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臣

关山路

首页 >> 贰臣 >> 贰臣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双龙传 汉阙 古代美食生存手札 我在大唐有块田 康熙大帝 至尊特工 大夏第一假太监 奉系江山 乱世枭雄 春秋我为王 
贰臣 关山路 - 贰臣全文阅读 - 贰臣txt下载 - 贰臣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9章 天水姜伯约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于是安定太守崔谅匹马前往城边。

“城下何人!”很明显,这几天被马超几人打怕了。

崔谅自出其名:“我乃安定太守崔谅!有要事面见杨太守!快放吊桥。”

“崔太守?快放吊桥!”见诸葛亮退兵,众人才敢放下吊桥。

杨陵闻崔谅来,连忙问:“不知太守可是带兵前来?”

崔谅边走边道:“唉,诸葛亮擒我,叫我前来说降,让杨兄擒拿夏侯懋啊!”

二人走入府内,杨陵听完道:“我等受魏主大恩,才能守此城,诸葛亮三言两语,你我岂能反之?”

崔谅连连点头,二人礼毕入座:“我也以为如此,可无奈啊。”

杨陵心有妙计:“或可将计就计!随我去见夏侯驸马!”二人便到了夏侯懋出,夏侯懋听完前言后语:“这诸葛亮真是太天真可恶了!”

“太守以为如何?”夏侯懋问。

杨陵道:“我以为,可以将计就计!一举除掉诸葛亮。”三国时期最难副本之生擒或活捉诸葛亮,目前为止只有一个人达成。

夏侯懋欣喜:“太守讲来!”

杨陵道:“可让崔太守回去面见诸葛亮,说我愿献城,让诸葛亮带兵前来!待他入城,设伏兵杀之!”杨陵绘声绘色,听得夏侯驸马觉得胜券在握了都。

于是拍案而起大喊:“好!此计甚妙!”

“烦劳崔太守再走一遭!”

崔谅见夏侯懋没有怪罪自己不说甚至还愿意给自己立功机会:“多谢都督。”

崔谅独自再前往蜀营。

奉孔明之命,无人拦他,并将他请入孔明营中。

孔明营中文武将皆在。

崔谅见过:“丞相!”

“崔太守所言如何?”孔明问。

崔谅道:“杨陵愿献城门!丞相可放心前往。”

如此区区小计岂能瞒过孔明。

于是孔明便问:“杨太守愿降自然最好不过,诶,为何没将夏侯懋一起擒来?”孔明笑盈盈的,倒是让崔谅没起疑心以为是正常询问。

崔谅便答:“唉呀,丞相不知啊,那夏侯懋护卫众多,而杨太守手下又无丞相手下马超、赵云等辈,不敢轻动啊。”

孔明还是笑盈盈的,主要是憋不住啊,从他出山到现在为止,这计策属于是最拉的计策了,孔明轻描淡写道:“此事好办!”

孔明指着关兴张苞道:“我可命张苞、关兴二人率兵百人,扮做安定军马随太守入城,夜间擒夏侯懋易如反掌!”

崔谅虽然暂时没骗到孔明,但是想着能骗到关兴张苞二将也是极赚,于是行礼:“就依丞相。”当然他可能也没想到这俩将可能不是那么普通。

只能说这波诸葛亮老千层饼了。

而杨陵收到消息后连忙持崔谅之信告知夏侯懋,急匆匆道:“都督,情况有变啊。”

二人相伴入府,杨陵继续:“诸葛亮要派两将携百兵入城,欲擒拿都督。”

夏侯懋焦急拿着信查看不敢相信:“这……这这这这……诸葛亮……”

“这诸葛亮真是诡计多端!”夏侯懋快吓死了,想着诸葛亮居然可能识破了,就算没有识破这关兴张苞二人只要入城,恐怕难杀。

杨陵连忙问:“都督,此事如何处置?”

夏侯懋想着反正来都来了我还怕你不成:“诸葛亮既遣兵将前来,可见他已信任崔太守,可将刀斧手埋伏于我府中,待蜀将前来,先斩杀之!”

杨陵的频频点头让夏侯懋觉得自己计策完美说得越来越起劲:“然后再骗诸葛亮入城!哼哼,谅他诸葛亮三头六臂也难逃。”

杨陵又不管那么多便回:“我这就去准备。”

蜀营已准备完全。

崔谅道:“丞相?”崔谅见蜀军迟迟不动,孔明笑道:“哦!太守莫急,此二人乃张、关两位将军之子,容我多多嘱咐几句,太守可先去。”

崔谅也没多想便先去了。

孔明嘱咐二人:“进城便夺城。吾遣亲信将关兴、张苞随足下先去,只推救军杀入城中,以安夏侯楙之心;但举火,吾当亲入城去擒之。”

时值黄昏,关兴、张苞受了孔明密计,披挂上马,各执兵器,杂在安定军中,随崔谅来到南安城下。

杨陵在城上撑起悬空板,倚定护心栏,问曰:“何处军马?”

崔谅道:“我乃安定太守崔谅!率领本部兵马前来救援!”俩人一唱一和的。

杨陵道:“开城门,放吊桥!”

杨陵亲自迎接:“崔太守!”

杨陵下城,在门边迎接。关兴手起刀落,斩崔谅于马下。

杨陵大惊,急拨马奔到吊桥边,张苞大喝曰:“贼子休走!汝等诡计,如何瞒得丞相耶!”手起一枪,刺杨岭于马下。

区区数百魏军,蜀军一阵厮杀,夺下城门,关兴点火:“冲!”见火起,蜀兵四面八方围城攻之。

张苞带头大喊:“活捉夏侯懋!杀!”

夏侯懋听蜀军兵起:“啊!”自知中孔明计中计:“诸葛亮!真狡猾!”遂要逃走。

夏侯楙措手不及,开南门并力杀出。一悍军拦住,为首大将,乃是子龙:“驸马爷何去?”

夏侯懋只得逃窜叫部下去挡住,手下交马只一合,生擒夏侯楙于马上,余皆溃散,本以为可以逃走。

“马超来也!”马超尽皆杀死,一个不留。

对此,山上的王渝那是一无所知,该干啥干啥,吃喝玩乐样样俱全,就是没带祝融夫人有点小烦。

孔明入南安,招谕军民,秋毫无犯。众将各各献功。孔明将夏侯懋囚于车中。

众将登城,孔明轻拂羽扇,众军见孔明上城礼:“丞相!”

子龙笑道:“丞相智取二城,生擒夏侯懋,真是神算。”

二人对视而笑:“老将军过奖了,若非老将军与马超将军擒拿夏侯懋,我岂能成?”

子龙连连点头笑着。

孔明大笑:“我本想取安定、天水,不料崔谅诈降,故而随机应变,将计就计也!”二人随后大笑。

马谡在旁听着略有感触便问:“丞相如何得知此人诈降也?”

子龙也想听听孔明高计。

孔明笑道:“幼常子龙,我已知此人无降心,故意使入城。彼必尽情告与夏侯懋,让将计就计而行。我见来情,足知其诈,复使二将同去,以稳其心。此人若有真心,必然阻当;彼欣然同去者,恐我疑心也。他意中度二将同去,骗入城内杀之未迟;又令吾军有托,放心而进。我暗嘱二将,就城门下图之。城内必无准备,吾军随后便到,此乃我出其不意之计也!”

说罢,众人皆明白大笑:“丞相真乃神人。”遂叫子龙、马超去取天水郡,孔明计天水定出兵援助,内部空虚,这是大好时间。

再说这天水郡太守马遵,听知夏侯楙困在南安城中,乃聚文武官于府中商议:“今夏侯驸马被诸葛亮困于城中,我等奈何啊?”

有文臣道:“夏侯驸马乃金枝玉叶,倘有疏虞,难逃坐视之罪。太守何不尽起本部兵以救之?”

马遵岂能不知:“我恐诸葛亮用计诈我,唉!”

这时。忽报夏侯驸马差人到。

便是那人,受孔明马岱之计之人。

便也有那卖惨公文,浑身是血道:“都督求安定、天水两郡之兵,星夜救应,安定已出兵援助,求太守相助。”说罢,此人假晕过去。

马遵不再犹豫:“听我令,集数万兵马,去救夏侯驸马!”

马遵带城中数军,出城去,行不过数十里。

一小将追来问马遵:“太守率兵欲往何处?”这马遵倒也是不傲便答:“夏侯都督被困南安,蜀军连日攻城,万分危机,遣兵前来求救,我岂能不去?故率军前往。”

“哎呀!太守众诸葛亮奸计也!”众人看去。

乃天水冀人也,姓姜名维,字伯约。父名囧,昔日曾为天水郡功曹,因羌人乱,没于王事。维自幼博览群书,兵法武艺,无所不通;生得俊俏又奉母至孝,郡人敬之;后为中郎将,就参本郡军事。

马遵不解:“伯约,何出此言呐。”

姜维问:“安定出兵,太守可曾打听?”

马遵道:“未曾派人,只夏侯驸马派人前来告知。”

姜维分析:“夏侯都督被困南安,水泄不通,岂可有人能冲出重围?前来求救?更何况那人无名无姓,怎可相信?”

马遵将信将疑,姜维再道:“何况安定报马,又无大魏公文,以此观察,此人乃蜀将诈称魏将。骗得太守出城,料城中无备,必然暗伏一军于左近,乘虚而取天水也!”

“报太守,那人逃也!”探马来报。

马遵这才相信姜维:“若非伯约,则必中诸葛亮诡计也!”

“可南安危急!如何解救,还望伯约教我。”马遵把希望寄托给这小将军了。

姜维倒也自信:“我有一计,必可生擒诸葛亮,解南安之围。”又要生擒诸葛亮,牛的。

再看孙权这边。

那陈震代表蜀国出使东吴,孙权自知蜀欲请东吴出兵,心中无底,只托病言不可见人,让陈震于客栈等候,急召陆逊从荆州归来议事。

“陛下!大都督陆逊请见。”近臣问孙权意见,孙权连忙起身前去迎接:“与我去速迎伯言。”

“陛下!”陆逊见孙权亲自来迎便要拜,孙权一把扶起陆逊:“伯言何必如此客气,伯言乃我江东重臣,不可行如此大礼。”说着孙权握着陆逊的手便走入府内入座。

礼毕。

“不知陛下急召我来,所为何事?”陆逊急匆匆赶来,下令严防荆州。

孙权叹息道:“朕登基称帝,乃伯言与众臣一再劝导,如今西蜀使臣已到数日,朕不知如何见他。”

陆逊也没对孙权对使臣如此无礼感到意外,毕竟他知道江东文臣没什么好东西:“陛下所忧,不过二事。”

孙权期待般看着陆逊。

陆逊道:“其一与蜀战或与魏战。”

“陛下称帝,忧蜀帝讲陛下僭越,是否?”陆逊问。

孙权点头:“不错。”

陆逊替他解忧:“陛下可知汉室已衰亡多久了?”以孙权的脑子不太能回答这样高级的问题。

“这……”

陆逊见状道:“已然五载。”

孙权可不这样认为:“那刘备在西蜀称帝……”

陆逊反驳:“既无天命玉玺,又未一统山河,何以为汉帝?何以称为汉室?”陆逊见孙权还是那副司马脸又道:“况汉室衰微,朝纲祸乱,英雄者早该自立为帝,昔日先主孙策不正如此?”

见陆逊拿孙策比自己,孙权一下子就来了精神:“伯言之语,使朕茅塞顿开啊。”陆逊心里苦怎么又顿开,我还没讲完。

不过陆逊还得继续告诉他:“今陛下为帝,蜀亦然为帝,但外患仍是曹魏,曹魏坐拥中原河北,难以一国吞之,当今国策仍要与蜀和。”

孙权担心的是被打,不是主动出击,除了偷袭。

陆逊也知道便道:“诸葛亮乃世间英才,绝不可能与刘备这般意气用事啊,陛下。”孙权大喜:要不说还得是伯言呢。

孙权还没开始高兴,毕竟陆逊要讲另外一事便打断孙权的笑声道:“其二,陛下担心的或是蜀帝南征一事。”

不错,孙权确实是担心此事,当年鲁肃告诉他,自己比刘备、曹操要小,熬过他们,后主刘禅软弱无能全仰仗诸葛亮,而魏司马懿非常人若是遇庸主,曹魏必乱。

但时至今日,孙权发现好像曹丕比自己强,妈的曹叡好像也比自己强,现在搞的刘禅马上都要比他强了,这还了得?

但陆逊觉得绝不是如此:“闻言,此子好蛐蛐,善玩乐,不善治国。”陆逊的话很正确,王渝没魂穿之前刘禅就是这样,魂穿之后可能就是好色之君了。

“此次南征,恐诸葛亮之计也。”陆逊很担心诸葛亮这个对手,毕竟当年公瑾认为:既生瑜,何生亮。虽然有些许谦虚,但不得不说,孔明的实力是让周瑜忌惮的。

“伯言此话如何理解?”孙权就跟小学生一样,反正我不懂我就问,以前问周瑜鲁肃吕蒙,现在问陆逊。(东吴大都督短命跟孙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哥们也喜欢摆。)

陆逊道:“诸葛亮借南征之事,宣蜀帝之威,我猜诸葛亮以赵子龙为前锋征南。”陆逊远在荆州但手眼通天。

孙权想了想探报:“不错,不错,是以赵子龙为前锋。”

陆逊觉得自己猜对了:“那赵子龙当阳长坂坡独战曹军近百万大军,去讨伐一些南人岂不是绰绰有余?”

陆逊下结论:“诸葛亮定是以此为噱头,让我二国看看蜀帝威风。”这一说完孙权放心了,想着肯定还是诸葛亮出谋划策,赵云前去执行,蜀帝可能根本就没去南方。

“那可见西蜀使臣?”孙权现在基本已经心中没有什么烦恼了。

陆逊笑道:“早该见了,陛下。”

遂请陈震。

庙堂上,陆逊远在荆州若是出现在了朝上,岂不是略有阴谋?故陆逊没有出现。

见了孙权,呈上国书:“丞相与陛下闻吴大帝登基特令外臣前来祝贺,并带蜀中金银、绢帛前来。”

孙权将呈上来的国书再三翻阅,大喜:“蜀帝与诸葛亮真是当代英才啊。”

“陛下!”陈震道:“今我丞相已出兵汉中,约吴大帝一并伐魏!”

孙权现在正在兴头上满口答应:“好!朕便从了蜀帝之意,伐魏!”

“来人,设酒摆宴!招待我盟国使臣!”

一时间,吴国建业上下欢腾。

又是烹羊宰牛,又是欢歌燕舞。

孙权不仅跟他吃喝玩乐,还跟他盟誓以告神明,毕竟与西蜀的同盟一直在的话,吴国也就安全,不是每个国家都跟自己的东吴一样喜欢去骗,去偷袭。

玩得忘乎所以,还是陆逊叫人催促孙权。

孙权这才想起来,大臣陆逊还在府中等他。

遂嘱咐众臣陪好陈震,自己有些醉意,要先些回府。

“伯言久等,伯言久等。”孙权赶入府内,陆逊:“无妨,陛下请。”

礼毕。

孙权告知朝堂上:“诸葛亮约我起兵伐魏,不知伯言如何看来?”

陆逊问:“陛下答应否?”

孙权有些难为情:“朕允诺。”

陆逊就知道孙权好面子肯定要答应便道:“此乃诸葛亮惧司马懿也,司马懿虽被魏主罢官,但这不过是魏主权衡之计,若是诸葛亮大军北伐,魏主必重启司马懿。”

孙权又中计了:“这可如何是好?出兵进攻?”

陆逊早有对策:“陛下乃一国之君,不可言而无信,可虚作起兵之势,遥与西蜀为应。待诸葛亮攻魏急,吾可乘虚取中原也。”

“陛下当修国书往汉中诸葛亮处,便可。”陆逊依然只是把诸葛亮当做蜀汉第一理事会主席,依然是小觑了王渝。

“好!”孙权遂写国书让陈震带给孔明,并即时下令,教荆襄各处都要训练人马,择日兴师。

王渝这边见南安城中蜀旗林立不免疑惑问赤刑:“前些日子南安久攻不下,今日却……”

赤刑正想说,恐怕是丞相计策。

王渝笑了:“定是魏军想骗我与丞相!我岂能中计?”好家伙,你可太有信心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御心香帅 官梯 无限群芳谱 花都太子 都市皇宫 重生之神级明星 老婆大人有点冷 独步成仙 田野花香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快穿:宿主她一心求死 猎艳谱群芳 绯色官途 兽血沸腾 师娘,别玩火 田园喜事:夫君,我错了 官场铁律 开局金风细雨楼主,一刀惊天下 快穿:男神又苏又撩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大宁第一衙内 皇叔威武:霸宠小娇妃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汉逆之吕布新传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带着宝藏复大明王学军 红楼之薛霸王 无敌天下内 大成王朝专务司 庭院带着我来到了古代 三国之一马平川 刀镇寰宇 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 女皇的男闺蜜 大宋必须浪 (完结)女特工穿越成首富千金:特工皇后 红楼被我玩坏了 伐清1658 玩转明末 
最近更新落魄世子科举路,红颜相伴展风华 明末封疆 铁蹄哀明 镜子通古今,我靠亿万物资养扶苏 大明:家父朱元璋,我当逍遥王不过分吧? 战神王爷请冷静,你我古今不通婚! 东京话事人,我就是这么拽 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 铁血杨家将 草根的逆袭之路 功高震主要杀我?我反了,你悔啥? 断绝关系后,偏心王府悔不当初 三国之寰宇天下 给大宋续命从穿越成赵构开始 三国刘修传 匈奴入侵?我开局三万克里格! 我在大宋当苟王 朕,九五至尊,立志砍死太上皇! 臣退了,陛下别哭着来求我 寡妇村的少年 
贰臣 关山路 - 贰臣txt下载 - 贰臣最新章节 - 贰臣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