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剑仙

七月未时

首页 >> 儒剑仙 >> 儒剑仙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官道之1976 鸾凤替,皇的神秘隐妃 王爷太妖孽:腹黑世子妃 重生追美记 学长凶猛 (修真)破戒 风起北方 我的狐仙女友 空间:他们修仙我种田 爱上野玫瑰 
儒剑仙 七月未时 - 儒剑仙全文阅读 - 儒剑仙txt下载 - 儒剑仙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七十六章 掌教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太昊剑宗执法堂上空。

一道道儒家正气不断奔涌,形成了巨浪,铺散开来,蔚为壮观。

而在那无数的儒家正气当中,是一位位儒家弟子的真身被映照了出来,站于光芒当中,望向下方,虽很难看清楚面容,但从气息上看,这些人当中有才只是知圣境的读书人,但也不乏数十位名望极高的大儒,站在其上。

他们身上所涌现出来的气息,自天穹上降下,然后汇聚在了宋知书周边。

但如此举动,已经表明了每个人心中的态度,那就是要保住宋知书。

而在那强大的儒家正气不断涌动之下,执法堂上的那杀意全都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平静。

“儒家读书人动用力量,将真身映照而出,降临到了我太昊剑宗.......”

“宋知书当真有如此份量,能够让儒家做到这种地步吗?”

“难怪他之前一直有恃无恐,原来有底牌在手中。”

执法堂的众弟子,看着那映照出来的千百道身影,也全都被震惊了,难以置信,一是没有想到儒家读书人居然会为了宋知书这样做,因为从京都映照真身到太昊剑宗非常的麻烦。

仅仅是一尊大儒肯定做不到,需要多位大儒合力协作才行,所以这种做法,足够看出儒家读书人,对于宋知书的重视。

更有人猜测,或许宋知书早就知道,那些大儒会如此,才敢将事情闹大。

只不过他们依旧不清楚,宋知书为何有这般强大的自信心?

是因为天赋,还是那片引起天地异象的经文?

这点众弟子无从得知。

但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儒家千百人映照真身而出,无论出自于哪种原因,现在宋知书是很难动了。

与此同时,截一宫。

太上长老端坐在阴阳八卦当中。

看着面前水镜中的景象,看着那降临的儒家读书人,心中也惊愕了。

因为就算太上长老也没有想到,古云大儒,居然要将宋知书力保到底,让大周王朝千百南派读书人映照出来,表明自身的强硬态度。

“恐怕这宋知书也是得到圣人造化的九人之一了,那篇大学之道非同等闲,不是一般人能够着出来的,看来今日宋知书是无论如何都死不了了。”

太上长老出声,讲出心中猜测,能让古云大儒如此,又有南派儒家选择鼎力支持。

除了宋知书得到圣人造化,又有其他什么解释呢?

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挥了挥衣袖。

面前的水镜直接消失。

太上长老知道,这件事情无需自己插手了,至于宋知书得到圣人造化的事情,也不会去管,他现在一切的希望都在李青舟身上。

李青舟的圣人造化在天下九人之中属于第二星,算是独一份的,至于其他什么人的圣人造化。

在太上长老看来,都不及李青舟,当然除了那位天命星。

玄一宫。

一袭白发的慕长歌望向执法堂所在的方向。

他的眼神依旧是那样的平静,与之前想比并无任何变化,仿佛什么事都无法搅动其心神。

“难怪古云大儒从头到尾都在选择维护,难怪那些大儒会选择降临剑宗,原来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宋知书。”

慕长歌想起之前,宋知书所诵出的那篇大学之道,眼中带着思索之一。

大学之道之中的道理很深,且对方诵出,也是对于自己那番君子与善恶的回应,慕长歌虽然没有进行参悟理解,但也知道自己的言论在宋知书所诵出的大学之道面前,确实相当浅薄。

宋知书在慕长歌眼中,的确算不上什么,不过别人的长处他也不会否定。

“宋知书,你的表现超出我的预料,但有些事情总要有个结局。”

慕长歌自语,然后缓缓站起身来,一缕缕纯阳剑意在周身不断席卷,整个大殿都因这股剑意而在抖动,似乎有些承受不知。

而下一刻,慕长歌的身形顷刻间消失在大殿中,那厚重的剑意也随之闪开。

与此同时,执法堂上空。

绿儿姑娘看着站于自己对面的儒家读书人,心中的自信终于被击破了,她面色惨白,不止因为那千百儒家读书人,更是因为那浩瀚的儒家正气,向着自己威压而来。

手中的下品道器飞剑沉渊,由于于生出了灵性,似乎也感觉到了压力,在不断轻鸣。

“古云先生,儒家真的要为一个宋知书,做到这般程度吗?”

绿儿姑娘深吸一口气,强行平复心中的慌乱并且开口。

而言语中,也带着些许恭敬。

同时收回手中的道器飞剑,如此情况,已经不适合强行出手了。

在她的心中,从未想过宋知书有如此份量,能让大儒如此,更让千百儒家读书人一齐选择支持,自己是代表公子,但此事已经超出了掌控的范畴。

这可不是一尊大儒,而是大周文宫南派所有读书人啊,绿儿姑娘得罪不起。

所以她只能再次开口,不过这一刻的语气,却比之前软下许多。

“绿儿姑娘,不是老夫要如此,而是老夫不得不如此。”

古云大儒声音平淡,并未对刚才的事情多做计较,继续道:“绿儿姑娘,老夫并不是要强行包庇维护宋知书,只是想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理清楚,知所先后,再进行惩处,并不是别的意思。”

古云是大儒,自然不会以势压人,只是之前绿儿姑娘做的太过,不分缘由,不讲道理。

自己只不过是一道意志,无法阻止对方杀人,最后才选择了这个办法。、

绿儿姑娘闻言沉默了,没有说话。

面对这种情况。

她确实无法做到和刚才那般强势了,因为真的会有可能酿出大祸。

而众弟子看到这一幕,也都不由咽了咽口水。

绿儿姑娘终究是服软了?

宋知书也太强了吧?

不,不是宋知书,是古云大儒,还有那降临再次的千百儒家读书人,强势如绿儿姑娘,也不可能直接撕破脸皮,因为后果她承受不起。

所有弟子都觉得有些奇幻,形势就这样逆转了?

宋知书,没事了?

“古云先生与各位先生何必动怒。”

“我家侍女确实对古云先生不敬,但她也是在履行我太昊剑宗的门规,若古云先生真认为她哪里做的不妥,我回去必然会教训一番。”

但也就在此时,一道身影自虚空上出现,一袭白发,英俊过人,气质超凡。

他语气听起来平淡且温和,但却给人一种威严感,有不容置疑的味道。

是太昊剑宗首席大师兄,慕长歌。

“我等见过大师兄。”

执法堂广场上,众弟子当即起声开口。

一旁的白昊辰也没有继续沉默下去,躬身见礼。

首席大师兄,在宗门中的地位和权力基本仅次于掌门之下,若要做类比的话,那就是大周王朝的太子,未来的储君,其身份已经不是弟子那么简单了。

“公子。”绿儿姑娘也走向前来,行礼后便退到一边。

既然公子来了,那接下来就没自己开口的理由了。

况且古云大儒和在场千百儒家读书人的真身,也确实不是她能够比拟的。

“长歌道子。”

古云大儒以及那些映照而出的大儒们,也一个个开口,非常客气。

慕长歌不同于其他人,慕长歌是太昊剑宗首席大弟子,身份非凡,即便是大儒,在场南派的千百读书人,也需要以礼相待,不仅是因为身份,也因为儒家说奉行的以礼相待。

“长歌道子客气了,老夫并未怪罪绿儿姑娘,只是想要将事情论述清楚而已。”

古云大儒在拱手后,当即选择开口:“我知太昊剑宗有门规,儒家也不适合插手,但不管怎样,太昊剑宗设立门规的初衷,为的肯定不是一味惩处,而是公平公正。”

他的话非常简单,不希望只抓着一件事情不放,只希望给宋知书一个公平公正而已。

像绿儿姑娘那种态度,明显就不是如此,只论一个人的错,而不想对方为什么会这么做,也不管被杀的白秋玉,到底是做了什么恶,这一点无疑有些问题。

古云大儒之言,其实也是宋知书的态度,更是在场众多弟子的心中所想。

宋知书杀人要受到惩处,可白秋玉也不是无辜的,李刀等人所遭遇的那些,在场众人心里其实都非常清楚,那宋知书要受罚,白秋玉呢,也不是无辜的吧?

只是众弟子没有说出来,也不敢说出来,理由也非常简单,因为斗不过。

一但开口,那势必会引起更重的处罚,有几人会这样做呢?

他们也想要宗门公正,可最后公正了吗?

显然没有。

“古云先生所言不虚。”

慕长歌点头,言语之间非常淡然:“白秋玉的确有错,但不管如何,也应该交由门规来处置,而不是让门下弟子私自泄愤,我知儒家要知所先后,有自己的规矩,但太昊剑宗,也有太昊剑宗规矩。”

这一席话,看似是站在了公正的角度,但实际上的意思还是和绿儿姑娘一样。

就是无论白秋玉的错,还是宋知书杀人的事情,都要按太昊剑宗的规矩进行处理,儒家不应该管。

古云大儒听出来了,在场众多弟子也听出来了,慕长歌言论确确实实没有任何问题,可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白秋玉违反门规在先,却不见惩处,才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

如果正如慕长歌说的那样去做,白秋玉一开始就不会设下圈套设计宋知书。

相反还会受门规所出发,因为他那样做,确实是违反了门规,残害同门。

这在太昊剑宗,也属于大罪,放在其他仙门也是不允许发生的。

可最后白秋玉终究没有受到门规惩处。

才愈发胆大,仗势欺人,最后有了宋知书忍无可忍的出手。

古云大儒知道这些,便继续回应,语气也变得有些强硬:“长歌道子,宋知书只想要一个公正,但道子手下的侍女,却完全不管这些,直接出手,这又符合太昊剑宗的规矩吗?”

他已经看出来了,慕长歌出来并不是为了平息事端,依旧是想要让宋知书伏法。

对于这些,古云大儒也知道慕长歌的目的,那就是为了宗门改制,在这种关头,慕长歌的决定和威严不容挑战,不容改革就会受挫,从而无法继续推行下去。

这是行恶吗?

并不是。

古云大儒并不知道慕长歌这样做是否是错的,但太激进了。

同样是弟子反差,却拿出了两个截然相反的态度。

正是如此,古云大儒才没有选择继续客气,而是拿出自己的态度。

不过若换做之前,他不会这样做,会依旧客气进行周旋,因为要保护宋知书,迷惑他人,但宋知书已经展现出在儒家上的强大天赋了,自己这样做不会引起丝毫的怀疑。

而这也正好可以掩盖,让外人无法探寻自己保护宋知书的真正目的。

所以古云大儒选择了强硬态度。

“可杀人就应当偿命。”

慕长歌面对古云大儒的强硬,语气依旧是不急不缓:“我知现在的宋知书对于儒家而言很重要,可他现在毕竟是太昊剑宗的人,也应当按照门规进行处置。”

慕长歌的声音虽说听起来平淡,可话语中已经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那就是就算宋知书得儒家看重,但他不在乎,要按照太昊剑宗的门规惩处,杀人偿命。

终究是要如此吗?

古云大儒清楚,像慕长歌这样的人一但做出决定,那就不会选择改变,自己再怎么讲道理都没有用处了,所以他深吸一口气后,便再次道:“长歌道子所言不错,太昊剑宗有门规在此,但我儒家,也有我儒家的选择,宋知书的事情,必须要论清楚。”

说完,他向前一步,站在了宋知书身前,体内儒家正气震荡而出。

在上空,那千百位儒家读书人,也齐齐向前一步。

他们自大周文宫映照真身而来。

没办法长时间开口,可却能表明自己的态度,那就是和古云大儒一样。

大学之道,对于儒家而言,已经是一个天大的人情了,何况不久前宋知书明悟,踏入知行境,引起天地共鸣,自降文气,天下君子境以下的读书人都得到好处。

二者相加之下,他们无论如何都必须死保宋知书。

“古云先生,您真要如此吗?”

看着儒家读书人这般反应,慕长歌声音不如之前那样平淡,语气也有些郑重。

慕长歌如此人物,自然不会将话直接说出来,可那句话中,众人都能听懂什么意思,这是一种态度,表明一定到了最后关头,就算有人阻止,他依旧会选择让宋知书伏法的态度,不容更改。

“想要让宋知书伏法,除非我大周文宫的读书人都死光。”

古云大儒也没有解释什么,只有这样一句话。

可就是这样一句话。

让在场执法堂上的所有弟子,全部都震惊了,额头上也不由渗出冷汗,因为那话中意思,就是要死保宋知书,即便付出巨大的代价,即便直接与大师兄开战,也在所不惜。

“儒家读书人我也见过不少,可像今日这般强硬,也是头一次见。”

“不会真的要开战吧?宋知书当真值得古云先生这样做?”

“你以为开玩笑的?儒家读书人说到做到的。”

远处,一些弟子悄然开口,脸上也带着震惊的神色。

他们很清楚,大师兄是说真的,古云先生说的也是真的,如果双方真的毫不想让,那岂不是大战真的要开启吗?

大师兄代表可不是自己,而是太昊剑宗,也就是说,剑宗现在很有可能,就在与大周文官开战的边缘。

这让在场弟子们何能不惊?何能不震动?因为一旦出了手,整个大周都会受到影响。

而一切的一切,就因为一个杂役弟子,杀了外门弟子.......

众弟子们不知道说什么了,全都屏住呼吸。

望向慕长歌。

因为结局如何,只在于大师兄的一句话....

慕长歌此刻也皱眉了,古云大儒的态度确实在预料之外。

连开战的话都直接说了出来。

可如何呢?

慕长歌心中并没有多少迟疑和犹豫,他当即缓缓走出一步。

咚!

不过也就在此时,虚空震动,一股莫名的伟力浮现出来,层层涌动。

这种气息,不同于儒家,也不同于仙道,属于另外一种特殊,却又无比强大的力量。

而伴随着伟力浮现的,是一道威严的声音。

“大周文官与古云先生的决定,朕,将会无条件支持。”

声音落下,然后那种伟力就直接消失了,像是从未出现过,但每一个人都清晰听到了,全都咽了咽口水,愣在了当场,话都说不出来。

因为那道声音不是别人,是大周王朝当今的皇帝陛下。

大周圣上居然也说话了,以莫名力量,将自身态度传达到了太昊剑宗。

而皇帝陛下,选择支持大周文宫,支持古云先生。

那岂非意味着,如果大师兄真的选择开战,就是大周朝廷和整个大周的读书人,都站在了对立面?

宋知书也对于大周圣上的出现,表示支持大周文宫,露出些许惊讶之色,但仔细想想也没有任何问题,因为王朝的治理,需要的就是儒家读书人。

一个国家的强大,要借助读书人的治国之道,而今大周文宫各位大儒纷纷出来表态,大周的圣上也不应该选择沉默,因为这也是表示对于儒家的重视,即便这样做会与太昊剑宗处在对立面。

宋知书知晓,大周圣上支持的并不是自己,而是文宫,否则也不会出言。

不过这样做也确实会给太昊剑宗压力。

可慕长歌会在意吗?

宋知书并不了解这位大师兄,但从对方改制的手段,却能窥探一二。

即便大周圣上选择支持,慕长歌或许都不会退步,因为大周王朝还左右不了太昊剑宗,慕长歌也无需看大周圣上会怒。

果然慕长歌只是沉默了些许,便再一次看向面前的古云大儒,轻声言语:“太昊剑宗门规,事关重大,必须要执行。”

说完他将目光投向宋知书,但并没有直接威压,也没有动用法力,就那样望着宋知书:“你说你杀白秋玉,行的是君子之道,并且用一篇经文,阐述论证自己所行无错,但白秋玉真是你口中的恶吗?你又如何将他定义为恶?”

“你杀他为何就不是恶了?你的君子之道,就是将他人定义为恶吗?”

“你受了委屈,但此事应该上报宗门,而不是泄私愤。”

慕长歌声音还是那样的平淡,并不强势,也没有入绿儿姑娘那样直接选择出手,而是说出自己的道理,且言语之间,显然并不认同宋知书的说法。

“大师兄,难道我上报宗门就会有人管吗?”

宋知书出言,双眼直视慕长歌,没有丝毫退缩:“宗门改制后,本为严格约束弟子,可白秋玉不过外门弟子,但却能够操控门规,让执法堂动用私刑,人人而畏惧之,难道就凭他一人能够做成?此事孰是孰非,每个人心中都自有论证,我斩他,斩的是宗门之恶。”

“大师兄进行宗门改制,我如今无法说出是对是错,但以我所见,改制之后,下方弟子死斗成风,为了一些资源而大打出手,更有甚者直接划定巡山区域,不得外人进入,如果这就是大师兄的宗门改制,恕师弟并不认同。”

说出这些后,宋知书稍作沉默,然后转过身,一步步向前走去。

“宋知书要做什么?”

“他...好像是走向了鸣冤鼓,难道还击鼓?”

“到鸣冤鼓做什么,白秋玉已死,宋知书还有何冤屈要申吗?”

众弟子看着宋知书走去的方向,一个个都愣住了,一开始众人认为他因为白秋玉之事要击鼓,但最后对方却直接出手。

现在白秋玉已经死了,先不言对错,可按理说恩怨已经两清才对啊。

此刻,所有人的目光也都看向了宋知书。

白秋玉略带疑惑。

绿儿姑娘也疑惑。

但只有古云大儒想到了什么,没有开口。

“我为何击鼓?”

宋知书走到了鸣冤鼓下,思绪已经去往了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

是城内百姓因为改制而被迫离开,颠沛流离,是底层弟子因实力不济,最后毫无收获,是李刀等人只因为一点小错,却被无限冠以大罪,处以重刑。

一个个画面出现在宋知书的脑海中,声音也缓缓落在所有人耳中。

“我击鼓,不是为白秋玉,为的也不是我自己。”

“我击鼓,为的是为的是剑宗九城的万千百姓!”

“我击鼓,为的是那所有遭受不公的底层弟子!”

“我击鼓是为改制后,宗门乱法,上位者坐视不理,尸位素餐,九城百姓处于水火,底层弟子毫无公义可言,敢怒不敢言,黑暗,黑暗啊,看不到一点希望,莪为剑宗弟子,能出一份力是一份力,发一点热便是一点热,若此后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宋知书眼神平静地看着面前的鸣冤鼓,声音平淡,一字一顿。

然后拿起鼓锤,双手紧握,朝着那鸣冤鼓,直接敲下!

咚!咚!咚!

鸣冤鼓被敲响,整座执法堂都随之动荡。

这是宗门先贤设立的,一道敲响,便会传遍整个宗门,所有人都会听到。

所以鸣冤鼓设立的初衷,不仅是让弟子伸冤,让上层注意,更为重要的是,就是让整个宗门的人都作为见证,力求公平公正。

所以随着鸣冤鼓的敲响,内峰、外峰、红尘峰,所有人都听到了。

而宋知书的话,也落在了太昊剑宗每个弟子的耳中。

他要为剑宗九城的万千百姓击鼓。

他要为遭受不公的底层弟子击鼓。

他要怒斥宗门改制之后所有发生的不公而击鼓。

每个人都抬起头,脸上全都露出震惊之色,因为击鼓之人针对的不是任何一个人,而是改制,而改制,乃是大师兄所提出来的。

所以换句话来说,宋知书针对的是大师兄。

尤其在执法堂上,那些个知晓前前后后的弟子们,都不由望向站在虚空上的大师兄,面色苍白,即便他们也知道,宋知书说的那些完全没错。

可关键是,他这一举动,会完全惹怒大师兄啊。

本来大师兄就已经决定要宋知书伏法。

连大周圣上和大周文宫的面子都不给,对方已经到了生死的边缘。

可宋知书居然还嫌不够,直接敲响鸣冤鼓,直指改制。

一时间。

白昊辰沉默了。

所有弟子也沉默了。

执法堂广场再一次陷入寂静当中。

只有绿儿姑娘,双眼浮现出怒意,但并未开口,因为公子在此。

慕长歌呢,也皱了皱眉头,敲响鸣冤鼓没什么,但他确实没有想到,宋知书居然会在这种关键时候,直至自己所推行的宗门改制。

宗门改制,是他所提起并且一手掌控的,是重中之重,也就是为何非要将白秋玉的事情拿出来说,让对方伏法。

所以在这一刻,慕长歌眼神开始变化,不再平静,而是冷淡。

执法堂上,所有人都屏住胡呼吸。

他们也知道,改制乃是大师兄最为重视的,这无疑会彻底惹怒大师兄。

如果说,之前有古云先生和儒家表态,还有一点点缓解的余地,可现在没了,宋知书会死,因为不管是为了改制,还是为了大师兄的威严,宋知书都必须要死。

若对提出改制的人也选择放过,那日后即便能推行下去,也多多少少会受到阻力。

每个人心中都清楚,执法堂上必须要再流血了。

事情已经走到了难以解决的地步。

古云大儒出头没用。

大周文宫出头也没用。

呼呼呼~

不过就在所有人沉默,屏住呼吸,觉得宋知书必死的时候。

执法堂上,一阵灵气风暴涌现出来,虚空上更是出现一道道霞光,每个人都感觉自身紧张的心绪被抚平,变得平静无比。

而与此同时,那一道道霞光之中,缓缓走出了一尊人影,人影身躯高大,顶天立地,站在那里,犹如擎天柱石一般,仿佛什么都无法摧毁。

在哪里,是一名身着一袭淡金色镶边法袍的老者,眼中尽是沧桑,仿佛拥有无尽的故事。

他就站在虚空之上,周身有无数玄光环绕衬托,缥缈而出尘。

老者正是太昊剑宗掌教。

“弟子见过掌教。”

“弟子见过掌教。”

执法堂所有人都低下头,言语恭敬到了极点,不敢抬头瞩目。

慕长歌与白昊辰等人也没有犹豫。

微微躬身,带着敬意开口。

古云大儒以及一众读书人映照而出的真身,亦是如此,纷纷开口:“太昊掌教。”

敲响鸣冤鼓的宋知书也将鼓锤放回原处,低头见礼:弟子见过掌教。

“所有的事情,我都知道了。”

太昊掌教点头,言语并无任何起伏,还带着一种让人心安的情绪。

他的出现,让大周文宫读书人和慕长歌之间的对峙和火药味彻底消失,仿佛从未出现过。

取而代之的是平静,仿佛所有事情,都会在太昊掌教出现后,有了最后的定论。

太昊掌教看了一眼宋知书,又望向慕长歌,继续道:“你们二人互有道理,但长歌没错,宋知书你自然也没有错。”

他开口,直接下了定论,那就是两个人都没有任何过错。

这让在场弟子们都很疑惑,不明白其中意思。

不过太昊掌教并没有选择解释。

只是看着面前的两个人。

他明白,二人之争,实际上是一场博弈,圣人陨落,气运分,造化出,乃大争之世,人人都想要抢夺这一场气运,主导未来的走向。

所以太昊掌教

慕长歌改制,为的就是想要太昊剑宗变得更加强大,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因对未来的大乱。

这一点无可厚非,也是一个很正确的选择,因为弱小着就注定很难生存、唯有不断变强。

慕长歌如此,就是想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最大的改变。

大劫将至,圣人以最后的力量,再保天下一甲子。

可留给他们真的有这么多时间吗?

连太昊掌教都无法肯定。

如果大劫提前来临又当如何,所以慕长歌的改制,初衷是对的,即便方式有些激进,但非常之事,用非常之法,能说是错的吗?

也就是为什么,他在知道改制明明有很多激进并且有一定弊端的情况下,依旧没有选择干预的意思。

而宋知书呢?

讲究的仁义道德,讲究公平公正,不应该有徇私之事,为宗门改制后那些遭遇不公的人而敲响鸣冤鼓,为有弟子滥用权力而选择出手,这错了吗?

生而在世,就算修仙者也应该明理,知晓对错。

这很重要,也是不可或缺的。

因所以宋知书实际上也没错,为的是人最可贵的那些。

慕长歌是为了强大,为了应对大劫之变,为了能够在短内让太昊剑宗快速成长。

宋知书是为了仁义礼仪和道德,加以约束,保主作为人和修士最难能可贵的哪一点,所有二人都没有错。

这是太昊掌教的想法,所以才会有刚刚的言论。

而在他说话之后,慕长歌没有开口,站在旁边依旧平淡。

宋知书也是如此,因为掌教的意思自己也非常清楚,他敲鼓怒斥的不是改制有错,而是不公,经此而已,至于是否是针对慕长歌,宋知书没有这个想法。

他只是将心中所思所想说出来而已。

此刻,太昊掌教看着面前这一幕,略带笑意:“此事我心中已有决断,古云先生,长歌,宋知书,与我去无极宫内商议,一定会给你们一个公正的答案如何?”

太昊掌教的话,就是不想让事情继续扩大了,因为已经足够了。

现在不仅大周文宫、大周圣上知道了。

之前宋知书所展现出来的儒道天赋所形成的异象,怕是就连蜀山、青城以及众多仙门都知道了,或许就在等待着最后的决断。

所以太昊掌教必须要将事情压下,不想完全超出控制。

“太昊掌教既然有了决断,那请直接开口。”

“事情已经闹大,不仅我大周文宫读书人需要一个答案,想必很多人也在等。”

古云大儒却是开口,并没有同意。

因为他想的也很简单,自己现在只是一道意志,而且能支撑的时间也不久了,身后那些映照而出的文宫读书人,也不可能起太大的作用。

若真去了,万一太昊掌教选择维护慕长歌呢?

他没有任何应对的措施。

在这执法堂,自己至少还能有点作用。

“好,就依古云先生所言。”

太昊掌教颔首,并未拒绝,再一次开口:“圣人陨落,天下大变,甲子年后,又有浩劫来临,那是一场大难,没有人能保证活下来的是自己,宗门改制,为的是让我剑宗在最短的时间内成长起来,培养出更多强大的弟子,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长歌的手段或许有些激进,可终究是为了我剑宗,为了因对即将来到的浩劫,相信古云先生对此应该也能理解。”

古云大儒点了点头,他心中也并未认为慕长歌改制有错,只是觉得太快了,不顾底层弟子。

而且上次自己和徐元等大儒来太昊剑宗,也精进行了提醒。

只不过那终究是太昊剑宗内部的事情。

所以就没有多言。

太昊掌教见古云大儒点头,继续道:“宋知书为同门伸冤,心中有大义,不惜选择犯险,不求回报,所做一切为的也是我太昊剑宗,门下弟子此等品质,我亦觉得欣慰,这也是我剑宗如今所缺少的。”

“所以这一切的错,错在身为掌教的我,我身为掌教,没有明察违反门规之事,对长歌的某些改制放任,以至于酿成了今日之事,一切我都难辞其咎。”

说到这里,太昊掌教低下头,面向古云大儒,还有在场弟子微微躬身:“所以我在这里,向古云先生,以及所有剑宗弟子认罪。”

他的声音不大,可在此时,却传到了剑宗内每个弟子的耳中。

此话一出,在场所有的弟子,全部都愣住了。

因为他们从未想过。

掌教居然会当着所有人的面认错。

那可是掌教啊,执掌天下三大剑宗之一的太昊掌教啊,当今天下,身份尊崇,无人不敬,现在摒弃自身威严,居然选择认错了。

这是什么概念,就相当于大周皇帝下了罪己诏,向全天下的人言明自己的过错。

如此地位实力的人,却做到了如此程度。

就连宋知书对此也很惊讶。

掌教直接选择当众认错,不仅是在古云先生和文宫读书人面前,还是在所有弟子面前,此等胸怀,已经不是常人能够拥有的了。

故而太昊掌教的话说出来后,古云大儒的脸色也微微变化,微微作礼。

慕长歌都皱起眉头,他知道掌教或许会出来解决争端。

却未曾想到是如此方式。

一息时间过后,太昊掌教起身,继续道:“同时,我也将会引以为戒,并且从今天开始,重新开始执掌剑宗部分事务,以防类似的事情发生,至于白秋玉之死,是他残害同门,违反门规在先,按我太昊剑宗之法,确实该死,宋知书在此举上,无错。”

声音落下,代表了太昊掌教对于此事的最终决断,即便慕长歌也不能说什么。

此前,太昊剑宗剑宗门权力,都交给了慕长歌。

现在收回,相当于是变相敲打。

当然并不是认为慕长歌做的不对,只是太过激进,否则也不会有今日之事发生了。

同时他也希望对方能因为今日之事,知道凡事过刚易折,就像慕长歌完全将底层弟子视为无物,那些人是剑宗之最大根基,不可或缺。

对于这种想法,古云大儒知道,慕长歌知道,宋知书也知道。

不过有些下方弟子却一个个都不敢出声,脑海中也有了另外一种想法,那就是听掌教的意思,今日之事,居然是大师兄吃了亏?

毕竟掌教拿回权力,这本身就是一种态度了啊。

“太昊掌教之决断,老夫并无异议。”

古云大儒出声,知道这已经是最好的一个结局了,不能再要求太多。

毕竟以掌教之尊,又是认错,又是对慕长歌进行敲打,此举对于宋知书而言也非常公平。

“多谢古云先生理解。”

太昊掌教一笑,随即将目光投向宋知书,语气温和:“宋知书,我知决断,你若认可,今日之事结束,日后便安心待在宗门,以后这种事情,不会发生了。”

掌教专门第一个杂役弟子开口,如此举动,放在别的时候根本不会发生。

宋知书也明白,同时心里对于掌教的处置也言论并未异议,当即微微躬身作礼:“弟子明白,不过掌教,至于弟子是否继续留在宗门的事情,弟子却有另一番想法。”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男欢女爱 世界不需要魅魔拯救 修神外传 武炼神帝 众神世界从虫族开始崛起 魔法种族大穿越 重生都市之犀利天师 科技衍生 穿成八零异能女 林家娇娘 奶爸的异界餐厅 我在东京养赛马 余生遥向晚 洛公子 隐婚请低调 柯南之我只是想找份工作啊 咸鱼翻身的正确姿势 斗罗之我的老婆是银龙王 软软娇妻驭恶夫 
经典收藏逆青春 渡仙玄记 灵蛇转世镇百怪 超神学院之我不是配角 离婚后她成了财阀前夫的白月光 我在香江当陀枪师妹 重生逃命,竟敲开京圈太子的房门 青梅竹马但嘴硬 海贼:符咒恶魔面具?我全都要! 直播小姐姐穿越后被天道宠翻天 凤凰谋之吸血凰后 公主太子打赌,谁输谁要囚下苦 港综:我带曹达华当卧底 庶女当自强 快穿之大佬自救系统 快穿之苏醒后的旅途 黑神话:吾为天命狼 再一次,靠近吧 穿越八零:糙汉厂长把我举高高 武侠:无敌的我终于出门了 
最近更新直播逃生,被病娇boss狂追亲哭了 傻柱搬家之老邻居的噩梦 画符甜疯了,勾京圈大佬直播热吻 乖徒弟,叫声师傅保你皇位百年 炮灰真千金走向修仙大道 一日一个鬼故事 重生四合院之劳动系统 无限流我觉醒了系统 穿越七零,我爹居然卧床不起 瓜太多,小知青吃着瓜撩最野军官 竹马高攀不起,军婚更有性价比 我,开局帝皇铠甲,打穿无限 重生后我靠鉴宝复仇虐渣 特种兵之婉妹逆袭,斌哥撑腰 综影:当缺德疯批拿了反派剧本 离婚后独美,贺总悔红了眼 身穿古代,我有房有电还有系统宠 雨过天晴遇见你 亲,你可安好 废材嫡女逆袭之凤舞九天 
儒剑仙 七月未时 - 儒剑仙txt下载 - 儒剑仙最新章节 - 儒剑仙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