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演义白话文【原着无删减】

小卫的

首页 >> 三国志演义白话文【原着无删减】 >> 三国志演义白话文【原着无删减】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江山美色 重生之女将星 调教太平洋 唐砖 我在大唐有块田 古代美食生存手札 奋斗在红楼 佣兵的战争 抗日之铁血使命 乱世枭雄 
三国志演义白话文【原着无删减】 小卫的 - 三国志演义白话文【原着无删减】全文阅读 - 三国志演义白话文【原着无删减】txt下载 - 三国志演义白话文【原着无删减】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05章 武侯预伏锦囊计 魏主拆取承露盘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说起来,杨仪听到报告前方有军队拦路,急忙派人侦察。回报说魏延已经烧断了栈道,引兵拦截了道路。杨仪大惊失色地说:“丞相还在的时候,我就预料到这个人肯定会反叛的,谁想今天居然成真了!现在我们的归路被砍断了,该怎么办?”费祎说:“这个人一定先上奏天子,诬陷我们造反,所以才烧断了栈道,阻止了我们的归路。我们也要上奏天子,说明魏延的叛乱行为,然后再想办法。”姜维说:“这里有一条小径,叫做槎山,虽然崎岖险峻,但可以绕过栈道。”一边写奏章向天子请命,一边带领着人马朝着槎山小道前进。

话说刘禅在成都,晚上睡觉不安稳,动来动去;做了一个梦,梦见成都锦屏山塌了;于是惊醒了,坐着等天亮,召集文武百官,进宫谈论梦的事情。谯周说:“我昨晚仰望星空,看见一颗星,红色,有角,从东北落到西南,代表丞相会有大凶之事。现在陛下梦见山塌了,正是这个意思。”刘禅更加惊恐不已。突然有人报告李福来了,刘禅急忙召见问他。李福顿首流泪奏报丞相已经去世,将丞相临终时的讲话细细叙述了一遍。刘禅听了大哭,说:“天要亡我了!”哭倒在龙床上。侍臣们扶他进了后宫。吴太后听到消息,也放声大哭不止。官员们无不悲痛,百姓个个都哭泣。刘禅连日来感到悲痛,无法召开朝会。有人突然报告魏延上表奏报杨仪造反,引起了群臣的惊恐。他们向后主报告此事,当时吴太后也在场。后主听完奏报后大为惊慌,命人念出魏延的奏报。魏延在奏报中说:“征西大将军、南郑侯臣魏延,我非常惶恐,恭敬地向您上表:”杨仪自己掌握了兵权,带着一大众人造反,抢夺了丞相的灵柩,计划引敌人进入国境。我率先烧断栈道,并派兵守卫。我在这里上报此事。”念完奏报,后主说:“魏延是个勇将,完全可以抵御杨仪等人,为什么要烧断栈道呢?”吴太后说:“我曾经听先帝说过,孔明认为魏延心怀叛意,每次都想将其斩首,但因为其勇猛,所以才一直任用他。现在魏延奏报杨仪等人造反,我们还不能轻信。杨仪虽然是个文人,但丞相委以长史之职,肯定是能用的人才。如果我们现在听信了魏延的奏报,杨仪等人肯定会投靠魏国。这件事情必须要深思熟虑,不能草率行事。” 此时,众官正在商议,突然有人来报:长史杨仪有紧急奏报到。近臣拆开奏报宣读:“长史、绥军将军臣杨仪,谨以恐惧之心上表:丞相临终前,将大事托付给了我,要我按照原来的规定办事,不能更改,让魏延排在第一,姜维排在第二。现在魏延不按照丞相的遗愿办事,自己带着部队率先进入汉中,烧断栈道,劫持丞相的灵车,预谋造反。这是一场突发事件,我特此上报。”太后听完后,问大臣们:“你们的看法如何?”蒋琬回答:“以我愚见,杨仪虽然性情过急,不能容忍别人,但他在筹备粮草和参谋作战等方面,与丞相共事多年,现在丞相临终,把大权委托给他,他不可能是反叛之人。魏延平时因功高务重,人人都敬畏他,只有杨仪不用借他的势力,魏延心中怀恨。现在看到杨仪被任命为总兵,他心中不服,所以烧毁栈道,切断了杨仪的归路,并且捏造谣言,企图陷害他。臣愿意拿家庭荣辱作保证,保证杨仪不会反叛。但我实在无法保证魏延。”董允也回答:“魏延自视太高,常有不满之心,口出怨言。之前他不反叛,是因为害怕丞相。现在丞相刚刚去世,他会乘机制造混乱,这是必然的事情。至于杨仪,他才干敏捷,丞相非常信任他,他不会反叛。”后主说:“如果魏延真的反叛了,应该用什么方法来应对?”蒋琬说:“丞相过去一直怀疑这个人,一定留有遗计交给了杨仪。如果杨仪没有什么依靠,怎么可能退回峡谷呢?魏延一定会中计的。陛下应该放心。”不久,魏延又提交了一份上表,称杨仪反叛了。在后主还没有来得及看完表格的间隙,杨仪也提交了一份上表,指责魏延反叛了。两个人接连提交上表,各自陈述是非。突然有人报告费祎到来了。后主召他进来,费祎详细诉说魏延的叛变情况。后主说:“如果情况是这样的话,就让董允暂时担任节度使,用好话安抚他。”董允接到诏书后离开了。

魏延烧断了栈道,然后在南谷驻扎军队,封锁了隘口,认为自己占了上风;但没想到杨仪和姜维夜间率领军队偷袭到了南谷。杨仪担心汉中地区受到攻击,于是命令先锋何平率领三千士兵先发制人。杨仪和姜维等人也带着兵马抬着刘备的灵柩往汉中赶去。

何平率领军队到达南谷之后,开始鸣鼓呐喊。哨马飞奔向魏延报告,说杨仪派遣先锋何平率领军队从槎山小路抄来,准备挑战战斗。魏延大怒,急忙穿上铠甲,上马,提刀率领军队前往迎战。两军阵列对峙,何平出马大声咒骂:“叛贼魏延在哪里?”魏延也咒骂回答:“你帮助杨仪造反,怎么敢咒骂我!”何平怒斥道:“丞相刚死,骨肉未寒,你们怎么敢造反!”于是,何平扬起鞭子,指着魏延的军士说:“你们这些军士,都是西川的人,川中有很多人有父母妻子,兄弟亲戚;丞相在世时,从未亏待过你们,如今你们不能帮助叛贼,应该各自回到家乡,等待赏赐。”听到这番话,众军大喊一声,大半人纷纷散去。魏延非常愤怒,挥刀纵马,直奔何平。何平挺枪而上,两人战斗不到数个回合,何平假装败退逃跑,魏延紧随其后追击。众军箭矢齐发,魏延拨马而回。看到众军纷纷溃散,魏延更加愤怒,拍马赶上去,杀了数人,但无法阻止何平逃跑。只有马岱所领导的三百人没有散去。魏延对马岱说:“你真心帮助我,事成之后,我定不会亏待你。”于是,魏延与马岱追杀何平。何平率军飞快地逃跑。魏延收集残军,与马岱商议:“我们要投降魏国吗?”马岱说:“将军的话不明智。一个真正的大丈夫,为什么不自己谋求霸业,却要屈膝于他人?我看将军智勇双全,两川之士,谁敢与之抗衡?我发誓,我们将与将军一起先夺取汉中,然后进攻西川。”

魏延非常高兴,于是他和马岱一起带兵直接攻打南郑。姜维在南郑城上看到魏延和马岱气势汹汹地杀来,他赶紧下令抬起吊桥。魏延和马岱两人大喊:“赶紧投降吧!”姜维派人请杨仪商议,说:“魏延勇猛,再加上马岱的帮助,虽然军队人数不足,我们该怎么办才能击退他们呢?”杨仪回答道:“丞相临终前留下了一个锦囊,并嘱咐说:如果魏延背叛,临阵对敌时再打开它,里面就有斩杀魏延的计策。现在我们应该打开看看。”于是他们打开锦囊,上面写着:“等到与魏延对战时,才可以打开。”姜维非常高兴地说:“既然丞相有这样的戒律,那么长史可以保管锦囊。我先带领军队出城,列阵待战,你们可以过来。”姜维穿上盔甲,骑上马,手持长枪,带领着三千士兵,打开城门,一起冲了出去,鼓声震天,排成了阵势。姜维挺着长枪,站在门旗下,高声大骂:“反贼魏延啊!丞相从没亏待过你,今天你为何要背叛?”魏延横刀勒马,对姜维说:“伯约,这和你没关系。只让杨仪来!”杨仪在门旗的阴影里打开了锦囊,看了一眼,然后做了如此如此的事情。杨仪非常高兴,骑上马,立即来到阵前,指着魏延笑着说:“丞相在世的时候,就知道你迟早会反叛,让我提前做好准备,现在果然应验了。你敢在马上连喊三声‘谁敢杀我’,就是真正的大丈夫,我就把汉中城献给你。”魏延大笑着说:“杨仪小人,你听着!如果孔明还在世,我还会害怕他三分;现在他已经死了,天下还有谁能与我匹敌呢?更何况连叫三声,就算叫三万声,也没有什么难的!”于是魏延提起刀,按住马缰,大声喊道:“谁敢杀我?”他的话音还没落,就有一个人厉声回答:“我敢杀你!”手起刀落,斩魏延于马下。众人都吓坏了。原来斩杀魏延的人,是马岱。先前,在孔明临死前,曾私下传授马岱这个秘密计策,只要魏延喊叫时,就出其不意地斩杀他。当时,杨仪读完了锦囊里的计策,已经知道马岱潜伏在那里了,于是按照计策行事,果然斩杀了魏延。后人有诗说:“诸葛先机识魏延,已知日后反西川。锦囊遗计人难料,却见成功在马前。”

董允还没到南郑,马岱就已经和姜维联合作战,斩杀了魏延。杨仪紧急上表报告后主。后主下旨说:“既然已经确定了他的罪名,但又顾念他过去的功绩,赐给棺木和葬品埋葬了他。” 杨仪等人护送着孔明的灵柩回到成都。后主带着文武百官,以及百姓,男女老少,都来到城外二十里迎接。后主放声大哭,从公卿大夫到山林百姓,每个人都悲痛欲绝,哀声震天。后主命人抬着灵柩入城,停放在丞相府中。孔明的儿子诸葛瞻守灵居丧。

后主回到成都,杨仪自缚请罪。后主派人去解开他的绑缚,说:“如果不是你能够遵循丞相的遗教,我们的丞相的灵柩何时才能回来?魏延也怎么可能被消灭呢。大事的保全都是因为你的功劳。”于是加封杨仪为中军师。马岱曾有讨伐叛逆的功绩,因此授予他魏延曾经拥有的爵位。杨仪上交了孔明的遗书。后主看完后痛哭流涕,下令在定军山卜定孔明的安葬地。费祎奏报说:“丞相临终时,要葬在定军山,墓中不用墙垣和砖石,也不用任何祭品。”后主采纳了这个建议。在本年十月吉日,后主亲自送孔明的灵柩前往定军山安葬。后主下诏进行祭祀,追封孔明为忠武侯,并命令在沔阳建造庙宇,进行四时的祭祀。后来,杜工部写了一首诗说:“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另外,杜工部还写了一首诗说:“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后主回到成都后,有近臣报告说:“边境传来消息,东吴令全琮领数万大军驻扎在巴丘界口,不知道什么意图。”后主非常惊讶:“丞相刚刚去世,东吴背弃盟约入侵我们的领土,我们该怎么办?”蒋琬建议说:“我敢保荐王平、张嶷将会领导数万大军驻扎在永安,以防止突发状况。陛下,您再派一人前往东吴报告丧事,同时探查他们的动向。”后主说:“我们需要一个能言善辩的使者。”有一个人站了出来说:“微臣愿意前往。”大家看了看,发现他是南阳安众人,姓宗,名预,字德艳,担任参军和右中郎将。后主非常高兴,立即命令宗预前往东吴报丧,同时探查虚实。宗预接受了命令,径直前往金陵,拜见吴主孙权。礼节完成后,宗预发现周围的人都穿着素衣。孙权脸色有些不悦地说道:“吴国和蜀国已经是一家人了,你的主人为什么还要增加白帝之地的防守呢?”宗预回答道:“我认为增加东益巴丘地区的守军,增加白帝之地的防守,这都是符合情势的,不足以相互问责。”孙权笑着说:“你不比邓芝差。”孙权接着对宗预说:“我听说诸葛丞相去世了,我每天都会流泪,让官员们都戴孝。我担心魏国会趁机攻打蜀国,所以增加巴丘地区的守军,达到万人,作为援助,别无他意。”宗预听后,马上行礼拜谢。孙权又说:“既然我承诺过同盟,怎么能够违约呢?”宗预回答:“天子因为丞相刚刚去世,特命我前来报丧。”孙权于是拿出一枝金鈚箭,折断之后宣誓说:“如果我背弃前盟,我的子孙都会被灭绝!”还命令使者赠送香和帛,进入川地祭祀。

宗预向吴国主辞别,与吴国使节一同返回成都,拜见后主后,上表说:“吴国主因丞相新近去世,也自感悲悼,让群臣都挂孝。他增援巴丘的军队,是因为担心魏国人趁虚而入,没有其他的意图。现在,我们以断箭为誓,保证不会违背盟约。” 后主非常高兴,对宗预进行了重赏并且慷慨地招待了吴国使节。接着,依据孔明的遗言,任命蒋琬为丞相、大将军,兼理尚书事务;任命费祎为尚书令,与蒋琬共同处理丞相的职务。任命吴懿为车骑将军,授予虚位假节,担任汉中的督军。任命姜维为辅汉将军和平襄侯,总督各地的人马,与吴懿一同驻守汉中,以防备魏国的入侵。其他的将军和官员,继续保持原职不变。杨仪认为自己比蒋琬资历更老,但却比他的职位低,同时由于自视甚高,认为自己功劳很大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赏,因此口出怨言,跟费祎说:“当时丞相刚刚去世,我若将全军投靠魏国,哪里会落得如此寂寞的下场!”费祎于是将杨仪的话详细地上报后主。后主非常生气,下令将杨仪投入监狱审问,打算处以死刑。蒋琬上表说:“杨仪虽然有罪,但之前随丞相立下了许多功勋,不能立即处以死刑,应该废除他的官职,让他变成平民。”后主接受了这个建议,于是贬低杨仪,让他到汉嘉郡做平民。杨仪感到羞耻和不安,于是自杀了。

蜀汉建兴十三年,魏国皇帝曹睿在青龙三年,吴国皇帝孙权在嘉禾四年,这三国都没有发动兵戈。但是,魏国皇帝任命司马懿为太尉,总指挥军队,安置在各个边境地带。司马懿拜谢后回到洛阳。魏国皇帝在许昌大力兴建土木工程,修建宫殿。还在洛阳修建朝阳殿、太极殿,以及高十丈的总章观。此外,还建造了崇华殿、青霄阁、凤凰楼和九龙池,都是由博士马钧监造。这些建筑有着雕梁画栋的装饰,瓦片和砖都是碧绿和金黄色的,照耀着阳光。选了三万多名巧匠和三十多万名民夫来修建这些建筑,不分昼夜地工作。人民的力量疲惫,怨声载道。

曹睿下令在芳林园兴建土木建筑,让公卿们都负责运输土木材料。司徒董寻上书力谏说:“自建安以来,战乱不断,有的家门都被毁了;即使有存活的人,也是遗孤老弱。如果现在宫殿过于狭小,想要扩大,也应该随时顾及农业生产。更何况兴建没有任何益处的建筑呢?陛下既然尊重群臣,高贵华丽地穿戴,坐着华丽的马车,这是与小人不同的地方。而现在却让他们负重搬运土木,弄得身体沾满泥土,这不是明显地毁坏国家之光,却又去追求不切实际的事情吗?孔子曾说过:‘君主用礼待臣,臣子以忠诚事君。如果没有忠诚和礼数,国家怎么能够安立呢?’我知道我的话说出来必然会被斩杀,但我只是一只蚂蚁,无论是活着还是死了,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握着笔,泪水流下,这是我和这个世道告别的时候。我有八个儿子,死后也都会成为陛下的臣子。我不胜惊恐地等待着陛下的命令!”曹睿看了这封奏章,生气地说:“董寻难道不怕死吗?”左右的大臣们纷纷上奏请斩杀董寻。曹睿说:“这个人素来忠诚,暂时废去他的职位,让他过普通人的生活。再有人说无礼之言,必须斩杀!”就在这时,太子舍人张茂,字彦材,也上书谏诤,曹睿下令斩杀了他。当天晚上,曹睿召见马钧,问他:“我想建造高高的平台和阁楼,想要与神仙交往,以求长生不老之道。”马钧回报说:“汉朝二十四位皇帝中,只有武帝享国时间最长,寿命最长。这是因为他服用了从天上采集的日精月华之气。他曾在长安宫中建造柏梁台,在台上立了一尊铜人,手捧一个盘子,名叫‘承露盘’,接收北斗星降下的水,名叫‘天浆’或‘甘露’。用美玉碾成粉末,将其与水混合饮用,可以让人回春返老。”睿帝非常高兴地说:“你现在可以命人日夜奔赴长安,将铜人取下来,移至芳林园中。”

马钧接到命令后,带着一万人到了长安,让他们在柏梁台周围搭建了木架,然后开始攀登上去不久之后,五千人用绳索连成一串,旋转着向上攀登。柏梁台高达二十丈,铜柱周长十围。马钧命令先拆下铜人。多人一起努力,最终成功将铜人拆下来。人们发现铜人的眼中竟然有泪水,大家都非常惊讶。突然,柏梁台旁边刮起狂风,带着飞沙走石,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接着,一声巨响,就像天地要崩裂一般。柏梁台倾倒了,铜柱也倒下来,压死了一千多人。马钧带着铜人和承露盘回到洛阳,拜见魏主,将铜人和承露盘献上。魏主问道:“铜柱在哪里?”马钧奏道:“柱子重达百万斤,不能运送到这里。”魏主命人将铜柱打碎,运来洛阳后,铸成两个铜人,名叫翁仲,摆放在司马门外。他们还铸造了两只铜龙凤,龙高四丈,凤高三丈余,放在殿前。此外,他们在上林苑中种植了奇花异木,饲养珍禽怪兽。少傅杨阜上表谏言:“我听说尧时期居住在茅屋里,却能使得万国安居;禹建造简朴的宫殿,却使全国安居乐业;到了殷、周时期,有些宫殿高度不过三尺,而且只用九个蒲团度量。古代的圣帝明王,没有为了修建宫殿而过分奢华,浪费百姓财力的例子。夏桀制造璇室和象廊,纣建造倾宫和鹿台,结果都导致了各自国家的灭亡。楚灵制造了章华,结果自己也遭受了不幸。秦始皇建造阿房宫,结果祸及其子,天下人民反叛,不到两代就灭亡了。如果不量力而行,只为了追求奢华、炫耀,而不顾及万民的生计,那么必然会有灭亡的结局。陛下应该以尧、舜、禹、汤、文、武等圣人为准则,以桀、纣、楚、秦等昏庸之君为深刻的警示。如果只顾着享受自己的安逸,只注重修建宫殿和台榭,而不顾及国家和人民的安危,那么必然会有危险和灾难的发生。君作为国家的领袖,臣作为国家的重要支柱,国家的存亡与君臣共存,得失与君臣同享。即使臣下身份卑微,也不敢忘记对君主忠言逆耳的责任。如果话说的不切实际,就无法唤起陛下的警觉。请让我跪在棺材上沐浴,等待您的重重惩罚。”杨阜上表谏言,但是魏主没有听从,只强烈催促马钧继续建造高台,安置铜人和承露盘。魏主又颁布旨意,广泛招选天下美女,让她们入住芳林园。所有官员纷纷上表劝谏,但是魏主都不予理睬。

曹睿即位后,娶了毛氏为后宫。毛氏是来自河内的人,和曹睿在平原王时期就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曹睿登基后,立毛氏为皇后。但后来,曹睿宠幸郭夫人,毛后就失宠了。郭夫人美貌聪慧,深得曹睿喜爱,每天都在他身边取乐,一个月内都没有出宫。当年的春天三月,芳林园里百花争艳,曹睿和郭夫人一起到园中赏花、喝酒。郭夫人说:“为什么不请皇后一起来玩呢?”曹睿说:“如果她在场,我连口酒都喝不下去。”于是他传谕宫娥,不许让毛后知道。毛后见曹睿一个多月没有进正宫,就在这一天引领十几个宫女到翠花楼上消遣,只听到乐声嘹亮,她问:“是在哪里演奏乐曲啊?”一个宫官回答:“是圣上和郭夫人在御花园里赏花饮酒。”毛后听了很不高兴,心里烦恼,就回宫去休息了。第二天,毛皇后乘坐小车出宫游玩,恰好遇见曹睿在曲廊之间,她笑着说:“陛下昨天去了北园,肯定玩得很开心吧!”曹睿大怒,立即命令将昨天陪伴他的人抓来,斥责道:“昨天去北园时,我明令禁止让左右知道,你们怎么又泄露了出去!”然后下令将所有陪伴的人都斩首。毛后大惊,回到宫中,曹睿便下诏让她自杀,立郭夫人为皇后。朝臣们都不敢谏言。

有一天,幽州刺史毋丘俭上表,报告说辽东公孙渊造反了,自称燕王,改元绍汉元年,建造宫殿,设立官职,兴兵入侵,动摇了北方。曹睿大惊,马上召集文武官员商议起兵退公孙渊的策略。正是:才将土木劳中国,又见干戈起外方。

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防御,且看下文分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男欢女爱 渔港春夜 重生八零锦绣盛婚 花都太子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都市极乐后后宫 林岚秦小雅 田野花香 都市捉妖人 明末边军一小兵 特种兵在都市 位面电梯 白袍总管 斗罗世界的巫师 和傲娇竹马官宣了 都市之最强纨绔 汴京春深 回到明朝当暴君 甜蜜暖婚:宝贝,乖一点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大宁第一衙内 醉枕三界 刀笔吏 萌宠狂妃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 风花醉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犬子汉高祖 逍遥侯内 玄宇宙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大唐岭南王 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 回到明末做枭雄 (完结)女特工穿越成首富千金:特工皇后 红楼被我玩坏了 
最近更新长刀在手 三国:让你救关羽,没让你灭孙权 大唐:晋阳小公主是我的心尖尖 龙魂枪 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 三国:开局典韦护身,我无敌了 刘备之子,开局武力值点满 我在大唐当义子天下第一府断不平 游医变皇帝,都是娘娘太美惹的祸 猎国:从一介流民开始 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 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 时空医缘:大唐传奇 汉末之全面开战 我没有,你胡说,拿证据出来啊 北宋群英录 殖民大明 曹操请登基,皇帝我不当了 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 大秦二世公子华 
三国志演义白话文【原着无删减】 小卫的 - 三国志演义白话文【原着无删减】txt下载 - 三国志演义白话文【原着无删减】最新章节 - 三国志演义白话文【原着无删减】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