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士

子率以正

首页 >> 大明国士 >> 大明国士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名门艳旅 汉乡 男儿行 江山美色 富贵小丫鬟 唐砖 北朝求生实录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宠文结局之后 
大明国士 子率以正 - 大明国士全文阅读 - 大明国士txt下载 - 大明国士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五百章 王朝的大坑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陈堪一锤定音,朱瞻基也不好再说什么。

云程笑呵呵的上前,开始和那木讷的谈起了价钱。

此处广场之上步辇约莫二十来驾,一架步辇上山需二十文钱,抬步辇的百姓每人十文,步辇不算钱,二十驾步辇便是四百文钱。

若是还需要抬着下山的话,每架步辇需要追加十文,并追加误工费二十文,这是一天能够跑两趟的价钱来算。

合计下来,总计一贯钱。

当云程和那木讷汉子谈好价钱的数额传进朱家兄弟的耳朵里,不管是朱瞻基还是朱瞻壑都沉默下来。

在此之前,他们实在很难想象,一贯钱便能雇佣四十个成年人一整天时间跟着他们打转。

毕竟,他们是真正一掷千金的主,哪怕是去聚德楼订上一桌酒席,最少也是十贯宝钞打底。

朱瞻基有些闷闷的朝张元初拱手一礼道:“是我误会你们了,抱歉。”

张元初一愣,急忙回礼道:“殿......贵人这是说的哪里话,与人方便便是与己方便,区区小事,不足挂齿。”

云程和那汉子算好了钱,便取出铜钱准备先给钱。

一贯钱,而且这些百姓还要拿去分,自然是用铜钱比较方便,宝钞的额度太大,他们不好分。

五十文钱到手,每个百姓脸上都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五十文钱,听起来不多,但今天这一趟,便相当于他们以往干个三五天的收入。

毕竟,不是每个来龙虎山游玩的贵人都会租用他们的步辇的。

事实上能来到龙虎山的贵人,他们自己都会携带步辇前来,他们也看不上百姓们这种简陋的木架子。

也只有少数家资不丰,置办不起步辇,但又笃信道教必须上山叩拜三清祖师的小官小吏会用他们。

朱瞻基顶着一张不高兴脸坐上了一张步辇,见抬辇的汉子脸上的笑容挥之不去。

不由得眼珠子一转,问道:“像你们这样,每日靠行脚为生,一年下来可有富余的家资,另外日食的粮食又是从何而来,为何不愿好好种地呢?”

“贵人说笑了,小人等人靠行脚为生,虽说辛苦了些,但至少勉强能够饱腹,要是回去种地的话,只怕是一年到头不仅糊不了口,还得倒欠官府税粮,至于每日的日食,家中妻儿老母苦一点省一点,山间野菜摘一点,也能糊弄一下肚子。”

汉子约莫是见的贵人多了,回答起这些问题来行云流水丝毫不见打盹,甚至一边说着,脸上还露出了一个淳朴的笑容。

朱瞻基点点头,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是若有所思的问道:“我记得我朝农税税率似乎并不算高,怎的种一年地反而还是倒欠粮税,可是官府苛刻,征收苛捐杂税?”

汉子本来正在卖力的抬着步辇爬台阶,听见朱瞻基的问题之后,顿时失笑道:“公子莫不是京师来的贵人?”

朱瞻基诧异道:“壮士何出此问?”

汉子摇头笑道:“像公子这样的贵人,小人每年都能遇上那么几回,每回一来就是和小人等人打听地方官府是否收缴苛捐杂税,小人都习惯了。”

“呃~”

朱瞻基一愣,思索片刻之后,便明白了汉子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想来汉子所说的应该是都察院那些巡按御史。

朝堂监视地方官府,分为明面与暗中,暗中自然是几个特务机构,至于明面上,便是都察院与户部以及吏部组成的暗访钦差。

龙虎山虽然不属于应天府治下,但距离京师并不算远,所以汉子能有这番见识不算稀奇。

见朱瞻基沉默不语,汉子也不再继续卖关子,直言道:“公子想差了,自从当今皇爷成了天子,官府哪里还敢收什么苛捐杂税,小人说的倒欠税粮可不是苛捐杂税,而是朝廷正经征收的税。”

朱瞻基眉头紧皱,朝廷的税收这么高吗,为什么他不知道?

汉子回过头看了朱瞻基一眼,见他的表情不怎么好看,不由得压低了声音道:“公子应该不知道咱们江南的人有多少吧?”

“朝廷定下来的税其实不高,怪就怪在咱们江南啊,是个好地方,人太多了,并且人现在还越来越多。”

汉子的话语之中满是唏嘘,但朱瞻基的脸上却是疑惑之色更甚。

问道:“这人多了,怎么反而还交不起税了?”

汉子苦笑道:“人多了,地就少了啊,咱们大明是按人头纳税,人越来越多,地就那么点,每个人分到的土地糊口尚且不够,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交税啊。”

听着汉子话中的苦涩之意,朱瞻基的脑子一下子就像是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脸上更是瞬间露出明悟之色。

他懂了。

原来是这样!

他不由得下意识的将目光投向了另外一架步辇之上的陈堪。

所以,这便是老师一定要来龙虎山的第二个目的吗?

老师是想借助此事告诉他,大明的税法出了问题?

朱瞻基越想越觉得有这种可能。

大明如今施行的乃是丁口税,也就是汉子口中的按人头收税,再说得直白一点,就是租庸调传统收税方式。

每个成年丁口每年需要交纳多少粮食,服多少天劳役,都是一个标准。

这样的税收方式,放在王朝初期,对于王朝的发展是具有很强大的推动力的。

王朝初建,百废待兴,地多人少,所以按丁口收税没有问题。

但随着王朝的发展进入一定的阶段,人口一定会迎来爆炸式的增长,尤其是江南这等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的好地方,人口增长的速度只会越来越快。

人口多了,人均耕地面积就减少了,再加上地主豪强兼并土地,导致百姓手中的土地越来越少,这个时候再按照人头收税,那就是纯纯耍流氓了。

百姓交不上税,那就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背井离乡沦为流民去其他地方乞食,要么卖身为奴成为地主豪强的佃户。

而大明的地主豪强是不交税的。

最后导致的结果便是官府收不上来足够的税,只能对本就穷困的百姓下手,巧立名目征收各种苛捐杂税。

但百姓越来越少,流民和奴隶越来越多,王朝越是征收苛捐杂税,越是没钱。

一旦形成这样的恶性循环,那唯一的结果就只有改朝换代,重新进行利益分配!

朱瞻基足够聪明,所以他很快就能想透这些事情。

至于以前为什么没有想到,只能说有些事情,必须要有人点一下,点一下,整个人就通透了,若是没人点,那想一辈子也不可能想明白。

就像后世某位勤政的帝王,若是有人能点他一下,指不定他做的那些事情还能起到一点效果。

这个汉子和朱瞻基没有什么利益冲突,所以他说的话,朱瞻基不用担心有什么陷阱。

只是陷阱没了,取而代之的却是一个大坑。

朱瞻基收回视线,心中苦涩至极。

难怪,难怪这一路走来,老师的行为会如此奇怪,不仅要他去体验什么人间疾苦,还要让他深入地方去看,去想,去感同身受。

原来是在这里挖了个大坑等他。

税收啊,自古以来,税收便是一个王朝从上到下最大的一个蛋糕,最肥的一块肥肉。

中央也好地方也好,乃至于宗室,整个大明,都是靠着税制运转。

别看现在大明似乎正在源源不断的从海外带回无尽的财富。

但那些财富,肥的永远只是少数人的腰包,和寻常百姓其实关系不大。

大明真正的大头,靠的还是丁口税。

并且将来很长一段时间,丁口税的地位都不可能被商业所取代。

就是这么一块肥肉,却是用普通百姓的骨油制成的。

别说他现在只是个皇太孙,就算他现在已经登基九五,但凡他敢说不许别人再吃这块肥肉,只怕也会被撕成碎片。

心中被苦涩填满,朱瞻基忽然有些茫然。

这题太难了,他好像不太会做。

再度偏过头看了一眼躺在步辇上闭目养神的陈堪,朱瞻基忽然觉得,这个皇位让二叔去继承似乎也不错。

汉子不再说话,朱瞻基也不再发问。

两个道士在前面领路,二十多驾步辇抬着以陈堪为首的一群贵人晃晃悠悠的爬山。

龙虎山的山势不算高,但异常的险峻,并且陈堪等人还打算去大上清宫上香,需得翻过好几座山。

所以,前进的速度很慢。

中午时分开始爬山,用了整整两个时辰才来到大上清宫门前。

龙虎山上主峰之上,宫观隐于林丛之间,袅袅檀烟萦绕,主殿大上清宫之中隐隐有某种极富韵味的吟唱声传来,配合着悠扬的钟声,让略显躁动的整支队伍都在不知不觉间平静下来。

到地方了,陈堪便结束了闭目养神,率先自步辇上起身。

朱瞻基和朱瞻壑则是去产妇常宁和云娘。

陈堪背着手打量了一下眼前大气磅礴的宫观,不由得感慨道:“鹤和猿吟清彻底,龙蟠虎踞翠为屏。真人一笑梅花发,三十六天春不同。”

宋代诗人潘阆这首《游龙虎山赠天师》,可谓是道尽了龙虎山身为道家祖庭的气势磅礴。

尽管陈堪只念出了下半阙,但仍旧引得所有人频频颔首。

大张小张两个道士更是一脸的荣幸之色,仿佛陈堪夸的就是他们。

待陈堪感慨完毕,张元初上前稽手一礼,问道:“贵人,玉皇阁备有素斋款待,不如先去祭拜五脏庙,再来为大天尊上香。”

张元初所说的大天尊,不是指后世的玉帝,指的道门三清之一的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

大上清宫虽然供奉的是三清,但主祭的乃是上清灵宝天尊。

至于玉皇大天尊,乃为玉皇阁主祭。

同时,玉皇阁也是龙虎山道士们的食堂。

闻言,陈堪点点头,回礼道:“劳烦道长领路。”

张元初点点头,一群人便浩浩荡荡的朝玉皇阁而去。

素斋,顾名思义,山上专门用来款待香客信士的斋饭。

道门虽然不忌荤腥,但也不会随时把杀戮挂在嘴边,大多数时候,道长们都是喜欢与人为善的。

来到玉皇阁,小道士张本初领着侯府的下人和抬辇的百姓们去偏殿用饭。

张元初则是领着陈堪和大小朱还有常宁和云娘进了正殿。

正殿之中,不少道士手持木制的餐盘正在排队,他们很安静,几乎没有发出一丁点声音。

看见张元初,也只是微微颔首。

至于陈堪等人,则是被他们华丽丽的无视了,或者说不是无视,而是陈堪等人已经影响不了他们的心智。

跟着张元初在大殿里左绕右绕,一群人绕到了一个宽阔的房间。

房间里,一个慈眉善目的老道已经在等候。

看见陈堪之后,老道士站起来朝几人行礼道:“几位信士,老道有礼了。”

一看老道身上的着装,陈堪便已经洞悉此人的身份。

当即还礼道:“小子见过无为阐祖光范大真人。”

老道正是四十三代大天师张宇初,“无为阐祖光范大真人”则是洪武十一年朝廷给张宇初的封号。

建文年间,张宇初天师之位被夺,人被流放。

朱棣上位之后,打着恢复祖制的旗号,对于建文一朝的政策该废的都废了,张宇初也官复原职。

二人互相见礼之后,张元初便退到了一旁。

张宇初招呼陈堪几人坐下,眼神在朱瞻基身上停留了好久。

朱瞻基和张宇初对视片刻,不由得下意识的低下了头。

现在他内心的想法太多,他甚至怀疑这是老师联合龙虎山给他做的一个局。

但目的是什么,他暂时想不到。

感受到朱瞻基的情绪不对,朱瞻壑下意识的挨近了他一点。

看着朱瞻壑的动作,朱瞻基不由得心中一暖,随即在陈堪一侧坐下。

道门素斋,自然是没有酒肉的,此次陈堪来龙虎山也不是为了吃肉喝酒,所以一群人就是埋头干饭。

吃饱肚子,陈堪打了个嗝,这才朝张宇初拱手道:“今日有劳大真人款待,也要多谢张道长为我等领路。”

张宇摇摇头,笑道:“无妨,贫道就是好奇,陈善信不去云南,来贫道这龙虎山做什么?”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肥水不流外人田 恰似寒光遇骄阳 渔港春夜 亿万盛宠只为你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一级BOSS:你结婚,我劫婚 逍遥人生 福艳之都市后宫 男欢女爱 官道之色戒 宋檀记事 神秘世界:开局睡觉就会死 艳海风波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都市极乐后后宫 陈二狗的妖孽人生 无限群芳谱 武侠之神级大宗师 玄幻之我来到十亿年后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游龙戏唐 橙心如意剑 重生南非当警察 萌宠狂妃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三国之一马平川 大宋必须浪 
最近更新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 我不叫谢石头 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 穿越大明朱雄英 班超传奇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 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 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 成州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我教原始人搞建设 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大明国士 子率以正 - 大明国士txt下载 - 大明国士最新章节 - 大明国士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