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道途

白眼熊

首页 >> 汉末道途 >> 汉末道途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驻马太行侧 四季锦 纵天神帝 佣兵的战争 帝国霸主 奋斗在红楼 神医毒妃 快穿之反派又黑化了 谍影 黑铁之堡 
汉末道途 白眼熊 - 汉末道途全文阅读 - 汉末道途txt下载 - 汉末道途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二十四章 震撼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熹平六年,秋

苏固在汉中悍然发动了对五斗米道的清洗,一日之间,袭杀其首领张季,接着开始大规模地清洗汉中五斗米徒。

雷霆一击之下,五斗米道立时混乱,特别是收到从沔阳消息:

五斗米道总部,张氏坞堡被官军突袭,一日之间攻破,张氏一家连带五斗米道高层三百余口尽被诛杀,随即纵火焚城。

是日,张氏坞堡尽毁,残肢断臂之躯,横陈残垣;妇女哀泣之声,响彻荒野,俘虏尽屠于江畔,汉水为之赤。

师君被杀,高层被诛,五斗米道霎时间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地步。

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在大汉西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道门,仅仅是在一方太守的打击下,在短短时间看就有了覆灭的迹象。

大汉朝廷对道门动手了,这一简单地举动却是传递着如此信息,这在整个天下,都激起了一阵阵暗流,只是这暗流,得让它再涌动一会儿。

——————

回到数日之前

巴郡

“一二!三!”

“起!”

随着一群力夫的号子喊出,牛角河上,于修好的水道之上,一架散发黄铜光泽的水车被人力抬起,这台水车的叶轮和轮毂都是青铜所制,故而沉重无比。

众人在卓杰的指挥下,小心翼翼的将水车安装在水道旁的木架之上。

待张修上前检查完木架和水车的稳定性后,他向远处的王平发出信号。

王平看到张修的示意,大声下令道。

“开闸!”

随着上游的水闸打开,拥挤许久的河水奔流而下,水流根据设计好的曲线进入水道,简单的流体力学,河道变窄,流速加快,高度降低,冲击力加强。

而到了水车的安装处,奔腾而来的水流正好撞击在水车的外圈的冲击板上,巨大的力道使得水车立即旋转起来。

呼!

在场的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开门红总是一件好事。

这台水轮机仅仅是今日下河的第一台,根据张修的计划,钺氏将自己的家底都给掏了出来,所有的铜器都给融了做成了水轮机以及那些机床需要的零件。

在牛角河流经张修营地的流域内,近日,花费了近五百个人工,十余天的时间,修出了五个用于安装水车的水道。这还是在张修协调了五斗米道的人力物力,以及从各地豪强手里购买了大量的铁质器具的情况下。

修建水道的过程中,最让张修惊喜的是,田成的父亲田节,那个陈氏以前的家奴,人人看不起的篾匠,提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编制竹笼,盛以卵石,以为坝骨。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的进行河道的填埋施工,听其所说,这是从成都那边传过来的方法,乃是当年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的故智。

类似这种劳动人民主动提出的办法,张修是来者不拒,并且加以鼓励的,所以当即采纳。

事实也证明了张修的睿智,石笼的制作大部分时间都在岸上,这就大大减少了水下施工,也间接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

而这种石笼做河道坝体的方法,哪怕是在两千年后的后世,仍旧在使用,只不过将竹笼换成了铁笼,又或者叫换个材料名称,如格宾石笼之类。

回到水车这里,不同于此时常见的水车(也叫筒车),张修设计的水车主要功能不是提水,而是利用水的动力,所以部件更加的坚固,使用了大量的金属构件,也是为了保证精确度。

而为了保证构件的精度,使用了新版的机床。

原始的车床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在那台简易的机床之上,卓杰何张修等人奋战多日,将机床的各个需要保证精度的零件进行了再加工。

等到了下一代的机床又可以进行这一道操作,不断提高机械的精度。

这种迭代方式,也是工业革命初期,最为常见的机床升级方法。

可以说,现在的大家所看到的机械都是2.0版本了。

水车的轮毂、轮轴都是先经过匠人的手工制作,然后再经过新版机床进行精修。

比如最为常见的轴承,只有在经过机床的车削、机器打磨定型后,才能保证各个圆球的尺寸最大可能的相同,以追求最小的摩擦力。

卓杰迫不及待地上前,果然,以往轮轴刺耳的摩擦声没有了,换用了精致的滚动轴承之后,水车的转动丝滑多了。

他立在水车的一旁,眯着眼睛瞄着水车的轮轴,这一条轮轴是用那台2.0版本的车床车削出来的,肉眼根本看不出来轮轴是否有所弯曲。

他所担心的是轮轴一旦受力,可能会发生形变,从而损伤水车的性能。

仔细的观察了会儿,卓杰松了口气,轮轴工作状态稳定,没有出问题的倾向。

“还是换成金属做的为好!木制总觉得不稳当。”卓杰看到木轴运转良好,忍不住抱怨了声。

“你小子光想着机械,也不看看钺氏老族长的脸色,咱们都快把人老底掏空了,现在哪儿来的铜给我们做轮轴?铁倒是便宜,就是达不到铜的精度。”

张修此时也在眯眼观察水车的运转,闻言不由得打趣道。

卓杰闻言也是苦笑,他也清楚,机械一道有时候跟狐丘的丹道类似,都是个无底洞,需要巨量的物资金钱投入。

就比如在这安汉大山里面,靠着五斗米道对治下山民的动员,靠着五斗米道本身的物资调配,他们才能勉强制作出这些机械设备。

不过,这些在卓杰的眼里,都已经算是奇迹了,毕竟他只是个出身冶炼世家的小子,这么大规模的人力物力动用,都不是以前的他,所能想象的。

“如此壮观的场景,堪比当今机械第一人宋典,了吧?”卓杰看着吴缺招呼着山民合力,将他们一早准备的各种机械零件装运,一边发自内心的感叹道。

“宋典?那是谁?怎么是当今机械第一人了?”张修听到了一个陌生名字,又听闻卓杰直接称其为机械第一人,不由好奇问道。

“哎,教子有所不知,这位宋典就是当今如日中天的宦官:十常侍之一,只不过人们不知道的是,此人在机械之道上有许多独特的见解,据说宋典在宫中得到了当年张尚书的衣钵传承,才走上机械之道。传闻,他也是因为善于机械以及营造之事而被当今天子所宠爱。”

张修点头,十常侍的大名他还是听说过的,至于张尚书,应该就是后世教科书上留名的张衡了。

至于宋典继承张衡的学识的这种说法,这点他也见怪不怪了。

这时代,任何人表现出的才能,都会给自己找一个有名的出处,以此来彰显自己的正统。

而在他们交谈之时,吴缺已经带人将机床零件搬了上来,金属零件被封装在木箱内,沉重的木箱使得那些力夫发出急促的呼吸声。

在吴缺的队伍之前,一块更加沉重的东西被一众力夫搬运了上来,八抬大杠,十六个个人合力,堪堪将其抬到水道之上。

在水道修造的时候,就已经为此物留下了安装的位置,待众人合力抬上来后,才显出此物的全貌,是一块全由青石构成的‘磨盘’。

这个大磨盘,用张修的说法叫做飞轮,本来是要用金属制作的,可还是碍于囊中羞涩的现实,因地制宜的使用完整青石所制。

幸亏五斗米道总部支援的石匠是个技艺精湛的,单凭借着一双眼睛,一把凿子,就能给张修造出一个完全符合要求的石制飞轮。

这个飞轮,说白了就是需要一个大质量的圆盘形的物体就行,不拘泥于材料。

它的作用,就是利用它庞大质量带来的巨大惯性,用以储存能量。

张修很清楚类似水车这种水轮机机械,出力和速度不像电机一般是恒定的,其是随着不定的水流而时刻改变的,而到了机械终端有需要稳定的速度和力道的地方。

急需之物,除了机械自带的变速装置外,更关键的东西就是飞轮了。

先由水车轮轴带动飞轮,再由飞轮向机械供给动力,那么无论水流的大小流速如何变化,机械上的力道都能够实现平滑调速,不至于因为水流变化而造成零件的损伤。

青石飞轮中间安好木轴以及轴承后,由几个大汉合力将其放置在砌好的石台之上。

在这之后就轮到机床的安装了

而在安装机床之前,则是要由石匠预先装石板。

张修望着石匠忙碌的身影,感叹道:“这时候,要是有水泥就好了。”

确实,如若有水泥,不说这条花费大代价的水道,光是机床的安装都省了许多的功夫,基础的抹平定位都比现在要简单许多,至少不用老石匠一下下凿刻石板。

只是水泥要比张修想象的要难许多,主要就是生料的粉碎,没有合适的机器,光靠人力,张修就是会孙猴子法术,身上的毫毛都不够使的,更不要说这时候正是人力紧缺之时,所以他只是给王平下了道命令,让他根据道中收集的附近矿藏之地。

在石灰石何石膏矿附近村寨,尝试着水泥的制作,不过,这些在真正水泥窑完工之前都是空话,而修水泥窑的人手?现在都在忙着做铜器呢。

卓杰道士没有跟着张修感叹,而是亲自上前,一边动手一边指挥着其他匠人,对这台新版机床进行安装。

比起老版的机床,这一台机床不仅仅是在零件上进行了精加工,而且在设备基础上进行了升级,不再是之前的简单堆砌青石载重,而是在石匠的建议下,改成了由石匠事先加工石材,做成简单的榫卯结构,使得每一块石头能相互结合成为一体。

而这些结合而成的石头构成了机床基础。

这样一来,机床的基础稳定性得到了大大的加强,再也不会发生一启动就发出散架般骇人声响的情况了。

随着张修上前帮忙,各级匠人在一边递工具。

没多久

传动轴、变速箱、刀具、夹具、行进装置、车台被一一安装完毕。

一个匠人使用麻布和毛皮复合制成的皮带,先将水车轮轴与飞轮连接,再迅速地将飞轮与机床的受力轴连接。

与寻常人的第一印象不同,飞速转动的水车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带着飞轮转起来。

而是在连接的一瞬间,水车就发出了令人牙酸的吱呀声。

听到声音,张修和卓杰都眉头一皱,接着互相对视一眼。

这一刻,他们都很清楚,飞轮转动所需要的做功,换算成力,那一瞬间通过水车的轮毂反作用到了水车轮轴上了。

而且因为杠杆原理,这力道已经接近了木材制作的轮轴极限了,所幸的是,木制轮轴的哀鸣只有那一瞬间。

而随着水流连续地冲刷,在水车坚定不移的带动下,飞轮也跟着转动起来。

飞轮先是缓缓摇动,然后慢慢旋转,最后不断的加速,直到与水车的转速持平。

“水车的木轴不能再受一次这样的力了!”张修和卓杰几乎是异口同声地提出了这一点。

让他们松了一口气的是,无论是水车、飞轮,还是机床,都在接下来的试运转中保持着良好的状态。

因为飞轮的存在,机床的速度是缓慢提升的,直到抵达设计速度。

这是一台车床,在达到设计工况之后,张修立马对其进行了检查,无需仪器,张修单凭自己的眼睛,就可以对这台装置进行高精度的检查。

事实证明,这一台经过所有人共同协力制作的机床,无论是稳定性还是部件的精度都符合了张修的设计要求。

可以说,眼前的这台机床精度,与后世那些小作坊的机床相比,也不遑多让了。

“给我来块竹块。”

张修注视着机床,一边伸出手道。

立刻就有人将一支片好的中指粗细的竹块递到张修的手里,这种材料是巴蜀箭支的主要材质。

箭杆选用最厚的青竹,经过匠人的刀削,就能变得如木材一般笔直坚韧,原料易得,加工简单。

而这种厚竹,既能制作箭支,也能因为其出色的韧性而作为弓的主材,巴蜀竹多,想必这也是巴蜀之地自古多弓弩之士的缘由。

张修手里的厚竹只是被简单地用刀片成了方形截面,这之后才是费时费力地削制成箭杆需要的圆柱。

在众人的注视里,他将竹块一端固定在车床的夹具上,一端固定在平行的滑台上。

观察了下自己调整的参数,张修掰下开关,

嗡!

车床发出好听的声音,这声音让张修沉醉,因为这种整体的震动,代表着每一块零件都在认真工作,没有一块脱离岗位。

转动手柄,再一次地调整车刀后,张修开始进刀。

哧!

竹粉、竹丝飞溅。

张修的手很稳,车刀上没有传来任何异常阻力,轻而易举地抵达另一端。

就这样来回几次,不到十秒,一支箭杆就被制作而成。

“哇!”

围观的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叹。

“成功啦!”

惊讶之后众人跟着就欢呼起来。

而现场中,以前最活跃的卓杰却是陷入了呆滞。

只见他呆呆站在那里,嘴巴上下开合,念念有词,凑近了听,只见他在不断地念叨着

“按照教子的做法,减去换材料的工时,一个时辰就能加工360支箭杆,一天不休,换人不换车,那就是4320支箭杆。”

“而且按照教子绘制的工艺图,弃用费时的羽箭,改用木羽箭,木羽,箭杆尾部的切缝都可以用机床加工,而且都可以互不干扰,完全可以做到教子所提倡的流水线方式。”

“箭头就更加的简单了,这玩意不讲究,使用生铁浇筑就行。按照钺氏制作模具的效率,那就更快了。”

“这么算起来,一个月就是十三万支箭,一年就是一百五十万支箭。这还是独一台的生产量,要是将所有的机床都投入的话,那真的轻而易举达到一千万的箭支生产量。这..这实在是难以置信..”

卓杰算着算着,自己的眼睛开始冒绿光,看着机床就像是看到了情人,带着疯狂。这哪里是机床啊,这是传说中的聚宝盆啊。

在东汉,有哪一个势力能做到千万级的箭支年生产量?除了首都洛阳将作监能勉强做到,再无其他,而且那还是将所有的匠人都投入到弓箭生产才能堪堪满足。

而张修所在的五斗米道呢?而且就卓杰所见的,这一台机械根本不需要什么高明的工匠,哪怕是一个刚刚在地里刨食的农夫,拉过来手把手教学,一个时辰不到就能上手。

这才是张修的恐怖之处,他将那些需要日积月累才能完成的工艺,变成了人人都能上手的工作,这就相当于把贵族欣赏的阳春白雪,给重新谱曲,改编成了所有人都能享受的下里巴人。

而且,看样子,这些机械还远远没有达到张修的要求。

张修,你到底要干什么?

察觉到一点端倪的卓杰在心底大声呐喊!

他有一种感觉,他跑不掉了,见到了这种奇观胜景,见到了这种五斗米道隐秘,五斗米道是绝无可能放他离开的。

只是,卓杰笑了,自己为什么要离开?这里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地方啊,这里就是他实现他机械改变世界理想的地方,没有什么,比理想的实现更加重要。

这一股才露出冰山一角就让自己胆寒的力量,要是完全爆发,那将会给世界带来多大的震撼?卓杰暗暗想到。

「熬夜赶稿,求票」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上门女婿都市至尊 萌妻难养,腹黑老公有代沟 爱情逃兵 这个男人过于贤惠 无敌魔剑 高岭之花不近女色,背地日日暗撩 热吻365式:靳少,玩够没 一指流年错染红尘芳华 老婆跟人跑了系统逼我做流氓 肆馆 邪王盛宠 ,庶女狂妃 肥水不流外人田 永不褪色的印记 军长私密爱 独醉天涯 一胎三宝,总裁爹地求复合 失控沦陷!二少他夜夜哭着求亲亲 外星人都打来了我只能修炼保命 王直 扮猪吃虎,家暴老公宠我上天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橙心如意剑 三国神才之胖子威武 汉逆之吕布新传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风云朝堂 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 麾下一万大宗师,赵高汗流浃背了 我,贾蓉,不做绿帽王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大宋暴君 战火与权力 古今中外奇案录 回到明末做枭雄 大燕风华 世子请叛逆 迷踪谍影 
最近更新铁骑红颜:大秦霸业 穿越古代异界争霸 清宫秘史十二章 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 巨宋 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 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 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我在北宋教数学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 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 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 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 我为大隋延运三百年 乱世红颜之凤临三国 
汉末道途 白眼熊 - 汉末道途txt下载 - 汉末道途最新章节 - 汉末道途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