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风云录

喜欢瞎编的豆腐

首页 >> 大夏风云录 >> 大夏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抗战之红色警戒 北朝帝业 帝国霸主 奋斗在红楼 日月风华 抗日之铁血使命 医统江山 乱世枭雄 帝国吃相 大明第一狂士 
大夏风云录 喜欢瞎编的豆腐 - 大夏风云录全文阅读 - 大夏风云录txt下载 - 大夏风云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章 不堪回首的往事(一)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盛京城外,一座陈旧的大宅院里,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年人正在一间密室里,看着一个西洋钟,好像在等待某个时刻的到来。

这个西洋钟是一名葡萄牙友人死后,留给他的遗物。

“当、当、当”,西洋钟终于响了。

老人起身推开一个暗门,走了进去。这密室里面还有一间密室。第二个密室里,只有一个灵堂,上面摆了几个牌位,刻着几个人名,“袁崇焕、赵率教、满桂、朱梅、左辅、金启倧”等等。

这些人,正是十多年前,在宁远击退努尔哈赤,一手打造关宁铁骑的第一批辽东将领,唯独少了一个重要的人物——何可纲。

而此刻,正在烧香祭拜的的老人,正是降清的祖大寿。祖大寿望着一排排牌位,从怀中掏出一个铁制令牌,上面刻着“关宁令牌(二)”。

祖大寿记得,那是在宁远大战后,关宁铁骑初成军时的令牌。这令牌一共制作了四枚,自己手中的正是第二枚。袁崇焕将最精锐的关宁铁骑一分为四,分别交给四名大将统领。

不久,皇太极带着满蒙大军就过来了。那时候,皇太极已得到蒙古诸部的臣服,又刚征服了朝鲜,正是意气风发之际。

皇太极亲率大军,先攻锦州。然而,两次猛攻不下,损兵折将,不得已,只好再从沈阳调兵增援。

祖大寿记得,当时自己奉袁崇焕之令,率关宁铁骑,两次偷袭敌军,烧其粮草。

皇太极只好派出莽古尔泰、济尔哈朗、阿济格、岳托、萨哈廉、豪格等人分兵护粮,同时不断劝降锦州的赵率教。

打完仗后,负责坚守锦州的赵率教在督师府公开了,皇太极让人射入锦州城的信。

众人阅之,大笑。

信中写道,“尔果勇强,何不出城迎?乃如野獾入穴,匿身城中,出此狂言何为耶。初虽掘而不获野獾,再以锹镢掘之,必获也。……今与尔约,尔出千人,我出十人敌之。”

这句话直白点说就是:赵率教你这只野獾,你不是很能打吗,为什么一直躲在城里,有本事出来单挑啊。

赵率教怎么会上这么幼稚的激将法,断然拒绝出城。

但从此,赵率教就多了一个外号。兄弟们都喊他“大野獾”。

当博尔晋、图尔格从沈阳带着援军来了之后,皇太极又改变主意了,留下少部分兵力继续围锦州,自己和代善、阿敏、莽古尔泰、济尔哈朗、阿济格、萨哈廉等贝勒,率主力部队移师攻打宁远。

但令皇太极想不到的是,这次督师决定率众大将出城迎战。祖大寿依稀记得,当时自己负责列阵东面。

这是关宁铁骑第一次和满蒙联军之间的大规模作战。督师很有信心,自己和健儿们也很兴奋,早早就出城,挖好战壕,列好火炮,坐等皇太极大军过来。

果然不出督师所料,皇太极大军败退,济尔哈朗、萨哈廉贝勒和瓦克达阿哥受重伤,大将觉罗拜三、巴希等阵亡。

激战中,自己那把长刀也不知道砍死多少敌人,只是记得第二天吃饭的时候,筷子都快夹不动菜,手抖得很厉害。

从那一战后,明显感觉到,关宁健儿们的胆气更足了。

看到宁远也打不下来,皇太极几天后又撤了,觉得锦州这个柿子可能更软一点,又移师攻锦州。

宁远署衙中,督师问,谁愿意领兵支援锦州?满桂、何可纲,还有自己都争着要去。结果,督师最后让满桂领关宁铁骑,出城偷袭八旗军。

记得当时,督师戏谑自己,复宇,你连菜都夹不住了,还想去夹皇太极这块大肉啊。兄弟们哄堂大笑。

六月初四那天,皇太极第三次强攻锦州,又是无功而返,损失惨重。

后来,赵率教那小子在督师面前吹牛,说六月初四那天,他把皇太极打哭了,是真的哭了。兄弟们又是大笑。

看他那得意洋洋的样子,自己心里居然有些嫉妒起来了。不过老实说,这只“大野獾”的确不负督师重望。

当时在锦州的监军太监纪用向朝廷奏报这一天的战况:“初四日,奴贼数万,蜂拥以战。我兵用火炮、火罐与矢石,打死奴贼数千,中伤数千,败回贼营,大放悲声。”

六月初五,皇太极终于死了心了,率领大军于六月十二日返回沈阳。

从五月十一日到六月初四,宁绵大战历经二十四天,我们终于打跑了八旗大军,可是好多老兵也没了。在河边,督师带着大家祭奠英灵。

后来,督师又召了一批新兵蛋子。慢慢的,他们也成长起来了。

从宁远大战到宁锦大战,那段时间,是自己最快乐的时光吧。

打跑皇太极后,大家在练兵之余,笑着闲聊,这次皇帝应该会好好赏赐一番吧。特别是“大野獾”——赵率教走路带风,昂首挺胸。因为他守锦州有功,督师记他为首功。

可是,几天后,朝廷的封赏下来了。大家的心都凉了。

魏鹏翼,因宁锦战功,被封为世袭安平伯,加封少师。

魏鹏翼是谁?我为什么从来没见他,也从未在军中听过他的名字?

后来才知道,魏鹏翼才四岁,是个婴儿,同时也是宫中大佬魏公公的孙子。

所以,四岁的孩子理所当然地成了宁锦大捷的大功臣。将士们纷纷议论,这么小就封侯拜相,实在没见过。可怜督师至今尚无爵位。

特别是那只被记首功的“大野獾”更是破开大骂。他当时的封赏是什么?好像记起来了,是四十两白银。

最令人恶心的是宫里来的那些太监,左口一句“皇恩浩荡”,左口一句“皇恩浩荡”。

皇恩浩荡在哪里?孩儿们不知道,我们也不知道,死去的亡灵更不知道。

那一天晚上,兄弟们聚在一起喝酒,不知道谁又提起魏鹏翼四岁封侯的事。

说着说着,兄弟们的眼眶都红了。喝着喝着,何可纲突然把酒瓶一扔,骂骂咧咧地走了。没多久,风中就传来他撕心裂肺的哭声。

自己当时哭了没有,祖大寿不记得了,但有一股气憋在心里始终出不来。

那些年,将士们浴血奋战,但那血好像都白流了。也许从那开始,风向标就变了。

想到这里,祖大寿觉得心头隐隐作疼,口干舌焦,不停地咳了起来,咳得他弯下了腰。一个银镯子从祖大寿手上,滑落下来,掉在地上。

这个银镯子的原主人叫刘清奎,是他的一名亲兵。刘清奎是在宁绵大捷后才召进来的新兵。

刘清奎全家都被努尔哈赤杀了,只他一人逃了出来,在蒙古大草原待了几年,替人牧羊。后来,刘清奎又逃到宁远,被征募入伍。

他是个骑兵的好料子,身手好、能吃苦,不怕死,斗志昂扬,仿佛有一团火一直在身上燃烧。

祖大寿很清楚,那团火叫做仇恨,关宁铁骑里很多人都如此,那是宿仇。

很快,刘清奎凭借着优秀的表现,当上关宁左营的骑兵。左营,我们自己人称之为死士营。

两军对垒,冲锋陷阵一线的是左营;吃了败仗,负责殿后掩护的也是左营。也就是在那段时间,刘清奎第一次杀人。在一次小战斗中,他一刀砍下一个大金甲兵的脑袋。

后来,自己曾经问他:“复仇的滋味如何?”

他说:“乐大于苦,现在已经够本了,以后每多砍一个就赚一个。”祖大寿笑了笑,自己年轻的时候不也是这样想的。从那天起,刘清奎便成了自己的亲兵。

己巳生变,督师令山海关的大野獾领兵先行。随后,自己和何可纲也跟随督师,从宁远千里勤王。刘清奎也在其中,一脸的兴奋。

在广渠门,督师身披重甲上阵,再次打跑了皇太极。那一仗,刘清奎那小子也很勇猛,一身是伤,却一直紧跟自己身边拼杀。

那天晚上,督师很高兴,叫兄弟们在营中小斟,还给每个人都赠了一个小礼物。自己的礼物就是这个银镯子。

第二天,自己又把银镯子转赠给刘清奎,告诉他这是督师送的礼物。看着那小子欢呼雀跃的样子,自己也笑了。

好像记忆中,那小子来军营后,就从来没有这么开心过。

接着,在南海子、左安门,皇太极又是大败而逃。大家很振奋,都觉得再加把劲,说不定就可以把皇太极拿下了。

结果,京城的使者到了,说皇上准备把欠辽东的军饷清了,让督师进京,和户部对对账,看到底欠了多少。

督师开始有点不解,但一想到清偿欠饷,又高兴起来。饷粮,永远都是军中的头等大事。等跟随督师到了城下,自己就觉得不对劲。

此时敌军已远离京师,哪有不打开城门,而是用大箩筐吊大臣进去的?这是在防皇太极,还是防我们?

督师反来安慰自己,京城戒严,谨慎一点总是好的。谁能想到,督师一入京师,就再也出不来。

那一天,自己脑中一片空白,都不知道是怎么出城的,只记得神不守舍跟着宫中一名大太监。一路上,大太监一直和自己说话,但当时一句也听不进去。

到了军营,大太监宣布朝廷已将督师下狱。将士们大哭,特别是刘清奎哭得像一个孩子。每个人都上问自己,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

我他妈的哪里知道是为什么?

兄弟们商量后决定不干了,回宁远去,那里是我们的家。管他娘的朱由检还是皇太极,谁来就干谁。

后来,孙承宗来了,带着督师的亲笔信,劝我们回去打皇太极。那时候大家的气,也消得差不多了,何况孙大人承诺,会帮我们劝一劝皇帝,放督师回来。

于是,兄弟们第二次入关勤王。当初真不该把山海关的城门拆了。妈的,还得自己装回去。

不过皇太极溜了,留下阿敏守四个城。最后,阿敏也被打跑了。三个城都是我们关宁健儿打下来的。

其中滦州城头,第一个爬进去的就是刘清奎。

他们这帮年轻人可以挑大梁了。

祖大寿轻轻地抚擦着银手镯,只见有一处变形了,外面的纹理已模糊不清。那是重重摔在地上,留下来的痕迹。

有些东西一旦摔过,它永远不会再是最初的样子。

收复永平四镇后,孙承宗将自己评为首功,想在京城宴请我们。

庆功宴?算了吧,我这辈子都不想再入京城了。

兄弟们也是这个意思,那就撤了,我们回家!

回到宁远的第二天晚上,何可纲、张弘谟几个人摸黑到我家里,照例又喝了几杯。

期间,张弘谟说了一句,宁远最近来了不少东厂番子,让我小心点。他的意思,我明白的。

那晚的酒很烈、很辣,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酒越喝心越冷,一点也不暖肚子。

是酒变了,还是人变了?

从那以后,我和兄弟们不管去哪,都带着自己的亲兵队。哎,我们真是怕了那些番子。

后来,孙承宗失言了,督师还是没能活着出来。噩耗传来的那天,军营里人人头戴白布,眼睛红肿。

过了很长的时间,大家都不怎么说话,军营里不再像从前那么热闹了,冷冷清清。

只是何可纲神色有点异常,整天一个人在角落里自言自语。贼老天,真是瞎了眼了,瞎了!

那年的冬天其实并不算冷。要说冷,还是野猪皮围宁远那年最冷。可是我一口接一口地喝酒,心窝却怎么也暖和不起来。应该是酒变质了。

辽东巡抚换了一个又一个,管他是谁,只要不欠饷就行。可是新来的巡抚丘禾嘉明显针对我。

那天刘清奎偷偷过来告诉我,说丘禾嘉在陛下面告我。丘禾嘉还告我?

他自己干了什么,大家都知道,贪污营私,一堆破事。他告,我也告。孙大人又出来打圆场,这事就算过去了。我也懒得理丘禾嘉。

后来,朝廷下令修大凌河城,让我带一万四千人去守,保护施工队修城。去就去,反正我也不想看见丘禾嘉那副嘴脸。

城修了一半,朝廷又说不修了。

丘禾嘉让人拿着圣旨到大凌河,调走了一半人马,只给我留下一万班军,三千八关宁健儿,和一万石粮食。

丘禾嘉,他是什么意思?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徒之路 渔港春夜 风水云雷电 综影视:路人甲穿越之旅 阿苏尔纳克斯事记 小神仙,请留步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一指流年错染红尘芳华 重生豪门女学霸 爱吃香辣姜葱蟹的杨魔的新书 首席先生,我要离婚 小马宝莉逐梦之旅 我靠赚取功德值带飞全家 男欢女爱 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 锦衣笑傲行 独醉天涯 和男神齐穿兽世!兽夫们争宠忙 历代风云五千年 山海奇综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橙心如意剑 三国神才之胖子威武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风云朝堂 犬子汉高祖 麾下一万大宗师,赵高汗流浃背了 我,贾蓉,不做绿帽王 重生之成为现代女神 大宋暴君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红楼志 这里有家咖啡厅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回到明末做枭雄 世子请叛逆 迷踪谍影 
最近更新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大乾风云起苍穹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寒门状元路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 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铜镜约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史上最强县令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 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 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 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 
大夏风云录 喜欢瞎编的豆腐 - 大夏风云录txt下载 - 大夏风云录最新章节 - 大夏风云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