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首页 >> 明末大寨主 >> 明末大寨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汉阙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纵天神帝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明朝那些事儿 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乱世枭雄 游戏民国 澳洲风云1876 春秋我为王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 明末大寨主全文阅读 - 明末大寨主txt下载 - 明末大寨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001章 新的任用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1001章 新的任用

而小学,则是县级主办。

通常来说,一个县最少都会有一艘小学。

但是有的县也会有两所甚至更多。

同时,大乾是开放民办教育的,只要经过注册和批准,那么就能够把以前的私塾变成私立小学。

所以在大乾范围内,其实私立小学的数量是非常非常的多,很多规模稍微大一些的村子,都可能有一所私立小学。

恩,也就是以前的那种私塾。

因此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其实大乾的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主力军一直都是私立学校,至于官办的小学,就那么一点,根本就无法满足庞大的教育需求的。

不仅仅是小学,实际上中学,乃至高等教育,都是有着私立学校的踪影,而且还不少,比如说很出名的松江学院,这是一家大乾礼部科举司承认该校毕业生可以参加会试或者是各所大学的招生考试,和其他的师范学校一样。

而这家松江学院,实际上就是当地的十多家士绅家族联合办起来的,人家一方面是为了求名,这年头办学是非常受人尊敬的事,为此不少士绅地主们都是很乐意捐助办学的。

另外一方面,人家自然也是为了解决自家弟子的求学问题!

江南道的文风实在是太过昌盛了,读书人那是数不胜数,要想在这么多读书人里头杀出一条血路,考入预科或者江南师范这些学校,说实话难度不小,比直接去考举人还大。

为了给自家的子弟一个继续求学的途径,绕开举人的限制,从而获得直接参加会试的资格,这些士绅地主们才会慷慨解囊办这个松江学院。

而松江学院,也算是目前大乾范围内,办的最成功的一家私立高等学院了,标准的师范学制,而且老师都是高价从官办学校里挖过来的,至于硬件设施,那是麻雀虽小但是五脏俱全。

当然了,这收费也不是一般的贵!

私立学校可不是那些公办的师范、预科学校,虽然说自费生也贵,但也不至于贵的太离谱,而且只要成绩够好,还能够拿奖学金呢,然而在松江学院,这学费可就贵多了,有一年上千两银子等到学费,寻常小富家庭都是拿不出。

官办学校和私立学校,一共构成了大乾大乾目前的教育体系,目前来说,高等教育以官办为主,而启蒙教育则是以私立为主。

不过这种情况肯定也不会持续很久,教育乃是根本,尤其是基础教育,最近两年楚行对办基础教育很有兴趣,相反的,他对办高等教育的兴趣已经是没有那么大了。

因为楚行觉得,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有一小部分就够用了,没必要把所有人都培养为大学生,那不是什么好事。

毕竟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各种需求也会更高,但是大乾所能够提供的高质量需求位置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太多人。

如果高等学历者太多,就很容易出现一种麻烦事,那就是有一部分没能在社会上获得高质量需求的高等人才,最后会萌发不满,进而各种搞事,比如说闹革命啊……各种啪啦啪啦的……

面对这种问题,楚行决定学校美国人搞精英教育!

对少数人才让他们接受高等教育,让他们变成社会的中坚阶层!

至于普通人,上啥子大学哦,上个小学就好了嘛。

未来工业革命里所需要的工人又需要他们大学毕业,小学足矣!

因此,小学比大学更重要!

金陵城郊十余里外的赵家村,村子里规模最大的宅院就是附近地区大名鼎鼎的赵府!

这个赵府之所以出名,可不仅仅是因为赵进是当朝官员,更是赵家是附近地区,甚至是整个金陵城里都算的上是颇为出名的书香门第。

数代都有人在朝中为官,而最近数十年更是一门四进士,这等科举成绩即便是在文风颇盛的江南,那也是属于相当罕见的事!

这赵家四进士,早期两人乃是赵进的父亲以及叔父,而后来是赵进中士,至于第四人嘛,则是赵家的一个旁系弟子,两年前考中会试,名列崇祯九年进士科二甲。

这才是造就了赵家一门四进士的佳话!

不过后来考中进士的这个旁系族人,实际上和赵进没啥关系,顶多顶多算是远方堂弟而已,只不过这年头的宗族观念还是比较强烈,虽然是不知道远方的族亲,但是在外人的眼里,依旧算是赵家的一员。

除了关系本来就不算亲密外,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那个远方堂弟,乃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而且还会自我感觉特别正义的那种,还没考中进士的时候,就是在一些公开场合里宣称和赵进断绝关系,

这考中进士之后,为了向外界表明他和赵进这个税部大奸臣,赵屠夫不是一路人,直接是多次在公开场合里说和赵进不和,而且还两次跟风上书弹劾赵进。

因此,这说是远方堂弟呢,但实际上跟仇人,不对,说是仇人也算不上,顶多就是相互排斥的陌生人。

不过这种关系,并没有影响到赵家一门四进士的赫赫威名!

盛名之下,赵家所主办的私塾也是名气颇大,以往赵家私塾只接受赵家子弟入读,后来赵进一方面是为了回报乡里博得虚名,另外一方面也算是响应朝廷的‘鼓励天下士绅踊跃办学’这一号召,所以就是把赵家私塾的规模略微扩大了些,开始面向周边的村子也是招收学生,同时改名为:‘赵村小学’

如今这赵村小学,已经是拥有学生百五十余人,这种规模,在私塾改制的诸多私立小学里,已经算是比较大的了。

这年头的私立学校,除了少数从一开始就是专门本着大型办学的私立学校外,绝大部分都是从私塾改建而来,而私塾的规模通常都不大,十多个二十多个学生的很常见,超过三五十个学生的都是非常少见了。

而老师,一般也就只有一个,超过两个的都少!

而赵村小学,也是属于私塾改制而来的小学,只不过原本的规模就不小,然后又是背靠赵家,更加重要的是赵家一门四进士的名头相当的响亮,附近乡里的人家都是愿意把家中子弟送到这里来学习。

当然了,这也和赵村小学的收费并不算昂贵有关,整体收费和以往的私塾差不多,寻常家庭也能够负担得起。

这个赵村小学,也算得上是赵进给家乡做出的一个贡献了。

而今天,赵村小学的那些孩童们,发现来给自己上课的不是往日的塾师,而是一个面白无须的中年男子,有记性好的赵家嫡系族人,立即就是认了出来,这个中年男子不是别人,正是连家族里的那些德高望重的老年族人都得恭恭敬敬陪着说话的大老爷!

老爷,这个词汇在当代,虽然官员,士绅,小地主的一家之主都能够这么叫,但是在赵庄,能够被人们在公开场合称之为老爷,而且前头还加了一个大字的,那肯定是说赵进。

原因无他,因为赵进是赵家嫡系长子,同时也是赵家族长,同时还是赵家的顶梁柱,朝廷命官。

前两年赵进任职巡查处的时候,那可是权力大的很,连带着赵家人也是威风了起来,一说起自个是金陵赵庄赵家子弟,大多人都自豪的很。

至于另外一个考中进士的赵家族人,如今还只是个七品官呢,在湖南那边当了个县丞,距离赵进的政治地位还差了十万八千里呢。

不过赵进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他不是被调去了青州府担任知府吗?怎么还没有去上任啊?

没错,赵进的确是还没有去上任,或者更准确的说,他都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去上任!

之前经过了吏部的考察后,赵进被安排到龙兴之地青州府担任知府,这个职务可以说是外放地方官员最好的知府职务之一了,因为此地是龙兴之地,政治含义不一样。

哪怕是在任上啥事也不干,只要熬过任期,那么升官都是肯定的。

赵进对于自己的任命虽然有些不理解,但却还是比较满意,因为按照常规来说,他应该是会在税部内部升迁的,却是没有想到会被外放到地方担任知府,这个任命绝对不符合常规。

税部官员,通常都是内部升迁的,但是赵进却是挑出了这个框架,这意味着,他以后可以和普通的官员一样走知府、布政使、巡抚、侍郎这种路子,同时以后估计也能够回到税部任职。

同时拥有税务和地方行政长官的经验,这意味着赵进将会比其他的官员拥有更大的优势。

但是就在他准备奔赴青州府上任的时候,吏部那边却是给他紧急传令,说是青州府的任命被取消,他将会另有任用。

赵进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故,他猜测兴许是有人给自己下绊子。

他在巡查处任上得罪的人多了去,希望自己倒霉的人不在少数,而且不少人都是有能力给自己制造障碍的,尤其是当自己不在税务系统任职的时候。

但是这也只是他的猜想而已,任命被突然取消,再过几天,他都是得知,吏部已经是另外安排人去青州府担任知府了,这也就意味着,青州府知府这个位置泡汤了。

这个位置泡汤了不要紧,关键的是他之前已经是被免去了巡查处处长的职务。

旧职务已经没了,新职务也是泡汤了,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现在成为了一个空有品级,但是却没有实际差遣的候选官。

赵进也是动用了自己的关系去打听什么,但是只打听到,自己的任命是被吏部高层给压了下来,据传是侍郎级别的大佬。

吏部手握人事大全,这吏部侍郎,甭管左右,那都是当朝实权官员,对上其他部门的尚书都是能够保持态度强硬的那种!

当知道自己的任命有可能是两位吏部侍郎大人之一给压下来的,他就是猜得出来,自己肯定是遇上事了,而且是大事。

浮沉官场十余年的他立马就是感觉到了不妙,所以他一方面是发动自己的关系继续去打听,同时也是拜见了征粮司的几位顶头上司,看能不能打听出什么来,自己到底是犯了什么事,这免去了自己的新职务,又不给新职务,偏偏还不把自己的官帽子直接摘掉,就是让自己这么等着。

这都等了大半个月了,还得等到什么去?

在城内待的心烦意乱的他,干脆是回到老宅,反正这急也是没用,如此不上不下吊着肯定是有理由的,而以自己的层次,还接触不到这个理由。

所以现在不管是有人要故意压着自己,还是说真的对自己另有安排,他也只能是继续等着。

苦等之余,他也是来到了赵村小学讲讲课,主要还是为了散心,教授孩童启蒙这事,说实话他并不擅长。

早年虽然收过几个弟子,但那也都是有着生员的底子,那几个弟子拜他为师,学习的是科举时文,可不是找他启蒙的。

不过现在,他也是懒得顾忌这些了,反正就是散心,教授这些孩童启蒙也算是一种别样的体验。

他对赵村小学还是很在意的,为了搞这个小学,赵家可是投了不少钱,而且为了名声,这收取的学费也不贵,但是学费不贵,不代表老师的薪资同样便宜。

整个赵村小学里,一共有六名老师,再加上若干名闲杂人员,一共是请了将近十多个人呢,那些老师,薪资最低的每个月薪资那也是十两银子起步,而校长更是幼军营出身,之前在金陵南城小学任教的资深老师,而且还是拿高薪挖来的,不然人家根本不来。

这个校长拿的是年薪,起薪就是五百两银子一年,然后还有各种节礼,奖金之类的,一年没有八百两银子打不住!

而就这样,人家一年顶多给你上课大半年,一年有两个月都是带薪假期呢!

整个小学的老师雇员等薪资花销,教学耗材等各种支出,一年下来最少也得三四千两银子。

按照这个花销,单靠学生的学费,那肯定是不够的,每年还得赵家填补进去不少,不过赵家家大业大,这点小钱对于他们而言也不算什么了。

人家当初扩大招生的时候,摆明了就是花钱买名望,要不然的话,他们也会和其他私塾小学一样要么只有一两个老师,要么是提高学费了。

赵进来当老师,只是临时调节一下,更关注的自然是自己的前途。

而赵进在苦苦等待了一个多月后,终于是等到了自己的新任命,但是当看到任命书的时候却是有些不解。

财政部?这是什么机构,从来没听说过啊!

崇祯十一年,金秋十月,赵进在上个月离开金陵城返回老家后,首次回到城内。

依旧是坐着他的那辆几乎标志性的奢华无比的四轮马车,两匹高头大马拖动着四轮马车从城外的煤渣路上迅速通过。

随后沿着这条快速干道进入了东城区!

东城区和老城区不一样,四周并没有围墙,可以说整个东城区是没有明显的界限的,只有一条条宽大的煤渣路连接着东城区各处以及城郊。

除了没有城墙外,东城区的整个城市布局也是和老城区不一样,老城区是传统华夏城市的布局,除了几条主要的干道外,其他的街道都是没有什么经过完善的规划,不少街道都是弯曲而狭小,虽然最近几年,承天知府衙门一直都是对老城区进行市容市貌的持续化改造。

比如说拆除前明时代里,商家们侵占的街道面积,又比如说整治脏乱差的街区,又比如说对整个的排水设施进行疏通改造。

同时为了更好的管辖城区,还效仿了一些传统的城市管理方法以及目前基层的一些管理办法,对城区进行分片,然后设立了若干分管区,深入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进行管理……

经过多年整治后的金陵城老城区,各方面的市容市貌可以说和以往是既然不同的,任凭谁走进了金陵城,都会干净整洁的街道,宽大的煤渣马路上井然有序的通行马车、人群印象深刻。

但是即便是这样,金陵城的老城区和新东城区也是差距极大的。

金陵新东城区,可以说是大乾王朝这么多年来,第一个,同时也算得上是唯一的一个全新建立,并且是建立的时候就有着完善的规划的大规模现代化城市了。

这个总面积比老城区还要大的多的新东城区,从开始规划的时候,楚行就是亲自插手,其中最为明显的标志,可以说就是各种基础设施的布局了。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是新东城区的核心基础设置,数大主干道,再加上众多的支干道,而这些干道都是笔直宽大。

这些主要的马路,清一色都是铺上了煤渣或者水泥路!

值得一提的是水泥路,这条水泥路其实就是沿江东路!

国内城市大规模采用煤渣铺路,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务了,随着国内大量采用煤炭作为生产以及取暖,做饭等燃料后,产生了大量的煤渣,这些煤渣最后的用途就是被用来铺路了。

不过煤渣路也是有着一些缺陷的,尤其是美观问题就是难以解决。

因此在一些重要地方,还是不用煤渣铺路,早期的时候,是花费巨大的代价直接采用青石板路,比如说王室别院正前方的道路,就是采用的石板路。

后来,作为市容市貌压力极大的金陵城,又是开始采用了木板铺路!

没错,就是用木板铺路,听上去似乎觉得很奢侈,但是用木板铺路可比用石板铺路成本低多了。

但是木板路,维护保养非常困难,而且木板铺路,依旧是成本非常高昂,只有一些重要的商业街道里的人行道,才是会这么少量这么做。

而当水泥被发明出来后,其实最先应用的并不是用来建房子,王室别院里的军机处,可不是第一个采用水泥的地方,最先应用水泥的地方实际上是沿江东路。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无限群芳谱 林岚秦小雅 网游之奴役众神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一品神医倾城 大帝姬 武侠之气运掠夺 武侠之神级大宗师 灵域 我的美女董事长 大宋之最强纨绔 斗罗世界的巫师 超级神龙养成系统 万界之最强主角系统 墨桑 皇家小娇妻 地狱电影院 北朝帝业 穿成反派世子爷的亲妹妹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醉枕三界 刀笔吏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汉逆之吕布新传 带着宝藏复大明王学军 犬子汉高祖 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 三国之重振北疆 逍遥侯内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红楼志 大唐岭南王 古今中外奇案录 红楼情种 回到明末做枭雄 (完结)女特工穿越成首富千金:特工皇后 魂穿大齐:我只想活命 儒侠英豪 
最近更新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 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 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 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 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 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 紫鸾记 穿越三国做将军 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 弃婿崛起之路 我打罗马?真的假的? 男扮女装为祸人间 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 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 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 阿斗:我为建文大帝 大唐:开局入狱,无奈自爆身份 攻略女帝:太监最风流 十万大山:1840 这个王朝叫大兴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 明末大寨主txt下载 - 明末大寨主最新章节 - 明末大寨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