠着父亲帮忙才打了许多胜仗的说法,甚至有人编出了歌谣:“张家好儿郎,全靠父亲忙”来评价他。

他磨了磨拳头,想着这次到青州终于得到可以跟更高的将领争取单独作战的机会了,以往想单独带兵,父亲总是不允许,这次一定要自己搞出点名堂来。想到这里不禁眉开眼笑,感觉束缚自己的缰绳终于可以解放了。

他对赵启说道:“殿下,臣听说青州有三座山聚集了不少贼寇,既然殿下允许家父管理青州其他事务,恳请殿下允许我明日带兵踏平这三座山寨。”

赵启看那张伯奋也是生了一副剑眉,身材粗壮,显得孔武有力,先是赞扬道:“大郎刚到青州就想剿除匪患,果然是虎父无犬子,一家忠肝义胆。”赵启顿了一下,又说道:“只是这三座山寨的人马非同小可,尤其是二龙山上的首领,鲁智深原是经略府提辖,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武松曾经是阳谷县都头,醉酒后仍然能打死老虎;杨志是杨令公杨业的后人,枪法精湛,世间少有敌手。如果要剿除这几座山寨,还需要从长计议。”

张伯奋生于官宦之家,对于这些被逼上山的人从来不会同情,只觉得跟朝廷作对的必然是邪恶之人,而且他从心底里瞧不上这些“贼寇”。于是他回道:“殿下,依臣看来,不过是些草寇而已,这草寇们吹牛的本事大,欺负寻常百姓的本事大,欺负那些老爷兵的本事大,牛皮吹的震天响,到了真正厮杀的时候逃的比兔子都快,他们的经历都是吹牛吓唬人的,我倒想要看看他们是否有真本事。”话锋中充满了鄙视的意味,好像已经很轻松的把他们剿除了一样。

赵启认真地回道:“其他两位不知道,那武松的本事我是见识过的,在二十多位带刀的护卫中空手夺刀,擒住主帅就像探囊取物一样。”

张伯奋听见赵启将武松说的如此厉害,话锋中都是称赞夸奖的意思,心想:“这皇子怎么竟长贼寇志气,灭自己威风?难怪是皇宫中长大的,一些小毛贼在他们眼里都成了天兵天将。”只是碍于赵启是皇子,虽然心中不悦,神色不屑,但是也不好在话语中直接表现出来。

张书夜看出了张伯奋的想法,说道:“我来之前也听说了青州三座恶山非同小可,这件事确实需要从长计议,大郎你这几日可以先和斥候们去探查一下三山地形,探查好之后画好地图给我看,等到探查清楚以后咱们再做打算。”

张伯奋心里有些失望,脸上露出一百个不愿意,他反驳道:“量他们一群草寇,兵不过千,马不过百,不需要如此费事。兵法说:‘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青州城中军人上万,也不需要全部出动,我只要带单独率五千军马就可以扫平他们,还望爹爹和殿下允许。”

赵启看张伯奋谈起打仗就像游戏一样,神色轻松,还特意强调了一下要单独率兵,于是有些疑惑地问道:“大郎之前自己单独带过兵吗?”

张伯奋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张书夜回道:“单独带过兵的,因为每次都是跟随我一起作战,所以每次战报没有特别书写。”

赵启心想:“儿子取得战功,哪有父亲不大书特书的,想必是张伯奋平时单独带兵不多,张叔夜这么说多半是为了照顾张家的面子,看来还是不让他单独带兵好。”

赵启回道:“大郎精神可嘉,然而带兵作战并非儿戏,就依张老丈之言,先派人探查好地形,再决定下一步行动。”

张伯奋一心想要为自己正名,不管赵启是不是皇子,也反驳道:“现在正是冬日严寒,木叶尽落,再加上前几天下了一场小雪。我想那草寇的山寨中必然缺衣少食,现在正是战斗力最薄弱的时候,《太公兵法》说:‘见利不失,遇时不疑’,殿下不能错过这个好时机。”

赵启觉得虽然鲁智深等人并不惊扰百姓,只杀贪官污吏,然而毕竟不是纪律严明的军队,每次打破一座城池之后,手下的喽啰难免烧杀抢掠,给平民带来无妄之灾,如果现在确实是好机会,那出兵也是应该的,赵启有些被说动了。

张叔夜却有不同的看法,说道:“我听说之前官府也派人围剿过,只是那二龙山山高路险,只有一条盘山小路可以上山,二龙山的草寇们在那路上砌了两丈高一丈厚的城墙,墙体中间有厚厚的铁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因此多次围剿都失败了。现如今虽然占了天时,但不得地利,还是不可轻易动兵。”

张伯奋对张叔夜的话不以为然,回道:“《孙膑兵法》说:‘城小而守固者,有委也;卒寡而兵强者,有义也。现在他们一没粮食,二没道义,我们不要强攻,只需要守住他们下山的路,过段时间这伙盗贼没了粮食自然要投降。”

张叔夜道:“你想法不错,但是我听说那些盗贼首领们还是讲道义的,之前也多为除暴安良的正义之士,依我看不如想办法招安,也省的兵戎相见。”

张伯奋反驳道:“《黄石公三略》说:‘善善不进,恶恶不退,于国有害’,贼寇就是贼寇,我们与他势同水火,要么他们被灭,要么我们被灭。如果做了贼闹腾一场就可以做官,岂不是人人都可以先做贼再做官,还要读书考取功名做什么用,安分守己的人年俞古稀,求一进士而不可得,到处滋事扰民的人反而有终南捷径,如此这般天下不是要大乱了吗。”

赵启听得哑口无言,心中只有三个字:“有道理。”他刚刚好像听了一场精彩的辩论会,张伯奋就是获胜的一方。张伯奋眼见自己的这位良将父亲说不过自己,也是志得意满,脸上露出获胜后得意的表情。

张叔夜有些生气,责备地说道:“休得胡言,什么时辰了,你还不去操练士兵。”

张伯奋回道:“我们今天才刚到呀。”但是眼见张叔夜有些生气,不得不出去查看士兵情况,又说了声是,怏怏而退。

张伯奋走后,张叔夜对赵启说道:“让殿下您见笑了,大郎兵法读了不少,只是有些道理他一时还不太明白。”

赵启却有些欣赏张伯奋,一来是他想要为国出力,二来是他年纪轻轻就能把张叔夜这位能臣驳倒,大大出乎自己的意料。再看看张叔夜,似乎说不过自己的儿子,就生气了,不免有“以势压人”之嫌。

赵启回道:“我看大郎说的很好,不如给他个机会单独历练一下如何?”

张叔夜连忙挥手,有些担忧起来,嘴上说道:“万万不可。”

张叔夜看了看赵启疑惑的表情,解释道:“大郎讨论兵法确实头头是道,我想有些道理他到了一定的年纪自然就会明白,有些话说出来有不敬之罪,因此平时没怎么开导他。今日看见大郎影响到殿下了,那么臣冒死进言,望殿下先恕臣不敬之罪。”

赵启回道:“老丈不需要担心,有话直说就行。”

张叔夜道:“谢殿下。”

然后又说道:“贼有小贼,中贼,大贼。小贼不过三五成群,这些人对自己对家庭和社会都毫无责任感,为人唾弃,如果被抓到,要面刺金印,发配到苦寒之地。中贼如二龙山,聚集几百人马战山为王,祸乱一方,这些人组成复杂,有的是被人陷害,有冤难申因此上山,有的是单存为了生存下去而上山;至于大贼则是占据州府,称霸一方,如果州府多了就称王称帝,与国家分庭抗礼,所谓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就是这个道理。这些贼中也不乏许多能人异士,如果改邪归正或者不是大奸大恶之徒是可以招安的,像梁山人马打的‘替天行道’大旗,可以给招安的机会。须知我朝百姓是以农耕为主,并非横行海洋的强盗,让百姓春天可以种地,秋天可以收成,就是最大的正义。一旦动起兵戈,无论是否自己是正义的一方,受伤的永远是百姓,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招安减少的的是百姓之苦。如果是残暴不仁之徒,万万不可给招安的机会,如霸王项羽,虽然力能拔山,然而坑杀秦国降卒20万人,虽然他是为了楚国报仇,但是自秦朝一统以来,天下一家,同为一国之人,不再分什么秦人楚人。还有他每打下一座城池,必然屠城,兵锋过处,鸡犬不留,这样的人是不可以给招安的机会的,只有杀之以祭奠无数的曲死冤魂。总之是否动兵,是否招安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考虑,而大郎只站在道德的高点上看问题,未免有些狭隘。”

赵启听得入迷,张叔夜说完了以后赵启仍旧在等着他继续说,仿佛在说:“没听够呢,您请继续讲。”等了一下,确认张叔夜不再继续说了以后,赵启忽然作揖,心悦诚服地说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想拜您为师,请先生教我。”

张叔夜谦虚地回道:“臣只是一介武夫,怎么敢教殿下呢?殿下将来回到宫中,无论文武都有天下最好的师傅来教你。”

赵启心想:“虽然宋朝重文抑武,但是如此能臣谦称自己为一介武夫,看来对武将的压迫有些过了。”赵启跪下再拜,说道:“您是觉得我诚意不够吗,我真心求学,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张叔夜慌忙扶起赵启,赵启仍旧跪在地上不肯起来,张叔夜见赵启十分真诚,于是回道:“臣怎敢受殿下如此大礼,殿下既然看得起老夫,那我一定将毕生所学全部传授殿下。”

自此只要张叔夜有时间,赵启必然来请教问题,张叔夜也将自己的知识倾囊相授,赵启学问、礼仪、武艺、韬略等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

张书夜到青州的第二天,开始视察青州兵马。

他想先看一下青州兵马的真实情况,因此没有大张旗鼓地进入军营,而是带了两名随从在军营里到处走动,听听大家在说什么,看看大家在做什么。

走到军营里的一个小门边上,看见四位守门的士兵,他们都将兵器扔在了地上,一位靠着木栏杆半坐半躺着,眼睛微闭,似乎已经睡着了,一位翘着二郎腿坐着神游天外,不知道在想些啥,还有两位坐着在侃大山。

其中一位士兵说道:“听说了么,咱们青州新来了一位安抚使,听说是个狠角色,能打仗,平时往死里训练士兵,咱们的苦日子要来了。”

另一位士兵回道:“老宣抚使都是统筹安排,日子好不好过还是要看指挥使,我听说了,咱们的指挥使是张老丈的两个儿子,那两个儿子没有单独带过兵,传闻‘张家好儿郎,全靠父亲忙’,哈哈哈,我跟你说要是他儿子出任指挥,那我们的日子估计还是很快活。”

这个时候随从靠近两位士兵背后,想要打断他们,被张叔夜拉回示意不要动,听他们说完。这时第一位士兵回道:“对了,明天我让我弟弟来替我站一次岗,你带他在军营里多转转,以后可能还叫他来。”另一位士兵露出一脸坏笑,回道:“刚发了军饷就去找丽春院的小红,真羡慕你,赚钱也不用寄回家里。”

第一位士兵正想回话,忽然意识到背后有人,他猛地一回头,看见张叔夜和两位随从站在背后冷冷地看着他,士兵大惊,立即站起,随口呵斥道:“你们是什么人?”

随从想要回话,再次被张叔夜打断。张叔夜笑盈盈地回道:“老汉是新来的伙夫,家中不孝子不要老汉了,老汉没地方去,因此只能到这里做伙夫了,因为不认识路,冲撞了两位军爷,实在抱歉。”

士兵听张叔夜说是伙夫,恢复了轻松的神色,用手指了一下方向,说道:“火头营在那边,你一直往前走就是。”

张叔夜微微佝偻了一下腰,回道:“多谢军爷。对了军爷,听说你们卯时就要出操训练,这冰天雪地的,还是这个时间训练吗。你们卯时训练,老汉我寅时就要生火做饭,可苦了老汉了。”

士兵回道:“不错,我们是卯时训练,老汉你休要叫苦,你做好饭之后什么都不用管了,我们要训练一天呢。早晨出门的时候我们是干的不能再干了,训练一天晚上回营的时候又是湿的不能再湿了,年轻时候面皮湿,老了之后类风湿,哎。”一边说一边叹了口气。

张书夜回道:“军爷辛苦,对了,你们什么项目训练最累呀,老汉闲来无事,遇上你们累得时候给你们多煮点肉吃。”

士兵回道:“那就多谢老汉,跟老汉你直说,我们演练阵法的时候可以浑水摸鱼,阵仗虽大,但却是最轻松的。训练刀枪拳法的时候,只要推脱自己手脚笨,都头也不会怪罪。只有练习弓箭的时候最累,不但要能拉动重弓,在规定时间内还要射的准,射的多才行。”

张叔夜仍旧笑盈盈地说道:“既如此,以后你们练习弓箭的时候老汉以后多给你们加餐。”

两位士兵连连道谢,张叔夜继续去别的地方巡视了。

下午军营里传出消息,指挥使要挨个点名,并且严查找人替岗的,查到一律按照逃兵处理,逃兵是要株连家人和乡里获罪的,那位想要去找小红的士兵自然闷闷不乐。

指挥使下午点名好之后,又发布了第二天要考察射箭的功夫的命令,等到轮到两位看门士兵的时候,他们连最轻的七斗弓(74斤)都拉不开,都头要求他们每天加练一个时辰。

第三天,新任宣抚使对军队进行检阅,正当两位士兵开开心心觉得可以偷懒一天的时候,他们看见了新任宣抚使,心情顿时多云转晴,每人都抽了自己两个耳光,怪自己没事多嘴,因为新任宣抚使就是张叔夜,就是他们那天看见的那位形态龙钟的老人。这时他们才明白过来,原来“加餐”就是增加训练量的意思。

这两位士兵对于别的没有听清楚,但是对于张叔夜阅兵时候说的:“好儿郎要光明磊落,不要背后嚼人舌头,背后乱嚼舌头终有一天要害了自己,希望以前有这个毛病的赶紧改掉。”

这两位士兵都认为张叔夜是在公报私仇,然而他们却不敢对别人再提起这件事,因为张叔夜演讲的时候说了“背后嚼人舌头终有一天要害了自己”,两人只能默默忍受下去。

张叔夜阅兵结束后,张伯奋气冲冲地来到他的大帐,像是遇见一点点火星就要爆炸的火药桶一样。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肥水不流外人田 农家仙田 大奉打更人 宋檀记事 世界不需要魅魔拯救 武炼神帝 一拳和尚唐三藏 田园大唐 重生之福星贵女 快穿女配冷静点 重生弃女当自强 嬷嬷,本宫带你飞!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全民魔女1994 从火影开始的宇宙世界 洪荒之盘王证道 都市之齐天大圣 谍涯无痕 鬼医嫡妃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大宁第一衙内 醉枕三界 刀笔吏 萌宠狂妃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风花醉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 红楼之补苍天 大秦:我,公子扶苏,新一代祖龙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我的灵异笔记 女皇的男闺蜜 大宋必须浪 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 回到唐朝做首富 
最近更新汉吏 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 极品五世子 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 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 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 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 学名张好古 大晋霸主 靠读懂人心立足 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 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 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 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 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 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 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 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 穿越白虎之洪荒 伏羲夫妻 
回到宋朝当皇帝 华笙有梦 - 回到宋朝当皇帝txt下载 - 回到宋朝当皇帝最新章节 - 回到宋朝当皇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