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危局

老文说

首页 >> 大明危局 >> 大明危局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名门艳旅 汉乡 富贵小丫鬟 唐砖 无敌天下 奋斗在红楼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宠文结局之后 澳洲风云1876 
大明危局 老文说 - 大明危局全文阅读 - 大明危局txt下载 - 大明危局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01章 龙虎之药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三月中旬的大明京师,早已花红柳绿,春意盎然,老皇帝朱棣难得精神大好,散朝后,便到这御花园中走走。看了看满园的春意之后,便又登上城楼,去看看这北京城,这也是老皇帝迁都北京后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了。

对于这座新建的大明都城,老皇帝朱棣是有着深厚的感情的,毕竟他还是燕王的时候,就曾经长期在这里驻守,在这里度过了激情澎湃的军旅生涯,峥嵘岁月,也是在这里起兵靖难,最终夺取天下。南京虽好,可他实在呆不惯,而且,想要大明强硬铁血下去,将都城置于危险之地的北京,确实也是势在必行。

江南太过舒适了,在那南京城呆上几年,连朱棣自己都觉得有些战意倦怠,乐不思蜀。而且,自古以来,凡建都南京者,皆没有长命的王朝帝国。这北京虽然苦寒,又挨着边境,但却能让人随时保持警醒,也不会太耽于享乐。

这些,在朱棣下旨迁都之时,许多大臣都不理解,也不明白,却只有接替他镇守燕京的汉王最是明白,在一片反对的上书中,只有汉王的上书,与朱棣所想一致、当时看着奏章,朱棣欣慰的笑了,这个儿子实在太像自己了,如果让他继位,那便等于是自己在位一般。

可大臣们却不喜欢他,朱棣明白,这和自己当年一样,大臣们也不喜欢自己,哪怕自己的大哥病死了,大臣们也宁愿让朱允炆继位,而不是自己。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自己的胖儿子,身体也是这般的不好,可他偏偏有个好儿子。

想起太孙朱瞻基,老朱棣不由得会心一笑,想当初,在和大臣们关于储问题僵持不下的时候,就是解缙的一句“好太孙”,让他最后妥协让步,立了长子朱高炽为太子。对于这个长子,朱棣比任何都要更加了解他。

都说他宽厚仁慈,只有朱棣知道这个胖儿子的内心有多狠辣果决,这座北京城,也曾是他唯一的战绩,当时朱棣和朱高煦都领军在外,李景隆的大军却忽然扑向燕京,负责留守后方的朱高炽只有一万兵力,却用他的狠辣,牺牲了无数百姓,硬是守住了燕京,也才让朱棣和朱高煦扫平外部后顺利的围歼李景隆,让双方的实力对比从此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朱棣本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可偏偏在储位的问题上,他实在是太难决断了,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儿子,却和自己当年一样不被大臣们拥戴,那个表面仁慈内心狠辣的儿子,深得大臣们的支持,却奈何身体差的要命,都不知道会不会像自己的大哥一样死在自己前面,可他偏偏有个好儿子,这个皇太孙可不是自己的侄子朱允炆可比。

这个朱瞻基,一点都不像他的父亲,身材修伟,长相英俊不说,性格特点却更像自己和朱高煦,有时候举行家宴,所有子孙在一起的时候,朱棣都不禁会怀疑,这是不是搞错了,这明明朱瞻基和朱高煦站在一起才像是父子嘛,这两人再和自己站在一起,那才是标准的三代人。这朱瞻基和那个胖的路都快走不动的亲生父亲,哪里有半点相像的?

想到这里,朱棣不由的看着那百姓屋檐上的炊烟无奈的笑笑,这事要是在民间,不管是高门大户还是平民之家,估计这叔嫂有染的流言早就满天飞了,就算这是皇家的事,也不是没人传过这个话,可朱棣是明白的,那朱高煦连自己的王妃都很少沾染,哪里会去冒险招惹那个比他还大一岁的大嫂。

朱棣有一次也曾开玩笑的问过朱高煦,那朱瞻基到底和你有没有关系?怎么会比你的儿子还要像你?朱高煦一时大囧,连连辩解,当时朱棣只是觉得逗逗这个英武的儿子也挺好玩,哈哈一笑就过了,可如今再想想,却又觉得有些不对。

只因这太子妃张氏,实在是太出色了,作为武将张麒之女,长相却端庄清秀,还精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又自幼随着父亲习武,真称得上是文武双全,加上还有一般女子没有的胆色和气度,这就更是难得了,这也是当年自己在世子妃的时候所看中的。

想到这里,朱棣却脑中轰然作响,忽然记起一个细节,在听说张氏女要成为自己的大嫂之时,朱高煦曾经和朱高炽发生过矛盾,而后更借故出走,没有参加他们的婚礼。再看看那百姓屋头上的袅袅炊烟,这年老情怯的朱棣,居然有了一个有如市井老人一般的荒唐念头。

朱棣回身对海山说道:“今日东厂谁在下面当值?叫上来。”海山领命,立刻分派小太监跑着去了。不一会儿,就见海寿快步跑来,这海字辈的太监,就数海寿最懂得钻营和奉承,一听朱棣忽然召见自己,自然就知道绝不是小事。

看看眼前的海寿,朱棣又有些犹豫了,这可不是民间的大户人家,这可是皇家,若是真查出叔嫂有染,这事还真是麻烦,虽然可以让东厂绝对保密,但毕竟这也是个祸端,可他又太想知道真相了,如果朱瞻基真是朱高煦的儿子,那一切就都不是问题了。

朱棣对海寿一招手:“附耳过来。”海寿连忙上前弯腰偏头,朱棣凑近他的耳朵,如此这般的一说,待到听完,海寿也是一脸的震惊,有些不相信这是朱棣说的话,一时竟然有些愣怔,朱棣一看平时伶俐的海寿这个样子,很是不高兴。

见海寿还有些犹疑不决,朱棣抬起一脚踢在他身上呵斥道:“还愣着干什么,速速去办,但若是胆敢泄露出半个字去,你们东厂的人就等着被满门抄斩吧。”海寿连忙躬身领命小跑而去,朱棣又看了看这京师的宏大景象,才满意的回宫了。

此时,老皇帝朱棣的第五次亲征北伐已经基本准备就绪,这次朱棣下诏征调了山西、山东、河南、陕西、辽东五都司及西宁卫、巩昌卫、洮卫、岷卫的明军共计三十万大军,会合于宣府,就等着他从京师前去汇合。

第二天,朱棣再次昭告天下,将率诸将亲征北伐,诏命安远侯柳升、遂安伯陈英领中军,张英国公张辅辅、成国公朱勇领左掖,成山侯王通、兴安伯徐亨领右掖,武安侯郑亨、保定侯孟瑛领左哨,阳武侯薛禄、新宁伯谭忠领右哨,宁阳侯陈懋、忠勇王金忠领前锋。

文臣方面,以内阁首辅杨荣、内阁大学士金幼孜扈从圣驾左右随行北征,以吏部尚书蹇义,内阁大学士杨寓等留守京师,辅佐太子朱高炽监国理政,汉王朱高煦统领京师大营掌管京城防务。

诏书一出,满朝再度哗然,又是这样互相制衡的诏令,看来老皇帝的心意还是未决,这汉王迟迟不去封地就藩本就已经于理不合,这还每次都让他统领大军胁制太子,这意味似乎再明显不过了,双方势力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短短几天之内,原本已经稍稍平静的大明京师再度暗流涌动起来,而且,有人放出了风声,这一次将决定皇位的归属,同时,各种关于太子和汉王的消息一天几条的流出,很多消息还都是完全相反的,到最后,谁都分不清到底哪个消息才是真的了。

这一下,原本隐藏在暗中或者暂时保持中立的大臣和势力就被逼的必须要尽快选定一方,因为谁都知道,到最后下场最惨的,绝对不光是选错的,这些不选的,或许结局会更凄凉。

在蒙禹的授意下,汉王府审理副官于谦已经将锦衣卫的几个总旗和千户拉拢到了汉王一边,可毕竟上头还有油盐不进的锦衣卫指挥使赛哈智在,这些总旗和千户也都只能暗中支持,若是真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要他们偏向谁,就看那时谁的胜算更大了。

这其中最尴尬的,莫过于东厂,他们先是和内阁结盟,也就是变相的投效了太子,可后来又将《人事》给了汉王,汉王也亲笔书写了京城防务要略回赠,这就等于是也和汉王达成了同盟。这东厂,便成了最卑鄙无耻的两面派!

可他们也知道,内阁和大臣们现在对于他们的表面结好,不过是因为他们正被老皇帝重用,这些人还暂时用得着他们,一旦他们扶持太子登基,大权在握的时候,裁撤东厂,就是迟早的事,而汉王那边虽然一直和他们没有过多来往,但起码没有公开表示过要裁撤东厂,所以,东厂才会想把宝也押在汉王身上。

这一日,又听到海寿传来的惊人消息,老皇帝居然要东厂暗查汉王和太子妃的过往,这就很明显了,说明朱棣其实还是意属汉王的,之所以一直这样搞制衡,就是怕废黜太子另立汉王会遭致大臣的强烈反对,于是就这么耗着,只等时机成熟一锤定音。

这东厂提督马云可是个精得不能再精的阉人,想得自然更透彻,朱棣突然要东厂查这个事,并不是要为难汉王,而恰恰是要为传位于汉王下最后的决心,只要能证明朱瞻基就是汉王之子,甚至只要能证明汉王和太子妃确实有染,那朱棣就会毫不犹豫的改立太子,传位于汉王。

东厂提督马云一下子就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连忙召集东厂众人前来密会。东厂的密室里,马云和海寿将老皇帝交办的事和目前的情势说完,所有人都惊愕的陷入了沉思,只有刘怀礼面带不屑的低头看着脚尖。

沉默片刻,马云再次开口道:“情势刚才已经说清楚,大家也都明白了,都说说吧,这个事我们要怎么查,怎么报?下一步又该怎么办?”海涛平时便和朱瞻基关系暧昧,此时率先说道:“这事啊,我看就照实查,照实报,反正陛下喜欢汉王和皇太孙的意思已经很明显,我们就给陛下一个心安又如何?”

海涛和朱瞻基的关系,马云岂会不知,当下问道:“听海公公的意思,这真相你已尽知?”海涛笑笑:“我们作为在身边替陛下办事的人,自然要尽力达成他老人家的愿望,至于真相么,最后能留在诏书上的,那就是真相。”马云点点头笑笑,也不置可否。

海寿也接口道:“如今,这事情的真相,似乎的确是不太重要了,关键还是得看陛下的心意,若真是陛下意属汉王,那倒也诚如海涛所言,我们就给陛下一个满意吧。”

马云这才开口说道:“理是这么个理,可我们之前毕竟与汉王交往不多,这汉王对我们的态度又一直不太友好,咱家还是担心啊。”

海寿回道:“督公上回去登门示好就是走对了第一步,既然汉王已经回了亲笔写的京城防务要略,那就是有心交结了,接下来我们还需继续结好才是,最好能帮上汉王什么大忙,以我看这个汉王还是很讲道义的,只要我们有恩于他,我想他登基后就不会对我们怎样。

待海寿说完,马云看看其他人,见众人都是频频点头,只有刘怀礼没有表示,不由得皱起眉头问道:“刘大档头,你可有什么话说么?”见是马云发问,刘怀礼这才抬起头微微摇了摇说道:“寿公公的话是对的,我们眼下只能这么做,毕竟汉王虽然对我们不友好,可都在面上,太子那边的那帮大臣虽然对我们友好,可骨子里却是恨不得马上干掉我们,只是属下还在想另外一件事。”

见众人疑惑的看着自己,马云也皱眉问道:“还有何事?”刘怀礼小心谨慎的说道:“这次陛下突然病愈,相当的蹊跷,太医院的举止也有些怪异,更奇怪的是每次陛下要亲征,内阁大臣们都是极力反对,可这次内阁却不但不反对,反而还很支持,对于外面的人,可能认为是为了怕忤逆陛下过甚影响太子的地位,可有个事,却值得玩味。”

说道这里,刘怀礼故作神秘的停下来端起茶杯喝了口茶,见所有人都好奇的眼睁睁看着他,他才慢悠悠的说道:“太医院里有我的同乡,那日把他灌醉我才打听到,太医院封锁了一切有关陛下病症的消息,却在秘密的加紧配置龙虎之药,这东西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吃的时候倒是精神百倍了,可吃多了,是会上瘾伤身的。”

胆小的司礼太监海林霍颤声说道:“你是说,有人要谋害陛下?”海寿一看自己的属下这么胆小,当下呵斥道:“稳着点,听完了再说。”马云点头道:“杨荣让太医院封锁一切消息,这个咱家是知道的,原想着这样做也对。可是配置这龙虎之药,目的何在?”

刘怀礼阴阴一笑道:“以我所知,他们并非想要谋害皇上,而是要让陛下好好活着,而且认为自己真的好了,恢复了当年的活力,好让他放心的出征,放心的在漠北呆着。”

所有人都大惑不解的看着刘怀礼,刘怀礼压低声音说道:“具体真相,我不得而知,但大致可以猜测,有人想让陛下在漠北的前线归天!因为这药是在竭泽而渔,一旦开始服用,陛下的身体短则两三月,长则半年左右,必然会彻底垮掉。”“什么?!”众人大吃一惊,继而都陷入了沉默。

马云试探的问道:“这难道是太子一党所为?可太子虽然监国,毕竟汉王还掌握着京师大营。率军攻入紫禁城不需要费多大劲,太子一党这么做与找死何异?或者这是汉王一党所为,其目的就为了可以顺利的以武力夺位?”

海寿点点头道:“是啊,太医院完全在内阁的掌控之下,要做这个事,汉王势力是不太可能办得到的,可这么做又分明是对汉王有利,这就有些蹊跷了。”刘怀礼识趣的不再说话,这个时候,他该说的已经说完,剩下的便让这些人去解决好了,他可不想在这些事上卷进去,他要的,是更大的利益,是东厂提督的位子。

众人又讨论了一会儿,讨论的重点就是要不要把这个事禀报朱棣,海寿见争执不下,一拍桌子说道:“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就算禀告陛下能改变什么?陛下会放弃亲征北伐么?不会!无非最后就是杀几个太医了事,对于我们没有任何好处!反而会彻底得罪这背后的势力,将我们至于不死不休的局面!”

马云见众人一时哑然,点头道:“海寿说的很对,我们现在要的就是如何自保,然后再要更大的权利和利益,如此,我们便有两个选择,一是将此事告知汉王,换取更大的信任,二是将此事为我们所用,变被动为主动,那不管今后是哪种情况,事情会如何演变发展,就都要由我们东厂来左右,我们东厂就再也不是谁都能轻易动的?诸位以为如何?”

在座的都是人精,立刻明白了马云的意思,如今东厂手握几个把柄,能要能合理的加以利用,就真是没有任何需要担心的了,那自然便是选后者了!众人互相看一眼,继而一起哈哈大笑,纷纷点头称是。只要能自己做主,干嘛又非要向别人乞求活路呢?

——未完待续——

本文为篇长历史小说《大明危局》第三卷“清风绝尘”章节,如果觉得还不错,敬请点击下方书名加入书架订阅更新~~~~~~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恰似寒光遇骄阳 肥水不流外人田 渔港春夜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亿万盛宠只为你 一级BOSS:你结婚,我劫婚 逍遥人生 福艳之都市后宫 男欢女爱 官道之色戒 宋檀记事 无限之信仰诸天 艳海风波 大帝姬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都市强化系统全领域制霸 鬼吹灯 科技衍生 这个大佬画风不对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游龙戏唐 萌宠狂妃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三国之一马平川 大宋必须浪 应如妖似魔 
最近更新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 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 大明抄家王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 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重生大明1635 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娇小玲珑的芈瑶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 从质子到千古一帝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穿越古代无理造反 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大明危局 老文说 - 大明危局txt下载 - 大明危局最新章节 - 大明危局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