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今天有猫了吗

首页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名门艳旅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江山美色 庶女有毒 京门风月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即鹿 远东1628 奋斗在红楼 远东之虎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今天有猫了吗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全文阅读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txt下载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2章 西洋之行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说回朱棣。】

神迹中的画面开始变换,蓝色的海洋,望不到边际的海面,远方的岸线和岛屿……

朱元璋揣测:这莫非是要讲海洋的事情?海禁,商人?

而永乐十六年的朱棣则已经猜到了是什么事情,他笑了:“三宝太监有大功也!”

【在这些传统的事情之外,朱棣还进行了一项伟大的事业——航海。】

【及海外邦,番王不恭者生擒之,蛮寇之侵略者剿灭之,由是海清宁,番人仰赖者。】

【这句话说的便是永乐年间的官方航海活动,也就是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西洋航行的事件。】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元璋再次抓住了那个关键词:“太监?老四,你到底用了多少太监!”

唐朝,贞观三年。

李世民以手支颐,听着神迹对下西洋的夸赞,不禁开始思考起出海来。海洋啊……

【郑和,也就是三宝太监,据考证,应当是在明军攻打云南的战争中被抓,后成为太监入宫,随后跟随朱棣到了北平。而他崭露头角的时间和其他朱棣重视的太监们一样,都是在靖难之中。】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朱棣命正使郑和率船队出使西洋,郑和船队从苏州刘家河泛海到福建,再由福建五虎门杨帆,开始了他的下西洋之旅,也开始了明朝共计七次的下西洋之行。】

【明史记载,郑和的舰队共有各种船只240多艘,载船员人。】

【而这240多艘船共包含五种船只,其一是郑和乘坐的旗舰宝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可容纳舰员近千人,舰体广阔,可以行马;第二种是马船,运载战马和草料;第三是粮船,用于储藏粮食及日用品;第四是水船,用于储存淡水;第五种是大小战船,用于对外作战。】

【依靠着这五种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又能协同合作的船队,郑和在海洋上堪称是所向无敌。而大明的光辉也在这一次次航行中洒遍大洋南北。】

汉朝,元朔元年。

对于这些宏伟的船舶,汉武帝显然很有兴趣。

汉朝的造船水平实际上已经相当发达。例如楼船的制造,船体高大,上可起三层楼,这三层每层都有防御敌人弓箭矢石进攻的女墙,同时开有射击的窗口。而在水上作战时,一次战役就能出动楼船2000多艘,水军20万人。

刘彻本人对海洋航行和海贸更是极有兴趣,先前他就在努力试图促成稳定的海贸航线,如从山东沿岸经黄海通向朝鲜、日本,这既可以扬大汉国威,又可以给他带来更多的金钱宝物。

而看到神迹中明朝下西洋的庞大船队,更是往他本就熊熊燃烧的野心上再添了一把火。

“来人,”他向身边的侍从开口,“去传楼船官和少府卿速速来见朕。”

他要建出更好的楼船,要训练更好的水军!不过,长安附近似乎没有合适的地方,不若就在城外开凿一个能够承载水军的湖泊把,就让少府负责。不过,要不要再专门设立一个管理船舶的官职呢?

【第一次下西洋是永乐三年,途径占城、爪哇等国。在航行的终点古里,郑和赐其国王诰命银印,并起建碑亭,树立石碑,“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嗥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 永乐五年九月二日,郑和率船队回国。】

【第二次下西洋还是永乐五年,这次远航的主要是送外国使节回国,规模较小。到锡兰时,郑和船队向有关佛寺布施了金、银、丝绢、香油等。永乐七年二月初一,郑和、王景弘立《布施锡兰山佛寺碑》,记述了所施之物。永乐七年夏,郑和船队还朝。】

【第三次下西洋是在永乐七年九月。郑和从太仓刘家港启航,敕使占城,宾童龙,真腊,暹罗等国。永乐九年六月还朝。】

【第四次下西洋在永乐十年十一月,郑和带领船队首次绕过阿拉伯半岛,航行到了东非麻林迪(肯尼亚)。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八回国。】

【永乐十四年十二月,郑和第五次出行,并护送各国使者归国,永乐十七年七月回国。】

【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朱棣命郑和送十六国使臣回国。这也是在永乐年间的最后一次出海。】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明太宗朱棣去世。】

【而在太孙朱瞻基登基后第五年,郑和迎来了他的最后一次航行,并在这次出行中去世。】

明朝,洪武年。

朱棣略带兴奋之意,看向朱元璋:“爹,此乃万国来朝,盛世之景啊!”快夸夸我,都是我的功劳!

朱元璋嫌弃地看了他一眼,口中道:“些许未通教化的番邦罢了,有何可炫耀的?不过,能让他们知道沐浴天恩、蒙受教化,为我大明的盛世繁华做一点缀,也算是有所贡献了。”

朱棣的嘴角开始上扬,这不就是夸他吗?

“不过,”朱元璋话锋一转,又开始批评起来,“虽是为了宣扬我大明恩德,但这七次出使西洋,未免有劳民伤财之过,虚饰浮华,有违安定黎民、稳定社稷之要啊!”他语气庄重,“还是要以农业为国之根本,不可为些许玩乐而动志!”

朱棣有些郁闷,但也赞同朱元璋的“农为根本”的话,于是乖乖受教:“我懂得的,爹,农才是咱们的根本。”

“不过,那海洋可真大啊!”朱柏年纪还小,看着神迹中随着郑和的航行而点亮的一个个地方,不由惊叹道。

是啊,那海洋之上、华夏中原之外,可真大啊!国家也真多啊!

郑和七次出使西洋,从东到西,从北到南,点亮了无数的地方,也向各朝各代、局限在大陆之上的帝王将相们展示了,世界,究竟何等广阔,中原之外,又有多少国家、多少土地!

朱标也开口了:“爹,虽然说农是根本,但四弟做的也很对,这么大的地方,我大明必须有一席之地,最少,也要有自保之力。”

明初,海禁还是很严格的,但海禁,和他们训练海军、制造官船又不冲突。

永乐十六年。

由于早就知道下西洋的情况,现在众人关心的是另一个问题。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朱棣去世。去世?去世!

“爹!”

“爷爷!”

朱高炽和朱瞻基一下子看向朱棣,看样子,差点就要一起扑倒朱棣身上去了。

朱棣虽有些惊讶,但心态还是比较平稳:“慌什么慌,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俺年纪也不小了,迟早有这么一天的。”他笑了,看着儿子和孙子,“俺又不信什么千秋万代、万岁万万岁的,那些都是哄人的。”

见朱高炽和朱瞻基的脸色还是不怎么好看,他又想起来过去的皇帝们的常见问题,于是正色道:“别想多了。况且,俺也不信那些丹药神仙的,你俩也别在这上面动什么心思!”口气严厉。(永乐十五年,朱棣就下令杀掉方士)

朱高炽和朱瞻基纷纷应了,但还是有些闷闷不乐。

“爹,现在就是十六年了。神迹说的是二十二年……”只有六年了!

朱棣恍然一笑:“俺还以为你们想到哪儿去了。哭丧着脸干什么!俺只担心,到时候俺的想法还没有实现,还有遗憾……”况且,这些年来,他的身体确实也在逐渐衰弱。

别人不知道,他自己还不知道吗?早年的连年征战,对他不是没有影响的!而这些年他也没有歇着,还在御驾亲征。二十二年驾崩,一点也不奇怪。

【当然,郑和下西洋,并不仅仅是作为象征作用、或者只是单纯的使节。】

【他还承担着为大明在南洋布下一个个据点的责任。】

【比如,第三次出行时,已经对南洋局势基本了解的郑和,在斯里兰卡建立《布施锡兰山佛寺碑》。这个举动看起来是个纪念、示好,但实际上却是在打击当时当地的主要势力泰米尔人,帮助弱势的信奉佛教的僧伽罗尔人。】

【这样做,显然是有政治目的的,那就是在当地建立一个更加服从大明的藩属势力。】

【于是,在当地爆发武装冲突后,郑和带领部队冲入王宫,将国王带回了明朝,并将其关押直到死亡。而朱棣也顺势命令当地重新选出国王。】

【这样一来,僧伽罗尔人就此复国。】

【而这样的地方当然不止一个斯里兰卡。如,郑和带领军队除去了旧港的陈祖义,扶持施进卿成为了新统治者,并建立了大明王朝在南洋群岛上的最重要藩属——旧港宣慰司。】

明朝,洪武年。

看到这里,朱元璋点点头,脸上也带出了几分满意。

不错!这样的屡次出使西洋,自不能仅仅是为了让那些撮尔小国来向我大明朝贡,当然要有更多的举措、有更关键的任务!海上有如此广阔的地方,虽然咱看不上,但也得有点据点才是!就像北边一样,这样才能让大明更好地展示上国的威严!

汉朝,元朔元年。

刘彻看着郑和在南洋诸国建立一个个据点,推动一个个心向明朝的势力发展,不由心旌摇荡。

这么做,似乎很有效的样子……

大汉能不能也这么做?不在西洋,而是在西域诸国……让他们亲近大汉,让他们变成大汉的基地、为大汉服务……

说起来,前些年那个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的张骞到底如何了?

【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官方的唯一一次出使西洋活动。郑和之后,再无他人。】

【停止下西洋的原因很多。】

【一方面,是财政的难以负担。】

【出使西洋并不是完全无利可图。第一次、第二次,郑和带领船队都带回了大量中原缺少的香料、珍宝,如胡椒等,这些金银财宝支撑朱棣进行了大量建设活动;但由于船队庞大,带回的香料等物数量过多,导致香料价格开始下降,及至后来,香料等的价格便使得出使西洋成了一个赔本的买卖。】

【另一个方面,是官僚和皇权的博弈。郑和出使西洋,带来的珍宝等大多是直入皇帝私库。大臣们分享不到出使的利益,反而有时要被损害利益,如当胡椒降价后,直接被当成了俸禄按原价发放。而倘若停止官方出行,而改为私人商贸,他们便可获取更多的利益。】

【朱棣之后的皇帝,大多并没有多少强烈的出海欲望,加之北方的游牧民族始终是明朝的心腹大患,所以日后官府出海一事不了了之。】

【那么私人出海呢?实际上,偷渡出海屡禁不绝,特别是大商人、沿海一带的富商巨贾们。】

【那官府开海禁呢?这其实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在皇帝打算正式开放海禁时,已经到了明朝中期,此时各个利益集团也已经有所成型。开放海禁,就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尝试出海,这对于垄断出海贸易的顶尖商人、以及与他们利益相关的官员们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因此,虽然直到最后,海禁政策名存实亡,但正式彻底废除海禁的明旨从未下达。】

这段话,无疑戳到了所有皇帝的肺管子。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元璋又开始磨牙。

听着那森森的磨牙声,刚刚起身的大臣们都开始犹豫,是不是干脆再跪回去?

江浙!沿海!朱元璋开始在心里点名,数人头,违背禁令、私自出海,本就是杀头大罪;他们还为了一己之私,结党营私,欺上瞒下,阻碍朝廷正当政令,挖他老朱家的钱……

他对朱标说道:“标儿,待会儿去查一下,现在朝廷里有多少江浙沿海地区的官员。”

以后,不仅得对这些地方的官员进行限制,对这些地方的豪商巨贾们,也得仔细盯着啊!

永乐十六年。

朱棣想到之前神迹说的,太孙登基后是最后一次出行,于是看着朱瞻基,语气平淡道:“太孙啊,这个绳子,什么时候该松,什么时候该紧;这么多东西,什么应该抓住,什么可以暂时放手,都要仔细考虑、细细斟酌啊。”

朱瞻基皱着眉头,起身郑重应是。他可能确实需要重新梳理一遍这些年的经历,再思考一遍了。

宋朝。

赵匡胤有些发愁,他好像自从神迹捎带上宋朝开始,就一直在发愁。

不过,这次发愁和那些不肖子孙们无关,他在发愁宋朝的海外商贸。

毕竟,很显然,宋朝的海贸将会日渐发达,那么在这个前提下,皇帝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控住海贸的权力,而不是被下面的官员和商人糊弄哄骗呢?如何尽可能地减少这些人官商勾结、反过来压制皇帝的可能性呢?

他叹了口气,怎么就这么多问题呢?而自己身边的人,他看了看弟弟和儿子们,嫌弃地移开视线,怎么都这么碍事儿、伤眼、无甚大用呢?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超品相师 福艳之都市后宫 仙道第一小白脸 第九特区 皇兄在上 明星潜规则之皇 闪婚甜妻,总裁大人难伺候! 动漫之后宫之旅 渔港春夜 修罗战神 永恒剑主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肥水不流外人田 汴京春深 我的美女老师 这个明星来自地球 超品鉴宝师 高危职业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游龙戏唐 重生南非当警察 刀笔吏 三国神才之胖子威武 无敌天下内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回到唐朝做首富 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 
最近更新云尧长歌 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 大唐:九五至尊 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 天幕:海外遍地银山金树,速抢 穿越之我是大宋小地主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大唐:灵气复苏,全民修仙! 穿越原异界寻仙 一条路要走多远才会是尽头 极品皇太子,我一人征服满朝文武 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 开局:正经系统拒绝未成年 大宋风云 穿越李自成,亲手终结大明和大清 皇宫乐府琴手与歌女 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 高武大秦:当世儒仙,竟是祖龙 新语新编 三国:汉家天下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今天有猫了吗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txt下载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最新章节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