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凯旋也没指望段一凡能接上他的话,之所以这样问就是要让段一凡引起足够重视,继续沉声道:“巴山县一直流传一句话,叫‘巴山恶水出刁民’,这里的老百姓爱上访,而且喜欢以极端的方式上访,比如动不动就拿着农药跑到政府大门口闹自杀,有的爬上高楼不给他解决问题就跳楼……”
“我不是说巴山县的老百姓不好,而是感觉整个巴山县的社会生态已经出了问题,这些年巴山县几乎年年都要出恶性群体事件,而且是轰动全国的特大恶性群体事件,州委领导听到巴山县出事就心肝颤,所以省里征求州里意见的时候,我是坚决反对就地提拔,要求省里空降优秀干部的……”
段一凡是从基层一路成长起来的干部,对于处理恶性群体事件的难度自然是很清楚的,来之前他也听说巴山县经常出恶性群体事件,不过他并没太放在心上,在他看来处理恶性群体事件只要你抱着一颗真正为老百姓解决问题的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
可听郭凯旋这么一说,他也有些头皮发麻了,处理恶性群体就怕这种极端情况,这种动不动就以自杀威胁的上访群众是最难沟通的,而一旦死了人立刻就会把恶劣影响无限放大!
所以他挠了挠头有些不敢置信地问道:“郭部长,情况真的有这么严重吗?……”
郭凯旋瞟了段一凡一眼,苦笑道:“实际情况只会比我讲的更严重,就你上任前的这一个多月,就发生了4起群众自杀事件,有爬上跨江大桥跳桥的,有法院门口割腕的,有村委会喝农药的,有跳崖的,都和老百姓上访诉求得不到满足有关……”
“所以你到巴山县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巴山县的社会生态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你就等于抱着一颗炸弹睡觉,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雷!……”
郭凯旋这番话一下把段一凡彻底干沉默了,县委书记是管大局的,出了恶性群体事件,他这个一把手肯定是首当其冲,这样的情况还怎么开展工作啊?他都有些怀疑自己来巴山县任职的选择是否正确了!
看到段一凡沉默了郭凯旋也没再说话,他的目的就是提前给段一凡打好预防针,免得到时手忙脚乱,真要说得段一凡信心全无,打起了退堂鼓,那就恰得其反了。
段一凡本以为下了高速到巴山县城应该就很快了,上车后听郭凯旋介绍才知道还得走十几公里的盘山公路,中间还要过好几个穿山隧道,此时车子就正进入最后一个穿山隧道,车内光线瞬间暗了下来。
而此时段一凡的心情也有如这悠长昏暗的隧道一样低落到了极点,虽然他每次赴新职似乎开始境遇都不怎么好,他也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但这次的境遇似乎格外恶劣,他预感到这次他将遭遇人生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他不能挑战成功,他的仕途或许就要在此终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