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今天有猫了吗

首页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名门艳旅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江山美色 庶女有毒 将军好凶猛 富贵小丫鬟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即鹿 远东1628 奋斗在红楼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今天有猫了吗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全文阅读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txt下载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0章 明朝彩蛋与后续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洪武十三年。

朱元璋也在反复咀嚼着这句话,有些遗憾:“为何此等人才不在咱这个时代呢?”

起初,他不识字的时候,还是很尊重文人的,觉得他们有大智慧。可等到他不断学习,知道的越来越多以后,在他心里,文人这种生物就变成了工具,还是有着小心思、一直想噬主的工具。

所以,对于这些人大量聚集的地方,浙东学派、江南士子等,他时常来一场清洗。可现在看来,力度还是不够,要不然大明后来怎么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朱标一向是仁厚温和的,在这句话出现后也忍不住略有些刻薄地道:“平日里自诩诗书传世、清流之家,不愿与‘卑贱粗鄙者’共事,自认于国有大功、于君有大忠,却提不出一点有价值的谏言,反倒是买田置地不亦乐乎。到了亡国危难之际,就以死报国……有何价值?不过是逃避责任、自我吹捧罢了。”

朱元璋十分赞同:“标儿说的没错,这种人,简直是一文不值,还会拖累那些真正有才之人为朝廷效力。”

殿内,武将们挤眉弄眼,心中暗喜,万岁和太子都不是很喜欢那些酸腐文人,那这不就是他们的机会吗?就算太子英年早逝,眼瞅着继位机会最大的燕王也是他们这边的,他们的好日子还有很多哇!

文官们就有些心绪难明了。虽然,经过朱元璋的清洗,现在还在重臣之位的文官们没有神迹中说的这一类,但他们的知交故友、亲戚子孙未必没有这一类啊!而以万岁的性格,真的觉得要清洗,可不一定会看在他们数年君臣的份上有所留情。

朱棣仿佛想到了什么,大声道:“爹,大哥,我觉得那个方孝孺也是这样!他不过是想要搏一个好名声而已,说不定他之前跟大侄子搞的政策也是想要给士大夫更多的权利呢!”

朱元璋对他翻了个白眼。

汉朝,元朔元年。

刘彻看着神迹中的语录,只余嘲讽:“朕的朝廷可容不下这等人才,若想要报效君王,何须临危?朕现在就可以让他们一死,全了他们的赤胆忠心。”

汉朝这几代皇帝,可谓是把有用者上、无用者下的观念贯彻到了极致,虽然由此“刘氏刻薄、刘氏寡恩”之名广泛流传,可也确实造就了朝中尽皆于皇帝有用的局面。

宋朝。

宋初的赵匡胤几人有些微妙的感触,不会这又有大宋的事情吧?

宋朝中期,正是朝中公卿高谈阔论盛行之时。对于这句话,有些人嗤之以鼻,有些人若有所思,还有些人宛若被踩到了尾巴,想要跳起来怒骂,又惧于神迹而不甘地闭上嘴。

【彩蛋二: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明·王阳明)】

汉朝,元朔元年。

汉武帝看着这句话,只觉得找到了知心人:“各道皆为朕所用,黄老是大道,儒家又如何不可是大道?朕所使用的,就是大道!”当然,朕搞儒皮法骨,霸王道杂之,也是大道。

汉儒们对此自是赞叹连连,但也有人心生不安:如今皇帝可以轻易更换治国之道,岂知他日不会换掉儒学?左右都是皇帝的大道……

秦朝。

此时诸子百家尚有活动,也在期望始皇帝能够抛弃法家,转而使用自家学说。

朝堂中,虽是以李斯为首的法家独大,但也不乏其他百家之人。而对于神迹中这个王阳明的话,他们自是不愿意接受。

开玩笑,我法家\/儒家\/……就是纯粹的!决不能和其他百家混淆的!皇帝要使用,就应当使用一种,怎么可以和其他混着来,还谓之大道?

不过,也有些百家之人动起了心思:我不强求皇帝全盘接受,但如果能先接受一部分我的学说,那也算有进步啊!学派的地位得以提升,日后说不定还能借机成功上位呢!

当然,他们能这么想,对嬴政来说无疑是极好的一件事。

宋朝中期。

此时破防的就不只是第一句语录中被踩中痛脚的那一部分了,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不少自命清高的儒生也议论纷纷,对这个“王阳明”讥讽痛骂。

一方面,他们和百家一样无法接受那句“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

怎么可以呢?佛、老、庄等理论如何能与儒学相提并论?他们不过是宗教、或者只能充当一些填补罢了,又怎么可以和治国理政、道德法度的儒学并称为“大道”?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而这读书,自然是儒家学说、圣人之言——圣人当然是儒家圣人,其他理论又如何能称得上是“道”?这是异端!异端!绝无可能接受的异端!

另一方面,他们还受不了“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这一句。

圣人,自然是圣人,与天地同体自是理所应当,但怎么可能与那些“民”“物”同体?那岂不是人人物物皆可为圣人?简直是笑话!荒诞无比,可笑至极!他们苦学多载,才可称一句“文人”或者“士大夫”,自觉已经不同凡俗,怎么可能与这些庸庸草民共同论道?

不少穿着文人衣着的人开始在茶楼中夸夸其谈。

当然,受了大刺激的不只是一部分宋朝儒生,还有一部分明朝人士。

相反,大部分当皇帝的,只要头脑尚且清醒,对这句话就基本上是赞扬的态度,与汉武帝刘彻几可等同。

【好了,彩蛋全部播放完毕。】

【本期万界故事会到此结束。】

【下期万界故事会,我们接着讲“那些神奇的太宗们”,大家可以猜猜看会是哪个太宗,将会登上我们的故事舞台~】

【十日后,我们不见不散~】

随着告别的话语结束,神迹画面也随之消失,一切重归平静,看起来与往日没有任何不同。

但是,十日后,神迹就会重现,而这十日,也是各位头脑清醒的皇帝们处理事务的时间。

秦朝。

嬴政首先看向李斯,自从神迹透露他的继承人问题后,他对李斯就产生了浓厚的怀疑,而李斯当然也清楚。只不过,没有具体证据,李斯这个聪明有功的重臣还不可轻动。

李斯惯会揣摩皇帝心意,此时也不就这没有实证的事情说什么,而是直接开始了政务讨论:“陛下,臣观神迹中的画面,除去火器外,还有一物至关重要,明太宗在传递信件、记录事情时使用的并非竹简,而是一种极为轻便、书写便利的状若丝帛的物品。”

嬴政也没有想此时就跟他掰扯未来之事,他点点头:“朕也注意到了,此物不仅在书写和记录传递信息上极为方便,对于知识的传播也有极大裨益。”

后世王朝,文官文人都能成为一大问题,可见文人的数量有多少,起码比大秦要多多了。而达到此等效果,就要让更多人都可以接触到知识,竹简必不可行,那就是那种新的书写之物的作用了。

李斯见皇帝点头了,便立刻道:“臣随后便命工匠们抓紧研究此物,尽快造出可使用的样品。”

这件事说完,始皇帝又吩咐道:“令左采铁、右采铁加强锻铁之法的研究,少府全力配合。”

少府卿低头领命。

“尽快将征讨百越之事提上日程,”嬴政想了想,百越是现在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也是对人口需求最高的地方之一,补充道:“建造宫殿、陵寝的工程可以暂缓,让一部分黔首回去休息,给军队留足人口。”

众臣领命,同时也为皇帝的决心而震动。

“接下来,就是关于百家、以及六国余孽的事情了。”他冷淡地宣布了接下来朝会的议题。

唐朝,贞观三年。

李世民先与众人决定了火器研发的优先地位,又开始思考科举的事情。

科举并不新鲜,隋文帝杨坚在位时期就已经草创,炀帝虽然不干人事,但这件事上还算有所作为。

而李世民本人也对科举极有兴趣,哪怕神迹不出现,他也要对科举进行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的,神迹的出现,则是让他更加坚定罢了。况且,自从他登基,就已经开始尝试使用科举纳仕。

瞧出他的心思,杜如晦摇头道:“陛下,此时天下初定,又兼之要与突厥作战,对科举的改革可以暂缓,以免动摇人心。”他没有明说,但大家都清楚他的意思——先搞完外面,再来动内部的事情,免得那些世家在这个节骨眼上闹幺蛾子!就算动摇不了什么,也终究麻烦。

况且,此次对突厥作战,他们都有信心。待到大胜归来,陛下声望更上一层楼,动起手来也就更加从容。

李世民同意这个意见,不过,暂缓是暂缓,讨论方针现在却是可以的。

武德九年。

与贞观三年君臣相得、其乐融融不同,此时的朝堂中满是刀光剑影。

所有人都在思考唐朝的太宗会是谁,已经站队的人为了自己的主公冲锋陷阵,想要抢在对手之前夺得桂冠。

明朝,洪武十三年。

神迹消失后,朱元璋第一件事还是嘱咐朱标:“标儿啊,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平日不可太过劳累,有不适的地方就及时看太医……”

朱标含笑应是。

朱元璋转头对朱棣说道:“老四,你先留在宫里面,就藩的事情等等再说。咱先把你二哥三哥也叫回来。”

见朱棣也点头应了,他又转向大臣们。

首先是武将:“你们也要保重身体,日后咱大明有许多地方都需要你们。”不等武将们眼含热泪激动应是,他又训道,“还有你们家的子孙,都要好好教导,还要让他们实地体验体验,免得不是荒唐纨绔、就是纸上谈兵,败了家业。”

将领们知道他是想日后依旧能有合格的将领征战四方,而不至于需要指望皇帝自己亲自上阵,也都认真领命,纷纷暗自决定回去就把儿孙扔到最近正经作战的队伍里去锻炼一番。

接下来是文官:“你们的功劳,咱都知道,你们是什么人,咱也清楚。”先夸一句,让他们心里有底,又道,“咱也知道你们有些人和那些江浙的酸腐们有交情,咱也不让你们为难,你们就向他们传达一下咱的意思,要不好好为大明做贡献——当然,不是那种一死了之的贡献,要不就让咱提前帮他们为大明尽忠。”

文官们也都诺诺应是,毕竟万岁没把他们算进去,看样子处理那些人的时候也不会牵连他们,这就很好了。但委屈还是有的——神迹都说了太祖有那么多制度不合理,这大明的问题怎么就全落到我们文官头上了?没有我们,你怎么治理天下?!

只不过他们明白,自己不能和万岁搞什么争辩。在你说服他之前,他就会先在物理上说服你。

永乐十六年。

朱棣看着朱高炽和朱瞻基:“你们两个去吧,回去反省反省,写写感悟,让俺看看你们这些年到底学了些什么。”

等二人离去后,他吩咐内侍:“去,把在京的二品以上的文武官员还有勋贵们给俺叫进宫来,特别是跟着靖难的那几位。内阁的那几个也叫过来。”

这个内侍领命离去,他又对另一个内侍道:“把有出海经验的、还有跟俺一起靖难的宦官也都叫过来。”

宋朝。

赵匡胤暂时没什么政策要搞的,他的首要任务,还是要搞清楚到底是哪个败家儿子继承了他的帝位,最后导致他大宋基业的覆灭。(虽然赵匡胤最初应该是想要把赵光义当继承人, 但后来儿子长大他的想法就变了)

赵德昭、赵德芳一动不敢动,瑟瑟发抖。

赵光义和赵光美在一旁看热闹,时不时提一些建议。

汉朝,元朔元年。

刘彻先前派人去传唤的楼船官和少府卿此时已经到了,恭恭敬敬地等待他的吩咐。

“朕叫你们过来,就是想问问大汉的造船技术如何?能否进行出海远行?如果不能,给你们时间和钱财,能否造出合适的船只?需要多长时间?”

楼船官没说话,少府卿行礼问询道:“不知陛下口中所说的出海远行,是到何地?”

刘彻想了想,觉得还是近一点儿先搞钱:“就是倭国。”

楼船官此时回道:“臣需要试验一下,随后再给陛下答复。不过若需要造新船,需要的时间不会太短。”

刘彻点点头,他此次的目的就是让这两人知道这件事,并为之努力:“朕知晓了,朕希望能够尽快获得好消息。”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超品相师 福艳之都市后宫 仙道第一小白脸 第九特区 皇兄在上 明星潜规则之皇 闪婚甜妻,总裁大人难伺候! 动漫之后宫之旅 渔港春夜 修罗战神 永恒剑主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肥水不流外人田 逍遥人生 汴京春深 我的美女老师 这个明星来自地球 超品鉴宝师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游龙戏唐 重生南非当警察 刀笔吏 皇叔威武:霸宠小娇妃 三国神才之胖子威武 无敌天下内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回到唐朝做首富 
最近更新云尧长歌 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 大唐:九五至尊 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 天幕:海外遍地银山金树,速抢 穿越之我是大宋小地主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大唐:灵气复苏,全民修仙! 穿越原异界寻仙 一条路要走多远才会是尽头 极品皇太子,我一人征服满朝文武 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 开局:正经系统拒绝未成年 大宋风云 穿越李自成,亲手终结大明和大清 皇宫乐府琴手与歌女 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 高武大秦:当世儒仙,竟是祖龙 新语新编 三国:汉家天下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今天有猫了吗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txt下载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最新章节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