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风云

闪烁

首页 >> 帝国风云 >> 帝国风云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之女将星 即鹿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 北朝帝业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游戏民国 重生之铁血战将 春秋我为王 
帝国风云 闪烁 - 帝国风云全文阅读 - 帝国风云txt下载 - 帝国风云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百七十七章 好与坏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战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中国能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大赢家,与中国海军的正确发展方向有最大的关系。可以说,中国海军借助技术革命引发的军事革命,用最少的投入与最短的时间,打造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从而奠定了夺取全球制海权的基础,也就为打赢这场战争打下了基础。

中国海军在大战期间建造的战舰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不是舰队航母,而是防空战舰。

要知道,在建造舰队航母的不仅仅是中国,而且世界上第一艘航母、第一艘舰队航母都与中国没有关系。至于在战争后期出现的那些“超级航母”,也不是中国独有,比如英国皇家海军早就萌生了建造斜角飞行甲板的舰队航母,而美国海军在“埃塞克斯”级之后的“中途岛”级航母的排水量更是超过了六万吨。

可以说,由中国海军发起,而且只有中国海军大规模建造的,只有防空战舰。

在很多人看来,中国海军建造防空巡洋舰,与主力舰欠缺有很大的关系。换句话说,如果中国海军有足够多的主力舰,或者说是能够建造足够多的主力舰,那么就不大可能建造太多的防空巡洋舰。

显然,这种看法有一些道理,但是并不全面。

虽然在大战爆发前,中国受造船能力影响,确实无法建造主力舰,但是以中德的密切关系,加上日本的战争赔款,中国海军在大战爆发前应该有足够的资金去德意志第二帝国订购几艘主力舰。更重要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造船厂肯定有足够的建造能力来满足中国海军的需求。

要知道,在一九三七年,德意志第二帝国就把重点转向了陆军。

当时,为了打造欧洲最强大的陆军,并且跟上技术前进的步伐,德意志第二帝国花了很大的力气来打造其装甲部队。也正是如此,德军才能够在战争初期以惊人的速度击败了曾经的夙敌。

受此影响,从一九三七年开始,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造舰速度就放慢了。

当时,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造船厂甚至主动找到中国海军,提出以极低的价格帮助中国海军建造主力舰。

为了维持本国的造船工业,德意志第二帝国当局甚至愿意为此提供贸易优惠。

只是,冯承乾并没有动心。

说白了,在战争爆发前,中国海军不是不能获得更多的主力舰,而是做为海军司令的冯承乾压根就没有想过获得更多的主力舰。

要知道,在一九三三年之后,中国海军就坚定不移的走上了发展舰队航母的道路。

至于在大战爆发之后,就更加不是这种情况了。

别忘了,做为让中国参战的条件,德意志第二帝国以援建的方式,帮助中国建起了数座大型船台。事实上,就在中国参战之前,第一批大型船台就已经动工。到一九四一年,中国已经能够自行建造主力舰了。也正是如此,中国海军才在一九四一年启动了建造排水量超过四万吨的大型航母的设计工作。可以说,在大战后期出现的大型航母,在吨位上已经超过了主力舰,而且建造难度远高于主力舰。

显然,只要中国海军愿意,在一九四一年就能自行建造主力舰。

问题是,中国海军没有建造主力舰,大型船台全部用于建造舰队航母。

原因很简单,对日作战已经证明,中国海军不需要太多的主力舰,在未来主宰海洋的将是航母。

由此可见,中国海军大力建造防空巡洋舰,与缺乏主力舰没有直接关系。

真正的动因,是中国海军缺乏大型防空平台,即除了仅有的几艘主力舰之外,其他战舰的防空能力都不够强。

当然,建造主力舰也是解决办法之一。

只是,这个办法的成本太高了。

要知道,即便是大型巡洋舰,其造价都比防空巡洋舰高得多,而其防空作战效率并不比防空巡洋舰高多少。

说得简单一些,美军建造一艘“依阿华”级战列舰的费用,足够中国海军建造四艘“南京”级防空巡洋舰,而“依阿华”级的防空作战能力,仅比“南京”级高了百分之五十,而两艘“南京”级协同作战的话,作战效率是一艘“依阿华”级的两倍,而且能够为航母提供全方位掩护。

由此可见,选择较为廉价的防空巡洋舰,是明智之举。

当然,这也造成了一个问题,即防空巡洋舰侧重于防空,在其他方面,都无法与主力舰相提并论。

说白了,防空巡洋舰依然是巡洋舰,而不是战列舰。

当然,对中国海军来说,这个代价是可以承受的,毕竟中国海军最需要的是能够为航母提供直接掩护,而且造价低廉的战舰。至于这种战舰有多强的制海作战能力,根本就不是关键问题。甚至可以说,战舰的防护也不是关键问题,因为中国海军并不打算用这种战舰去对抗敌人的主力舰。

问题是,这并不表示防空巡洋舰除了防空之外就一无是处了。

要知道,论火力,防空巡洋舰仅次于战列舰与大型巡洋舰,而且具备与大型巡洋舰对抗的基础,在某些时候甚至能够对付战列巡洋舰,与其他任何一种巡洋舰相比,防空巡洋舰都要强大得多。

与重巡洋舰相比,防空巡洋舰的火力优势就非常突出。

要知道,这不仅仅是主炮口径的问题,还与主炮的射程有关。在依靠雷达火控系统的情况下,防空巡洋舰的主炮能够对二十四公里之外的敌舰开火,而重巡洋舰上的八英寸主炮连对付二十公里外的敌舰都很困难。可见,依靠主炮射程上的优势,防空巡洋舰能在炮战中压制住重巡洋舰。

也正是如此,战后很多人都认为,中国海军浪费了防空巡洋舰的战斗力。

要知道,在绝大部分时候,中国海军的防空巡洋舰只用于防空作战,参加炮战的次数少之又少。

在一九四三年底之前,中国海军的防空巡洋舰仅在第二次新乔治亚海峡海战中发挥过一些作用。除此之外,中国海军甚至没有用防空巡洋舰去执行巡逻任务,更别说参加夜间的炮战了。

战后,很多人都认为,如果中国海军能够合理利用防空巡洋舰,那么所遭受的损失就会减少百分之五十以上。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中途岛海战,也就是这场海战。

当时,如果罗成刚安排防空巡洋舰与轻巡洋舰组成侦察编队,让防空巡洋舰为轻巡洋舰提供火力支援,那么优势就肯定不在美军舰队手里。甚至可以说,罗成刚完全可以凭此掌握主动权。

要知道,在夜间战斗中,双方指挥官能够依靠的只有侦察舰。

也就是说,谁的侦察力量更加强大,谁就有更大的把握首先发现对手,从而获得海战的主动权。

可惜的是,罗成刚没有这么做。

后来,罗成刚并没有因此而承担责任。主要就是,不是他在指挥上犯了错,而是海军有明文规定。

这条针对防空巡洋舰作战使用的规定在大战初期制订,而且制订者就是冯承乾。

按照规定,只要舰队的主力还在,那么防空巡洋舰的首要职责就是掩护主力,而不是参与其他形式的海战。

当然,通常情况下,“舰队主力”指的是舰队航母。

冯承乾制订这条规定,有很强的时代背景,即在大战初期,中国海军不但严重缺乏舰队航母,也没有多少防空战舰,因此在作战使用的时候,不但要尽力保住航母,还要尽量保住防空战舰。

如此一来,自然没有理由让防空战舰参加所不擅长的作战行动。

问题是,到了一九四四年初,中国海军的阵容已经十分强大了,就算舰队航母的数量还远算不上充足,也拥有绝对的兵力优势。此外,防空战舰的数量也增加了不少,在按照战前规定配备给航母战斗群之后,还有一些剩余。此外,防空战舰的在役率也高于航母,因此实际可用数量更多。

事实上,也正是在中途岛海战之后,冯承乾废除了这条规定。

可惜的是,大部分舰队指挥官已经习惯了之前的规定,并且下意识的把防空巡洋舰当成主力舰,在使用防空巡洋舰的时候依然较为保守。可以说,如果中国海军的舰队指挥官能够像使用重巡洋舰那样使用防空巡洋舰,那么在这场战争中,中国海军的防空巡洋舰能够做出更大的贡献。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双方还没有遭遇,罗成刚就犯了一个十分关键的错误,而在他对面,莱特抓住了这场海战中的第一个机会。

所幸的是,这也是莱特抓住的唯一的机会。

虽然在大部分时候,谁掌握了先机,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是并不排除某些时候会出现完全相反的情况。也就是说,一个好的开始,并不意味着一定有一个好的结果。如果开始很糟糕,只要能够及时纠正错误,抓住接下来的机会,那么依然有机会在最后关头反败为胜。(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小说阅读网(readnovel。)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男欢女爱 世界不需要魅魔拯救 众神世界从虫族开始崛起 魔法种族大穿越 重生都市之犀利天师 我体内有个修仙界 高手下山祸害师姐 诡秘之主 傲世临仙:从氏族崛起开始 穿成八零异能女 神医娘亲帅炸了 林家娇娘 奶爸的异界餐厅 我在东京养赛马 余生遥向晚 洛公子 咸鱼翻身的正确姿势 斗罗之我的老婆是银龙王 软软娇妻驭恶夫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大宁第一衙内 刀笔吏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风花醉 带着宝藏复大明王学军 犬子汉高祖 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 三国之重振北疆 玄宇宙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红楼志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大唐岭南王 古今中外奇案录 回到明末做枭雄 世子请叛逆 (完结)女特工穿越成首富千金:特工皇后 魂穿大齐:我只想活命 儒侠英豪 
最近更新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 明末之我若为王 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 学名张好古 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 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 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 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红颜劫:乱世情殇 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 家父吕奉先 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 秦末苍穹之变 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 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 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 弃婿崛起之路 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 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 
帝国风云 闪烁 - 帝国风云txt下载 - 帝国风云最新章节 - 帝国风云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