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南宋做皇帝

算不准不要钱

首页 >> 回到南宋做皇帝 >> 回到南宋做皇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江山美色 马前卒 唐砖 即鹿 步步生莲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明朝那些事儿 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游戏民国 重生之征战岁月 
回到南宋做皇帝 算不准不要钱 - 回到南宋做皇帝全文阅读 - 回到南宋做皇帝txt下载 - 回到南宋做皇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33章 二十万骑兵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钟日的舰队抵达了扶桑港口,准备按照协议接收粮食。扶桑幕府咬着牙征齐了今年所需粮米,民怨达到顶峰。起初,幕府设想的很妙,进行的很顺利。高丽被灭国,大量耕地可以用来种植粮米,缓解了国内的饥荒。遂利用各种小船商船先后运送了几万名农夫到高丽半岛。前期几乎没碰见阻碍,农夫在武士的帮助下,夺得了许多优良耕地。大量的高丽老幼顺从,任其驱使。扶桑俨然成了高丽的主子,成了那片土地的实际拥有者。扶桑甚至在高丽半岛建立了军政衙门,进行统治。想等到秋收后,将粮米运回扶桑国内,至少能减轻粮米贸易给扶桑带来的危害,减轻国内人民的不满情绪。源范赖的军队连战连捷,剿灭多支叛军。只要能解决了粮食问题,不用全部解决,解决一小部分,安定民心。在扶桑军队的攻势下,叛军和高丽人坚持不了多久。平息叛乱,全国太平,粮食贸易不成问题。计划的非常好,非常美好。

怎料得到,初秋时,大宋舰队将十几万高丽人运送到了高丽半岛,其中大多数是青壮年男女。被压迫的高丽人见了自己人,奋起反抗。内外夹攻,半岛的几万农夫和几百武士怎是对手?没几天,战事结束。不久前还耀武扬威,压迫高丽人的扶桑农夫,转眼间从主子变成了奴隶,跪地投降,接受失败。马上到收成季节的粮米,全成了高丽人的口粮。扶桑的算计终成空,赔了夫人又折兵。为了占据高丽土地,扶桑强迫送走了几万农夫。农夫妻离子散,痛恨幕府。幕府承诺会供养农夫妻子,过一两年保证他们团圆,却根本没有兑现诺言。许多扶桑农妇家里断了炊,或携儿女,或独自离家外嫁。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她们得活着。家中无壮年男丁的耕地全部由幕府收回,重新分配。分配给农人还好,不至于荒废。分配给游手好闲的民户,耕地尽皆荒芜。莫说这些人不懂得耕地,就算懂得,也受不住那份辛苦。但凡受得住辛苦,不至于游手好闲,没有生存技能,穷的响叮当。

殖民高丽的巨大失败,加上国内战乱和粮食歉收,比之前两年的局势要严重得多。幕府眼见交易日临近,连着多日商议如何应对。会议上死气沉沉,没有人愿意发表意见,更没有什么好办法。能有什么好办法?没有办法了。违背协议,不给宋朝粮米?若非宋朝舰队运送高丽人回到半岛,怎会有此等结果?没有宋朝舰队,高丽人怎可能回得去?就算能回去,怎么一股脑回去这么多?令扶桑无力应对。扶桑认为宋朝有错,有大错,对两国关系不利。因此事,幕府派人到对马岛质问过钟日。钟日懒得搭理他们,传话出来,说自己奉命行事。扶桑有什么不满,有什么疑问,去找大宋枢密院,跟我说不着。扶桑还真能去找大宋枢密院质问?扶桑使臣到了大宋,根本不许进京,最高只能见到礼部侍郎。枢密院的级别比礼部高,是大宋最主要的军事衙门。礼部侍郎正三品,枢密使从一品,是你想见就能见?万一见到了,未必是好事。当着枢相的面,稍有失礼,说错一句话,恐举国通天大祸。高丽灭国,土地仍不是无主之地。这件事,扶桑哪有道理?高丽半岛什么时候成为扶桑的土地了?你趁着高丽遭遇灭国,运送农夫过去耕地,就是你的土地了?谁承认了?只有西边那片大陆的主人才有资格定周围小国的统治权。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尚未获得大宋册封,没得到法理承认,就想搞事?想搞事要看清楚自己几斤几两。有海峡阻隔,大宋难以动你?小岛贫瘠,大宋没必要动你?难道大宋这两支庞大舰队是摆设吗?

大宋舰队运送高丽人回到高丽半岛,是天经地义。扶桑如何不满,讲不出道理。细究起来,扶桑人更没有脸面。扶桑人在高丽半岛作威作福,丧尽了天良。许多高丽女孩,没到十五六岁,就生下了扶桑农夫的孩子,还不少怀着身孕。更有许多高丽老少被扶桑农夫欺压,干农活重活,累死病死。高丽遭遇灭国,青年男女被金国掳走。余下的老幼惨遭屠杀,村镇焚毁。勉强幸存的人,苟延残喘,担惊受怕。又碰上了扶桑人这等毒虫蛇蝎。老实巴交的扶桑农民,在扶桑受欺压压迫,唯唯诺诺。一旦翻身做了主子,心中的恶魔便会被释放,比最坏的人还要坏百倍,比最恶的人还要恶毒百倍。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但通过教导能够消掉了恶,学习善行。后来扶桑人十分推崇王阳明的心学,不知道学了个什么。虽然每个人学到的内容不同,看法观点不同,衍生出各种学派,然心学核心不会改变。知善知恶是良知,存善去恶就是致良知。儒家教化人心向善,教化了多少年,教化了多少人,怎么偏偏教化出这么个东西?荀子的理念不错,王阳明的理念也不错。对汉人来说,都是不错的。对外人,未必适用。尤其扶桑人生性恶毒,别指望教化能够改变什么。唐时允许扶桑人学习汉文化,毫不保留的教导,分明是个巨大的错误。如同教会一条恶狗说了人话,它会说人话,就是人吗?哪怕披上了人皮,恶狗能拥有了人的良知吗?汉人常常犯下的错误,就是仁慈和一厢情愿。对谁都仁慈,对谁都一厢情愿。

扶桑幕府商议几日,不遵守协议内容不现实。不是因为契约精神,实在是大宋军队的威势,让他们不敢不遵守。不遵守协议,是收拾扶桑的绝佳借口。大宋组建了两支舰队,单单一支,就能不费吹灰之力灭了扶桑所谓的数百战船,彻底封锁了这个小岛。必要情况下,运几万大宋将士进入扶桑,扶桑面临内外困局,拿什么抵抗?源赖朝很后悔,因为看到了金银,抵不住诱惑,签了协议,答应与大宋开启粮食贸易。因为眼界太窄,在大宋皇帝为皇子庆贺时,小气了些。要是没得罪了大宋皇帝,或许有机会求天朝恩典,延缓粮米交付日期,让扶桑渡过难关。现在哪有机会了求这个恩典了?只希望大宋皇帝再办什么典礼,通知到扶桑,扶桑一定要显示出诚意,获大宋皇帝原谅。哪有许多典礼办?大宋有皇后,皇帝有皇子,多大的典礼要通知了周围小国?等立太子时,会有大型典礼。赵承业才几岁?等十年之后吧。

扶桑除了硬着头皮交付粮米,没有第二条路。这个过程的惨烈程度不必多说,为了口吃的,死了不少扶桑平民。好容易准备好了粮米,运送到了港口。紧接着,源赖朝领地内叛乱四起,比之前快得多,多得多。源范赖率领主力军作战勇猛,赶不上叛军数量增加。剿灭了一路叛军,要起来三个。叛军势大,新的叛军有能力攻打乡镇。甚至有叛军攻占了城池,与幕府对抗。整个扶桑陷入烽火,源氏领地丧失近半,政权岌岌可危。走到这一步,论起原因,表面上是前期幕府军队作战不利,进军拖沓。实际上,根源正是与大宋的粮米贸易。平氏藤原氏叛军和高丽人,危害虽大,可以慢慢解决。大不了丢了部分土地,今后夺回来,花上五年八年未尝不可。与宋朝粮食贸易一年一次,怎能慢慢解决?因为强征粮食,农民叛军多点开花,大有燎原之势。今年的粮食勉强凑齐了,贸易一共五年,还有两年。明年后年怎么办?罢了,谁知道源氏幕府还能不能活到明年?大宋责怪,也找不着人了。大宋发泄怒火,就让整个扶桑来承受,谁让你们反叛幕府,导致国家混乱,被大宋杀了一点儿不冤枉。

大宋税收逐年增长,没有远洋贸易的加成,秋季税收仍达到了五千四百多万两。拨付各项支出,增加治水,教育,医疗,军事等领域资金,盈余有八百多万两。与几年前相比,这是巨大的成功。国库很富裕,赵盏却不能乱花。明年要发兵灭金,战争最耗费钱财。国库必须要有充足的银子,以备不时之需。与之前国库存银放在一起,国库存银整整一千万两。而北边的金国,这一年的税收总额也没达到一千万两这个数。赵盏并不满足,钱是所有问题的基础,有了钱,什么问题都好解决。孝宗赵眘在位时,裁撤冗官,改善了财政。到了赵盏时,开设新衙门,需要大量官员。科举取士仍不足,大宋连一名冗官都找不出了。大宋官员的薪俸很高,怎能不做事白白养着?

不久前,内阁下全国政令:科举考生的路费资助不取消,其余给民间学者的资助全部取消。这是大宋给文人的优待,持续多年,是一笔开销。动不动听说有学者不做官,不事权贵,回乡做学问。没有朝廷的资助,他们吃什么喝什么?吃喝都没了,做什么学问?这回好了,资助没了,吃喝真的没了。内阁政令中还说:学者可以去各省各路的书院应聘,应聘成功可以一边教书一边研究学问,朝廷按照教师级别支付薪资。这些民间学者不愿意做官,那好,以后大宋或许会开科举,哪怕开科举,必定极少,早晚取消了科举考试。为了糊口,就去学馆中教导学生。大型的高级学馆应聘失败,去低级地方学馆应聘。低级地方学馆还应聘失败,算是什么学者?如果教导学生也不行,便自己去找饭辙吧,朝廷一文钱都不给。机会摆在那,老师的薪水足够养家,依然饿死了是自己无能,谁都别怪。这项政策引起了一些文人学者的不满,以理学生居多。这是违背了祖宗规矩,怎能取消了文人的特殊待遇?对旁人或许有用,对赵盏是一点儿用都没有。士大夫都杀了,人头税都取消了,取消个民间学者资助补贴算什么了不得的事?从道理上讲,朝廷也不理亏。研究学问完全允许,国家不干预。但是,多数民间学者没有为国家发展直接带来贡献。如果带来了贡献,国家会给予奖励,没有带来贡献,国家为什么要拿钱资助?到学馆中教学,可以推广思想学派,可以获得薪资,可以继续研究学问,有什么坏处?只想着不干活,白拿钱吗?不干活,不给钱,你们就反对?讲不讲道理了?不满的学者权衡再三,朝廷不可能退让,最终无奈向现实低头。身有功名的学者,去相关衙门报备,等到获得分配官位。没有功名的学者,先后到各地学馆应聘。

在军事上,大宋灭西夏获得了十五万匹战马。之前大宋全国战马不过十七万匹。十七万匹战马中,马军司五万人,分到五万匹,组建两万五千常备骑兵。飞虎军三千人,获得一万匹精壮战马。其余十二万匹战马组建了六万骑兵。主要在殿前司、建康军和镇北军中服役。岭南军不是前线军团,用不着装备太多战马。西北军无需直面金国,防御压力小,骑兵部队少。现在直接获得了十五万匹战马,有了两个养马地的稳定战马来源,大宋不必为缺少战马犯愁。西北军驻守的西北地区,多是地广人稀,骑兵不可缺少。枢密院下军令,西北军留下十万匹战马,组建五万骑兵。其余五万匹战马由镇北军接收,再组建两万五千骑兵。至此,大宋骑兵总数整整十七万。等到冬天金国交付五万匹战马,又足够组建两万五千骑兵。大宋骑兵将近维持二十万。不是名义上二十万骑兵,是实实在在的二十万骑兵。每名骑兵标配两匹战马,飞虎军这样的重骑兵配备三匹战马。蒙古骑兵总数十三四万,大宋骑兵已有能力在数量上对抗蒙古骑兵了。凭借养马场的大量战马产出,为每个骑兵配备更多战马,保证长距离奔袭,能抵消了蒙古骑兵的机动优势。蒙古人骑射水平高,大宋骑兵已开始装备了短枪杆的骑兵火枪,那种火枪的威力是马弓无法比拟的,是蒙古人无法想象的。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肥水不流外人田 农家仙田 大奉打更人 宋檀记事 世界不需要魅魔拯救 武炼神帝 一拳和尚唐三藏 重生都市之犀利天师 田园大唐 快穿女配冷静点 嬷嬷,本宫带你飞! 我要做球王 从火影开始的宇宙世界 穿成神仙哥哥的心尖宠 洪荒之盘王证道 都市之齐天大圣 软软娇妻驭恶夫 鬼医嫡妃 我的钢铁战衣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大宁第一衙内 醉枕三界 刀笔吏 萌宠狂妃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风花醉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红楼之补苍天 三国之一马平川 我的灵异笔记 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 女皇的男闺蜜 大宋必须浪 我被丧尸了100年 回到唐朝做首富 我是无敌的大寨主 
最近更新汉吏 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 极品五世子 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 废柴趣妻 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 学名张好古 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 红颜劫:乱世情殇 大晋霸主 十三皇子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 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 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 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 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 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 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 穿越白虎之洪荒 
回到南宋做皇帝 算不准不要钱 - 回到南宋做皇帝txt下载 - 回到南宋做皇帝最新章节 - 回到南宋做皇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