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今天有猫了吗

首页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名门艳旅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江山美色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贵女撩夫攻略 即鹿 万斛春 远东1628 帝国霸主 奋斗在红楼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今天有猫了吗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全文阅读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txt下载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0章 一举两得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而朱棣迁都,强行将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转移到了北方,是应对南北分裂的有力举措。】

【迁都后,北京及其周边成为明朝的核心统治地域,汉族政权对华北的控制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同时,伴随着迁都,他坚持推进洪武时期的移民政策。不仅在辽东河西扎下来几十万江浙沪一带的汉人军户和家属,而且从江淮大力移民到河北,彻底重整了河北人口结构。这次迁都极大地深化了中国南北一体化进程,避免了再度进入长期的南北朝大分裂。】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元璋神色郑重,走到朱棣身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件事你做的很好,有咱老朱家的风范!”

朱棣有些小惊喜,但也端正神色,认真道:“这是儿子的责任,怎敢不竭股肱之力?”

永乐十六年。

朱棣正了神色,吩咐左右和太子太孙:“移民、南北融合是大明的根基,日后尔等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执行!”

左右纷纷领诺,太子朱高炽、太孙朱瞻基认真受教。

秦朝。

嬴政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刚刚灭掉六国,六国遗民对秦朝的态度,比起神迹中南北百姓间的敌视,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那大秦该如何缓和分裂?

【除了这个原因,还有别的原因吗?】

【有,并且是两个问题,而朱棣通过迁都尽可能地将这两个问题一同解决了。】

【这两个问题就是藩王和守边。】

明朝,洪武年。

殿内方才的和乐融融的气氛悄无声息地消失了。朱棣下面的一群弟弟们纷纷目光意味不明地打量着朱棣。

“四哥,你还真是把弟弟们搞削藩了啊。”朱柏开口,声音中竟然还带着几分哽咽,因为年纪小,居然也没什么违和感。

朱棣顿时有些尴尬,只能好声好气道:“是哥哥的不对,但是我……肯定要削藩啊,不说别的,神迹中的我就是藩王造反、不是,靖难登基。不过,”他挺起胸膛,神色郑重,“我发誓,我肯定是正常削藩,绝不会让兄弟们遭遇什么不好的事情。”

多亏有个好侄儿干出来那些事情,现在还有个拖过来垫背的。

殿内的皇子亲王们相互对视一眼,没再说什么。毕竟,谁都知道迟早要削藩,就算下一任皇帝不削,再后面也必定要削,他们也不是没有心理准备。只不过大家求的就是一个体面,一个平稳,这就够了。

谁能想到还能有建文那种不当人的做法?老四好歹是兄弟,也有点信誉。

朱元璋没有管这群儿子们底下的暗流汹涌,而是开口问朱棣:“你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削掉藩王后,让皇帝亲自守边?”这话一出,所有人也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别的朝代不清楚,他们还不清楚吗?万岁\/爹之所以设立了那么多藩王,除了是为了让老朱家子子孙孙都衣食无忧、富贵荣华,另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让朱家子孙辅助皇帝镇守四方,并同时以防不测。

这一点在十三大攘夷塞王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他们拥有藩王中最大的兵权,责任就是镇守边疆,尊王攘夷。朱棣自己也是这十三塞王之一。(有说九大,此处取十三大)

而他自己登基后,必然会削藩,特别是剩下的十二塞王,手段不外乎将兵权削弱、使藩王手中无粮无财只能依靠中央、或者将藩王内迁等等等等。藩王被削弱,边疆的力量也会随之衰弱,那么如何保证边防力量,不至于重蹈宋朝旧事?

朱棣的迁都显然是对此的回答。

朱棣沉默,朱元璋也没有催促,半晌后他缓缓回答:“儿子不清楚那个自己是怎么做的,但这应当是儿子想出来的最好的办法。”

其他朝代并不清楚明朝初年的具体政策情况,都在等待神迹接下来的内容。

【明初,太祖朱元璋虽然打败了元朝,建立了统一的汉人政权,但元人北归,屡谋兴复。残余的北元势力在岭北行省,仍很活跃,时常南下侵扰,对明朝构成严重威胁。】

【对此,一方面为了保证明朝的北方安宁,一方面为保大明基业万年永续,朱元璋总结西周以来的历代统治经验,施行郡县制与分封制相结合的统治体制,即设立官府管理百姓,分封藩王拱卫朝廷。】

【同时,效仿春秋战国诸雄侵夺夷狄土地,尊崇周室天子的做法,实行“诸王靖边”的策略,这样游牧民族就无法击破像秦、晋、赵、齐、燕这样的前线尊王攘夷诸侯来实现对中原的征服。

相反,岭北行省的游牧民族反而要时刻面对来自诸侯侵夺牧场领地的威胁。】

【他总共设立了十三个塞王(最初九位,后加至十三位),并推动塞王和北部卫所游牧化,以养出最好的战马和牛羊。】

【而塞王们也没有让朱元璋失望。自秦、晋、燕、宁、辽等九位亲王逐渐成长起来, 他们被朱元璋选中,陆续就国于北防重镇,在不断地学习和实战中中逐渐挑起了戍边抗敌的重任。】

【洪武二十三年晋、燕两王北征获胜,朱元璋着手放权于晋王、燕王这些年长的皇子,让他们顶替功臣老将起担负边防重任,统军出征、巡边、筑城、屯田、练兵并选拔将领,这些战斗力强悍的塞王开始在北边防务体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明朝,洪武年。

朱元璋颇为感慨:“咱为这天下打算多不容易,分封你们就是为了大明的边疆安稳、为了大明的千秋万代。”

唐朝,武德九年。

李建成看着神迹中明太祖的做法,不由开始回想唐朝初立时的情况。当时确实内外都不太平,也要李世民这个秦王四处征战,但要是当时把他封到边塞又会如何?是否能够避免让他的势力坐大、危及自己?

不,不行。那个明太宗不就是藩王造反吗?把李世民扔到地方,也没办法彻底杜绝他对自己的威胁,还不如这样,找个机会彻底解决一劳永逸。

汉朝,元朔元年。

汉武帝刘彻看着朱元璋陆陆续续分封亲子,并给予兵权、让他们成为北方边疆的重要部分,虽然理解他的做法,但颇为不赞同。毕竟,汉朝除了匈奴外患,就是内部的藩王压力。

“这明太祖怎么想的,分封塞王,必定会招致藩王作乱。今日没有,明日也必有。”他大汉的例子还不够吗?况且,看样子那明朝和大汉之间隔了不止一个朝代,这些朝代就没有藩王乱政的例子了吗?

【朱棣登基后,必然会对藩王进行整顿。】

【但他本人也是塞王出身,在北疆二十余年,很清楚塞王对北方边防的作用。特别是在洪武三十一年三月,当晋王病逝之后,燕王朱棣就成了明朝北部边防中最为重要的支柱。】

【因此,对于北方边防的情况、责任和压力,他是最清楚的人。】

【削藩可以,但不可以将北方边防一并带累!】

【那怎么办?派将领前往?当然不行。边塞重镇,控兵无数,一个搞不好,就会重现唐朝藩镇之乱。不管?更不行。变相削弱了边军战斗力,是想变成宋朝吗?】

【没办法,只能皇帝自己亲自上了!】

【皇帝亲自坐镇北疆,固然边防压力会骤然增大,但这不就没有边军被削弱的风险了吗?边军和中央军合二为一,保证了高战斗力,也避免了军队失控。】

【皇帝在这里,皇子皇孙在这里,皇陵在这里,朝廷重臣也在这里,没有人可以不对自己的安全重视,这不就皆大欢喜吗!】

明朝,洪武年。

周王朱橚看着他四哥,有点恍惚:“四哥,你这想法还真是……”

朱棣耸肩:“确实起作用了不是吗?看神迹的意思,应该达成了我这方面的目标。”

武将们都微妙地看着朱棣,没想到燕王还有这样灵活的脑袋瓜。不过确实,虽然防守压力会增大,但好处也会有很多。

比如,皇帝等皇室都不会像历史上的一些朝代一样对边防漠不关心,朝廷官员们同样如此,只要他们跑不了,就不会对军队瞧不起、过度打压,军饷兵器起码可以有基本的保证。而这些情况可以持续到明朝彻底崩坏之前。

想到这里,他们面色一僵,呸呸呸,胡思乱想什么呢!大明自然会千秋万代,绵延不朽!

重新回想神迹,朱棣先发现了问题:“三哥病逝了?我成了北方边防的支柱?不对,二哥呢?二哥也去世了?”

朱元璋身形一顿。老二秦王朱樉,老三晋王朱?,都是他封到了北方,如果他们不死,朱棣不会成为边防支柱。他在老妻离世、失去了心爱的标儿以后,还要失去两个年长的儿子吗?

一时间,不由老泪纵横。所有人都走在他的前面!只留下他一个人……

永乐十六年。

永乐帝朱棣看着儿孙,面色肃然:“俺迁都,就是为了让皇帝担起这个边防的担子,为了稳固大明的边疆。这是铁训,日后儿孙断不可有所更改!”

唐朝,贞观三年。

看着神迹讲述朱棣的想法,他们确实赞同,但又有点不解。藩王就罢了,派遣将领又如何?只要适时轮换……

“唐朝……藩镇之乱!?”李世民猛地站起身来,这个朱棣顾虑的问题,难道就是大唐后来衰弱、皇权式微以致太监掌握大权的原因?

“藩镇,是藩,是镇,”房玄龄从名字开始推测,“边防重镇,变成了藩属之地吗?”

程咬金也开口:“不是藩王,那肯定是将领,俺知道了,是将领掌握了边疆的军队!”

“不止,恐怕军队政治经济等所有方面都落入了地方将领之手。”杜如晦摇头,只是不知道这将领是如何获取这么大的权力的。

“臣认为,”魏征开口,所有人下意识看向他,“既可用‘乱’字形容,大约不止一处边防重镇,恐怕……”大唐所有的边防重镇都不在中央手中了!

李世民只觉得似是寒风刺骨,一瞬间,他的背上就渗出大量冷汗。

【当然,历史证明了,在这个理由上,他的选择是对的。】

【大明历史自朱元璋建国到结束,共计276年;自朱棣迁都后,北京作为首都224年。】

【这224年中,北京从未被攻破,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固若金汤。没有唐朝国都六陷、天子九逃,没有宋朝数个国都,皆为南逃而设。】

【直到最后,北京才随着明朝灭亡而被攻破,可这个攻破北京之人,也是南方农民义军,而非北方游牧民族。】

明朝,永乐十六年。

刚刚听到神迹对自己迁都的肯定,还没高兴,就听到了噩耗的朱棣:“……”他有点恍惚,双手都有些颤抖,“大明,亡了?”他豁然站起身,在地上焦躁不安地徘徊,“224年,不,还有226年,十八年才正式迁都……不是北方游牧,是农民义军……农民起义!”

他剧烈喘息、眼睛通红,仿佛有一把锤子重重地敲了他的脑袋,一下、两下、三下……

作为某种意义上的第二代皇帝,他小时候正是朱元璋开国征战的时期,他知道农民们是什么情况,也知道那些看起来温顺懦弱的群体一旦揭竿而起,究竟有怎样的力量。他更知道,什么情况,才会有农民起义,什么时候,起义的力量才会大到足以推翻一个王朝。

他无法相信的是,大明,居然衰弱到那个地步了吗?明朝的政治和军队系统,居然腐烂到那种程度了吗?

“土地、土地……”他阴鸷的目光扫过殿中的几个大臣,最后看向自己的儿孙。

洪武十三年。

宫中一时间静了下来,安静极了。静得仿佛可以听到每个人剧烈的心跳声,听到每个人脑中狂乱的咆哮声。

“大明亡于农民起义……是这个意思对吗?”朱元璋的声音在寂静的空间中想起,虽然是疑问,但说的就像是陈述,“朕的政策对农民还不好吗?”他喃喃,猛地抬头转身,死死地盯住了殿内的群臣。

文武大臣勋贵们在他开口的瞬间早已惊慌失措地、整齐地跪倒在地,没有一个人敢抬头。

朱元璋仿佛没有注意到他们的动作,依旧冷冷地扫视着他们,“还是说,咱没了以后,你们贪污受贿就越来越放肆了?最后发现没人管得了你们,终于官逼民反,把咱老朱家的基业葬送了?”

群臣跪在点着足数火盆的殿内,心却比数九寒天还要冰冷,但也没有人敢于说一个字,吐露一个音节。

朱元璋冷笑数声,他已经认定了,就是这些贪官污吏葬送了他大明江山!

就看现在,哪怕他杀的人头滚滚,依旧有那么多人还前赴后继、管不住自己的手,就能猜出来日后、他没了以后的朝堂,会变成什么样子!

对了,还有田地……农民只要还有一块地,就有希望。他想起来自己小时候的情况,难道又有人开始强收土地了?是谁?是这些官员、是那些老爷们!

浓浓的杀意开始在他心头翻滚。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超品相师 福艳之都市后宫 仙道第一小白脸 第九特区 皇兄在上 明星潜规则之皇 闪婚甜妻,总裁大人难伺候! 动漫之后宫之旅 渔港春夜 修罗战神 永恒剑主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汴京春深 很纯很暧昧 我的美女老师 一念之私 这个明星来自地球 男儿行 超品鉴宝师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游龙戏唐 三国神才之胖子威武 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 无敌天下内 绿茵表演家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女皇的男闺蜜 回到唐朝做首富 
最近更新云尧长歌 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 大唐:九五至尊 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 天幕:海外遍地银山金树,速抢 穿越之我是大宋小地主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大唐:灵气复苏,全民修仙! 穿越原异界寻仙 一条路要走多远才会是尽头 极品皇太子,我一人征服满朝文武 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 开局:正经系统拒绝未成年 大宋风云 穿越李自成,亲手终结大明和大清 皇宫乐府琴手与歌女 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 神威天降九皇子 大晋第一才子 我岳父是朱元璋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今天有猫了吗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txt下载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最新章节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