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今天有猫了吗

首页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之女将星 调教太平洋 唐砖 四季锦 即鹿 佣兵的战争 抗日之铁血使命 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谍影 澳洲风云1876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今天有猫了吗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全文阅读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txt下载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8章 明朝特色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在这里多说几句。】

【关于明朝的内阁制度,实际上是文官制度的一部分,在永乐年间被建立并完善。】

【为什么出现了内阁这种制度?】

【我们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并终其一生都由皇帝直接对接六部,虽然皇权集中了,但也更累了。

朱元璋007没问题,还很快乐,但朱棣不行,或者说,大部分的皇帝都不行。】

【于是,朱棣就设立了内阁,不过内阁的品级不高,只有五品,也只是一个顾问作用。朱棣用的很顺手,后来的皇帝也挺顺手,于是沿用了下来。】

【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内阁权力逐渐变大,变成了中枢决策的机构,权力凌驾于六部之上,某种程度上也承担了丞相的一部分职能,强势的内阁首辅也约等于丞相。】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本来,看到神迹说自己废除了宰相制度,改成由皇帝直接对接六部的朱元璋还十分高兴,他觉得这是他的一大创举——嘿,咱这既避免了那些黑心烂肺的获取巨大权力来贪污受贿,又加强了皇帝的力量,怎么不是一件大好事儿?

便兴致勃勃地教导几个儿子:“……这有些人啊,你和他掏心掏肺,他和你掏心眼子!可不能让这种人出现……”

然后他听到了神迹说起来内阁职权的变化:膨胀了!膨胀成一个庞然大物了!这还得了?咱这么辛辛苦苦,就是为了让你们这些不肖子孙再搞一个同样的东西回来?

他笑眯眯的表情逐渐变得阴沉。

朱棣见势不妙,立刻退到了朱标和一群兄弟的后边,一边大喊:“爹,我也不清楚啊!况且这也不关我的事儿!我现在什么也没干呢!”

“那感情你以后就打算干了?”朱元璋冷笑,“嘿,咱就说神迹上为什么说后来那个被你处死的方孝孺会变成诛十族了,那些文人的力量怎么变成那么大的,敢情都是从你这儿开始的!咱废了丞相,你又给咱搞出来一个翻版丞相是吧!”

他喘口气,又想起来,“哦,那个被俘虏的龟儿子,他被俘了,那又有多少将士战死了?这么一来,那文官的力量得多膨胀!”

在场的重臣们听到这里,也悚然一惊。目前大明的重臣们,大多还是开国那一批,而这一批多是武将,就是文官也并非后来的那种纯粹文人式的文官。

在此时,最高官员是武将的一品,六部尚书仅有二品,且文官基本不能封公侯。

在此情况下,大家都是武将的派系,最起码也和武将一系密切相关,日后若是武将衰微,那他们又如何能得了好?

朱棣有点委屈:“那个我当时肯定能控制住啊,至于后来,那我也没想到啊!”

“你没想到的多了去了!你就不能多想想?”朱元璋大骂道,“咱还没想到朱允炆能废藩,没想到你能造反呢!”

汉朝,元朔元年。

“废掉了丞相?”刘彻竖起了耳朵,他对此非常感兴趣。

底下的大臣们都感觉自己口中发苦,眼前发黑,陛下实在太能折腾了,他又想干什么?不会也想废掉丞相制度来试试吧?

【不过,虽然堪比丞相,但并非能够完全等同于丞相。】

【为了对抗牵制内阁的权力,明朝皇帝推出了太监。在内廷中,设立了司礼监执掌“批红”权力。】

【批红也是朱棣所创,首先内阁大臣们对奏章提出建议,写在纸条上贴到奏章上,这叫做“票拟”,然后呈送给皇帝,皇帝用红字来批示,叫做“批红”。永乐年间,朱棣都是自己做批红的。】

【而到了后来,一方面为了牵制内阁,一方面减轻皇帝的负担,批红的职责就转移到了皇帝信任的司礼监太监手中。内阁要想执行自己的意见,就必须让司礼监进行批红通过。】

【而司礼监完全依附于皇帝存在,他们可以侧面影响皇帝,却不能直接对皇帝产生作用,不像唐朝后期那样可以废立皇帝。有明一朝,虽司礼监权力不断扩大,但始终受制于皇帝。】

【这样一来,皇帝就成功牵制了内阁,保证了皇帝的地位。】

明朝,洪武年。

“太监?!”本来情绪就颇为不爽的朱元璋更加愤怒了,“朱棣,你这王八羔子居然开始用太监!这是不是还让他们认字了?不然,不认字又怎么批红?”

“怎么可能?”朱棣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爹,你要相信我啊,内阁我确实有可能干出来,但太监批红怎么可能是我?况且神迹也说了,我可都是自己批红的,找太监那是后世子孙!”

“哦,”朱元璋凉凉应了一声,“那你起码干了内阁吧,至于批红,谁让你是那不肖子孙们的祖宗呢?”

朱棣立刻从跪姿一跃而起,动作敏捷、目光如炬地四处寻找适合躲避亲爹的地方,他爹这话意思很明确了,打不着后世子孙,那就只能打祖宗了。那还等什么,当然是赶紧躲了!

唐朝,贞观三年。

“废立皇帝!”李世民震惊地一下子站了起来,一时没站稳,还踉跄了几步,站在他旁边的长孙无忌赶紧扶了他一下。

二人对视一眼,脸上、眼神中都是震惊和担忧之色,毕竟一个是皇帝、又是后世皇帝的祖先,一个是为国为君的贤臣、又八九不离十会是下一任皇帝的舅舅。

其他人面色也不好看。宦官乱政,这也不是没有先例,如秦朝赵高、东汉太监更是各种各样,但没有一个直接摊在明面上说“废立皇帝”!大家都要通过一些暗地里的手段,披上一层外皮的。

而现在,贞观初年,太监掌权更是连影子都没有,后来的太监到底是怎么获取到这么大的权力的?

房玄龄拱手道:“臣以为,太监掌权之因,或许与东汉有所相似。”

众人点头,十有八九是这样,东汉因为皇帝无人无权,只好启用太监,大唐后来的皇帝想来也是因此不得不任用太监。那么,是什么原因就很重要了。

是相权膨胀?还是外戚势力?亦或者地方坐大?

所有人都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李世民重新坐下,叹息道:“走到废立皇帝的程度,大约是被反噬了吧。”不过,怎么能反噬的这么狠?不会是把兵权交出去了吧?不能吧?

他被自己这个想法吓了一跳,不愿相信,但又觉得这很可能就是真相。

【朱棣设立的另一个机构是东厂。】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设立了锦衣卫,直接对皇帝负责,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直到洪武二十年,朱元璋认为锦衣卫有滥用职权,依势作宠之态,就废除了锦衣卫。】

【朱棣登基后,重新启用了锦衣卫,但又觉得锦衣卫不够顺手,于是在永乐十八年八月,在京城东安门北面设立东厂,用宫内太监掌管东厂事务。】

【自此,宦官集团开始独立出来,之前提到的司礼监也是从此时开始独立,逐渐走上了权势的道路。】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元璋这回冷笑看向朱棣,大有一种“你说,我看你还能说什么”的意思。

朱棣听到自己真的开始任用太监来担任特务机构人员,只能再一次扑通跪下:“爹,我错了。”

汉朝,元朔元年。

之前是废除丞相,现在是锦衣卫东厂,这明朝怎么有这么多有意思的?汉武帝看的十分愉快,脸上兴致勃勃,仿佛是受到了启发,也开始思考特务机构的事情。

于是,下方的文武官员都听见了皇帝的一句自言自语:“好像有点不错啊,朕要不要也搞一个试试?……名字的话,要不要叫绣衣使者……”(绣衣使者目前认为最早出现在元鼎二年,差不多十五年以后)

众人顿时浑身一哆嗦,这可比想试试废除丞相可怕多了!这种机构,看神迹上就知道是干什么好事儿了,要是在他们有生之年也出现一个,日子还要不要过了!

你去劝劝陛下?

我人微言轻,要不你去?

我不行,况且陛下也就是想想,这东西又不是那么好搞的。

也行吧,但是我们必须时刻注意这方面。

那没问题。

一番眼神交流过后,众人稍稍放下心来(自欺欺人),重新看向神迹。

唐朝,贞观三年。

一群人面面相觑,真是没想到,这一个特务机构还不够,还要再来一个!这明朝确实挺神奇的。

“你们说,我大唐日后宦官掌权,会不会也和这方面有关?”李世民提出了一个想法,虽然他没有设立什么特务机构,但后世子孙做什么可没法保证。

他这个想法确实某种程度上符合了历史,后来唐朝设立了察事、进奏院两个情报系统,只不过这和明朝的东厂并不完全相同。

回到现在,大臣们对他这个想法表示认同,杜如晦点头:“确实有这样的可能,如果皇帝遇到权力受限的情况,也有可能借助情报机构来扩大自己或者宦官的权力。”

所以,又回到了那个问题:皇帝是怎么失去权力的?

宋朝。

赵匡胤等人对此不置可否。

毕竟,赵匡胤自己就设立了直属的特务机构,武德司,用来监察百官、清剿权臣、控制朝政。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一种手段而已。不过,任用太监,确实有导致宦官作乱的风险。(武德司在赵光义在位期间被并入皇城司)

【同时,为防范驻防军将专权,朱棣还派宦官赴外地监军,甚至委派宦官出任军职统军镇守。出使外国也因忧虑臣僚不忠而任用宦官。】

【这和内阁加起来,就形成了明朝两大力量体系,也是明朝的一大特色。】

【那就是内外对仗,十分工整。】

【明朝内廷、外廷的机构完全对称。外有内阁,内有司礼监;外有三法司,内有东厂、锦衣卫;外廷有派往地方的总督、巡抚,而内廷派往地方的也有镇守太监、守备太监等等。】

【这样既使得皇权得到保障,但也导致了两方的不断争斗。】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元璋的脸上露出了微笑:“特色?咱怎么不知道,咱一手创立的大明还有这种特色呢?”

朱棣干咳一声,假装看不见朱元璋,也听不见他的话。

其他兄弟们看到神迹中明朝的特色,都从内心生出一种佩服之意,纷纷对朱棣肃然起敬:老四\/四哥还有这方面的能力,还敢搞出这样的特色,真是万万没想到!原来,四哥\/老四确实很神奇,不愧是“神奇的太宗”中的主人公之一!

朱元璋冷嘲完四儿子,一转身就看见其他倒霉儿子们正挤挤挨挨站作一团,脸上的表情都颇为奇异。

一下子,他感觉一股火气从五脏六腑直冲脑门:“你们这是什么作态?站没个站样,咱平时就这么教你们的吗!还有,把你们脑子里的水给咱倒倒,一天天的净不知道想些什么,就知道乱七八糟!”

众位皇子们纷纷一哄而散,规规矩矩地站好,整理自己的衣着仪态,心里还不忘抱怨:咱家以前不一直这样,您老人家平时也没说我们什么啊,怎么能今天在老四那儿生了气,回头撒我们身上。

“咳”,朱标轻轻咳嗽一声,提醒自己这些有点放飞自我的弟弟们,老爷子可一直看着呢!

底下的皇子亲王们纷纷收敛神色,转换成了受到教育的愧疚、接受教导的认真之色,可谓是十分自然了。

朱元璋冷眼瞧着,几乎要被气笑了。

至于其他非大明皇朝的时空,大部分皇帝大臣们看着神迹中的“大明特色”——“内外对仗”,皆是被“惊喜”到,有的笑出了声,有的喝茶被呛了一口。

有人笑完,看着神迹中的形容,促狭道:“这‘对仗’,既是名词,也是动词啊。”

再次逗笑了一群人。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一级BOSS:你结婚,我劫婚 农家仙田 最强神医在都市 都市之最强纨绔 地狱电影院 雅拉冒险笔记 亿万婚宠:老婆,你好甜 我有一座诸天城 剑宗旁门 众神世界从虫族开始崛起 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 绝品桃花命 不可名状的道尊 淑女本色,鬼王的新妃 镇墓兽 诡秘之主 快穿女配冷静点 科技衍生 穿到80,我的老婆是大佬 林家娇娘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大宁第一衙内 醉枕三界 刀笔吏 萌宠狂妃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带着宝藏复大明王学军 三国之重振北疆 逍遥侯内 玄宇宙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红楼志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大唐岭南王 古今中外奇案录 回到明末做枭雄 世子请叛逆 魂穿大齐:我只想活命 儒侠英豪 
最近更新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 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 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 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 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 紫鸾记 红楼:玩主天下 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 弃婿崛起之路 我打罗马?真的假的? 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 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 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 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 魂穿大齐:我只想活命 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 铁血大将军王 大唐:开局入狱,无奈自爆身份 我是袁蜜水 这个王朝叫大兴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今天有猫了吗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txt下载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最新章节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