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今天有猫了吗

首页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驻马太行侧 京门风月 四季锦 纵天神帝 北朝帝业 无敌天下 帝国霸主 神医毒妃 快穿之反派又黑化了 谍影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今天有猫了吗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全文阅读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txt下载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22章 彩蛋·暮年惊变6·终成恶龙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秦朝。

嬴政觉得这件事情不用太过犹豫,也无需过多斟酌,在他看来,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选择,就是把需要杀掉的人全部杀掉。

只有这样才可以达成皇帝的目的,至于什么杀一批打一批、只诛首恶,看起来是好听,但实际执行下来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他看向扶苏,觉得刘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时的这次选择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问内容,于是道:“扶苏,你认为,刘彻在此时发难的原因是什么?”

要知道该怎样做,首先就要明确做这件事的原因。明确了原因后,很多时候选择也不再困难、同样无需纠结——因为,想要达成目的,并没有多少路能够供你选择。

扶苏清楚皇帝对神迹中那个自己的行为非常不满,之前他也扪心自问过,自己面对那样的情况,真的会做出那等选择吗?他自我梳理,觉得不是没有可能——毕竟,那是皇帝啊,他、乃至整个大秦臣民心目中的皇帝,对于这样的存在,如何敢于违抗他的旨意?又怎么会想到居然是有人矫诏?

但另一方面,他也不是没有对神迹中那个自己的行为感到悔恨、埋怨,毕竟,即使自己不自刎而反抗、也不一定能够达成最好的结果,但总比放任胡亥胡作非为来得好吧。

于是,此时,面对皇帝的提问,扶苏认真思考、斟酌再三道:“是因为汉朝的需求……汉朝需要从对外征战转向休养生息,执政上也需要减少酷吏等……刘彻也需要展示自己的强硬和决心……”他想了想,还是提了一下,“以及,也算是对培养多年的太子,还有皇后等人的交代。”

汉朝,文帝前元年间。

刘恒左思右想,将自己代入(虽然不能完全代入)刘彻的处境中、代入当时大汉的情况,思考这一次的选项。

刘彻在第二年再次掀起波澜,原因确实可以说是要维护皇权、处置那些敢对天家下套的人,以及处置势力团体,还有为继承人报仇等等,但归根结底,他的核心目的只有一个——他是大汉的皇帝,他需要为大汉江山、为刘氏江山负责!

而刘彻现在,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有两件事:一是继承人问题,二是给大汉的政策转向。

这个转向是必然的举措,但本来应当是交给刘据登基后进行的——刘恒和刘启并不了解刘彻的其他儿子们,不知道他们是贤是愚、不知道他们的政治主张,所以,他们只能根据神迹给出的内容倒推:有托孤大臣,又有幼子,那么最后的人选多半是幼子登基。

那么,这个政治转向必须由刘彻自己来做。

所以问题就是,怎样的程度才能完成转向?怎样的程度能够顺利完成皇位交替?

“肯定是甲,父皇。”刘启在一旁得出了结论,信誓旦旦。

“他必须从严从重处理,才能展示自己的决心,也才能让朝中明白正确的做法,进而完成整个大汉的转向,并让幼子能够顺利登基。”刘启简单道,随后感叹,“他老了啊。”

没错,刘彻老了,他的寿数已经远远超过此时的父子二人,正因为他老了,所以才会有人对太子下这样的手、才会有人跟在后面浑水摸鱼——天子年迈,为了大汉的稳定,他又能把我们怎么样?

就算真的要处置,也不过挑几个杀掉,还能怎样?况且,以自己的身家背景,怎么也不会是那个被挑出来的。

正因为如此,刘彻才更不能手下留情,他要让所有人明白,任何时候,天子的旨意不容违逆,天子的威严不容触犯。否则,等到皇位交替之时,难道不会有人趁机拥立皇子吗?就算幼主登基,难道不会有人认为天子年幼,能把我怎么样吗?

在这些政治需求的基础上,加上皇帝对太子到底存在的感情,以及由此而来的悲伤愤怒,下手重一点也很正常。

至于被杀掉了的那些人,没办法,谁让你们和大汉的要求冲突了呢?大汉需要你们的献身,大汉会记住你们的。

甲。

【刘彻既然决定处理当初与此事有关的嫌疑人群,自然下手干脆利落。】

【江充虽然身死,但刘彻夷灭了他的三族;黄门苏文被烧死在横桥上;当初太子藏身湖县泉鸠,在那里用兵刃伤了太子的人,先前被任命为北地太守,随后也被满门抄斩。】

【向长水宣曲胡骑传令、并捕获太子手下如侯的莽通,原本因功被封为重合侯,此时因为害怕被株连,与其兄长侍中仆射莽何罗合谋入室行刺刘彻,被处死;】

【当时指挥长水宣曲胡骑以及船兵的大鸿胪商丘成,事后被封为秺侯,因被指有大不敬言论“出居,安能郁郁”,自杀。】

【在太子逃亡湖县泉鸠后的战斗中,用脚踹开房门的山阳男子张富昌,被封为题侯,被贼人所杀。】

【同是湖县事件中,将太子从梁上解下的新安县令史李寿,被封为邗侯,因擅出长安界、谋杀方士,被诛。】

【而此次巫蛊后半程中的主要人物,丞相刘屈氂,他的结局还牵扯到了另一批人:李家。】

【刘彻后来宠爱过李家的女儿,也就是李夫人,并生有一子,就是被封为昌邑王的刘髆。而李夫人的兄长李广利,也效仿了卫家的路线,担任将领征伐外敌。】

【这一路线可以说是刘彻和李广利的共同选择,但是显然,李广利距离卫青的距离非常遥远。】

【不过,不论如何,李家也算是有一定势力了,而李广利的女儿嫁给了刘屈氂的儿子为妻,两家就有了姻亲关系,站在了一条线上——想办法立昌邑王刘髆为太子。】

【于是,这件事就被埋头追查巫蛊案件的官员们知道,并上报给了刘彻:刘屈氂让巫师祭祀土地神的时候诅咒皇帝,并且他和李广利两人一起祭祀,想让昌邑王刘髆当皇帝。】

【刘屈氂被定罪为大逆不道,先是游街示众,随后在东市腰斩,他的妻子在华阳街被斩首;李广利此时正带兵在外,他的妻子儿女被捕入狱,听到消息的李广利投降匈奴,随后李家被族灭。】

汉朝初年。

刘邦咂咂嘴:“这小子,够狠啊。”凡有牵连的,最少也是本人身死,严重一些的,更是族灭,连夷三族都出来了。

不过,刘邦也不过感叹一下,面上的神情可是没有分毫动容,若是一定要说是什么表情,那更多的还是对刘彻的赞赏:“狠的好啊,就是要这样,该狠就狠。”面对大事,不下猛药怎么能行呢?

看吧,这么一下,朝堂上很快就能安稳几分,走上正轨,该休养休养,该作战作战,该皇权交替的时候顺顺当当交替……

从这刘屈氂和李广利的谋划就能看出来,这些大臣列侯们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皇帝年纪大了,势必要考虑继承人,我们就此拥立自己的人选,皇帝也不会把我们怎么样的。太子已经没了,皇帝再不甘心,也只能认了。

从这些人的想法来看,刘彻要是不够狠,日后这朝堂上怕是难有安宁之日。

汉朝,元狩四年。

此时在殿中的大臣列侯们,看着神迹上那一行行名单以及死因,都不由打了个冷颤。

所有和太子有关的人,哪怕是在湖县的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都没能逃过,最后还是一个“被贼人所杀”的结局……别人信不信他们不知道,反正他们是不信的。

这一定是陛下派人下的手!

而其他人呢,特别是那些原本就身居高位的,一个个不是自杀、就是因罪被诛,死自己一个还不算,还要满门抄斩……

他们本以为,自己已经对当今这位的可怕有所了解,如今看来,还差得远呢!

卫青倒没有如这些人一般忧虑,在他看来,皇帝做出这样的举措也是时局所迫,刘彻对待自己人一向都还是很包容的。

他在意的是另一点:至今为止,明确听到结果的是长子卫伉,和公孙贺父子、两位公主一同被处死,那卫不疑和卫登呢?不止他的两个儿子,卫家一家都没有被牵连的样子。

刘彻对自己的手段并不意外,他早在看到神迹中太子谋反的情况后,就已经断定自己不可能会放过这些人,不只是为了太子,更是为了自己的目标。

他关注的是昌邑王刘髆,以及他的那个舅舅李广利——居然投降匈奴了?算了,这也在意料之中。关键是,他和仲卿的距离非常遥远——算了,朕也知道仲卿非常人所能及也,但是,这样的李广利,朕还颇为重用,是朕真的因为那个李夫人连带了他,还是说,当时的大汉就没有什么足够出色的将领了?!

虽然那个时候的大汉,确实需要转向了,但这不代表朕不需要优秀的将领啊!

明朝,洪武年间。

朱元璋虽然别的未必赞同刘彻,但对于他这雷厉风行的手段还是欣赏的:“这些挑拨天家父子,不为朝廷着想,只图个人私利的,就应该统统都处置掉才对!”

别搞什么念其功高劳苦,也别说什么清贵,更不要说什么宽仁、善待臣子,那都是屁话!

该处理就得处理了,否则,就是他们来挖自己天下的墙角,肥了这些人的腰包……

【处理完后,刘彻又修建了一座思子宫以寄哀思,还在湖县修建了一座归来望思之台。】

【三年后,刘彻驾崩,传位幼子刘弗陵,令霍光、金日磾、上官桀与桑弘羊四人为辅政大臣。】

【而关于昌邑王刘髆,其子刘贺在昭帝刘弗陵无子驾崩后一度成为信任天子,但不过二十七天,就因无道被废,成为了汉废帝,后来也不再是昌邑王,而成为海昏侯。】

【最后,继位的人选是刘询,乃刘据长子刘进之子,祸乱之时出生不过月余。】

汉朝,文帝前元年间。

这样的结局倒是当真让人有几分惊讶。

“这就是天意所在?最后的皇位,终究会回到刘据这一脉……”

不管这刘贺被废一事中有多少暗中推手,总归他是没能坐稳皇位,所谓“无道”不能说全真,但也绝不是全假——这么好的机会,你都没把握住,那还能说什么?

到后来,还是刘询成为了新一任天子,这还不能算作天意如此吗?

刘启也很愉快:“这就是神迹之前说的‘昭宣中兴’的两任天子吗?”很不错啊。而且刘彻选辅政大臣的眼光,看来也是极好的。

没有因为他年纪大了,就眼花脑子不清醒,选上来一些不靠谱的。

只不过,刘启喜悦的点也同样是他有些忧虑的点:“昭宣中兴,中兴确实好,但是中兴之后呢?”大汉,不,西汉,是不是就此走向末路了?

刘恒叹了口气:“这也是无可避免之事。这一篇章应该要结束了,说不定第二个篇章就能透露些许信息呢。”

唐朝,贞观年间。

李世民虽然早已知晓孝武皇帝当年的雷厉风行,此时从神迹中看到,还是感到心神震动、以及欣赏赞叹:“寿命并不是皇帝昏庸与否的必然条件……若是那李隆基在晚年也能有如此果决,我大唐也不一定会落到那样的境地。”

你一时放纵了,已经没有办法返回去重来了,也就算了,那你在出现问题后及时处理啊!果断一点,敏锐一点,及时止损、将大唐这驾马车调转方向啊!

结果你倒好(微笑)。

搞出来的事情没有一件是正确的,该搞出来的事情没有一件搞出来。在最需要你果决的时候优柔寡断,还脑子不清醒,用人都不会用……

【一:暮年惊变·结束】

【二:终成恶龙】

宋朝,开宝元年。

赵德芳举手:“我之前就想说这个名称……龙乃神灵、天子象征,怎么又成了‘恶龙’?”而且看这个终成二字,这个描述的对象仿佛当初还不是龙。

赵匡胤想了半天,找到了一个解释:“龙自然是天子象征,但善恶也有区别,比如对汉朝而言,其后取代汉朝的王朝就是恶龙……”对啊,这个恶龙,莫不是就是曹孟德?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建立新朝后,民不聊生,天下混乱,汉高祖九世孙、光武皇帝刘秀起兵讨伐,最终统一天下,复汉,也就是东汉。】

【但是与西汉数代明君推动汉朝不断光辉伟大不同,东汉虽然同样有过一段光辉伟大的时期,却很快陷入了皇位频繁更替的漩涡之中。】

【第四位皇帝汉和帝刘肇虽然是使东汉达到顶峰的皇帝,但却寿数短暂,年仅二十七岁病逝;】

【第五位皇帝是汉和帝的少子,登基时不过百日,不满周岁夭折;其后第六位皇帝汉安帝刘祜是汉章帝之孙,清河孝王刘庆之子。】

【这时,虽然皇位更替频繁,但因为有和熹皇后邓绥在,一直能够保证东汉繁盛发展,“和熹盛东汉”。】

【但等到邓绥崩逝,刘祜亲政,在内政上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凡事“附事内宠”,又有乱党出现,东汉从此开始“名贤戮辱,便孽党进,衰斁之来”。】

————————

————————

在康熙五十七年,有个叫朱天保的人又提起来废太子,还提起了刘据,康熙就说:尔奏引戾太子为比。戾太子父子间隔,朕于二阿哥常遣内监往视,赐食赐物。今二阿哥颜貌丰满,其子七八人,朕常留养宫中,何得比戾太子?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上门女婿都市至尊 女主黑化:男神,请出刀 混沌狂尊 这个男人过于贤惠 童小话儿童睡前故事集 带着物资穿到年代搞事业 先有后爱:豪门总裁的弃妇(全本) 高岭之花不近女色,背地日日暗撩 亡命枭徒 霄渊剑 眸中万象:灵魂的隐秘侧写 大民富商苏半城 风水特卫局 深海世纪 农门锦鲤巧种田 全家读心后,炮灰团宠杀疯了! 我能提取熟练度 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 强爱之独占娇妻 末世纵横之桃色悍女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橙心如意剑 妃本佳人 三国神才之胖子威武 汉逆之吕布新传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风云朝堂 犬子汉高祖 麾下一万大宗师,赵高汗流浃背了 我,贾蓉,不做绿帽王 三国之重振北疆 大宋暴君 战火与权力 古今中外奇案录 回到明末做枭雄 世子请叛逆 迷踪谍影 
最近更新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 幸福生活从穿越开始 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边军悍卒:开局被女将军盯上了 史上第一祸害 水煮大明 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 秦世风云录 我在古代当镇令 穿越饥寒小破屋,系统非让我振兴宗门 暖房丫环,建社团当大佬 重生六9:倒爷翻身路 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 一世豪权,一世月明 乱世红颜之凤临三国 军户庶子,我靠征召定鼎天下 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 穿越成淫贼,开局征服高傲公主 水浒杀好汉就变强:从宰宋江开始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今天有猫了吗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txt下载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最新章节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