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吾谁与归

首页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朕真的不务正业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调教女王 马前卒 抗日之兵魂传说 即鹿 偷香 至尊特工 一个人的抗日2 黑铁之堡 暴君闺女五岁半 重生之大清逍遥亲王 
朕真的不务正业 吾谁与归 - 朕真的不务正业全文阅读 - 朕真的不务正业txt下载 - 朕真的不务正业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八百一十六章 信心不足和有效手段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王家屏的想法和王谦的想法,不谋而合,流水不腐。

要知道,那些个门槛很高的私人交易会,之所以不断的鼓噪吏员们,封禁燕兴楼交易行的做空交易,是为了把做空的权力,留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真的为了小户的利益奔波。

这些私人交易会,可不是什么道德崇高的大善人,他们鼓噪这种风力舆论,有自己的目的。

私人交易会可以通过暗箱操作,实现拆借有价票证,甚至可以联合起来操纵市场。

而普通的小户,根本没有那个能力和渠道,去拆借这些有价票证,这样一来,只有私人交易会可以做空,而普通小户,只能被收割。

这些私人交易会,本质上是在谋求只能自己做空的特权,而不是为了所谓的小户。

阶级论第三卷的斗争卷里,讲的非常明白,经济地位决定了政治站位,而小户的经济地位薄弱,在博弈中就会处于绝对的劣势,不是什么制度可以改变的。

小户无论在哪里,都逃脱不了被收割的命运。

所以,王谦选择了不禁做空,维持市场对民坊的定价权,倒逼民坊妥善经营,保证利润和分红的可观,来维持自己的身价,垃圾,就该堆在垃圾堆里。

王家屏所说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也是这个道理。

由王崇古主导的官厂,是一个高度封闭的系统,这不是王崇古无能,是官厂制是成祖文皇帝的住坐工匠制,连修改都没修改,直接照办来的。

住坐工匠制,本身就是血脉传承的高度封闭系统,这会造成壅蔽之害。

这种封闭系统,当然有好处,那就是王崇古的一言堂,这种时候,王崇古只要想做,就可以倾尽全力的去做到,简而言之,这种高度封闭系统,能够把拳头攥紧打人。

但这么做的弊端,就很明显了,完全封闭的体系下,匠人们的生产关系仍然是强人身依附,而不是自由的。

王崇古想组建工会,建立一整套自下而上的监察系统,这本身就是和一言堂的威权体系,是背道而驰的。

王家屏的奏疏里主要从动态轮换、薪酬与保障、监督与制衡、生产促进、自治与官治等五个方面去考虑。

“若是官厂可以接受朝廷的监督,那么这工会就有些办法了,工会管理,要人员复杂,不能只有工匠的人,也不能只有衙门的人,这样一来,三分之一是匠人代表,三分之一是吏员兼任,三分之一是朝廷的人。”王家屏说起了动态轮换。

如果王崇古可以接受官厂更加开放,不再完全封闭,那才能有所作为。

王崇古右手大拇指不停地搓动着指尖问道:“你的想法很好,法治的败坏,都是从上而下,很少能从下而上,也就是说,如果能管得住工会的管理,那就能管得住工会。”

“你继续说。”

王家屏往前凑了凑身子,指着奏疏部分说道:“四年一换,最多两次,无论任何原因,官厂工会的管事,绝不可留任超过八年,也不可再任,久任必结党。”

“而且要执行回避制度,一家有一人在官厂工会,就三代之内,不可任管理。”

五个大方面,其中第一个方面,动态轮换,即:工盟者,三分其制,一取巧匠魁首,一择吏曹兼领,一简朝官参赞;四载一易,至多再任,凡官厂工盟执事,毋得逾八载,亦不得复起,久居必成党锢;复当行避亲法,一族有掌工盟者,三世之内禁涉管钥。

王崇古停止了搓动指尖,又问道:“你讲的很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确有道理,那这薪酬保障又如何说”

王家屏解释道:“官厂有蒙小中三级学堂、有工匠学堂,官厂一日三餐管饭,而且还营造官舍,供给匠人居住,这待遇已是极好,而且要持续下去,维持匠人们生产积极性。”

“但有的时候,会有超额的利润出现,就是有人继续用货,自然要加班加点的赶工,这个时候,超额利润的分配,就要向下分配七成,而不是之前的三成,可以是生产工具革新、生产安全保证,也可以是学堂餐食官舍,当然最重要的是,奖励筹金。”

“唯有如此,才是长治。”

这是这本奏疏的第二部分,薪酬篇:然市廛偶有羡余之时,盖因商贾续订急单,必得昼夜趱工。此际利得,当以什七惠泽匠曹:或铸新式械器,或缮作场安防诸务,或增益廪膳学堂,尤要者,犒赉勤勉巧匠以恩赏,以葆匠作勤勉之气。

大概而言,就是灭火的缸里要有水、想赢棋要先下棋、加班要给加班费。

匠人们加班加点的赶工,官厂获得了超额的利润,结果匠人们没有获得更多的报酬,甚至连餐食里加二两肉都做不到,那匠人们的积极性,也就是勤勉之气,又如何保证呢

“这和工会有什么关系呢”王崇古眉头紧蹙的问道,这一条怎么看,都和工会没有关系。

“涉及到了利益分配的事儿,这都需要工会去张罗,工会的账房和官厂的账房一起查账,确保超额利润的七成向下分配,工会要行使监督的权力,如果发生了漂没、贪腐,在工会任职的朝官参赞,就要奏请都察院,反腐抓贪。”王家屏解释了其中的缘由。

王家屏详细的解释了,工会用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超额利润的分配,如果稽查核实,确实漂没贪腐,该让匠人们没吃的肉,没吃上,该拿的加班费没到手中,那查办后,没收贪官污吏非法所得的三成,分配给工会,维持工会运营。

王家屏把自己的奏疏详细解释清楚,五个部分是一环扣一环,一环监督一环,确保工会能够履行它的职责:反应匠人们的切实需求、又要促进生产、还要防止工会近亲繁殖带来的种种特权问题。

“你的设想很好,但事在人为。”王崇古叹了口气说道:“制度的设计再好,也要人去执行,这个过程中,总会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但一个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可以在矛盾中不断的演化。”

“很好,你正好回京了,官厂工会的事儿,就交给你了。”

王崇古同意了王家屏《启户牖破闭锢建工盟五事疏》,并且把这个活儿,完全交给了王家屏去做。

“王次辅,我有个疑惑,还请王次辅解惑。”王家屏坐直了身子,他的表情有些焦虑,还有点迷茫,他的眼神有些空洞的问道:“我在广州府办了两家铁冶所,我发现了一个古怪的现象。”

“我们不缺人,确切地说,能工巧匠比比皆是,铁冶所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招到了一百三十四名铁匠,五百多名学徒。”

“我们也不缺钱,殷部堂用拆门的方式逼这些势要豪右们纳捐平倭;凌部堂用手中的刀逼他们纳捐平定瑶民叛乱,罗定因此而来;我到了两广,不吭不喘,装糊涂,他们也纳捐。”

“既不缺钱,也不缺人,我们什么都不缺,为什么朝廷之前把造船、冶铁全都抛弃了呢”

王崇古听闻这个问题后,脸上露出了一个颇为轻松的笑容说道:“这就是日后你要面对的最大问题,如何妥善其中的矛盾,非常考验你的能力。”

“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我可以非常明确的告诉你,是因为需求不足,封闭的、自给自足的、交换频率极低的小农经济,没有足够的需求,所以,白银流入大明后,都藏在了猪圈里,而不是投入建设工坊,谋求更大得了利益。”

“杀头生意有人干,亏本生意无人做,因为赚不到钱,所以不肯投入,这些白银都像是死了一样。”

“当然,风力舆论认为肉食者鄙,只知道收租,在我个人看来,是非常片面的说法,只能说:势要豪右、富商巨贾、乡贤缙绅,更愿意囤积白银,然后用白银去买地兼并,他们不是只知道收租,而是世势让他们只能收租。”

“因为其他的买卖,需求不足,根本赚不到钱,而大明万历维新,拉动需求是从海贸开始的。”

“其次就是钱荒,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不多赘述。”

小农经济的封闭、肉食者的短视、钱荒是过去投资不足、生产不足的主要原因,钱荒讨论的太多,王崇古直接略过了。

王崇古解答了王家屏心中的疑惑,不是大明的肉食者们短视,而是没有需求,就不会产生供应,再多的人才、再多的资金,没有需求的市场,注定一潭死水。

这是经济结构、文化、制度多重影响的结果,也是王崇古督办官厂这十五年,要面对的主要矛盾。

但接下来,王家屏要面对的矛盾,和他王崇古又有不同。

王崇古继续说道:“你要面对的矛盾,是货币相对充足的情况下,民间信心不足,以及朝廷没有有效手段,去组织人才,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的能力。”

王崇古从两个方面去探讨了这个问题,信心不足和有效手段。

信心不足,是历史遗留问题,让朝廷十分尴尬的是:大明万民,哪怕是被陛下伤害最深的势要豪右,都更信任陛下,而不是朝廷。

陛下说话算话,只要遵循陛下的规则,势要豪右能跟着朝廷这条大船,赚的盆满钵满,还能捞到忠君体国的美名,但非要不听话,那陛下的刀未尝不利。

以前,朝廷说话不算话的次数太多了,以至于万民宁愿相信陛下英明,都不愿意相信朝廷。

这就造成了十分诡异的现象,除非有圣旨,否则所有人都是观望态度。

前段时间金池总督府的大金矿的消息,传的满天飞,人心思动,但没人行动,直到皇庄有了天然块金的展览,万民才相信,这事儿是真的!

有圣旨下达,肉食者们拼了命的往里面钻,没有圣旨,朝廷喊破了喉咙也没人理。

缺乏有效手段,阻力则主要来自于旧文人,也就是儒学士,儒学士为了完全垄断权力,拒绝任何理工科的人才,获得政治站位。

吏举法,是王崇古建议,朝廷投机取巧,搞了个快刀斩乱麻,先做成既定事实,然后利用斗争卷的博弈,才让政令推行下去。

就这,也只是户部和京师大学堂进行了试点,政策还在完善,推动的阻力仍然很大。

除此之外,还有待遇和前程问题,户部为了点账房先生,连大司徒王国光都亲自下场,甚至发布了禁令,禁止京师大学堂的人才流向民间。

这都需要在发展的时候,不断去完善政治制度。

“谢王次辅点拨,这么一看,道阻且长。”王家屏和王崇古交流之后,才意识到自己要面对的局面,比想象的还要错综复杂,远不如在两广当封疆大吏简单。

“老爷,宫里来人,说让王次辅去前门楼子一趟,陛下发了老大的火!”门房匆匆跑了进来,神色极为慌张的说道:“中人说,陛下怒气冲天!”

“这,陛下要杀人,我拦得住不去找张居正,找我作甚”王崇古惊讶无比的说道。

门房赶忙说道:“元辅已经去了,老爷,这是刑名案子。”

一听是刑名的案子,王崇古眼前一黑,带着王谦和王家屏,立刻直奔前门楼子去了,他在车上,不停的询问着情况,尤其是府上的铁林军。

王崇古府上有铁林军二百人,这是缇骑,专门负责保卫他和他的家人安全,上次王崇义之死,皇帝懊恼了很久,认为是自己没有保护好,但那时候,王崇古还是奸臣身份,派铁林军,很容易引起君臣生疑。

王崇古家,为万历维新付过血税,自那之后,他在皇帝那儿,就不再是反贼了。

情况很快了解清楚了,王崇古感觉天都要塌了,只希望皇帝盛怒之下,不要拿他的人头泄愤就好。

墩台远侯和海防巡检是大明最危险的斥候,墩台远侯组建的探险队在向北探索,找到了鲜卑草原,而海防巡检的危险,丝毫不弱于墩台远侯。

墩台远侯和海防巡检的家眷们,住在大兴县南海子,每年过年,皇帝陛下都要亲自前往询问。

而这一次,出事的就是南海子家眷,而且是英烈之后。

牺牲在南洋海防巡检金富贵,有两个孩子,去年过年,皇帝还亲自到他们家拜访过。

孩子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到京师探亲,一个贼人,偷走了车驾,如果是损失了些财物,陛下不会动怒,顶多让顺天府好好查查。

但车上有金富贵刚刚年满三岁的孩子。

前门楼子,是个俗称,指的是正阳门,正阳门外大街的两侧,商铺鳞次栉比,也是北衙最为繁华的一条街。

在正阳门外大街的东侧,有一个名叫罗师巷的地方,这里是青楼一条街,车水马龙,和东四胡同齐名。

出事后,五城兵马司立刻就发动了所有的校尉,全城搜捕,在罗师巷找到了丢失的车辆和贼人,孩子成了贼人手里的人质。

王崇古赶到的时候,缇骑们已经清街,他走到案犯现场的时候,畅通无阻。

“朕是大明天子,把孩子给朕,你要什么,朕都可以答应你,朕说话算话。”朱翊钧的语气非常平静,站在那里,不怒自威。

他很生气,但不愿意刺激案犯的神经,殷宗信可以下令击杀,是因为那是战场,这里是天子脚下,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案犯是个小偷,不是恶贯满盈的海寇。

朱翊钧尽量让自己语气平稳的说道:“你要伤害孩子,我让你九族陪葬,朕答应过墩台远侯和海防巡检,汝之妻子吾养之,但你放过了孩子,朕答应你,不为难你,放下刀,好吗”

没人会怀疑陛下会诛人九族,陛下向来说到做到,从不食言。

南海子家眷的案子,会直达天听,这也是皇帝陛下如此迅速赶到的原因。

“我不知道他是英烈之后!我就是个贼啊,陛下,我就是想偷点钱,可是他一直哭!”贼人吓傻了,他就是偷钱,这车停在路边,马夫不在,他就动了把车赶走卖掉的想法。

谁成想,没等一刻钟,九门主要道路封闭,坊门关闭,街上全都是校尉,挨家挨户的点检。

“孩子死了”朱翊钧深吸了口气,面如寒霜。

这贼人赶忙把孩子拉到身前,大声喊道:“没,没!我嫌他吵,买了块饴糖给他,他吃糖呢。”

“你有什么条件说。”朱翊钧一看吃糖的孩子,就长松了口气,孩子活着都好说。

不仅仅是皇帝松了口气,在场所有的人,都松了口气,贼人架着车撞到了坊墙上,他站的位置还有棵大树,没人能看得清楚,孩子的情况。

饴糖有点粘牙,三岁的孩子在抠牙,压根不知道发生了怎么样的大事。

“别杀我啊!”贼人也不含糊,直接跪在地上,放开了孩子。

贼人见正主来了,也许诺了,立刻提条件,他害怕,害怕极了。

校尉、顺天府刑房主事、顺天府丞都劝他把孩子交出来,贼人不敢交出去孩子,他怕把孩子交出去就是万箭穿心。

贼人拿着人质,提出了要面圣,只有皇帝的承诺他才安心。

徐爵走了过去,把孩子抱在怀里,交给了陛下,朱翊钧抱着孩子仔细检查了下,确定没有外伤,也没有因为事出突然吓出了惊风,注意力都在那块饴糖上,才放心下来,将孩子交给了哭的满脸泪痕的母亲。

“莫要再大意了,三岁的孩子,不能自己在车上。”朱翊钧还仔细叮嘱了一番,让金富贵的遗孀以后长点心。

朱翊钧走到了被摁在地上的贼人面前,思考了一番说道:“你偷东西,朕不高兴,你偷到了英烈之后身上,朕更不高兴,但你没有对孩子动手,朕很高兴。”

“朕答应你不杀你,按偷盗论罪,你可服气”

“服气,服气,谢陛下隆恩!”贼人跟个捣蒜锤一样不停地磕头,都说陛下暴脾气好杀人,但这不是很讲道理吗

“你说你,有手有脚的大老爷们,干点什么不好,非要偷窃为生。”朱翊钧之所以不杀他,理由很简单,这个案子发生后,只要还有九族的贼人,或者肉食者,就不敢过分为难这些英烈之后。

英烈之后的优待只有一代人,就是子女,不会创造出世袭罔替血脉传承的特权阶级。

“王次辅啊,你负责刑名,咱大明京师,天子脚下,首善之地,这贼人疑似太多了点。”朱翊钧准备离开的时候,对王崇古的刑名工作,提出了批评。

这都偷到了英烈之后身上,可想而知,这京师各种游堕之民有多少。

“陛下放心,三天,这京师内外定然干干净净。”王崇古赶忙俯首说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开口说道:“嗯,要长期且持续的做,也不仅仅是京堂,最近这南洋总督府说汉乡镇缺人填补,势要豪右巨商富贾们说工坊里缺人,连乡贤缙绅也说种地的人手不够,这不是人很多吗”

“游堕之所以游堕,是无所事事,但不全都是好吃懒做,多是没什么傍身的手艺,不知道如何谋生。”

“抓起来后,统统拉去踩缝纫机!学会干点活儿,弄点傍身的手艺在身,也好糊口。”

以文化、风俗、语言竖着切割的社会秩序下,这些游堕扮演的角色,就是底层互害的制造者,矛盾激化器,是不必处置的,甚至是维持底层不会团结一致,把枪口对准肉食者的重要工具。

但是大明是横切出来的,需要消灭游堕之人,这种消灭,要恩威并重,既要杀人,将重犯恶犯物理消灭;也要救人,对于没有傍身手艺,也没门路的人,找一个出路。

“臣遵旨,臣恭送陛下!”王崇古再拜,一直到陛下的车驾离开,大明次辅才站起身来,面沉如水。

正如陛下所说,大明游堕之民,实在是太多了,该杀杀,该救救,实在救不了,就送金池总督府去,那边缺人最厉害!

这个十分偶然的案子,对别人影响暂且不论,对京师的游堕之民而言,那是真的天塌了!

他们从没见过如此高效的大明衙门!

连一些住在桥洞里的乞儿,都被抓到了衙门里过问了,连一些流浪猫狗,都要挨两巴掌,甚至一些经年旧案,都因为这次的严打,宣布告破。

三天之内,整个京师的游堕之人,都被清理的一干二净。

朱翊钧对王崇古的工作非常满意,办事效率极高,下旨赏赐了一番,顺便否决了顺天府丞王希元的罪请致仕的奏疏。

朱翊钧将批好的奏疏,交给了冯保说道:“大明京师日新月异,一日三变,去年冬,京师人数已经超过了四百万人,而松江府比京师人数还要多,达到了四百五十万人之多。”

“如此大都会,如何有效管理,对于任何衙门,都是巨大的挑战,这并不是王希元无能。”

“正阳门外窃英烈之后的案子,是城市快速发展的一个剪影。”

急变之世,旧的生产关系在新政的推动下开始破产,新的生产关系在不断的建立,这其中种种矛盾,对大明皇帝和朝廷,都是考验。

“夫流水不腐之理,载于典册久矣。深泽虽泓,若无活水相济,终成涸潭;巨舸虽巍,若固封疆自守,必致枯槁。”

“观夫今之官厂,犹重垣九锁之池,闭牖绝窦之境,纵有万斛之储,焉能久持譬若灵沼失泉脉,则萍藻尽糜;金柅断枢机,终辐辏皆隳。”

“此非天时之咎,实乃壅蔽之害也。”朱翊钧在看王家屏的《启户牖破闭锢建工盟五事疏》,王家屏和王崇古深入交流之后,回到家修改了下奏疏,并且和王崇古联名。

官厂之弊就在于户牖闭锢,风能进、雨能进朝廷监察审计不能进,就是官厂最大的弊端,所以要借着建工盟也就是工会的事儿,来启户牖破闭锢。

朱翊钧非常认可王家屏的奏疏,但他最终还是朱批了一个字:难。

“让王次辅和少司寇不要太乐观,他们的想法很好,但这工会的事儿,恐怕还是要让他们失望了。”朱翊钧无奈的说道:“最后八成变成了裙带吃闲饭的养闲之所。”

朝廷有大量不视事的吃闲饭的衙门,这些地方,就是养有裙带关系的闲人,这些闲人真的进了实权衙门,只会把事情变得更糟。

朱翊钧不看好王崇古和王家屏的努力,人心本私,大多数人,都是如此,有点权力就想变现。

“陛下,金池总督府送来了奏疏。”小黄门急匆匆的走了进来,六个总督府的奏疏,会更快的呈送皇帝预览。

邓子龙在奏疏里说了一件很有趣的事儿,皇帝赐给他的佩刀,他找回来了。

在大明南洋水师抵达金池总督府的时候,邓子龙表现出了自己的友好,将佩刀交易给了夷人,但很快,夷人袭击大明探索的海防巡检,拉开了战争的序幕。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肥水不流外人田 男欢女爱 官道之色戒 宋檀记事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名门艳旅 莽荒纪 无限群芳谱 御心香帅 高手下山祸害师姐 蛊真人 全球高考 江湖尘事 贺总别虐了,夫人这次真的死了 至尊神农 全村虎豹豺狼,空间寡妇带崽逃荒 上古强身术 吃鬼的男孩 清穿皇妃要娇养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醉枕三界 刀笔吏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风花醉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 三国之一马平川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我被丧尸了100年 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 神仙门 穿越者之火影传奇 回到唐朝做首富 我是无敌的大寨主 
最近更新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 梦回西晋娶女帝 带着战神回明末 赵匡胤演义 穿越古代无理造反 大明狗腿子 大齐之君上传奇 三国凭实力截胡 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大夏镇远侯 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 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 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 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 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 从纨绔到拥兵千万! 穿越之铁血捕快 重生美好 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 
朕真的不务正业 吾谁与归 - 朕真的不务正业txt下载 - 朕真的不务正业最新章节 - 朕真的不务正业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