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

光头李三

首页 >>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 >>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江山美色 重生之女将星 四季锦 汉阙 抗日之兵魂传说 即鹿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乱世枭雄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 光头李三 -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全文阅读 -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txt下载 -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5章 成化五年5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张保在宫里面沉浮了三十年,他的第一个念头又岂会出错。

朱见深就是利用了张保,让其将自己不能说的话,告诉孙太皇太后,即便超脱了朱见深的谋划,张保没有告诉太皇太后,决定私自带自己偷偷摸摸的出宫,朱见深也断然不会跟着张保出去,只能在想其他的办法。

因为朱见深是大明的皇帝,他可不能以身犯险。

皇帝出宫所需的安保那可不是张保一个太监能够布置的,这种事情必须光明正大的来,要知会内阁,让中枢知道今天小皇帝出宫了。

皇帝出了宫后,还是皇帝吗?

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吗?

不。

皇帝只所以是皇帝,那是因为他身边有着强大的军队做支撑,有着掌管全国上下运转的衙门,有了这两样事务他才是至高无上的皇帝。

若是张保将他带出宫去,那他就是一个八岁毫无自保能力的孩童。

影视剧中所说的皇帝微服出巡查看天下疾苦,那几乎都是假的,他们的出巡都是有目的的,并且目的很是有针对性,保护措施也不会差,每一个合格的帝王都不会脑袋一热,谁也不说微服出巡,将自己置身于危险境地之下。

他老爹朱祁镇不算合格的帝王。

朱见深到了孙太皇太后处谢了恩,那张保也就开始下去准备了,先是知应内阁,于谦与李贤两人得知后,也不是很意外,以皇帝年幼为由,上言,不宜过度劳民伤财,大肆清道出行,应简化流程,保证安全应有天子亲卫锦衣卫负责。

朱见深并无抗拒,自己只在北京城中转转,也用不着什么仪仗队,数万的护卫,当简化出行队伍,只让中枢的一些人知道即可。

而后张保便寻来朱骥,传达了太皇太后与皇帝的旨意。

朱骥得知后,立即抽调锦衣卫三百余人,换上常服。

传旨的小太监也早就到了英国公府传旨,让他们准备一番。

英国公府嫡子张忠残废,不能理事,此时应继承英国公爵位的是张懋,乃庶长子,今年刚满15岁,在张辅病重后,张懋就已经代管英国公府了,只等着张辅去世后,便会承袭国公爵位。

张懋这个人可以说是在成化,弘治,正德三朝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少年之时聪颖,在原先历史中,曾在朱祁镇重新登基的天顺二年,去往土木堡吊唁其父与朱寿,换种说法就是代替朱祁镇去的。

在成化九年的时候,朱见深在西苑检阅部队,张懋表现良好,赐授金带,在成化十年后,开始执掌中军都督府,监管五军营,代宗的帝位就是张懋请求朱见深的,而朱见深同意后,一切事务皆是由张懋负责,两人年极相仿,君主的私交也比较好。

故在朱见深驾崩后,张懋主五军都督府兵事,一直在大明的朝堂上活跃到了正德十年,死后被追封为为宁阳王,谥号“恭靖”。

当张懋得知皇帝要来的时候,立即开始命人打扫国公府,红毯铺地,焚香祷告,并派人请来了成国公朱寿,泰宁候陈瀛等勋贵来府。

战争阴影已经过去了六年。

北京城也恢复了往常的繁华。

朱见深坐在马车中,拉开了布帘,看着车外的景象,繁华安详,这种美好的事物应该一直延续下去。

来到这个世上已经八年,朱见深从未出过一次皇宫,他也不急躁,在上一世中当小学老师的时候,他也很少出学校,生活中除了书,学生,就只剩下收藏这个爱好了。

此时的朱见深早就适应了自己的身份转变。

当老师就要好好的教学生,当皇帝就要好好的治理国家。

大明帝国虽然有很多的弊政,但却因为自身的自愈能力,慢慢的将弊政的危害缩小,当然也有一些弊政,自大明亡国都一直存在。

有人说明亡与党争糜烂,亡与神宗怠政,亡与天灾人祸,亡于晋商通敌,亡与崇祯多疑……

不无道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朱见深也有自己的看法。

他在后世生活了三十多年,也研究过这些,说亡与党争,明末东林党,阉党,齐楚浙党的互相攻防,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确实将中枢的精力都浪费在了党争之上,但朱见深觉得党争只是皇帝的一种手段,谁做大了,就扶持起另一个势力对抗,这无可厚非,只要皇帝能够掌握住,对国家绝不会有致命的威胁。

而亡于神宗,对神宗皇帝来说确实有些不公平,但他也绝对脱不了干系。

深居宫中,三十多年不上朝,大臣上的奏本,举荐的官员,皆是不批红,留中不发,让中枢对地方的掌控力下降,甚至是京师的官员也是缺额极大,这对于一个庞大的帝国是致命的,因为庞大的帝国最需要的就是官吏对于地方的管理,只有对地方管理到位,你才能保证整个国家的力量可以很短时间内凝聚在一起,但在木工皇帝的时候,魏忠贤的阉党就将这个问题解决掉了。

阉党虽然做的天怒人怨,但确实有自己的方法,将地方统合起来,这个问题也就结束。

有人说,崇祯亡国,实属可怜,若是将其放在神宗之前,大明一定不会有那个结局,可历史不会假设,即便神宗是崇祯的性格,他就能保证比自己的爷爷做的好吗?

不会的。

那么大的一个国家需要能臣与皇帝配合治理。

可皇帝找不到能臣吗?

每个皇帝的时期都有能臣,正德时期的王阳明,那可是大boos级别的,嘉靖时期的高拱,徐阶……,神宗时期的张居正,崇祯时期的孙承宗,洪承畴,孙传庭……

能人名臣辈出,但皇帝却无识人之名,外行指挥内行,这一切都是来源于明末时期的朱家皇帝素质不行。

是老朱家的性格缺陷吗,不,不是,是对于皇帝的培养。

在洪武皇帝时期,老早的立下了太子朱标,让其监国辅政,早早的锻炼其能力与对国家的掌控,不至于剑走偏锋的与大臣们争权,而到了永乐皇帝时期,朱高炽,朱瞻基,一个太子,一个太孙早就定好了。

他们的能力也没有多大问题。

可自从朱见深的老爹开始,明朝皇帝的素质就下了一个台阶。

不是说变笨了,而是自我的一种拘束松懈,对国家的权威与掌控力不够。

所以朱见深就想着自己在改变弊政的时候,也为大明立下一个储君的制度,早早立太子,早早接触国政,锻炼太子的治国才能。

“陛下,陛下,英国公府马上就要到了,陛下不要睡着了。”坐在车架前的张保探进头说道。

朱见深白了他一眼说道:“朕又不是两三岁的孩子,说睡就能睡着。“

“是,陛下。”

朱见深那么迫切的想要见到张辅,是想听一下张辅对大明朝堂各项制度的见解,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军事方面。

大明洪武年间的户籍制度,在初期的时候,确实实用,可到了后期,也成了拖累,军户没有战斗力,导致军队也没有战斗力,长期的户籍制度,压抑了整个民族的创造力。

朱见深亲政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拿户籍制度开刀。

张辅是大明的常青树,对于这些事情了解也多,自己只要看了一眼张辅,与他聊聊,便能有更丰富的见解。

张辅25岁的时候,便随父从军,从帝国一隅向整个大明中枢发起了挑战 。

26岁,父亲张玉阵亡,代替父亲指挥大军南征北战。

28岁,攻入南京,成为了靖难之役的四大功勋,受封英国公。

30岁,朱能,邱福等名将离世,让张辅成为了大明第一战将,那一年他刚三十岁。

32岁,南征灭国,收复沦陷已四百余年的国土交趾。

40岁,三次南征,灭亡了南越交趾的四个伪政权,让交趾人闻风色变,但却因为国家大策的影响,让交趾再一次的离开了大明的怀抱。

南越史书记载,辅所至多行杀戮,或积尸爲山,或抽肠系树,或煎肉取?,或炮烙爲戏,至有剖胎为二馘以应令者。诸京路以次受降。其遣民尽掠为奴婢,及转卖去而四散者矣。

48岁,跟随朱棣北伐,率军深入漠北追击蒙古大军,大胜而归。

51岁,帮助宣宗皇帝平定朱高煦的叛乱,

按照原先的历史,这个戎马一生,功绩无数的大明战神,会在七十五岁的时候,死在土木堡乱军之中。

朱见深的一言一语,改变了张辅的命运,也为其保留了晚年的一些尊严。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肥水不流外人田 农家仙田 大奉打更人 武炼神帝 西游之妖 一拳和尚唐三藏 重生都市之犀利天师 重生之福星贵女 快穿女配冷静点 嬷嬷,本宫带你飞!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我要做球王 全民魔女1994 从火影开始的宇宙世界 隐婚请低调 洪荒之盘王证道 软软娇妻驭恶夫 谍涯无痕 我的钢铁战衣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大宁第一衙内 醉枕三界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汉逆之吕布新传 风花醉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红楼之补苍天 大秦:我,公子扶苏,新一代祖龙 三国之一马平川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我的灵异笔记 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 女皇的男闺蜜 我被丧尸了100年 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 我是无敌的大寨主 
最近更新汉吏 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 极品五世子 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 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 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 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 学名张好古 大晋霸主 靠读懂人心立足 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 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 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 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 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 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 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 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 穿越白虎之洪荒 伏羲夫妻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 光头李三 -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txt下载 -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最新章节 -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