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首页 >> 明末大寨主 >> 明末大寨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马前卒 唐砖 四季锦 抗日之兵魂传说 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 佣兵的战争 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谍影 红楼名侦探 春秋我为王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 明末大寨主全文阅读 - 明末大寨主txt下载 - 明末大寨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067章 赵进再次被参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1067章 赵进再次被参

而大乾官方在国内拥有的可耕土地,则是大部分来自于前明的宗室土地、达官贵人的土地、官府原有的官田以及新开荒的土地。

赵进在上海搞北岸开发区,自己是不能直接买地皮的,这样是会被参的,但是他却是玩了另外一个小手段,那就是搞出来一个长租期。

规定入住企业的投资金额,能够达到一定数字,并自行建设厂房等建筑的话,那么就能够一次性租地皮五十年。

而这也不是关键,关键的是,还有另外一条,那就是优先租地权,倘若在五十年后,该公司在该地皮上的投资、雇工数量达到需求的话,那么就可以免费续租五十年。

免费续租五十年。

两者相加,那么就是一百年了。

这其实几乎和买地皮也没有什么差别了。

这种搞出来和买地皮差不多的模式,这租金也是不太一样,在之前的第一工业区和第二工业区,租金基本都是按照年付,租金只是市价,顶多就是有一个逐年上涨多少顶多条款。

但是在北岸开发区,五十年的租金却是要一次性付完!

这一次性付完的租金虽然总额庞大,但是比五十年分年付给的租金总额却是要少,而且少的多。

这样的操作手段,那么基本上就可以看得出来,赵进这根本不是搞什么出租地皮,而是直接买地皮了。

赵进这么搞也是没办法!

上海财政虽然有钱,但是花钱的项目也是太多了,而他又是想要尽快把北岸开发区给搞出来,各方面都是缺钱,他说要投入一百万两银子建设北岸开发区,钱从哪里来?

现有财政的收入固然是可以解决一部分,但是还会有非常大的缺口。

这个缺口怎么解决?

又靠贷款?

王室银行和大乾银行又不是他赵进开的,那有这么容易啊!

全国上下,不知道多少地方衙门都是打着王室银行和大乾银行的主意,想尽办法从这两家官方银行里贷款用以发展地方经济。

在金陵城,王室银行的总部和大乾银行的总部周边,那可是常年都有着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地方官员为了各地方的项目奔波要贷款的。

甚至都是搞出来了一个专有名次,叫做‘跑两行’。

上海特设县虽然特殊了一些,能够获得一些特殊照顾,但是这个照顾也是有限度的。

他赵进的面子虽然不小,但是在王室银行和大乾银行这两大行里,内阁大佬的面子都不好使,更别说他赵进的。

两大行的钱,不是那么好拿的!

地方财政空闲资金有限,贷款没指望,要怎么凑钱搞开发?

赵进脑袋一拍,就来了个暗渡陈仓,明租暗卖地皮筹钱!

反正不少企业其实都非常希望在上海购置一片地皮,作为长久的基地使用的,哪怕是一次性付出比较高昂的代价也是愿意的。

如此双方正好是一拍即合。

只是这个方案刚提出来没多久,赵进就被人给参了一本!

赵进知道很多人都是盯着自己,想要把自己拉下马。

作为大乾官场里名气最大中级官员之一,赵进从入仕之初,他的仕途就是引人瞩目的,当年在税部巡查处工作的时候,他得罪的人不计其数,而得罪的人越多,他升官也就越快。

即便是后来调任财务部了,担任财务部金融司副司长的时候,也是搞了一个证券改革方案,又是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

后来被调到地方任职,担任松江府同知的三年时间,赵进是比较低调了,但是担任松江府同知期间,因为他之前在税部巡查处工作的经验,所以他是主要分管松江府的吏治问题。

大乾里的吏治虽然主要是督察院那边在管,但是通常来说,内阁下属各部门以及各地方衙门,都会有内部处理官员违法乱纪的机构,通过自查来提前发现问题,避免问题暴露出来之后,造成更大的危害。

尽管赵进分管吏治问题的时候,是没有什么权限直接抓官员的,但是找出问题官员后,直接弹劾的却也是不少。

赵进也是知道,自己入仕这些年,得罪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赵进自己都是数不过来自己得罪了多少人。

而得罪的多了,他也就懒得去搭理了。

担任上海特设县县令后,开始的一年赵进基本是没有什么大动作,所以其他人就算是想要弹劾他,把他拉下来也是找不到机会。

但是现在的吴淞江北岸开发,尤其是在北伐过程里,通过以租代卖的方式出让了大批的土地,这就是让不少人以为抓到了赵进的把柄。

既然赵进自己把自己送上门来,那么也就别怪他们出手了。

于是乎,吴淞江北岸开发计划刚开始呢,就已经是有人弹劾赵进了。

而且弹劾的人不少,同时也是没有惊动赵进,他们甚至连上海特设县的督察院以及松江府督察院都是信不过,他们直接把案子捅到了江南道督察院那边。

好几个官员实名弹劾赵进,而弹劾的罪名却也不是说赵进贪污受贿之类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基本上熟悉赵进的人都知道,这人不差钱,也不贪污受贿,从这方面下手非但不会给赵进造成什么伤害,相反还会证明他的清名呢。

所以他们弹劾的内容并不是什么贪污受贿,而是渎职。

具体下来就是为了一己私利,为了开发北岸捞取政绩,以租代卖的方式廉价出售国家资产,以至于让国家蒙受了巨大的财政损失。

他们这些人明显是有备而来的,而是准备了一大堆的资料,甚至连好几家公司租北岸开发区土地的合同都是被他们拿到了副本,然后他们根据上面的合同内容,再结合当地的地价以及租金之类的,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赵进这样的操作方式,让国家至少损失了两百五十万两银子以上,数额堪称巨大!

当赵进得知此事的时候,江南道督察院已经是根据这些举报,向上海派出了调查组,以便查明真相。

赵进是接到了江南道督察院派来的调查组问询的时候,才是知道了此事。

赵进看着眼前的这几个江南道督察院派过来的御史,眉头紧皱。

被御史问询,这是他从政生涯里的第八次了,他一点都不陌生,甚至都很清楚他们的程序,首先他们会以非正式的名义询问自己,然后进行调查。

这个过程里,如果赵进无法自证清白,又或者是有确凿证据的话,那么这种非正式问询就会变成正式的调查,督察院那边会火速正式立案,以协助调查的名义软禁相关官员。

一旦确立罪名后,督察院就会向法院申请逮捕令,最后就会带着巡警正式逮捕犯事的官员,彻底进入司法流程。

通常来说,一旦进入立案阶段,那么基本上就别指望着能够走出督察院了。

因为督察院办案也是非常谨慎的,针对官员的案件,是他们升官发财的基础,所以他们会拼命的找证据,同时避免打草惊蛇,当他们正式立案的时候,往往也就是证据确凿的时候了。

到时候,想要再走出督察院的,那就是不太可能了。

他的前面七次进入督察院,也都是在巡查处任职期间,尤其是在担任巡查处处长期间,更是隔几个月就去一次。

但是自从从巡查处处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后,他还是第一次进入督察院的询问室呢。

尽管这几个御史表现的非常客气,说说笑笑的,说什么只是让自己协助调查,只要搞清楚事实他们就会走。

但是赵进却是知道,这一次,自己的怕是有麻烦了。

他很谨慎的没有立即开口反驳什么,甚至是对调查组的询问也是有问必答,这个时候,和调查组过不去,搞什么我有权保持沉默这种事,是傻货才会干的事,这几乎是直接对调查组的御史们说:我有问题,快来查我啊!

保持合作态度的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洗白自己。

首先,赵进就是对举报书里的两百五十万两银子的国有资产损失提出了怀疑。

“北岸开发区的招商过程中,到目前为止一共对外出租了大小六块地皮,而承租这些地皮的都是国内的知名大型企业,其中包括扬州机械公司,该公司准备在北岸开发区建设一个大规模的厂区,这个厂区将会是该公司最为庞大的机械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国内最大的机械生产基地。

大小六块地皮,一共获得了六十三万两银子的租金,这些租金皆为一次性到账,并且全部用于北岸开发区的开发所用!”

“而举报书上,对这六块地皮的估价却是达到了三百一十三万两银子,这简直是荒唐无比的事,这六块地皮的市价怎么可能有这么高?”

此时对面的其中一个御史:“怎么不可能,根据我们的调查,以出租的这六块地皮的大小来计算,未来一百年的租金收入足以达到三百一十三万两银子!”

赵进道:“不可能,按照目前的租金来算,就算是一百年的租金也只有最多一百二十万两银子,而且这还是算上了每年百分之十的年增长率,但是你们要知道,他们这是一次性付款,现在的六十三万两银子和一百年分批得到的一百二十万两银子,你认为那个更划算?”

赵进虽然的很配合,但是语气却是不会太客气,语气里充满了自信,一副说服别人的自信。

那御史道:“这百年租金有多少,恐怕你说了不算,我们咨询过经济专家,他们一直认为,北岸开发区的土地,具有极大的升值价值,尤其是北岸开发区完成开发之后,其价值丝毫不会比商贸区的低多少,根据商贸区现有的地皮租金,一百年的租金只会比三百一十三万两银子多,而绝对不会少!”

御史也是丝毫不退让!

但是赵进依旧不以为意:“你们也说了,增值是建立在开发完成的基础上。”

但是现在呢?现在吴淞江北岸是一片荒芜,只是农田和河边滩涂而已。

如果没有北岸开发区,这些土地还能升值吗?

如果没有开发成功,扬州机械公司这样的大企业去投资建设一座全国最大的机械生产基地吗?

倘若没有这些大企业入住,这些土地会增值吗?

倘若这些土地后续没有增值,你觉得扬州机械公司的管理层都是傻子,会拿出数十万两银子的现银一次性支付吗?

拿不到这么大一笔钱,我们还怎么开发吴淞江北岸?

赵进一连串的反问,逼得那几个御史一句话都是说不出来,连续反问几句后,赵进丝毫没有给他们插口的机会,而是继续道:

“不会!”

“北岸开发区的土地增值价值,是建立在开发区成功开发的前提下的,而现在,这些土地其实连六十三万两银子都不值!

当年我们上海地方衙门征收北岸开发区的所有土地,总花费只有区区十三万两银子。

如果按照增值后的价格来计算,那么他们就不会只拿十八万两银子,而是应该拿六十三万!

但是他们拿了吗?我们给了吗?

没有!

我们是按照当时的地价给当地百姓支付现银补偿或是土地置换的!”

“你们这样直接用未来的地价去套用现在的土地租金,是不恰当的!”

赵进也是做了充分的准备的,要不然当时也不会胆大到直接以租代卖了。

所以这一次,他没有和这些御史们讲什么之乎者也,而是讲道理!

而且为了防止他们这些低水平的人听不懂,他都是懒得用平日说话的语气,而是用了简单直白的白话。

听到赵进的这一连串的话,这几个御史们也是相互对视一眼,很显然,他们虽然预料到了赵进会巧立名目辩解,但是却是没有想到这人这么能说。

一下子说的他们是哑口无言!

因为赵进说的也是事实。

不过他们也不会轻易认输的!

在他们的眼里,这六块极具潜力的地皮,一百年的租期才收了六十三万两银子,不管是怎么看,都是属于贱卖国家资产!

不过他们只是前期调查组而已,也没有什么决定权,所以很快就是把相关的信息报告到了位于苏州的江南道督察院,让上头拿主意。

但是江南道的督察院那边的大佬们,也是在咨询好几个经济学者后,也是拿不定注意,于是乎就是上报到了金陵城那边。

至于这个过程里,赵进自然是安然的从督察院的问询室里出来了,这还没有正式立案呢,人家也不会限制他的自由,所以赵进还能继续当他的上海特设县县令。

但是,不用多久,金陵城那边也是因为赵进再一次起了争论,甚至是传到了大王耳中!

这,恐怕是那些举报者和赵进都没有想到的。

大王楚行看到督察院的该案件报告时,也是愣了半天。

他看这个案子,所看到的不是什么赵进贱卖国家资产,而是看到了这个赵进竟然是无师自通,玩起了土地财政。

楚行对督察院那边呈送上来关于赵进的案件,仔细思量了一番后,就是留中不发了。

大王对折子留中不发,在不同的情况下是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的。

有时候是表达默许的意思,你们可以做,但是不代表我同意了,如果出了什么问题,那么我就要惩罚你们。

而有时候呢,则是为了保护某个臣子,尤其是像这一次弹劾赵进的折子,楚行用留中不发的举动,表明了,我当做没看见,你们也别没事瞎折腾。

在楚行看来,赵进的问题不在于把土地贱卖,实际上也没贱卖,他也是认同赵进的观点,那就是不能拿开发成功后能够值多少钱去套用现在的价格,这样的话根本没法算。

楚行关注的是赵进的这一手,明显是属于土地财政的操作方式。

而土地财政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经济困难的时候,能够大幅度的增加财政收入,但坏处也是非常明显,这会刺激地价上涨,从而导致各行各业的成本同步上涨,影响经济发展,一个搞不好就会让经济越发展越倒退,而经济越来越不好,地方衙门就会越依赖土地财政,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当然了,在大乾里,想要玩纯粹的土地财政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大乾王朝实行的是土地私有制。

大乾官方虽然掌控了大量的土地,但是在私人手里的土地还是占据大多数。

而且即便是官方掌控的土地,同样也是可以出售给私人的,而这种事大乾一直都是在做,规模庞大的以租代购一直都是在施行,预期在乾元十年的时候,就能够看见初步成效。

到时候,官府手里的可耕地面积,将会减少百分之七十以上,这些减少的可耕地,将会全部转化为无地、少地农民的土地。

只是上海那边,算得上是一个例外,官方在城区里所拥有的土地,大多都是建国初期就是提前征收的,这种情况,在其他地方是很少见的,哪怕是在金陵城也不会出现这种状况。

金陵城里新开发的东城区、西城区以及南城区,官府虽然拥有其中一部分的地皮,但是不多,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剩下的百分之七十依旧属于私人土地。

金陵城的新城区开发,乃是属于官方引导,民间配合开发,没有和上海那边一样,什么都是官方来搞,然后官方直接当房东。

当土地大部分都是属于私产的时候,那么土地的供应就不是当地衙门说了算,当无法在土地供应上行程彻底的垄断,那么土地财政这种事自然也就玩不下去了。

上海的特殊情况,让赵进有了玩土地财政的基础,而楚行考虑了一番后,觉得这种情况应该不会大规模普及,因为其他城市里,官方手头上并没能掌控全部土地,根本就没有办法彻底垄断土地供应。

影响有限的情况下,楚行对赵进的动作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赵进在不依靠上级财政,不依靠中央财政的支持下,能够自食其力把北岸开发区搞出来,那么就是大功一件。

楚行留中不发,下头的大臣们一个个也都是聪明人,立即就是明白了应该怎么处理这事了。

中央督察院直接给江南道督察院下发指示,让他们继续深入调查,但是暂缓立案。

继续调查,那是因为督察院那边有些不甘心,想要继续深挖证据,看看能不能把赵进给拉下马,只要能够把赵进这样的明星官员拉下马,那绝对是能够轰动全国的大案,一整个督察院系统里,下到地方,上到中央,不知道有多少督察院官员会因此而受益,进而升官发财呢。

暂缓立案,这是考虑到了政治风险,大王都是留中不发了,那就说明以租代卖出让地皮这种事大王是不反对的,所以他们也不好继续死咬着不放,所以是不能立案的,要不然的话就会影响到北岸开发区的开发,甚至会惹来大王的反感。

督察院里的官员们,也都是聪明人,所以他们做出了‘继续调查、暂缓立案’的决定。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无限群芳谱 林岚秦小雅 网游之奴役众神 让你当兵戒网瘾,你成军官了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莽荒纪 大帝姬 武侠之气运掠夺 汴京春深 大宋之最强纨绔 斗罗世界的巫师 玄幻都市之超神小学生 超级神龙养成系统 万界之最强主角系统 洪荒之太上老子 锦绣医妃之庶女凰途 地狱电影院 北朝帝业 穿成反派世子爷的亲妹妹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醉枕三界 刀笔吏 萌宠狂妃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风花醉 带着宝藏复大明王学军 犬子汉高祖 玄宇宙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红楼志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大唐岭南王 古今中外奇案录 世子请叛逆 迷踪谍影 (完结)女特工穿越成首富千金:特工皇后 魂穿大齐:我只想活命 儒侠英豪 
最近更新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 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 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 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 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 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 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 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 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 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 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 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 日月悬空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穿越红楼之军功封王 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 明末大寨主txt下载 - 明末大寨主最新章节 - 明末大寨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