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水泥确实是非常好的建筑材料,但要用在皇宫里还是让人难以接受。
后世人考古的时候发现太极宫里全是水泥,想想也太搞笑了。
房遗爱劝说道:“陛下不是想建新皇宫吗?不如在修建新皇宫的时候多用水泥,至于这座皇宫还是不要改动了,留着也是个念想。”
李治微微颔首,笑道:“你说的也是,虽然太极宫每到夏天就是闷热潮湿,却也给朕、兕子和姐姐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
“那就这样原汁原味的留着吧,将来回来转转也能勾起那些美好的回忆。”
一想起,要继续建皇宫,李治的心情更加愉悦。
两人一边小酌,随后就说起了封赏一事。
“朕打算给立功的博士官升两级,佐史也升两级,然后再赏赐些贡品,你觉得如何?”
其实房遗爱在来时的路上也在思索封赏的事,他也想过给立功的官员连升两级,这样的封赏已经算是极为丰厚。
皇帝能主动提及给科技院的官员连升两级,由此可见是真的为水泥的研制成功而高兴,也确实对科技院亲近。
房遗爱缓缓摇头道:“陛下,连升两级太高了!”
李治讶然的说道:“高吗?他们的起点低,不过是九品博士,就算连升两级,也一点都不起眼。”
“他们研制出的水泥确实有大用,于公惠及朝廷万民,于私能助朕修建新皇宫,摆脱这座一到夏天就酷热潮湿的太极宫。”
“只给他们官升两级,朕这样封赏觉得不算高。”
房遗爱沉吟道:“若是他们已经入仕多年倒也罢了,可是,他们才刚刚入仕不到一年,都还如此的年轻,连升两级造成的影响太大了。”
“只怕,不只是宰相那边通不过,朝野都会反对。”
李治哂笑道:“朕是论功行赏,他们有什么好反对的?若是他们不服,也去立功啊,他们也都学过科学,若他们也能做出什么利国利民的成果,朕又岂会吝惜赏赐?”
房遗爱笑道:“陛下说的当然有道理,可是,道理归道理,世人容易眼红,这也是人之常情。”
“天下的官员,尤其是通过科举入仕的官员,谁不是在九品官上蹉跎数年才有晋升?”
“科技院的官员们并非通过科举入仕,刚刚入仕就连升两级,会引起大家的眼红,会引轩然大波。”
“臣不愿陛下为此事烦扰,就给科技院立功的官员们官升一级又如何?臣相信他们还会立功,升迁的机会还多着呢。”
听到房遗爱如此说,李治心里十分熨帖,笑道:“人家都是争抢封赏,你倒好,还往外推!”
“不过,你有这信心是好的,朕也希望科技院能多出成果,科技院的官员能多多晋升。”
“至于,到底如何给他们封赏,还是试探一下宰相们的口风吧。”
房遗爱听了也就没再多话,试探一下宰相们的口风也好,他也不是不想多给下属争功,只是有时候争多了也未必是好事,有可能使得科技院的官员被孤立。
若是宰相们能痛快的答应给科技院立功的博士们官升两级,他当然也不会拒绝。
若是宰相们痛快的答应,也会引起官员们的不满,宰相们也就等于分担压力了。
可不止房遗爱和李治议论封赏之事,百官同样议论如何给科技院立功的官员封赏,甚至试验园内也在议论封赏此事。
下午,李治立即召集宰相重臣前来两仪殿议事。
许敬宗、高季辅、于志宁、李绩、崔义玄、李义府一起来到了两仪殿,他们其实早就知道皇帝召见他们是商讨什么事。
众人进入两仪殿,忍不住瞥了一眼早就在此等候的房遗爱。
房遗爱能在此等候,显然就没离开过两仪殿,也不知道都跟皇帝说了些什么。
“臣等拜见陛下!”
李治满面春风的笑道:“诸位爱卿不必多礼。”
“召你们过来就是要商量有关水泥的事。首先要商讨的就是封赏,封赏要尽快颁布,不能寒了功臣之心呀。”
许敬宗拱手笑道:“陛下所言甚是,不知道陛下打算如何封赏科技院的有功之臣?”
李治笑道:“水泥的优势还有用处,想来诸位爱卿也都心如明镜,此番科技院立下大功,自当重赏。”
“就官升两级,赏赐若干财帛,你们觉得如何?”
李义府当先出列,拱手道:“水泥于国于民都有大用,这样封赏再恰当不过了。”
于志宁当即出列道:“陛下,臣有异议!”
“水泥确有大用,但是,水泥之功是分散的,始于晋国公的讲学,也有晋国公的指导之功。”
“科技院集数十人研制出了水泥,若是一人之功,官升两级自无不可,可是数十人都官升两级,臣以为不妥。”
高季辅也出列说道:“臣也以为不妥,水泥之功虽然不小,但是平分到数十人身上又能有多少?岂能让所有人官升两级?”
“况且,他们都入仕不到一年,为官的资历浅薄,纵然立下了些许功劳,难道就比成千上万的经年累月兢兢业业的官员们的功劳还要高吗?”
“若是陛下执意给他们官升两级,只怕会引起天下非议。”
要说朝臣之中谁的资历威望最高,当然是李绩,李治看向李绩,笑问道:“英国公意下如何?”
李绩沉吟道:“若是用水泥修筑边城,可使得边塞更加安全,能让边地百姓生活安定,让将士们少流血牺牲,臣倒是觉得,此功不小,官升两级倒也不是不行。”
崔义玄当即出列反驳道:“英国公此言差矣,我朝兵强马壮,火器更是威震天下,四方莫不顺服,边地百姓本就生活安定,将士们也无战事,又哪来的流血牺牲之说?”
连崔义玄也旗帜鲜明的站出来反对,就只剩下许敬宗了,这家伙一向为皇帝马首是瞻,然而这次他却犹豫了。
许敬宗先是偷看了皇帝一眼,然后又用眼角的余光打量房遗爱的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