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大宋

林二虎

首页 >> 风流大宋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男儿行 驻马太行侧 即鹿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兵锋无双 抗日之铁血使命 明朝那些事儿 谍影 大宋之最强纨绔 春秋我为王 
风流大宋 林二虎 - 风流大宋全文阅读 - 风流大宋txt下载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08章 易安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李清照已经惹得一众摊主非常地不满意了。

其实,像庙会上的这些古董摊,虽然说也会有一些真品甚至是珍品出现,但是可能大多数人都不太清楚的是:中国古代制作假古董的顶峰时代,恰恰正在宋代。

原因也很简单:旺盛的需求制造了旺盛的市场。

当然,从后世人的眼光看过,即使是宋人造假制作出来的古董,其本身至少也成了一种另类的古董。就如前面所提到过蔡卞临摹的王羲之字帖、米芾仿作的晋唐以来的画作,流传到近代,同样也是国宝级的文物。

而且在这里则不得不预先提一下尚未正式出场的宋徽宗。

这个顽主皇帝,因为自己酷爱古董,又极爱钱财。竟然招募了大批精于古董伪造的匠人入宫,专门为他去仿造各种古董,然后将真品藏于宫中,再将伪品拿到外面去售卖骗钱。

而不过在宋代,从皇帝到文人,从来没有人认为伪造古董是一件丑事,他们反而会认为这是一件特别风雅的事情。会以“以假乱真”而洋洋自得、到处吹嘘。反过来,如果有人买到赝品、假货,也只能怪自己水平不够、眼力缺乏。

一开始,李清照只是自己看东西,看中了后再与摊主讲价。

关键是她的眼光准、还价狠,不管摊主原来开价是多么地不靠谱,她都能一二三四地讲出道理来,最后还出一个让摊主欲哭无泪、却又难以反驳的价格。

有一个摊主虽然辩不过李清照,但也不愿意按这个价格出,当然小丫头也不强求,就蹲在一边继续看别的东西。

结果有一个客人在旁边认真地看了李清照砍价的过程,对她的见识非常佩服,于是也就虚心下问,拿了自己看中的东西请她帮着看看。

这下子好了,小丫头哪管什么规矩,有问必答。

原来摊主开价一百五十贯的一只号称汉代玉制笔架,那个询问的中年客人原本是有心还价到一百二十贯左右拿下。

而李清照给出的意见是,不是汉代的,是五代时后汉的,工艺还成,高于十贯不要买。

这个摊主这时才感到后悔了,直接把之前李清照看中的那件东西拿出来:“来来来,你说的,两贯钱,拿走吧!我再送你一只唐代的玉佩,你看到斜对面那家摊子吗?你去他的摊上看,他那里有好多的好东西!”

等到李清照快把手里的二十贯钱花完之时,一半左右的摊主都开始头疼这位小丫头了。

虽然他们没法在明面上赶她走,但也已经是到达无法忍耐的地步了。

有人仗着面善,开始奉承着并套她的话或者哄着她离开:

“你家里是什么人带你出来的啊?赶紧去看一看啊!”

“哎呀!你都买到了这么多好东西,要注意安全呐!别被坏人给偷抢了去啊!”

总之,出现了一两个人干脆就围着她进行各种的劝说,总之就是不希望她再继续待在这里了。

秦刚赶来后,立即斥问这两人想做啥?

两人却反过来向他倒苦水:“哎哟!这两位小官人莫要误会我们啊!这是令妹吧?唉,我们哪里敢欺负令妹啊,我们都恨不得把她供成姑奶奶才好。不过您也得体谅体谅我们这些做生意的,大冷天在这里一蹲就是一天,就想着靠这过年几天多挣几个钱。令妹的眼光太准了,还的价也太狠了。说句实话,这行的确看水平吃饭,她要是自己买的,我们也认栽,但是她不能去指点别的客人啊!”

听明白了原因,李清照却是在一旁冷哼:“早干嘛去了?早点卖给我不就行了吗?”

秦刚只能笑着问她:“那你买完了没有?还要再买吗?”

李清照拍拍手说:“今天收获已经很大了,徐之哥,还要多亏了你给我的钱啰!”

于是,秦刚便帮李清照拎起她淘到手的东西,告辞了这里的摊主。眼看着他们三人的背影走远,整个古董区里的人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走出去后,李清照却是十分关注郭小娘,她歪着头问:“亮哥觉得庙会好玩么?”

“还不错吧。”郭小娘有点不敢直视李清照的眼睛,总觉得会有一种被其看穿的感觉。她转过去对秦刚说,“那今天时候也不早了,就在那条街角,有马车接我。”

秦刚点点头说:“那好,我送你过去。”

三人一起走着,气氛有点沉闷。

李清照却人小鬼大地说:“没关系,你们就当我不存在。我拿人钱财、为人消灾。就当什么也不会听到的。”

秦刚笑道:“就说说你的事呢?二十贯买了一些什么啊?”

“两只西周的小青铜件,一本唐人的碑拓……”李清照掰着手指头历数着,然后还遗憾地说,“我得考虑怎么带回家不被我爹发现,所以还有一只大鼎件看得非常好,价格也合适,最后还是没下决心去买。”

“就这些你也带不回家啊!”秦刚扬了一下手里提的。

“你放心,里面有几样小东西,我就藏身上。还有大一点的,你先帮我拿着,等到了家门口我就有办法了。”李清照胸有成竹地说道。

嘴上说着话,秦刚却不忘左右护着李清照与郭小娘。庙会里的人实在是多,虽然不及之前舞龙队来的那时的拥挤,但是现在的人潮,是一拨一拨地,要是不注意的话,时不时被人撞上或者是挡住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好不容易走出了人群密集的区域,正好也快到了陈州门大街。

再走了一小段路,郭小娘抬手指了指前方,低声对秦刚说:“家里的马车就在那里,我自己过去就回去了。”

秦刚瞥了一眼李清照,她很不屑地转过了头,说:“你送她过去吧,我就在这里等你。”

于是,秦刚便与郭小娘又往前走了十余步,走到那架马车已经看得非常清楚,确认不会错认了之后,才对郭小娘说道:“那,你就回去吧!我就送到这里了。”

郭小娘低着头,稍等了等才说:“记得不要忘了过几天来拜访奴奴伯父之事。”

“不会忘。”

“接下来的学业会很辛苦,自己身子要当心。”

“嗯,会当心。”

“若是有困难,一定记得带信过来告诉奴奴。”

“好。”

郭小娘终于过去上了车,看着马车离开,秦刚才回头叫上了李清照,便让她在前面带路,要把她送回家里。

李格非是在东京外城东面的新曹门外租的房子,离东岳庙不是太远,交通也算方便,但是毕竟已经在外城城墙外了,所以租的价格会便宜一些。

而陈师道正是与他家作的邻居。

李清照带着秦刚回来时,正巧看见陈师道从外面回来,正在开自家的大门。李清照一见大喜,赶紧叫他:“履常,履常。”

陈师道听声音便知是李清照,也没回头继续边推开大门边问:“何事?快说。”

李清照赶紧从秦刚手里接过那包东西,屁颠屁颠地跑到他的身边塞过去说:“帮个小忙,这包东西先寄放你家,过两天我找机会来拿。注意,别让我家大人知晓。”

陈师道手里接着东西,正狐疑着,却回头又看到了秦刚,赶紧笑着招呼:“是徐之啊,新年好,昨日我已收到了你的拜帖,怎么今天却又自己过来了?”

“履常师叔新年好,今日庙会遇见文叔师叔与清娘,他们俩因为人多而走散,我这便是将清娘送回来。”

“哦,原来如此。那个,徐之,你不必叫我师叔。我意属黄山谷【注:黄庭坚号山谷道人,一般弟子以称师尊自号为尊敬】为师,咱们可以平辈叙之。”

“就是就是。”李清照大喇喇地对秦刚说,“所以,徐之、履常,我们都是一个辈份的。今后你们也别叫我清娘,太小孩子气了。正好今天已是新年,我正式宣布一下,我给自己起了一个号,叫易安居士,所以你们以后可以叫我易安。”

陈师道不以为然地哈哈大笑,当然是被李清照这一本正经的模样而逗乐。

但是,此时秦刚的内心深处却被以颇为熟悉的号称而心神俱震。

易安居士,居然开始正式登场。

“那好,易安,既然已经平安到家,那你自己回去吧,我请徐之到我家里坐坐可否?”陈师道揶揄地问道。

“没问题啦!你记得帮我东西收好就成。徐之再见,履常再见。”李清照不以为然地蹦跳着跑回隔壁自己家里去了。

秦刚也正想与陈师道结识一下,便随其一起进了门。

听得有人开门,里面已有迎了出来,却是一名中年妇人,身后跟着两个男孩,大的约十二三岁,小的十岁模样,不意看见有生人,俱向母亲身后退去。

陈师道赶紧介绍:“这位是秦少游新收的弟子,秦刚秦徐之。这是拙荆郭氏。”

郭氏似十分有家教,不慌不忙地拉着两个孩子上前见礼:“见过秦叔叔,新年康安。”

“这是我的长子与幼子,自幼胆小,比不得清娘那个丫头!”陈师道自嘲说。

秦刚急忙给郭氏还礼,看到这两小孩,很顺手地就从怀里掏出两只红包:“来来来,新年到来,大家康安,一人拿一份。”

他今天出门前倒是在怀里准备了好几份的红包,若不李清照先是向他讹了二十贯,原本也想给她发一份的,却不想此时用得上了。

两个孩子有点迟疑,秦刚一边把红包塞入他们手里,一边解释道,“这是我老家的风俗,长辈见到未成年的孩子,一定要送红包的,这是家乡礼!”

陈师道这才示意两个孩子收下,转而疑惑道:“徐之家乡还有这个风俗?为何之前从未见少游提到过?”

“呃!师尊少年即离乡远游,久而久之,也就淡忘了吧!”秦刚随便搪塞道。

陈师道倒是另外想到,秦观与他一样,在京城里都是个穷鬼,平时吃饭尚且难得温饱,就算家乡真有这个习俗,估计也是有心无力吧!

于是,将秦刚让进屋内坐下,郭氏便奉上茶水。

秦刚这才发现,虽然明显是因新年而有特意收拾,但一几一案看得出十分清贫。

陈师道却不以为然地说道:“愚兄这两年蒙东坡老与山谷先生推荐,能在秘书省任正字一职,总算有了稳定的俸禄。前年长女出阁,方能把拙荆及两子方从四川外舅【注:宋人称岳父为外舅,另详见本章末注解】那里接回京城团聚。”

原来陈师道少年清贫,为人又耿直,虽有一身才学,却因极不认同朝廷用王安石经义之学以取士的观点,因而拒不应试。

之后章惇首次执政之际,曾欣赏他的才华,让秦观带话给他,说只要他愿意主动前来拜访,就会对他向朝廷荐举,结果陈师道却断然拒之,直至自己无力养家。

元丰七年,岳父郭慨入西川为官时,陈师道只能让当时的妻子携一女二子前去投奔,直至前两年才有能力其妻子接还回京,刚才说的便是此事。

陈师道年轻时从曾巩为师,一生感激师恩,后受苏轼喜爱指点,有意收其为徒时,陈师道并未因苏轼当时名满天下,又是朝中重臣而应允,却以“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为由而婉拒。这句诗里的曾南丰便是指已故恩师曾巩。

而苏轼不以为忤,仍对其教导。后陈师道入京,又与黄庭坚相互推重,甚至从黄而学。

在苏轼开始被新党攻击,离京之际,他为表明心迹,虽然不便回头再拜苏轼为师,但却对外声称他的诗学,俱是从黄庭坚而学,因此也是响当当地、不折不扣的苏门中人。

富贵之时不攀附,危难之际不弃离,这便是陈师道一生所恪守的为人原则。

而陈师道听闻秦刚入京之后,曾受李清臣的赏识却并没有就此依附新党,而在已经明显受到朝中新党攻击的情况下,依然大张其鼓地拜秦观为师,与其公然以黄庭坚为师的言行,可谓是志趣相投,心中早已将他引为知已。

两人相聊中,陈师道竟然发现秦刚年纪虽轻,却见识颇丰,就算谈及他的故乡徐州、任职地颖州等地之事,皆能侃侃而谈,这对于古人而言,是极其罕见之事。

其实秦刚不过占了穿越之前报纸电视网络上的一些见闻之便罢了。

时至正午,陈师道谈兴不减,力邀秦刚留下吃饭。

新年家里备了酒水,不过菜肴却是有点简单,郭氏端上桌时多有歉意。但是秦刚却不以为然,与其共饮畅谈,直至下午方才告辞。

秦刚走后,郭氏却拉着陈师道给他看了两个孩子拿到的红包,每只红包里竟然都是一张十贯钱的银票,倒是能抵得上陈师道的一个月月俸了。

陈师道看了却说:“你先收下吧。我知少游收的这个徒弟向来出手大方,而方才我留他吃饭,并非不知我家餐食粗陋,只是试他一试。而他却毫不为意,此子可深交也!”

注:关于陈师道的三个孩子的年龄,是据其在元丰七年(1084)有一首五言古诗《别三子》,写的是由于生活窘迫送妻带三子投奔岳父而分别时状,其中有“有女初束发……大儿学语言……小儿襁褓间”这三句,可推断,当时长女十五岁,大儿三岁,小儿初生。此时过去九年,以此推断。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上门女婿都市至尊 动漫之后宫之旅 萌妻难养,腹黑老公有代沟 这个男人过于贤惠 高岭之花不近女色,背地日日暗撩 热吻365式:靳少,玩够没 一指流年错染红尘芳华 盗墓之可单开族谱 快穿之任务对象 独爱重生小妻 超凡大航海 签约AC米兰后,我开摆了 官仙 强爱之独占娇妻 首席先生,我要离婚 开宗立派当反派 北唐风云 失控沦陷!二少他夜夜哭着求亲亲 我不是道士,这特喵是丧尸! 王直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三国神才之胖子威武 汉逆之吕布新传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风云朝堂 三国之重振北疆 重生之成为现代女神 战火与权力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庭院带着我来到了古代 红楼志 大唐岭南王 古今中外奇案录 回到明末做枭雄 世子请叛逆 迷踪谍影 捡个女帝当老婆 
最近更新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 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 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 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 我李承乾,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 带着基地闯三国 谁主噬心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大明锦官梦 铁血龙骧:从将门遗孤到开国圣主 穿越战国我靠杀敌称霸天下 特种驸马:大唐迷雾之迷 穿越商朝,为了人族而战 替弟从戎成将军,全家跪求我原谅 穿越大唐,我靠变身闯天下 始皇帝看到地球仪后,炸裂了 庆熙风云录 
风流大宋 林二虎 - 风流大宋txt下载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 - 风流大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