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大明第一帅

首页 >>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师兄个-个太无良 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 通天之路 如梦令 修罗剑尊 龙符 我的诡异人生 我的签到系统卡了 影视:人生新体验 武神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大明第一帅 -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全文阅读 -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txt下载 -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最新章节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

第二百五十八章 成立北镇抚司!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洪武二十八年八月十九,皇太孙朱允熥设北镇抚司。

锦衣卫明面上只是皇帝的仪仗卫队,巡查缉捕的职能只有少数亲信锦衣卫才有,且没有正式的职位。

饶是朱元璋喜欢任用锦衣卫,但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北镇抚司,在洪武朝并未出现。

真正将锦衣卫发展到极致的,是明成祖朱棣,也是他设立了北镇抚司。

洪武朝的锦衣卫,只有镇抚司,不分南北。

镇抚司只负责锦衣卫的法纪、军纪。

之所以后来分南北镇抚司,是因朱棣迁都北京所致。

明朝迁都后,原来在南京的锦衣卫,称为南京锦衣卫,用以养老。

而后设的北京锦衣卫,成了真正的锦衣卫,分南北镇抚司。

北镇抚司,专理皇帝钦定案件,可自行逮捕、侦讯、行刑、处决,不必经过司法机构。

南镇抚司,依旧负责本卫内部的刑名司法事务。

在朱允熥的运作下,真正的特务机构“北镇抚司”提前问世!

他重新倚重锦衣卫来监察、刺探、逮捕官员。

北镇抚司核心职责是专治诏狱,直接向皇太孙负责,锦衣卫长官也不能干预。

毫无意外,纪纲成了北镇抚司首任镇抚。

普通卫所中的镇抚是从五品,朱允熥特将北镇抚司镇抚升为从四品,以示特殊。

摆明了,北镇抚司就是为皇帝固控臣子的工具。

往往新部门成立,定然会有一番热闹景象。

就如同洪武十五年锦衣卫成立之时,赶上了胡惟庸案,热闹了好些年。

现在北镇抚司成立,纪纲新官上任,又接了皇太孙的大单,别提多精神了。

一时间,京师缇骑四出。

洪武大街上,车水马龙,繁华热闹。

忽然一阵急促的马嘶声,时而伴随着高喝声:“闪开!”

众人转脸一瞧,一队身穿青绿锦绣服,腰挂绣春刀的人策马而来。

“是锦衣卫!”

“看来又有哪位大官遭殃了!”

街旁人纷纷议论,他们不知道北镇抚司单干了,只道是锦衣卫厉害了。

也有消息灵通的人,知道这帮官员是得罪的皇太孙。

昨日,国子监博士黄彦清,私下议论皇太孙得失,被锦衣卫抓入诏狱。

太常少卿廖升,与郑公智交好,知道自己无法逃脱,痛哭与家人诀别,自缢而亡。

还有监察御史王度,在文华殿大骂皇太孙凶残,以语不逊论死,被皇太孙诛族。

又有监察御史董镛,学人家在午门求雨,矛头直指皇太孙。

结果被抓论死,妻女发配教坊,姻族死戍者二百三十人。

今天,锦衣卫抓的是监察御史甘霖。

这帮嘴炮惹事全凭一时之快,妄图青史留名,丝毫不顾及家人和九族的感受。

围观的吃瓜群众们唏嘘不已。

诏狱就是个修罗场,进去后只要活着出来就能成神。

比如凉国公蓝玉,从诏狱出来后成了太子太师,现又得赐郡王府一座,跟位列仙班没两样。

御史甘霖就不同了,他在诏狱里被锦衣卫喂了毒药。

如果毒死,那是解脱。

可甘霖吃了几斤毒药,却一直不死,是真难受啊!

锦衣卫控毒大师的具体手法是这样的:

给甘大人先灌三两毒药试试体质。

察言观色,掐时间快毒发时再灌解药。

等甘大人恢复一点元气了,再灌毒药。

接着再灌解药,再灌毒药,再灌解药……来来回回捯饬,直到招供。

最后甘大人吃了三斤毒药终于受不了了,在诏狱求死,当场被戮。

想死还不简单?

没有人惯着他。

……

黄子澄府上。

几个太医院来的太医,以及四名挎刀锦衣卫,立在房间内外,排队准备给黄子澄“看病”。

这次由纪纲亲自来会诊。

床前的帐子垂放下来,黄子澄的手从帐子内伸出,一个花白胡子的太医正为他把脉。

很快,花白胡子太医把完脉,退了下来。

另一名中年太医上前继续为黄子澄把脉。

纪纲问花白胡子太医:“张太医,黄学士病情怎么样?”

花白胡子太医认真地说:“从脉象上来看,黄大人无甚大病……”

没等他把话说完,纪纲把脸一沉,呵斥道:“黄大人病成这样,你还说没什么大病,是何居心?来呀,把这个不学无术的老家伙扔到井里去!”

门外应一声,进来两个锦衣卫,不由分说,将花白胡子太医一把扛在肩上,往外边走。

随着花白胡子太医的哀求、挣扎声越来越远,隐隐约约传来“扑通”一声响……

幽暗的井水咕咕冒泡。

现场解决,一套动作下来干净利索。

屋子里剩下的几个太医脸色全都变了。

那名给黄子澄把脉的中年太医颤抖着退下来。

另一名名医上前继续为黄子澄把脉。

纪纲微笑着问中年太医:“李太医,黄大人病情怎么样?”

中年太医颤抖着说:“从脉象上来看,黄大人病得不轻,怕不久于人世……”

闻言,纪纲面色一喜,马上夸奖道:“李太医不愧是御医啊!医术精湛,说到根子上了!”

下面的程序就是治疗。

在纪纲的严词要求下,太医院的太医们开始对黄子澄进行抢救。

“你们干什么!”

躺在那装病的黄子澄,终于察觉到了情况不对劲,拼命大叫。

可是,任凭他喊破喉咙,也无济于事。

对医师来说,患者大喊大叫不配合很正常,医者父母心嘛,可以忍受。

继续治疗就行了。

......

翰林院外,一份以吏部名义发布的公告醒目地贴在红墙上。

一大群官员在观看。

一个官员念出声来:“翰林学士黄子澄,身患病重,需调养将息,年内所有大小经筵,均着停止……”

翰林院官员们面面相觑,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疑问。

“黄大人前几日还好好的,怎么就病重了?”

有知情人道:“可能是为了躲皇太孙吧。”

“应该是了.......”

黄子澄是翰林院的老大,他不上班需要通告。

......

黄子澄府上。

六名太医院御医,对黄子澄进行了惨绝人寰的治疗。

他们扒开黄子澄的血管,放了一斤多的血。

紧接着又给黄子澄吃催吐药。

用肉桂,茴香,甜根菜,盐等调制成药水,给黄子澄灌肠。

每两个时辰灌一次,连续五天。

眼看不见好转,医术精湛的李太医,提出用烙铁治疗法。

他用滚烫的烙铁把黄子澄头皮烫出几个大血泡,再将血泡挤掉。

不仅如此,赵太医也提出了一种治疗方式。

在黄子澄的脚底涂满鸽子粪便。

接着鼻孔塞满喷嚏粉。

最后全身涂满热膏药。

纪纲看得心痒难耐,他也才想到了一种专业的治疗方法。

他从诏狱提了两个刚整死的文官,把他们的头盖骨磨成粉掺进泻药,给黄子澄服下。

最终,顽强的黄子澄终于去世了。

纪纲不禁感叹,黄子澄这厮的命是真硬啊!

黄子澄的家属全程观摩了治疗过程,并对几位太医表示感谢。

在他们看来,黄子澄曾是皇太孙的老师,皇太孙派这么多太医来,是真想救人。

而且这么多天,大家的辛苦他们都看在眼里。

治疗过程都是公开透明的,不存在虐待。

只怪黄子澄是读书人,原本身子骨就弱。

黄子澄的老婆许氏与儿子黄圭、黄玉、黄润、黄泽,他们一个劲的称赞皇太孙的好!

家属们没有医闹,黄子澄的朋友们却不让了。

有翰林院官员对治疗程序提出质疑,尤其是灌肠。

太医院当场打脸他们,称太医院用的是唐朝药王孙思邈《千金要方》里的小续命汤。

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手足战掉,语言謇涩,肢体麻痹,神思昏乱,头目眩重,痰诞壅盛,筋脉拘挛,屈伸转侧不便,涕唾不收。

又有人提出疑问:“那放血是什么情况?”

太医院再度说明,称这是西医里经典的放血治疗,所谓中西结合。

也不知道太医院从哪搞来的偏方。

其实,“放血术”统治欧洲医学界上千年。

原先,放血术都是由教堂的僧侣来进行,一直到了1163年,亚历山大三世宣布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欧洲民间的理发师。

理发师扛起了外科医生的“重担”。

因欧洲的理发师帮病人放血,转灯变成理发店的标志。

也就是大街上理发店门口转动的彩灯,红色和蓝色分别代表动脉和静脉。

美国人的国父华盛顿,就是放血术放死的。

一共放了四次血,差不多五斤重,就这还没有立刻死亡。看书溂

相比华盛顿遭的罪,黄子澄才被放血一斤多,算不了什么。

最终,翰林院学士黄子澄、皇太孙的老师,因御医抢救无效死亡!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上门女婿都市至尊 爱情逃兵 这个男人过于贤惠 正义判定2069 仙帝 盗墓之可单开族谱 张璟穿水浒,可逆归途 深海世纪 邪王盛宠 ,庶女狂妃 与你为敌 一步爱情 总裁的三嫁新娘 我靠赚取功德值带飞全家 我能提取熟练度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重生之超凡入圣 大明锦衣卫1 北唐风云 失控沦陷!二少他夜夜哭着求亲亲 我不是道士,这特喵是丧尸! 
经典收藏玩转异界 封神:请尽情吩咐妲己 虚空极变 从小蛇开始进行异化 全家穿:随爹科考后,我成了白富美 崽崽今年三百岁,才不是什么三岁小奶团! 走后门的飞升,那也是飞升! 神魔天航 综漫之警官桑的位面旅行 天才狂女 逼我重生是吧 驾个小艇去明末 修道至苦是人间 致我们终将到来的幸福 我的宝可梦实在太努力了 斗罗之灵珠神剑天麟 学阀之路 洪荒:我!玄门先锋!人教大将! 恒王 地球最后一名长生者 
最近更新妖塔逆天!每周白嫖三尊妖兽 南帝重生,女主不想退婚了 刚成反派,功德成圣系统来了 开局亡国太子,我靠签到打造无上神朝 萌新穿越别搞我,还好提前七万年 从流浪混沌开始制霸诸天 贫穷的我靠拣垃圾飞升 吞噬剑帝 末世,归来已无敌 我靠炼器炼丹在修仙文里C位出道 御天online虚实天骄 一剑天下 洪荒:我成了第七邪神 帝尊之路从皇宫签到开始横推诸天 魔王的美少女手办收集之旅 修仙:记录美好生活 万古第一禁忌 洪荒:以力证道锤爆鸿钧 煞破天穹 他是我佛,亦是我魔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大明第一帅 -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txt下载 -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最新章节 -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全文阅读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