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

山风木鱼

首页 >> 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 >> 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江山美色 马前卒 调教太平洋 唐砖 红楼春 抗战之烽火 火影:从双神威开始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三国之袁氏天下 宠文结局之后 
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 山风木鱼 - 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全文阅读 - 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txt下载 - 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44章 国难当头,必有妖孽横行!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诗云:

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

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

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

莞簟不可近,絺绤再三濯。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的六月,骄阳似火。天下大旱,已经连续四个多月没有下一滴雨了。

草木焦卷,湖泊干涸。

这是中国历史上灾难深重的一年。

大量的庄稼因缺水而晒成了干草,就连百姓的正常饮水也成了问题。大汉天下,北至幽州,南至荆州江东,几乎全都受到这次严重干旱的影响。

又正值青黄不接的时候。

许多无粮就食的百姓,被迫离乡背井,四处逃荒。可是,在这种炎炎烈日下,他们又能走得多远?

选择晚上赶路也许会稍微好一点。

但是,逃荒却不只是赶路,而是一边赶路一边乞讨。晚上赶路是讨不到粮食和饮水的。因此,绝大多数的百姓还是只能选择在火热的太阳底下踽踽而行。

四处都是倒毙的尸体。

这些尸体在炎热的气温下迅速腐烂,生蛆。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动物污染,植物污染,食物污染。于是,一场席卷天下的大瘟疫终于爆发了!

瘟疫!

这才是导致汉末人口减少最直接的原因!

汉末人口从6500万减少到三国后期的3000多万,真正直接死于战乱的人口最多也就在三四百万左右,绝大多数都是死于因战乱和干旱导致的饥荒和瘟疫。

因瘟疫而死的人口,保守估算在一千万以上!

由于陶应的穿越,历史改变了很多。但这场大干旱和大疫病依旧是如期而至。

袁绍退兵了。

因为袁军中出现了瘟疫。袁绍不得不停止了进攻,将兵力从黎阳大营后撤,然后分散内黄、繁阳等地的成多个营地,互相隔离,并采取一些措施对瘟疫进行防治。

曹操也退兵了。

也是从黄河沿岸的战场撤回主力,分散隔离,以免混在一起全部感染温疫。一场席卷天下的瘟疫,让天下诸侯间的战争几乎全都停了下来。

为了防止瘟疫进一步传播,诸侯们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出台了最严管控令,即:

不许路上有行人。

不许离开所在的村庄。

甚至,不许离开自己的住房。

这种管控禁令,既使在后世施行起来也会遇到很大的阻力。何况是在古代。一些没粮没水的百姓,也不愿在家里饿死渴死,纷纷躲入山中,或趁夜、趁乱四处逃亡。

于是,又有很多的百姓被拦路设卡的军队直接射杀,然后一把火烧成灰烬。

人心惶惶,乱象丛生,鬼蜮横行。

……

陶应治下三州,相比曹操和袁绍要稍微好一点。

最好的是交州。

交州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啊。这地方包含了后世的广东、广西、越南以及云南南部,地域非常辽阔,在籍人口才一百五十多万。

一百五十多万人分散在这么辽阔的地方,又没有受到旱灾的影响,纵然有人将瘟疫传过去,也很容易就被得到控制。

然后,就是扬州。

扬州百姓都是家有余粮,官府的粮仓也都是满的。而且吏治也相对比较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一道“居家隔离令”下去,纷纷响应号召。百姓们都居住在家中不会到处乱跑。而地方上的驻军和衙役,则负责组织人手送水、送粮、送菜、送药到百姓的家门口。

一场瘟情,也是对官吏的考核。

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暴露很多问题。一些表现好的官吏被挑出来予以提升,一些无能的官吏被罢免职务,贬为庶民。

而一些乘机捞好处、贪污挪用救灾钱粮的官吏,则被砍头示众,处以极刑。

总体来说,扬州的情况还是可控的。

不可控的是荆州。

荆州刚刚经历战乱,很多百姓都是家中没有余粮,而地方上的基层官吏,几乎全都还是刘备任荆州牧时的旧吏。

这些荆州旧吏,心思极其复杂。

怀着各种心思的人都有。

有想要用好的业绩来引起陶应的重视的;也有想趁乱捞好处,大肆贪污挪用救灾钱粮的。

更有想要捞一把就跑的!

甚至,还有些世家氏族暗中资助盗匪,四处抢劫救灾物资,或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发动叛乱的。

……

鉴于荆州的这种严峻的情况,陶应推迟了返回丹阳秣陵的时间。选择依旧留在荆州指挥抗疫。

先是根据自己后世的经验,制定了一系到的防疫措施,比如说:水源检测、守护水源、不饮生水、居家隔离、佩戴简易口罩、烈酒消毒、服务上门等等。

总之,与后世相比,就少了个核酸检测。

……

药品方面,陶应派人到南阳请到了医圣张仲景。

经过大量的临床试验之后,张仲景针对不同的症状,给出了几个相对较好的药方。但是,这些药方也只是预防和缓解症状方面有用,对根治疫病并无特效。

不过,有预防作用,就会使生病的人少很多。

减缓症状,也可以使一部分原本挺不过去的人,最后活了下来。

……

然后,问题较大的就是……官吏管理。

大量的地方基层官吏人浮于事,他们高高在上,只顾自家利益和安全,哪里会去管什么百姓死活?

千百年来,这种思想一脉相承。

后世的明朝时代尚且如此,何况是在这种两千年前的古代?无所做为,这还是其次,充其量也就是个“庸吏”而已。

更可恨的是有些官吏借此大发国难之财!

于是,荆南荆北,开始乱象丛生。

有贪赎救灾之财的;有对配送的水和食品收取高额费用的;有拦路设卡时,为中饱和囊,只要给钱就放行的;有将州牧府拔下的免费物资卖出天价的。

几乎是绝大多数的地方官吏,都因此而发了大财。

荆州官吏,从根子上都烂掉了!

同一个染缸,不黑者反成异类!

面对这种情况,陶应觉得很是无奈而又悲哀。于是,便让贾诩出动寒鸦司抓了几个贪官的典型。

结果一查,这些贪官的家人早就转移到了荆州之外。有的去了曹操的地盘,有的去了益州,有的去了袁绍那里。

这就是古代的“果”官。

当然,这还不是最严重的。

最严重的是某一天,一大早的,正当陶应在呼呼大睡时,贾诩跑过来汇报:“主公,十万火急,情况非常不好!”

陶应披衣而起,走到屋外问道:“何事?!”

“有人将药材全部买空!”

贾诩道:“张机公布的那些药材,全部被一家姓张的豪强高价买光!”

“莫非是张仲景的本家?”陶应问道。

“非也!”

贾诩道:“此人虽姓张,却非南阳张氏,而是……荆南永州祁阳人,与张仲景半点关系都扯不上。”

荆南永州祁阳。

也就是后世那个“张某子”的家乡,那么,这个借瘟疫大发国难财的张姓豪强,很有可能是“张某子”的老祖宗。

看来,姓张的有好人也有坏人。

有张仲景这样的医圣。也有…………张姓豪强那样在瘟疫流行时大发国难财的畜生!

……

“抓起来,千刀凌迟!”

陶应没有问这个姓张的豪强的姓名,也没有说抓起来罚点钱了事。而是直接下令抓起处以……千刀凌迟的极刑。

顿了一下又道:“凡参与此事的官员,也一并抓起来杀了。张姓豪强和这些发国难财的官员的家人,灭九族。如果他们的家人、族人转移去了其它诸侯的地盘,那就出动寒鸦司去抓捕,或与其它诸侯交涉,全都要抓回来杀掉!纵然是穷搜天下,也不能让一人漏网!”

娘希匹!

看看今后,谁还敢趁着瘟疫,大发国难之财!

……

夫天下之人,没有人不爱财,然有“三财”,却绝不可赚:

不贪国难之财。

不取天灾之利。

不夺贫弱之食!

……

(奉劝看书之人,千万别干这种……断子绝孙……的坏事。)

……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亿万盛宠只为你 神秘世界:开局睡觉就会死 都市极乐后后宫 波斯刺客:囚徒之舞 都市花语 田野花香 斗罗:从千仞雪开始俘获女神 醉吟江山 让你当兵戒网瘾,你成军官了 全球高考 后宫春春色 武侠之气运掠夺 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 洪荒降临之最强玩家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都市神级超人 我的身体有bug 极道天魔 网游之暴力狂医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醉枕三界 刀笔吏 萌宠狂妃 风花醉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冒牌皇叔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 红楼之补苍天 大秦:我,公子扶苏,新一代祖龙 北宋诡事录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 女皇的男闺蜜 大宋必须浪 我被丧尸了100年 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 回到唐朝做首富 
最近更新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 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 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 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 穿越大明做女皇 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 大明抄家王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 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 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 大夏镇远侯 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 
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 山风木鱼 - 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txt下载 - 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最新章节 - 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