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风云

闪烁

首页 >> 帝国风云 >> 帝国风云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马前卒 古代美食生存手札 步步生莲 帝国霸主 快穿之反派又黑化了 一个人的抗日2 至尊特工 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宠文结局之后 朕的后宫不可能这么乱 
帝国风云 闪烁 - 帝国风云全文阅读 - 帝国风云txt下载 - 帝国风云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二百一十章 此消彼涨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顾祝同担任国防部长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调整军队发展规划,特别是装备项目。

对顾祝同来说,这可以说是最简单的事情了。别忘了,早在二十多年前,顾祝同在海军参谋长的位置上就做过类似的事情。不同的是,这次顾祝同的身份是国防部长,而且负责统筹管理全军的装备项目。

当然,顾祝同在管理装备项目时,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即重视高技术装备。

事实上,这也在外界的预料之中。

担任国防部长之前,顾祝同在航空航天部长的位置上推动了载人登月工程,把宇航员送上了月球。此后五年,顾祝同还在国民议会中担任军事委员会主席,专门负责审批军队的装备项目。

更重要的是,在此期间,顾祝同深刻认识到了技术的重要性。

此外,他还是退役海军大将,而海军本身就是高技术含量军种,拥有比陆军将领更加敏锐的眼光。

可以说,在担任国防部长之后,就有人预测,顾祝同会发起新一轮军事改革。

只是,发起军事改革并不是重点。

一九八二年,顾祝同正式提出了“国家战略防御系统”的概念,倡导建立包括地面、海洋、天空与外层空间的防御系统,并且以此为本土与盟国提供全面的战略保护,应对潜在的战略威胁。

说白了,就是用高科技铸造一面坚盾。

这个概念一提出,立即就引起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高度关注。

要知道,在七零年代中期,中德已经在战略方面形成均衡局面,即双方拥有的战略武器都足以摧毁对手,甚至足够把对手摧毁数十次。更重要的是,双方都建立起了可靠的第二次战略打击力量。也就是说,即便遭到对手突然袭击,也有足够的实力给予对手毁灭性的全面报复。

在此基础上,中德形成了“恐怖平衡”。

这就是说,双方都没有可能在下一场全面战争中取胜,哪怕发动出其不意的袭击,也不可能彻底打垮对手,而对手的全面报复,将使发动战争的一方失去赢得战争的可能,也就失去了发动战争的理由。

说得简单一些,中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在各自拥有上万枚核弹头的情况下,就像两名手持长枪,却没有穿铠甲的骑士,即便能够用长枪捅死对手,也同样会被对手干掉,因此双方都不敢动手。

问题是,如果其中一方有了铠甲,均衡局面就会被打破。

也就是说,如果其中一方获得了足够强大的防御能力,至少能够抵消掉对手反起战略反击所构成的威胁,那么在必要的时候,就很有可能扣下核扳机,向对手发动出其不意的战略打击。

顾祝同要搞的,就是打造一副坚固的铠甲。

当然,也可以说成是盾牌。

显然,不管顾祝同的设想能否实现,仅仅是这个设想,就足够让德意志第二帝国当局坐卧不安了。

更重要的是,顾祝同说过大话吗?

在他担任航空航天部部长的时候,几乎没人相信,中国能够在短短四年之内把第一名宇航员送上月球,可最终却恰恰相反。要知道,中国是在航天技术落后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情况下,率先实现了载人登月行动。

在构筑国家绽露防御体系所需的技术中,中国几乎都拥有明显优势。

显然,德意志第二帝国当局在进行战略衡量的时候,肯定会把顾祝同的个人因素考虑进去,即相信顾祝同没有说大话。

当然,“国家战略防御系统”要到一九八四年才会正式上马。

在一九八二年到一九八四年的两年间,中国国防部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技术论证,即确认当前的技术能否使该工程由设想变成现实。

两年的技术论证,得出了一个关键结论,即建立“国家战略防御系统”所需的主要技术在未来十年之内都能达到实用化程度,其中包括定向能武器、电磁能武器、高精度制导武器等。

正是如此,中**方在一九八四年正式启动了“国家战略防御系统”的工程建设工作。

主导此事的,依然是顾祝同。

按照中国国防部在一九八四年十月公布的“国防蓝皮书”,“国家战略防御系统”将在十五年之内建成,形成基本防御能力,然后再花五年到十年进行完善,从而获得全方位的战略防御能力。

当年,中国国民议会批准了与该项目有关的十多个专项拨款。

显然,德意志第二帝国坐不住了。

如果中国拥有了一面坚不可摧的盾牌,那么中国就拥有了全面战略优势,甚至会因此获得发动先发制人战略打击的决心。

说白了,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国不在该领域赶上中国,十五年之后就将丧失战略主动权。

对冷战中的一方来说,这意味着全面失败。

要知道,如果中国不再畏惧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战略报复,就可以肆无忌惮的使用手里的核武器进行战略威胁,即便中国并没有借此发动全面战争,也能够在各个场合让德意志第二帝国做出战略让步。

显然,这就意味着德意志第二帝国将丧失与中国抗衡的资本。

对德意志第二帝国来说,唯一的选择就是奋起直追,即便不能超越中国,也至少应该追上中国,不能让差距拉大。

结果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在一九八四年底通过了一份特别拨款,为启动其国家防御系统工程投入了八百六十亿帝国马克的启动资金,重点资助基础科研项目,争取在五年之内取得重大突破。

这下,中德对抗再次在外层空间打响。

按照中国国防部在当时公布的资料,理想的防御系统应该建立在外层空间,最好在敌国头顶上方建立起防线。说得简单一些,就是把用来对付战略弹道导弹的防御武器直接部署在敌国领土上方的轨道上,在敌国发射的战略弹道导弹还没有离开大气层、或者是还没有重返大气层之前就将其击落。

显然,这需要在航天领域投入足够多的财力。

一九八五年,中国进行了六百多次航天发射,并且正式启动了“重返大气层航天航空平台”项目,也就是后来的航天飞机研制工程。这一年,德意志第二帝国进行了五百多次航天发射,而且着手研制超大型运载火箭。一九八六年,中国的航天活动超过一千次,而德意志第二帝国则达到了九百次。一九八七年,中国进行了一千四百多次航天发射,并且在当年年底让第一架航天飞机进行了非载人航天飞行,德意志第二帝国则在当年完成了超级运载火箭的试射。一九八八年,中国的航天发射达到巅峰,全年总共进行了二千一百六十八次,而德意志第二帝国则在当年超过中国,总共进行了二千七百五十七次,双方在冷战中的航天竞争达到白热化。

显然,疯狂的航天发射,意味着疯狂的烧钱。

对双方来说,这就是在比拼财力,看谁的资金雄厚。

必须承认,德意志第二帝国在这几年里表现出来的实力,确实让人叹为观止,不过这更多的是回光返照。

说白了,德意志第二帝国正在快速消耗由危地马拉战争所带来的红利。

中国在危地马拉战争中遭受的失败,并没有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获得弥补。在七零年代的后几年里,中国进入了战略收缩期,即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降低财政开支,减轻国民负担。这一政策,在一九八零年达到巅峰,即中国在遭受了经济危机打击之后,已经难以维持原有的战略优势。

只是,进入八零年代,随着经济危机过去,特别是新的金融体系确立,华元的主导地位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获得加强,中国在经济上已经走出低谷,其战略防御阶段也正式宣告结束。

相反,在七零年代,德意志第二帝国进入了战略扩张阶段。

更重要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战后黄金时期积累了大量财富,国家基础建设也在此期间得到大力发展,因此其经济实力出现了暴发性增长,在七零年代后期,其相对国力达到了冷战时期的巅峰。

根据中德双方的官方资料,在一九七九年,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经济规模达到了中国的百分之六十,工业规模为中国的百分之七十,重工业更是达到了中国的百分之八十,比大战结束之前均有百分之百以上的提高。

经济实力的增长,也导致了野心的增长。

在顾祝同提出“国家战略防御系统”概念的这一年,也就是一九八二年,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战略扩张达到巅峰,即不顾联合国绝大部分成员国的坚决反对,出兵巴尔干地区,入侵南斯拉夫。

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本意是要一劳永逸的解决欧洲最后的战争根源。

可惜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此举等于是引火烧身。

中国尚且没能在危地马拉战争中全身而退,德意志第二帝国又怎么可能在被称为“欧洲火药桶”的巴尔干地区取得胜利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小说阅读网(readnovel。)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诡秘之主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妻心似刀 福艳之都市后宫 剑道第一仙 遇到一只敬业猴,玉帝都无语了 花都太子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永不解密 都市医道狂仙 网游之星运逆天 东晋北府一丘八 西游之问道诸天 星期五有鬼 巫神纪 英雄无敌之亡灵法神 请公子斩妖 我在菜市口斩妖除魔那些年李长生 牧农仙人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大宁第一衙内 醉枕三界 皇叔威武:霸宠小娇妃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红楼之薛霸王 麾下一万大宗师,赵高汗流浃背了 重返十三岁 重生之成为现代女神 大成王朝专务司 毒后妖娆:腹黑王爷宠上瘾 庭院带着我来到了古代 这里有家咖啡厅 刀镇寰宇 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 大宋必须浪 我被丧尸了100年 (完结)女特工穿越成首富千金:特工皇后 伐清1658 玩转明末 
最近更新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 太监也懂扶龙术,女帝直呼求带飞 江山多娇,风流天下 成为土豪之后,身边美女如云 三国之龙:杨磊的霸途 迷雾星球的曙光 穿越古代之尊荣之路 靖康之耻?本太子杀到金狗叫爸爸 南北赤血录 朕的皇后娘娘 快穿大秦,我和抚苏闯咸阳 大明:这御史能处,有事他真上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 带着智能手机穿越回古代当藩王 无冕之成王败寇 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 重生刘协:我开着坦克匡扶汉室 女帝今天要抢亲 立生一生 一穿就成绝世高手 
帝国风云 闪烁 - 帝国风云txt下载 - 帝国风云最新章节 - 帝国风云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