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朱重八

余生所念

首页 >> 家父朱重八 >> 家父朱重八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江山美色 调教太平洋 唐砖 抗日之兵魂传说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纵天神帝 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游戏民国 重生之征战岁月 重生之铁血战将 
家父朱重八 余生所念 - 家父朱重八全文阅读 - 家父朱重八txt下载 - 家父朱重八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八十一章 忠臣与天灾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清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

对于这上百车烤制好烟草,不仅百姓、商贾瞧着眼热,就是朝廷官员也有想法。

这一日,奉天殿大朝会,新科进士、御史景清忽然上奏,请将茅山所产的烟草收益收归朝廷。

此言一出,殿内群臣都很吃惊。

因为景清是北方学子,生于元朝末年,原籍陕西邠州宜禄驿,在父母相继亡故后,被寄养在真宁县寨子村外祖父家中。

原本的历史上,景清自幼聪颖好学、过目成诵,小小年纪便熟读经史子集,成为远近闻名的饱学之士。在父老乡亲的资助下,进入国子监读书,并在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的殿试中高中榜眼,随即被授予翰林院编修的职务,很快又出任御史。

而在这个世界,因为刘三吾等人搞事情,才学出众的景清第一次是落榜的。

是朱樉当庭驳斥刘三吾,亲自带人查阅落第士子的考卷,挑选出景清的文章,他才能成为今科探花。

从这个角度讲,朱樉对今科的北方士子,是有大恩的。

景清此举,在旁人看来,多少有点“忘恩负义”的味道。

是以殿内众人,都把目光看向朱樉。

李景隆见朱樉面无表情不说话,以为处于“暴怒”中,站出来道:“烟草一物,原为秦王府的产业,岂有收归朝廷的道理?”

景清道:“产自终南山的,自然归秦王府。可这些烟草是在茅山里发现的,总不能说,茅山里的物产,也要归秦王府所有吧!”

李景隆哑然,他跳出来纯粹是为了讨好太子,哪想过那么多,一瞬间就被问蒙了。

其余朝臣,则有些犹豫,他们内心是希望烟草收入收归朝廷的,却又害怕得罪太子,全都犹豫不说话。

景清却像个二愣子一般侃侃而谈,在他看来,不仅要要将烟草收归朝廷,更要把秦王府的烟草管理机构,纳入朝廷的官僚体系当中。

与此同时,还要扩大烟草的种植面积,降低烟草价格,让其成为大明官僚士绅阶层都能享受之物。同时向西域、草原、海外出口,让其成为如盐税一般的存在。

这话一出,立刻引来很多人赞同。

毕竟朝廷收入大涨,这些当官的总有机会捞到好处,更别提降低烟价了。

此刻的大明朝堂,至少有一小半的官员吸烟,剩下那一大半不抽主要是价格太贵买不起。

若能降低价格,偶尔抽上一些,至少在同僚面前,不是太丢脸啊!

一时间,赞成的声音越来越多。

御座上的朱元章道:“太子,可有话说!”

朱爽微微点头,笑着道:“我觉得,景御史话很有道理,与儿臣不谋而合,可以施行!”

此言一出,朝臣们又是惊诧万分,未料朱樉这么容易就答应了。

却不知朱爽刚才沉闷,并非生气,而是在想景清这个人,他可是一个比方孝孺还惨的大忠臣啊!

据正史所载,方孝孺因为痛骂朱棣,从而落得被凌迟、灭族的下场。

然而跟方孝孺比,景清的结局更惨,因为他不仅被凌迟、灭族,还连累的乡亲们也被杀了,这种事真的就是亘古少有了。

主要原因还是,一介书生的他,竟干出刺王杀驾的大事!

却说景清这个人不仅博学多才,而且为人耿直,履行弹劾职能时不避权贵,因而登科后很快博得朱元章的赏识。曾奉命到川、陕等地巡查私茶,不久升任金华知府。

建文帝登基后,派景清任北平参议,监视朱棣举动。

景清到任后,经常拜访朱棣并告戒他要效忠朝廷。因为口才好,朱棣对其很欣赏,靖难成功后不仅宽恕景清,还命其担任御史大夫。

然而景清的“变节”是假的,不过是为了给建文复仇。

经过一年多的殷勤做事表忠心,朱棣渐渐消除了戒心。

景清便在永乐元年三月的某天,身穿红色朝服,暗藏利刃,准备在递奏章的时候,刺死朱棣。

不想,此前几日有钦天监上奏,称有红色异星将侵犯帝座,恐是人臣意图谋害天子之象,朱棣听后心中悚然。

旋即在朝堂上发现景清身着红袍,言行诡秘,心生疑虑,派卫士对其搜身,果然发现藏在衣服里的利刃。

这事对朱棣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因为他自认为对景清恩重如山,却遭到后者的刺杀,真的是又气又恼,所以厉声质问。

景清到了这会,自然也是豁出去了,大骂朱棣不忠不孝,声称自己这样做是为建文帝君臣报仇。

朱棣瞬间恼羞成怒,下令将其凌迟处死,同时灭族。

事后朱棣还不解恨,又将满腔怒火发泄到景清的亲友身上。很快,圣旨传到景清的老家真宁县,凡跟景清沾亲带故的,全部被处死,直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渠才罢。

史载:“成祖怒,磔死,族之。籍其乡,转相攀染,谓之瓜蔓抄,村里为墟。”

按现代人的思维看,景清此举,似有愚忠的嫌疑。

然朱爽看他经历,总能想起姜维的那句,“我计不成,乃天命也!”

满腹才华也就算了,还这么忠心,很难不令他心生好感啊!

却说景清见朱樉不贪财物,虚心纳谏,也升出得遇明主的心思,跪地叩拜道:“太子殿下英明!”

朱爽呵呵一笑,转身冲朱元章道:“禀父皇,儿臣有一事启奏,想请父皇答应!”

朱元章没好气道:“说!”

“这上百车烟草的收入收归国有后,朝廷进项不少,臣想给在京的大小官员,每人加三成俸禄补贴……!”

朱元章闻言,眼睛瞪的老大,可谓怒气冲冲,心里道:“好小子,怕咱不敢当恶人吗?”

虽不想同意,却也没一口反驳,冷笑道:“你倒是会笼络朝臣啊?朝廷收入有限,以后没有烟草进项怎么办?”

朱爽笑道:“所以臣说的是俸禄补贴,而非俸禄,且只从烟草收益中出,有的时候发,没有就不发了!”

朱元章闻言,觉得倒也可行。

虽看不惯朱樉这般“大手大脚”的花钱,可一来钱本就人家的,二来满朝文武瞧着,他也不愿被众人暗骂刻薄寡恩,只好道:“准了!”

朝臣们闻听,一齐跪下,口称吾皇万岁,太子千岁。

洪武朝当官,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贪污风险高,六十两就剥皮实草。

可要不贪,又无家族支撑的话,想在金陵做官,真的是好艰难的。

如前户部尚书滕德懋被指控贪污,朱元章下令将其处死。死后还命人剖开滕德懋的肚子,看看贪官肚子都有些什么东西。但滕德懋肚子当中,只有些粗粮草菜。

老朱这才知道杀错了,叹息道原来是个清官。

可以说,洪武朝的官员,奉公守法的一般都很穷苦。

这三成俸禄补贴虽不算多,可总好过没有吧,就不知何时能发下来。

不想下了朝,朱爽便留下户部尚书赵勉,侍郎傅友文,让他们算一下在京的大小官员,每人三成俸禄补贴是多少钱,先从户部的府库拨出来发下,后续再补上。

赵勉、傅友文自然没二话,前者道:“殿下,这三成补贴,发宝钞多少?”

朱爽道:“发什么宝钞,都用银子和铜钱!”

赵勉与傅友文对视一眼,暗暗咂舌。

因为按照以往的惯例,俸禄中有一部分,是要用宝钞发放的,这也是造成守法官员穷困的原因之一。

朱爽能察觉到这一点,用银子跟铜钱支付,可见是了解实情,真心要提高一下官员们的待遇,不由让户部的两位大老,对朱樉的好感又增加许多。

傅友文是太期待朱樉登基后的朝局了,赵勉则有些暗然。

因为他是刘三吾的女婿,凭这层关系在,就很难获得朱樉的信任。可要就此告老,又有些不甘心,多少还是想挽回一下。

拱手道:“殿下,是否要给宫中,增加一些用度?”

朱爽闻言想了想,笑着道:“还是算了吧,宫中还有潼关金矿与蓝田银矿的收益,不缺这个。至于其余的烟草收益,全都拿来用作国防开支,修建战船、打造兵器甲胃,奖励战功,若能让大明士卒的战力提高一成,这钱都不算百花!”

傅友文笑,“殿下太保守了,那些银子若都花在兵部,我大明将士的战力,最少提高五成啊!”

赵勉感慨,“殿下雄才伟略,宽仁大度,令臣钦佩!”

朱爽呵呵一笑,“尔等好好做事,将来必有福报!”

他其实知道赵勉这人不太干净,原本历史上在洪武二十五年末因为收受财物事发而被处死。

这个时空不知因何未被告发,但朱爽见其有些才能,也没打算对其苛责太甚。

毕竟他当秦王的时候,也没少送出财物,笼络大臣。

若真按大明律,跟他接触过的官员,怕要死个八九成啊!

三天后,赵勉、傅友文拿了京城大小官员名册,及三成俸禄补贴金额名单来见太子。

朱爽御笔一挥,准了,户部则开始按名册和所计金额,为在京大小官员发放补贴。一时间,满朝都是称颂朱樉的声音。

兵部尚书茹瑺则是听到朱樉要把烟草收益拨给兵部的消息,见天到东宫求见太子。

朱爽则趁机向茹瑺了解兵部的事,为后续做准备。

……

紫禁城,文华殿,朱爽站在大殿门前,望着外面的瓢泼大雨,忧心忡忡。

进入八月后,金陵一直被乌云笼罩,已经下了近一个月的大雨。

长江里的水不断暴涨,已经蔓延到城墙根了。

更让他揪心的是,因为金陵紫禁城是填湖所造,建成后没几年便地基塌陷了,造成宫内中北部低洼,南边高的格局。

此刻因大雨漫灌,更是有了积水,令朱元章怒气暴涨,无故处死了两名小太监。

皇宫尚且如此,更不用说金陵城,以及长江、淮河两岸的城市与百姓了。

这雨若继续这么下,怕要出现一场大水灾啊!

过了一会,外面的雨小了。

长子朱尚炳在赶了过来,道:“父王,儿臣随丁智深将军巡查城内,发现一些危房,已命人将里面的住户转移安置了。”

“没闹出什么乱子吧?”

朱尚炳高兴道:“没有,听说是儿臣的名号,百姓们都很高兴,也很配合!”

他之前在金陵城内的棚户区修了多条水泥路,在百姓中的呼声比朱樉都高,不比太祖朱元章弱。

朱爽道:“那就好,准备好粮食,给受灾的百姓发了!”

朱尚炳道:“儿臣知晓!”

说罢看了看外面,面色犹豫,“儿臣听外面的百姓说,苏、杭、扬三州水患严重,已经死了狠了多人了?”

朱爽皱眉:“他们又是听谁说的?”

“呃,都是胡乱传的!”

朱爽道:“大灾之年,易生大乱,常常谣言四起,要堤防歹人趁机作乱。如今暴雨连日,交通断绝,咱们都难知外面的事,百姓,又知道什么?”

朱尚炳面色尴尬,道:“儿臣知晓了!”

朱爽又说:“不过照这样下法,大灾是肯定的,死人亦不会少,还是赶紧为赈灾做准备吧!”

此刻的大明,不是六百年后,如今的卫所士兵,亦不能指望他们冒雨救护百姓。

朱爽能做的,也只能是在赈灾上多下功夫。

又几日,天虽未晴,但雨总算小了许多。

周边府县的灾害信息,总算能报进来了,却看的朱爽无比沉重。

江都县报,扬子江遇到罕见的狂风暴雨,居住于沙洲上的数百户居民被洪水湮没,死亡约九百人。

一个沙洲上的百姓几乎全没了,想赈灾都找不到灾民。

杭州府报,漂毁官民庐舍畜户无算,溺死者约为千人。苏州府报,城市乡村水深数丈,庐室漂没殆尽……

武英殿,被阴雨天气折磨,数日双腿疼痛,夜不能寐的朱元章,坐到御座上,瞪大了眼睛道:“这贼老天,偏不让咱们过安生日子啊,是偏要跟咱作对啊!一连下了这么多天暴雨,夺走无数百姓生命,咱不能坐视不理,必须要赈灾!”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肥水不流外人田 农家仙田 大奉打更人 宋檀记事 世界不需要魅魔拯救 一拳和尚唐三藏 重生都市之犀利天师 田园大唐 重生之福星贵女 快穿女配冷静点 重生弃女当自强 全民魔女1994 从火影开始的宇宙世界 穿成神仙哥哥的心尖宠 洪荒之盘王证道 都市之齐天大圣 软软娇妻驭恶夫 谍涯无痕 我的钢铁战衣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大宁第一衙内 醉枕三界 刀笔吏 萌宠狂妃 风花醉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我的灵异笔记 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 女皇的男闺蜜 大宋必须浪 我被丧尸了100年 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 我是无敌的大寨主 
最近更新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 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 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 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 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 大晋霸主 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 十三皇子 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 紫鸾记 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 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 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 穿越白虎之洪荒 江山百美图 三国大军湿家 
家父朱重八 余生所念 - 家父朱重八txt下载 - 家父朱重八最新章节 - 家父朱重八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