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父朱高煦

北冥老鱼

首页 >> 吾父朱高煦 >> 吾父朱高煦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男儿行 庶女有毒 京门风月 调教太平洋 中华第四帝国 1908远东狂人 抗战之烽火 奋斗在红楼 重生之大清逍遥亲王 崛起之第三帝国 
吾父朱高煦 北冥老鱼 - 吾父朱高煦全文阅读 - 吾父朱高煦txt下载 - 吾父朱高煦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七十六章 武臣入阁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阁臣是帮皇帝处理政务的,自然要挑选文官入阁,怎么可能让武臣入阁?”

朱高炽脸红脖子粗的向朱瞻壑争辩道。

“武臣怎么了,一国之君,文武并重才是长久之道!”

朱瞻壑也是丝毫不让,大声驳斥道。

内阁可不仅仅只管行政,军国大事也同样要处理,这时就需要武臣给出更加专业的建议,而不是让不通军事的文臣去瞎搞。

朱棣要改革内阁,第一步就是要废除现有的内阁,然后再设立一个似无实有的内阁,至少从大明的行政机构来看,根本没有内阁这个机构。

而接下来就是对内阁人员的挑选,朱高炽坚持内阁只是个行政机构,自然只能挑选文官入阁,但朱瞻壑却坚持文武并重,因此两人也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说起来这还是他们两人认识以来,第一次因政见不同发生这么大的矛盾。

“以文御武本就是传统,若是让武臣入阁,那成何体统?”

朱高炽再次激动的道。

“屁个传统,大唐强盛时,从来就没有什么以文御武,李靖是武将,可也官拜尚书右仆射,与房玄龄并称宰相,长孙无忌是文臣,可人家照样能率兵击退突厥大军,那时文武间根本没有什么明显的界线。”

朱瞻壑说到这里喘了口粗气,随即一脸鄙夷的道。

“要说传统,那不过是宋朝才立下的规矩,结果呢,终宋一朝,打不过北辽也就罢了,竟然连一个小小的西夏,都能压着他们打,最后连皇帝都被女真人捉去跳舞了,好不容易南宋出了个岳武穆,却又以‘莫须有’之罪诛杀,最终亡国更是活该!”

“你……”

朱高炽被朱瞻壑怼的哑口无言,一时不知该怎么反驳?

“大伯,我今天说话可能有点难听,但您信不信,若是让文官把持内阁,百年之后,我大明军政将败坏殆尽,就算空有数十万大军,面对敌人也将形同虚设!”

朱瞻壑这时也感觉自己的语气有些激烈,于是冷静了一下这才苦口婆心的劝道。

这可不是朱瞻壑危言耸听,历史上土木堡之败后,明朝勋贵死伤惨重,朝政也彻底被文官把持,武将的地位一落千丈,连带着就是整个军事方面的败坏。

等到了嘉靖年间,几十名倭寇竟然可以在南方攻城掠地,甚至打到南京城下。

要知道整个南方几乎有十几万驻军,光是南京城就有上万军队,可这些军队面对几十名倭寇,竟然无人愿意出战,可见当时的军政败坏到何种地步?

最后崇祯亡国时,对外无法抵御小小的女真人,对内无法剿灭各地的流寇反贼,根源也是军政败坏所致。

朱高炽喘了几口粗气,最后还是摇了摇头道:“我不管你怎么说,但我依然坚持我的看法,武臣只需要听从朝廷的指挥即可,绝不可参与政务!”

“那看来我们谁也说服不了谁,只能将各自的意见写下来,交给皇爷爷裁决了!”

朱瞻壑双手一摊不再争辩。

朱高炽点头,于是两人各自柄笔,将自己的想法写成奏本,然后由朱瞻壑带走,来到武英殿面见朱棣。

朱棣看过两人的奏本后,闭上眼睛沉思良久,最后这才睁开眼睛道:“瞻壑你为何觉得武臣必须入阁?”

“军队是一国之根基,万千将士舍生忘死,必须有人为他们在朝堂上发声!”

朱瞻壑十分简短的回答道。

有些话其实不用说的太多,朱棣本来就是武将出身,他肯定比朱瞻壑更能理解。

“说的不错,你大伯其它方面都好,就是对军队这方面不太重视,有时我真希望他能和你爹互补一下!”

朱棣叹了口气,说着拿起朱高炽的奏本,随手扔到了旁边的火盆里。

“皇爷爷英明!”

朱瞻壑看到朱棣的举动也是心中大喜,这说明朱棣赞同武臣入阁的事了。

“你先别急着高兴!”

没想到朱棣这时一抬手,脸上也带着几分愁容。

“让武臣入阁没问题,朕现在心中就有几个人选,张辅不用说了,武能开疆,文能治理一方,另外还有泰宁侯陈珪、武安侯郑亨,也都是不错的人选。”

朱瞻壑听到这里连连点头,张辅肯定没问题,就是得让人接替他镇守交趾。

陈珪在军中的资历最老,曾经跟随徐达打下北京城,后来又参加靖难,可以说打了一辈子仗,深受朱棣的信任。

至于武安侯郑亨,人品也相当稳重,这两人都是老成持重之人,进入内阁也不用担心出什么乱子。

“这三人都是跟随我靖难起兵的心腹,人品、才能都没得说,可是我担心军中后继无人,朕的子孙就算想让武臣入阁,恐怕也挑不出合适的人啊!”

朱棣皱着眉头继续道。

靖难功臣的确不少,但许多人的年纪都不小了,比如陈珪,今年都八十了,虽然身体很好,可也撑不了几年。

至于那些勋贵子弟,看看张忠和朱勇,整天走马斗鸡,就这,他们在勋贵子弟中已经算是好的了,至少没有欺男霸女、胡作非为。

这主要是靖难功臣一般出身不高,大都是当年朱棣手下的百户、千户,打仗的能力倒是锻炼出来了,但却不会教儿子,因此勋贵子弟大多骄纵。

这些勋贵子弟日后继承他们父辈的爵位,在军中亨有高位,若是让他们入阁,恐怕只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这倒是个问题,不过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朱瞻壑沉思片刻忽然再次道。

“你有解决的办法?”

朱棣十分惊讶,这段时间以来,自己这个孙子给他的惊喜实在太多了。

“皇爷爷不要心急,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把内阁搭建起来,至于勋贵们的事,可以放在后面慢慢解决。”

朱瞻壑却没有说出自己的办法,毕竟人的精力有限,如果一次做的事情太多,反而会贪多嚼不烂。

“哈哈~,这倒也是,朕的确有点心急了,总想把所有事情一次全都做好!”

朱棣闻言也大笑一声,事情要分清主次,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内阁。

“对了,上次你说的那个票拟和批红,朕也觉得相当不错,阁臣对奏本写下建议,由朕来决定是否施行,如此一来,倒也让朕省了不少的事。”

朱棣这时拍着朱瞻壑的肩膀再次赞叹道。

“多谢皇爷爷夸赞,只是票拟和批红虽好,但后面还有一条备注,那就是必须严禁宫中的宦官识字!”

朱瞻壑说到最后时,神情也十分凝重。

历史上明朝的皇帝重用宦官,主要是为了牵制文官集团,以防他们将皇权架空。

但现在朱瞻壑建议的内阁却大变样,不但有武臣入阁,内阁也成为皇帝的附庸,再无法威胁到皇权,如此一来,也就没必要再培养宦官了。

现在反而要担心皇帝批红的权力,落到宦官手中,而要解决这个问题也不难,因为大明初期,宫中本来就禁止宦官识字,只要将这一规定贯彻下去就行了。

“我懂你的意思,当初靖难功成,我身边能用的人不多,因此用了不少的宦官,其中也出了像郑和这样的人才,但对于他们这群人,还是不得不防!”

朱棣深表赞同的点了点头道。

宦官专权,这是历朝历代的取乱之道,当初朱元璋就对宦官极为提防,朱棣虽然用了不少宦官,但也没有放松对宦官的警惕。

直到朱瞻基当政时,才开始让宦官识字,从而开启了司礼监太监与内阁分庭抗礼的道路。

接下来朱棣又和朱瞻壑聊了一下内阁组建的事,相比于朱高炽,朱棣与朱瞻壑的政见有更多的相同点,就算偶有分歧,问题也不大。

最后朱瞻壑又陪朱棣吃了晚饭,不过就在他准备离开时,朱棣却叫住他道:“对了,你今天去看你爹了吗?”

“早上去过了,当时我爹正在忙,所以我也没有打扰,在殿外看了几眼就离开了。”

朱瞻壑老实回答道。

“那你最好再去一趟,我估计伱爹那边快要顶不住了。”

朱棣说到最后呵呵一笑,等了这么久,终于要有结果了。

“我爹那边怎么了,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朱瞻壑心中一惊,急忙向朱棣打听道。

这段时间下来,朱高煦越来越瘦,脾气也越来越暴跌,连高广这个心腹宦官,昨天都被朱高煦臭骂了一顿,其它人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朱瞻壑也十分担心朱高煦的情况。

“嘿嘿,三两句话说不清楚,你去看一下自然就知道了!”

朱棣却故意卖了个关子道。

“孙儿告退!”

朱瞻壑心中担忧,也不再耽误时间,当即快步离开了武英殿。

不一会的功夫,朱瞻壑就来到文华殿外,还没进大殿,就听殿里传出“哗哗哗~”的甲叶撞击声,以及“呼呼呼~”的破风之声。

朱瞻壑心中疑惑,没敢直接进门,而是趴在窗口向里面看了一下,结果也是吓了一跳。

只见朱高煦顶盔贯甲,手持一杆长柄大刀,在空旷的大殿里舞的正疾,刀锋闪烁着道道寒光,虽只一人,却让整个文华殿中杀气腾腾,宛若战场一般。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新白蛇问仙 为奴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重返天堂[希伯来神话] 独醉天涯 快穿之反派大人是病娇 女神攻略手册 漫游五界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盗笔之主打一个陪伴 被迫嫁给前未婚夫世子之后 陆爷的小祖宗又撩又飒 国民导演 偷听心声后贝吉塔逆转绝望未来 海贼:草帽团中的最强辅助 纵横古今南洋豪门的大唐风云录 老婆比我先重生了 相师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经典收藏我在大唐有块田 大宋小农民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唐枭 游龙戏唐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唐晟春秋 明末永昌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冒牌皇叔 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大汉咸鱼王:刘禅的全球征服日记 三国之一马平川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刀镇寰宇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 
最近更新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 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 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 山河红颜赋 穿越古代,我有系统娇妻美妾 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红楼梦白话文版 河葬 红头册 朕的北宋欢乐多 七星大罗盘 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 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 谋杀三国精编版 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 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 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 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 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 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 
吾父朱高煦 北冥老鱼 - 吾父朱高煦txt下载 - 吾父朱高煦最新章节 - 吾父朱高煦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