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首页 >> 明末大寨主 >> 明末大寨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高危职业 我要做皇帝 大夏第一假太监 极品驸马 帝国霸主 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明朝那些事儿 谍影 三国小兵之霸途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 明末大寨主全文阅读 - 明末大寨主txt下载 - 明末大寨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933章 一日不曾懈怠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933章 一日不曾懈怠

先不提上头对马士英的处理,但是今天参与此时的八个巡捕以及八十多名第七步兵师的将士们,一个个都是获得了极大的好处。

领队的中年巡捕,不仅仅是巡捕的带队队长,而且还是他首先发现马士英的异样,因此此人被判定为首功,当场就是升官了,直接担任了汉阳府巡捕局下属的刑科的副科长,因为上头觉得他的一双眼睛相当毒辣,观察入微,是难得的人才,才把他调入刑科,用来调查一些大案要案。

而这个副科长的品级是正七品,他之前的巡逻队队长职务,不过是个从八品而已,妥妥的官升三级啊!

赏银千两也是一点都是没打折,上头没有用什么薪资国债来抵扣,实打实的给他发放了一千两银子,但他看到那张足足一千两银子的支票的时候,整个人的内心都是膨胀的!

他之前担任巡逻队的小队长,从八品的品级虽然低了点,但也上算是低级官员了,至少比那些从九品的普通巡捕要的多,他每月的俸禄是四两银子,再加上其他一些乱七八糟的补贴,奖金什么,一年下来可以拿到大约六十两银子左右。

这个收入不低了,其他普通人的收入,比如说工厂的工人,普遍来说一个月才赚一两银子多点,除非技术类的人才,否则的话别指望能够超过两两银子。

一般只有技术类工种,或者是中低级管理岗位,才能够拿到一个月几两银子以上的收入,至于一个月超过十两银子,那绝对是妥妥的高收入了。

他年收入有六十多两,这对比普通人已经是强了很多,然而这一千两银子,却是他年收入的十多倍!

更加不要说,他还升为了正七品的副科长呢!

按照大乾王朝现在的惯例来看,一般来说八品和九品就是低级官员,七品、六品、五品就是中级官员,而四品以和三品,那是高级官员。

至于二品和一品,那可就是站在政治生态圈里里最顶层的一群人了,哪怕是从二品的,那也是一省巡抚或者是一部侍郎。

虽然七品只是中级官员里比较低级的中级官员,但那也是中级官员啊。

如果未来十几二十年再努力努力,再往上爬几个品级的话,太高的不敢指望,但是当一个正五品的府巡捕局的局长还是有那么一点希望的。

首功者捞取了最大的好处,其他人的也都不差,参与行动的其他七个巡捕,一个都没落下,全都官升一级,从九品的晋升为正九品,正九品的晋升为从八品,赏银也是数十两到百两银子不等。

至于把八十几个第七步兵师的将士们,他们的奖赏就和地方衙门没啥关系了,但是军方更是赏罚分明!

领队的上尉队长,获得了免考进入讲武堂学习的机会,而这个机会,比直接给他晋升军衔或者是发赏金,要更加重要。

因为随着大乾救民军的正规化,对中高级军官的素质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武学堂里的毕业生们,当个尉官是没有多大问题的,当个普通的校官也是可以的,但是想要进一步成为主力部队的主官,比如说步兵团的团长,乃至以后晋升准将,成为将官的一员,那么没有讲武堂学习的经历,那基本是不太可能的。

这倒不是学历歧视,而是没有经过讲武堂的专业理论学习,真的难以承担这些职务。

如今讲武堂高级班和讲武堂在大乾救民军里的分工是非常明确的,讲武堂是基础类的军校,如今的学制也是扩大到了三年,这三年里,他们主要学习的是基础类的战术,另外还要相当多的一部分文化课程。

或者说,讲武堂那边学习的是如何指挥一个队、指挥一个营,少部分则是涉及团级指挥。

但是讲武堂高级班那边,起点就是教你如何指挥一个团,一个师,乃至一个军,教授你该如何策划一场规模庞大的战役!

比如说西南战役这种!

更简单的说:

初级班,培养尉官和校官!

而高级班,培养将官!

如今大乾救民军里,除了极少数早期从龙的将领外,其他的准将级别以上的将官,清一色的讲武堂高级班出身,而中将级别的,没有一个例外,全都是早年楚行亲自教授的讲武堂学生。

考入讲武堂,这是几乎所有中低级军官的梦想,但是想要考入讲武堂高级班却是非常的困难,每年讲武堂里的毕业生,只有最优秀的十几个人,才能够得到直接升入讲武堂高级班学习的机会。

而大部分毕业生则是需要先服役一段时间,然后自行备考,并参与考试,合格后方能进入讲武堂学习。

而少数立下了大功劳的人,也会被获准直接免考进修!

领头的上尉队长获得了入学讲武堂的机会,其他的将士们也是获得了不小的好处,总之是人人都没有落下。

由此可见,马士英就像是一个大号的照明灯,给他们照亮了人生的新希望!

而此时的马士英,现在在那里呢?

他已经是被水师接管,被关押在一艘甲等内河战舰上,他将会被水师押送回金陵,到时候,等待他的自然不会是什么好下场。

当然了,按照大乾王朝优待俘虏的传统来看,只要马士英不是硬着脖子,不公然反抗之类的,这性命估计是能够保住的。

杀前明高级降官,从来都不是大乾王朝的爱好!

他们更加乐意,劝说此人公然背叛明王朝,然后投身大乾王朝这个光荣伟大的大家庭,由此来提高政治影响力!

大体上就是这么一个意思:大家快来看啊,前明阁老都跪舔我们大乾了,我们大乾不愧是全宇宙无敌的伟大王朝啊!

如果前明高官不愿意主动投诚,那也没事,礼部报刊司里一大群文豪,大部分都是前明进士出身,有少数还是前明翰林院出身的狠角色!

模仿他人风格写一篇投诚文书那都是小儿科,甚至连模仿笔迹都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然后再盖上前明高官的私人印章,往大乾朝报上这么一刊登,谁敢说这是假的投诚文书?

兴许不用多久,一篇马士英血书控诉伪明种种不是的文章就会在大乾朝报上刊登出来。

如今的大乾已经不是几年前的大乾了,以往的时候他们能够抓住一个知府什么的都能很兴奋,恨不得宣扬的全天下都知道:我们大乾抓住了一个明王朝的知府。

但是大乾王朝之前连金陵、幽州都攻克了,甚至连崇祯皇帝、太子都是先后因为战败而自杀,那些什么尚书啊,侍郎啊乱七八糟的高官抓了一大堆!

真要说起来,马士英之前的官位可是不如这些高官呢!

其实大乾以往的时候,就跟穷屌丝一样,好不容易赚了点小钱,恨不得让身边的人都知道,老子有钱了,你们快来羡慕嫉妒恨我啊!

但是这越来越有钱之后,慢慢地也就不会故意的到处显摆我有钱了,因为那个时候,不用自己去说,人家都知道你有钱了!

简单来说,还是装逼,只是以往是靠吹牛装逼,现在是靠实力装逼!

至于不装逼,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不能装逼,他们辛辛苦苦统一华夏干嘛啊!

抓住了马士英后,后续自然会有人处理相关的事务,比如说进行舆论宣传,动摇还在挖抗的督标残兵的信心。

尤其是要让那些定王政权的军政官员们知道,你们看,马士英都完蛋了,屈服了,你们还抵抗个屁啊,干脆投降得了。

抵达九江之后,楚行并没有在九江停留太久,只是在九江停留了一天,这停留的一天,还是让虎贲军的将士略微休整一二。

他楚行作为大乾国主,那自然是一路上都是乘坐舒适无比的专用御用坐船,又或者是直接在陆地上乘坐超大的马车,不管是船只还是马车,那舒适性自然是没话说的,即便是随驾来的文武重臣们,也都是不用担心路途劳累等问题。

但是对于普通的虎贲军士兵,以及众多随从们来说,这奔赴大几百公里下来,那可就不太好受了。

而且为了保证战略安全,虎贲军的将士们也不都是乘坐船只,而是分成了两部分,有一部分在岸边走陆路,一边坐船。

走路不用说了,几百公里走下来,哪怕是一天只走十几公里,但那也累的,哪怕是坐船,那也是众多人挤在一艘船上,别指望什么舒适性了。

而虎贲军作为他的近卫亲军,楚行自然是不会不考虑普通将士们的感受,这走一段,停一段,让将士们可以休息休息,这是非常必要的。

要不然的话,楚行直接坐船一路顺江东下,根本就用不了多久就能够回到金陵去。

但是楚行会扔下虎贲军,然后自己直接先跑回去吗?

不可能的!

没有虎贲军在身边,哪怕金陵城是大乾王朝的首都,楚行也是不敢孤身回去,谁知道回去后会面临什么样的事情。

万一金陵城内有什么野心家想要把自己干掉呢?

要知道,现在的楚行可是有儿子的人,干掉了楚行后,臣子们完全可以扶持其中一子嗣,以开国功臣的身为挟裹幼主,那简直不要太爽。

哪怕金陵城是安全的,但要是在路上遇到什么点意外,比如说沿途某个官员或者将领失心疯了,想要干掉他,又或者是有是大规模的土匪之类的想要截杀他。

总之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多了去!

尽管从理论上来说,上面说的这些意外都不太可能出现,但是楚行却是不想要冒哪怕一丝一毫的风险。

所以不管去那里,他都是带着虎贲军!

不带着虎贲军,甭管是出门亲征,还是说回金陵城,楚行都不放心!

好吧,说白了就是怕死!

但是,一个不怕死的君主,那肯定不是一个好君主。

封建集权制度下,君主死了,甭管是因为什么原因死的,但肯定都会引起政局动荡,甚至是内乱,分裂等等,所以为了国家和人民,楚行觉得自己都不能死!

为了国家稳定,人民的安危,楚行在九江让虎贲军的将士们休息了一天后,才是再一次带着虎贲军继续东返!

而不出意外的话,三五天之后,又会在沿途的某个地方休息一段时间,安庆啊,太平府当涂县啊,这些地方都是有可能的。

圣驾东返,这事自然是目前大乾王朝里最为重要的事,甚至比后续的西南战役要更加重要一些。

目前西南战役已经是开战第三阶段了,那就是彻底控制湖北地区,包括收复安陆州、荆州、德安府、襄阳府等地区,最后陈兵于巴东!

至于后续进攻四川,那就是第四阶段了!

以前官田的田租,基本上都是根据每个地方的不同,各个地方衙门自行制定不同的方案,而这个方案,基本上也都是参考当地的田租水平,在当地的田租水平下,略微下降那么一点点,但是也只是下降那么一点点而已,不会少太少。

这个田租不算高,但是也绝对不算低,因为按照普通年份的收成来算,官田的租金大概是占据收成的百分之五十,而部分情况较好的土地,比如说上等水田,这个比例将会达到百分之七十。

虽然听上去比例有点夸张,但没办法,就是这么高,而缴纳田租之后,佃户是不用再承担农业税的,因为大乾王朝的农业税,并不是向种田的人征收,而是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官田的所有人是官府,交税的也是官府,和租种官田的佃户没啥关系。

至于民间的地主那边,佃户也是不交税的,税收是由地主交。

而农业税的话,大概占据普通年份收成的百分之三十。

然后有人又会说了,某某朝的田赋只有百分之五啊,甚至更低啊,但是你把各种苛捐杂税,底层刻意摊派等乱七八糟的算上去,你就会发现,农民种田一年,交百分之七十很正常,遇上心狠的,所有收成的都不够交税那也不是没有的事。

此外有一个关键的就是农业税和田租一样,都是固定数字,而不是说固定比例,比如说农民租种一片官田,年租金一两银子,那么这个一两银子就是固定死的,甭管你丰收了还是减产了,都要收,这几年的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某地受到天灾,天地大规模减产甚至绝收的情况下,租种官田的农民交不起田租的情况。

但是如今,农部那边却是提出了,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革,不再实行固定田租制度,而是改为根据土地的实际产出,按照额定比例进行征收。

比如说一片土地今年收成有一百斗粮食,那么就收取五十斗粮食作为租金,如果是减产了,收成只有十斗的话,那么就只收取五斗粮食。

农部提出这个构想的时候,打着的是‘丰年多收,灾年少收’的主意,但是这个方案刚提出来呢,还没有被提交到内阁那边讨论的时候,农部自己内部就是先闹翻了。

有人认为,这在不影响官田田租收入的情况下,能够极大的减轻农民的负担。

但是也有人认为,这个方案有太多可供操作的漏洞,将会极大的加重农民的负担,同时也会给国库造成巨大的损失。

以往按照固定田租收取,多少田就收取多少田税,简单明了,但是按照实际收成的话,那麻烦可就大了,怎么判定实际产量,这可是个大问题!

比如说农民只收取了十斗粮食,你非得说人家收成有二十斗,得按照二十斗来征收,那不扯淡嘛。

比如说有个农民收取了十斗粮食,然后只说收取了一斗,那更扯淡!

虽然问题多多,但是农部那边,在保持国库的农业税以及官田田租收入总体不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尽可能的给农民,尤其是无地农民减轻负担,这却是不可否认的。

还在路上的楚行接到关于此事的奏折后,没有任何表态,直接留中不发!

这事,想要处理,还得等他回去金陵城才能处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闪婚老公太凶猛 都市古仙医 红牌弃妇带球跑 浅曈女帝 穿越后,我用美食拯救幼儿园 先有后爱:豪门总裁的弃妇(全本) 高岭之花不近女色,背地日日暗撩 霄渊剑 完美隐婚,律师老公不太坏 张璟穿水浒,可逆归途 吾为人,镇压神明 深海世纪 什么!那个养猪的又跨界了? 股市传奇之异能,我有涨停板系统 快穿之任务对象 娇软雌主太甜,众兽夫圈养上瘾 北胤前传 独醉天涯 鬼吹灯 重生之超凡入圣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橙心如意剑 妃本佳人 三国神才之胖子威武 汉逆之吕布新传 风云朝堂 deepseek 麾下一万大宗师,赵高汗流浃背了 我,贾蓉,不做绿帽王 三国之重振北疆 重生之成为现代女神 红楼之补苍天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红楼志 大唐岭南王 古今中外奇案录 回到明末做枭雄 迷踪谍影 
最近更新谁主噬心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 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 龙吟三国 穿越战国我靠杀敌称霸天下 天娇:铁木真崛起与大元帝国前传 锦衣卫:陛下,何故谋反! 大明权谋录 穿越大唐,我靠变身闯天下 大明朱棣:好圣孙,汝当为千古一帝! 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 逍遥王传说 北军悍卒 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 明末造反:我的盲盒能开神装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玄桢记 我在大明开医馆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 明末大寨主txt下载 - 明末大寨主最新章节 - 明末大寨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