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南边不亮北边亮

首页 >>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高危职业 即鹿 四季锦 纵天神帝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快穿之反派又黑化了 日月风华 明朝那些事儿 三国小兵之霸途 大宋之最强纨绔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南边不亮北边亮 -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全文阅读 -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txt下载 -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二百四十一章 论功行赏,够不够!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b>

苏璟回来,朱元璋亲自迎接的消息,很快在大明朝堂内迅速的传开。

奉天殿,早朝。

朱元璋早就从“牛府”赶了过来,这开年之际,大明的事情相当的多,每天的早朝,那是绝不能取消的。

群臣分列两旁,抬眼扫去,满朝文武,基本都被淮西集团的人占据了。

原本浙东集团以刘伯温为首,如今刘伯温请辞,已然不在。

而浙东集团的另一个代表人物,便是如今的翰林院承旨宋濂。

不过宋濂更像是纯粹的文人,虽然是浙东文人的领袖,但实际上在朝堂上的作用并不大。

所以,此时的大明朝局,那完全是淮西集团所占领。

不过,现在淮西集团,依旧是朱元璋所倚仗的主力,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是现在大明急切需要的力量。

朱元璋将苏璟推出来,更多是想平衡朝局。

打破这个平衡,他暂时没有这个想法。

“如今年关已过,北元余孽的问题,还是要好好议一议。”

朱元璋一开口,直接将早朝的会议主题定性。

北元一直都是大明朝的心腹大患,即便是去年才得了一个大胜,但残存力量依旧。

朱元璋继续道“扩廓帖木儿在西北为患,时间越长,越是难以对付,所以朕决议北伐,你们有什么想法?”

群臣当即一个个出列,发表自己的看法。

无人反对,全部都是赞同。

这一方面是朱元璋个人威望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同时说明了扩廓帖木儿的威胁,谁都清楚。

这个扩廓帖木儿,正是王保保。

元平章察罕帖木儿甥也。察罕养为子,元顺帝赐名扩廓帖木儿。

王保保正是现在元朝余孽中的领军人物,也与大明诸将的不少人都交过手,互有胜负,军事上颇有实力。

所以,这会朱元璋提到王保保,群臣都明白,这仗得打。

这件事很快就尘埃落定,最终朱元璋定下的名额是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左副将军,李文忠为右副将军,出征沙漠。

朱元璋看着诸将问道“元顺帝滞留塞外,扩廓帖木儿以孤军犯我兰州,其志欲侥幸尺寸之利,不灭不已。今命你们出师,当以何为先?”

徐达回答道“以师直取元顺帝,扩廓帖木儿失势,可不战而降。”

徐达作为大将军,还是相当稳重的打法。

正面直取元顺帝,那扩廓帖木儿这个大将军,自然就没有了威胁,因为他要维护的东西没了。

这是徐达一贯的作风。

朱元璋摇头道“扩廓帖木儿以兵临边,今舍彼而取元顺帝,是忘近而取远,失缓急之宜,不是善策。”

“我的意思是,分兵二道,一令大将军徐达,自潼关山西安,捣定西,取扩廓帖木儿;一令左副将军徐达出居庸,入沙漠,追元顺帝。使其彼此自救,无暇应援。何况元顺帝远居沙漠,料不到我师突至,如孤豚之遇猛虎,取之必易。此有一举二得之效。”

朱元璋作为顶级的战略大师,也是有着自己清晰的思路的。

在如何对付元朝余孽上,他早就有了自己的战术构想。

“陛下圣明!”

徐达立刻说道。

出征的事情就此敲定,朱元璋的心情大好。

“关于太子已经回来的事情,我想你们应该知道了吧。”

朱元璋话头一转,直接扯到了朱标的身上。

太子朱标!

大明未来的皇帝,此刻安然回到了应天,这是一个大好的消息。

哪怕是有着两党相争,但朱标却是两党都非常推崇的。

淮西集团这边,常遇春是未来岳父,浙东集团这边,朱标自小的老师便是宋濂。

可以说,为了朱标能更好的掌控大明,朱元璋早就做好了一切的准备。

虽然说不少大臣都有着自己的手段探听到了朱标安全回来的消息,但任何探听来的消息,都不如从朱元璋嘴里说出来的可靠和安心。

果然,朱元璋这话音刚落,群臣的神色就好了不少。

只不过,下一秒,朱元璋便说道“防治了青州府瘟疫的苏璟,也回来了,伱们说,朕应该如何嘉奖他啊?”

青州府的事情,在朱元璋这里已经定性,苏璟是大功臣。

凡事都是结果导向,过程有问题,只要结果没毛病,那挑刺就比较难。

“崔尚书,这礼法之事都是你来拟定的,朕想着以苏璟的功劳,应该能封爵,只是这封什么爵位,朕还没有考虑好,你以为呢?”

朱元璋看向礼部尚书崔亮,笑呵呵的问道。

封爵!

此言一出,群臣震撼!

他们都知道,朱元璋想要推苏璟,但没有想到,竟然会直接封爵。

崔亮缓步走出,朝着朱元璋说道“启禀陛下,今大明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勋爵之位,臣以为,以苏璟之功劳,以子,男两等比较合适。”

大明的勋爵之制也是才制定的,爵正一品国公、郡公,从一品郡侯;正、从二品郡伯;正、从三品县伯;正、从四品县子;正、从五品县男。

朱元璋大封功臣,五位国公,李善长、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和邓愈都是淮西集团的。

而浙东集团的领袖刘伯温,仅仅只是封了一个伯,甚至连侯都不是。

这其中的情况,固然有淮西集团本身的功勋卓着,也有着朱元璋本人的倾向。

毕竟,淮西集团那是跟着朱元璋从起义之初就在身边的,很多人也与朱元璋的关系莫逆,有这种倾向那是正常的。

但身为皇帝,私情是一方面,朝局的平衡又是另一方面。

最是无情帝王家,这可不是说着玩笑的。

崔亮建议子、男两等,震惊的群臣稍稍松了口气,苏璟的功劳不小,又有着朱元璋的强力助推,就封个后两等的,也就可以了。

崔亮还是很懂分寸的,这两等的封爵,是群臣可以接受的范围。

“子、男两等么,崔尚书,若是朕想封苏璟为伯呢?”

朱元璋再度开口,又是一声石破天惊。

伯!

别看是第三等,但刘伯温封的那就是诚意伯。

非淮西集团的成员,能封到伯,那绝对是相当高的封爵了。

虽然大家都知道,苏璟被朱元璋推出来,就是为了当下一个“刘伯温”。

但这是不是有些太快了!

群臣愣住,神色各异,变化各不相同。

但无一例外,都非常的震惊,除了常遇春。

“崔尚书,朕的想法,有什么问题吗?”

朱元璋再度朝着崔亮问道。

这已经是相当明显的暗示了,皇帝亲自询问,那就是给压力了。

正常的聪明人,都知道该怎么回答。

不过,此刻不少大臣,都在希望崔亮不要选择聪明人的回答。

有人顶在前面,总好过自己冲锋不是。

崔亮脸色如常,看向朱元璋说道“臣以为不合适。”

不合适!

掷地有声!

随着崔亮的回答,不少人都松了一口气。

崔亮说了,那他们就不着急说了。

不过,对于崔亮的行为,他们依旧认为很蠢。

朱元璋可不是什么好说话的皇帝,群臣面前,如此不给面子,简直就是胆大包天。

崔亮身后,站着的是礼部侍郎世家宝,他低着头,心里满是担忧。

但世家宝知道崔亮为什么要忤逆朱元璋,那是身为礼部尚书的坚守。

礼,乃自古儒学之正统。

总不能天子一句话,就改变礼制吧。

朱元璋看着崔亮道“崔尚书,你说不合适,那到底是怎么个不合适法呢?”

看起来朱元璋好像并没有生气,一切都很平静。

但在这大殿之内的大臣都知道,这样的朱元璋,才是最可怕的。

崔亮毫无惧色,回答道“回禀陛下,苏璟青州府之功的确不小,但与诚意伯相比如何?若是封伯,诚意伯又当何处?”

刘伯温直接被拉出来当成了标杆。

刘伯温这样的都只能封伯,这随随便便来个苏璟就封伯了,那不是开玩笑么。

虽然用刘伯温有些不讲道理了,但这都是朱元璋亲自制定的封爵,得认。

“哈哈哈。”

朱元璋突然笑出了声,这可让群臣的心里提了上来。

这笑代表什么呢?

难不成要发火了?

还是说,崔亮要倒霉了?

朱元璋看着崔亮道“崔尚书,你的意思是,苏璟的功劳不够,所以不足以封伯是吧。”

“正当如此!陛下。”

崔亮坚定的回答道。

“好!”

朱元璋喊了一声,说道“那今日,朕就与你们好好论一论苏璟的功劳,论功行赏,方能服众。”

朱元璋话音刚落,太子朱标便从侧边缓缓的走了出来。

“标儿,你来说说,苏璟都做了哪些有益大明的功劳之事。”

朱元璋淡淡道。

显然,这些都是朱元璋早有预料的情况。

崔亮的反驳,也没有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群臣登时感觉到了不对劲,朱元璋这分明就是有备而来,刚才的事,可能就是为了铺垫这个呢。

给苏璟论功!

这才是重头戏。

“是,父皇。”

朱标朝着朱元璋微微点头,然后面向下面的群臣,没有丝毫的胆怯。

早在大本堂,朱标便已经有了自己的小朝堂,这样的场面,对他来说,并不少见。

“崔尚书,苏师曾培育出土豆红薯,可做主粮,只等今年分发到了各地农户手中,预计可以增收粮食,约两倍,此事,功劳有多大?”

朱标朝着崔亮说道。

这一开头,便是土豆红薯。

民以食为天,大明又是封建王朝,农业为主,粮食的增产,那可是重中之重。

两倍的粮食增产,这已经是非常夸张的存在了。

这还是因为去年培育的种子数量,并不能够将普及到大明全境的弄明手里,否则的话,还会更多。

当然了,作为主粮,土豆红薯肯定是没有水稻和小麦来的好吃的。

但能吃就足够了,大明朝可没有发展到挑剔好不好吃的程度。

土豆红薯一事,其实殿中百官不少都知道。

一开始是马皇后在宫内种植,后来农学院建立,便一直由农学院负责培育种子的事宜。

如此高产的作物,自然是不可能会掉以轻心的。

但,此事的源头是苏璟,知道的人,却是不多。

如今朱标点明,自然是震惊了不少人。

崔亮愣了一下神,然后说道“回禀太子殿下,苏璟此举,有益大明,功劳甚大,能仍旧不足以封伯,至少要等今年粮食出产之后,方可定夺。”

崔亮这一番话,说的倒也没毛病。

粮食增产,对于大明来说很重要,苏璟的功劳毋庸置疑的大。

但总不能现在还没有普及的时候,就论功行赏了吧。

事情要分个先后,真有功了,再论赏。

这让一众淮西集团的官员心里,都在为崔亮暗暗叫好。

这反驳,很到位!

“崔尚书所言甚是。”

朱标点点头,没有在这件事上纠缠,而是继续道“去年的赈灾粮贪腐一案,明面上是由我主导查出了贪腐,但实际上,一切全靠苏师慧眼,发现了官粮流入市场,这才有了后续,此案之首功,当属苏师!”

赈灾粮贪腐案!

这在去年可是个大案子,朱元璋震怒,处理了不少人。

当时是朱标出面主导了事件的进程,百官没想到,这件事的背后,竟然也是苏璟。

“苏璟身为商人,为民除害,有利大明,功劳甚大,但还是不够,封伯之事,不在一城一地之间,一案一事之中,”

崔亮缓缓说道。

依旧是反驳,理由么很简单,就是功劳太小了。

赈灾粮贪腐案,以封伯来说,的确是事情太小了。

朱标毫不意外,只是继续道“那么请问崔尚书,空印案够不够?”

空印案!

那才是去年最大的贪腐案子,涉及人数之广,简直就是闻所未闻!

朱元璋的屠刀,那是半点没留情,杀的百官战栗!

这朝堂之上的群臣,在空印案中虽然被牵连到的不算多,但依旧是胆颤心惊!

一切,都源于朱标当时制定的反贪制度。

现在,朱标亲口坐实了,这导致了空印案出现的反贪制度,其实根源是苏璟!

(本章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上门女婿都市至尊 萌妻难养,腹黑老公有代沟 爱情逃兵 无敌魔剑 巽风和吹王者归 高岭之花不近女色,背地日日暗撩 热吻365式:靳少,玩够没 一指流年错染红尘芳华 肆馆 永不褪色的印记 独爱重生小妻 超凡大航海 签约AC米兰后,我开摆了 强爱之独占娇妻 钻石闪婚之溺宠小娇妻 首席先生,我要离婚 开宗立派当反派 北唐风云 失控沦陷!二少他夜夜哭着求亲亲 我不是道士,这特喵是丧尸!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橙心如意剑 妃本佳人 三国神才之胖子威武 汉逆之吕布新传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犬子汉高祖 我,贾蓉,不做绿帽王 重生之成为现代女神 战火与权力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红楼志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大唐岭南王 古今中外奇案录 回到明末做枭雄 世子请叛逆 迷踪谍影 
最近更新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 铁骑红颜:大秦霸业 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 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 幸福生活从穿越开始 带着基地闯三国 谁主噬心 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 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 大明锦官梦 铁血龙骧:从将门遗孤到开国圣主 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 天娇:铁木真崛起与大元帝国前传 东汉末年:我携百科平天下 替弟从戎成将军,全家跪求我原谅 大明朱棣:好圣孙,汝当为千古一帝! 庆熙风云录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南边不亮北边亮 -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txt下载 -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最新章节 -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