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景致同关中并不雷同,虽都是青山绿水鱼米丰饶之地,但四川这边却更显翠绿秀色。满眼的苍翠映入眼帘,令人眉目生辉,精气神为之一振。四川,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身临此间,仿佛来到了天堂一般无二,足见这是一片神奇美丽之地。
柳如烟向四周眺望,远处绵绵群山环绕,近处是一片肥沃碧绿的田野,仟佰交织的稻田里播种时令的农作物,红穗的高粱,青青的甘蔗,以及各种蔬菜瓜果。竹林掩映下,开凿出数口池塘。好一副巧夺天地造化的乡野风光!
柳如烟将腰畔的水壶解下,递给罗香雪:“喝点水吧!”
罗香雪点点头,欣然接过,她眺望着周遭风物,兴奋地说道:“传说,四川是个很美的地方,真是名不虚传。前面不远就是资州古城了吧?”她咕噜喝下一口水,用衣袖擦拭着嘴唇。
柳如烟说道:“嗯,兴许还是一段路程,我们上前去向老乡打听打听。”说着,策马向前奔去,罗香雪紧随其后。
两人策马奔进一片翠竹林,遮天避日的苍翠尽收眼底,仿佛将目光也擦亮了,林中竹梢上鸟雀扑腾,尤其以画眉鸟居多,这种鸟叫声清脆婉转,十分悦耳。林间地上铺满了飘落的黄叶,枯黄的竹叶随风飘落,在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踩在上面沙沙作响。
马蹄声惊起一片飞鸟,地上竹叶翻飞,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出了竹林,便来到一片民居前,红砖黑瓦的平房呈一字形布局,房顶上立有烟囱,这是典型的川居建筑风格。
房前有一口硕大的池塘,水面上飘着浮萍。东倒西歪插着十数根青竹。一个身着青布坎肩的粗壮汉子挑了一担大粪在门前菜园里浇灌,一个身着灰袍长衣的老者端坐在池塘边正襟危坐一动不动的盯着水面上。他手里持一根细长竹竿支在水面上垂钓,神情平静而专注。听见房舍边传来马蹄声,缓缓扭过头来打望,见马背上的两个年轻男女,不由得心下一动,面上微微皱起了眉头。这边浇灌的汉子也停下手里的活计,立起身发量着这两个不速之客。
柳如烟见状,忙朝那汉子抱了抱拳,笑道:“在下落过此地,想向这位大哥打听一下去往资州城还有多远?”
那汉子挑了挑眉,说道:“喏,这里离资州还有二十多里路哩。”说罢,便不再理会,埋头又浇灌起来。
柳如烟和罗香雪相看一眼,朝那精壮汉子抱拳示谢后,策马绕过屋前,拐进一条宽阔的官道上,路两旁稻田青翠,偶尔传来几声蛙鸣,瓜地里藤萝密布,嫩叶间挂着丰硕的果实,好一片春花秋实的丰收景象。
罗香雪在马上东瞅瞅西望望,被这副苍翠的田园风光深深吸引,脱口道:“柳大哥,你看,这里太美了,我们要是远离江湖,能在这样的地方长住,那真是太惬意了。”她一扫阴郁,心情变得舒畅起来。
柳如烟微微笑道:“不错,这是个好山好水的好地方,田园牧歌就是这个样子的。等找到小妹,我们就来这里隐居如何?”
罗香雪两眼泛光,开心地说道:“若真能在这个地方落脚生根,那敢情是再好不过了。可是,怎么才能找到小妹,她现在又在哪里呢?”
“我来这里之前,回过我那个残破的家,昔日人来人往的柳家庄,如今成了蛛网密布老鼠横行的地方。为了寻找小妹的踪迹,我在当年父亲留下一本破烂笔记里找到一个可疑的人。”他的目光黯淡神色凝重,静静地看着前路。
“哦,什么人?可有找到么?”
“巧合的是,那日我在故居遇到了一个多年不曾谋面的表弟,我在自己很小的时候见过他,后来的一天,他和他娘莫名其妙的失踪了,没想到他们竟然就落脚在华山北峰下的一个村子里。我们于是找去了父亲当年安置我和小妹的那个山洞。在洞中,我们果然找到小妹当年穿的绣花鞋,鞋上残留干涸的血迹,我以为小妹已经遇难,正当我心灰意冷将要离开时,洞外突然出现了一个人,那人蓬头垢面,看起来像个疯子一样,后来我和表弟同他结识,原来这个人并非疯子,却是有情有义,我将苦寻小妹的事告诉他,他热心帮我四处寻找,后来得到一位道人指点,他说小妹应是下落在四川资州一带,并且还好好的活着。”他沉郁的目光又泛起坚毅,一股强烈的希望让他充满了勇气。
罗香雪道:“柳大哥,别担心,我们一定能找到小妹的,上天会帮我们的!”
柳如烟叹息道:“可资州这么大,我们也没有确切的线索,要找到小妹谈何容易。”他忽然想到了什么“临行前,道长给了我两个锦囊,叮嘱我到了这边方才拆开,现在是时候了!”
他们来到官道边一处晒坝上,下了马,将马匹拴在一棵柏树下。柳如烟从怀里掏出一个红色小布囊,解开布囊,里面现出两个精致的纸盒子,两个纸盒上分别写着“前”和“后”两个红字。柳如烟瞥了一眼罗香雪,打开了写着“前”字的那个纸盒。盒子里有一张信签,铺开信签,一行小楷映入眼帘:“资州城向南二十里,有一村庄,名曰“青梅”。村里有户张姓人家,此人与我是旧相识,可前往打听,福生无量天尊。”末尾处,用红墨勾勒出一朵梅花。柳如烟默默看罢,皱眉思索片刻。
罗香雪急忙问道:“信上说了些什么?”
柳如烟将信签递给罗香雪,罗香雪仔细看完,面露喜色:“道长的意思是让我们去找这位张姓人家,想必他兴许知道些什么。那我们赶紧去看看!”
柳如烟道:“资州城向南二十里,青梅村?方才我们问路,那大哥不就说这里离资州城二十里……”
他话音刚落,罗香雪突然眼睛一亮,接口道:“不错,我们脚下所在正是南面,难不成就是这里?这就是那个青梅村?”她睁大眼睛,面露喜色的看着柳如烟。
柳如烟恍然一顿,向周遭打望一圈,喜道:“哎,你说的有道理。我们从那边过来也不过只走了两里路,应该还在这个村子里,这里应该就是信上所说的青梅村了。”两个人都显得十分兴奋。
正在这当儿,远处竹林边走出一老者,他手里牵了一头肥壮的青牛,另一只手中握着旱烟,一边走一边吧嗒抽着烟袋,他忽然瞥见晒坝上的两骑人马,正感诧异间,柳如烟已远远的作辑招呼道:“这位老人家,晚辈向你打听一下,这是什么地方?”
老者望着两个生人,颇有些疑惑,并且身上携带兵器,一看就不是寻常普通人家。老者远远的停下脚步,不敢靠近,皱着眉头问道:“你们是?”
柳如烟看出老者的局促,解释道:“老人家,你别怕,我们是路过此地,想向你打听一下青梅村怎么走?”
老者抽了口旱烟,长长吐出一圈烟雾后,才说道:“哦,青梅村就是这里了。”
两个人喜出望外,相视而笑。
罗香雪急忙又说道:“老人家可否知道青梅村有个姓张的人家?”
“姓张?呃,这村里姓张的有好几户,不知道你们是要找哪一家?”
柳如烟怔了怔,沉吟道:“不瞒老人家,我们是来此寻人的。在下有一位朋友让我们来此找到一户张姓人家。”
老者闻言,眉头一蹙,颇有些警惕的说道:“你们从哪里来?看二位装扮,并不像此间之人。”
柳如烟微微笑道:“老人家好眼力,我们确非这里的人,我们来自关中,是专程前来贵地寻找失踪多年的妹妹。”
老者又是一惊,面上略显色变,又追问道:“哦,原来如此。”见两人并不像恶人,他似乎放下了警惕,看着两人说道:“鄙人正是青梅村村长,两位远道而来,来者便是客,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但说无妨。”原来这牵牛老者竟是此间的话事人。见他逐渐放下戒备,两人心里也敞亮开了,对寻找到小妹又增加了一成信心。
柳如烟将苦寻小妹的经过原原本本告诉了老者,老者面上露出同情之色,又念这两个年轻人并非奸诈之辈,随即决定为他们引路。老人将青牛牵回家中,抽着旱烟走在前面。柳如烟心情非常激动,执意要塞给老者一锭银子,老人家也执意不收,双方客套半晌,正闲聊着,不觉间已绕过几条田埂,闻着一路的花草芬芳来到这间坐落在山坳里的人家。老者神情严肃,猛吸了两口旱烟,在离院墙十米开外的路边停下,回头对两人说道:“你们二位先在此处稍等,这老张家圈养了一条大黄狗,甚是凶猛,容我先上前去招呼一声。”柳如烟抱拳示谢。
老者快步来到院墙门口,朝院子里打望,屋檐下果然拴着一条高大壮实的黄狗,它本蜷缩着打盹,听见动静突然跳了起来,龇牙咧嘴朝来人狂吠,叫了几声又突然消停,兴许是认出老村长,竟摇头摆尾的亲热示好。这是一只田园犬,端的是通人性!
老者大步走进院墙,见门窗紧闭,心里咯噔一下:难不成老张没在家?他立在门口,朝里面招呼道:“老张,你在家里么?”半晌,里面传来一个浑厚低沉的男人声音:“啊哈,是李村长哟,我在的。我这就来!”门栓咯哒,大木门应声而开,一个皮肤黝黑身体强健的高个汉子出现在门内,年龄在五十岁上下,见熟人上门,忙笑脸相迎,招呼着入内。
李村长说明来意,老张先是一怔,随即缓缓点了点头,面上神色显出一丝惶恐不安。李村长抽着旱烟,隔着门扉,指着院外的柳如烟和罗香雪,说道:“呃,就是这两个年轻后生,他们说有件事想拜访你!”
老张仔细一看,颇有些警惕的问道:“我没见过这两个人,他们是做什么的?”
李村长道:“方才我和他们交谈,说是来此寻找一个人,特意来此向你打探。”他又补充道“看这两个年轻人,不像是奸诈之辈,我就带着他们过来了。”
老张沉吟片刻,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缓缓道:“那就请他们过来吧!”他和李村长步出院墙,朝两个人走来。柳如烟和罗香雪见状相视而笑,急忙迎了上去。
双方来到近前,柳如烟双手抱拳施礼,说道:“这位就是张大叔吧,在下柳如烟有礼了!”
老张呵呵笑脸相迎:“二位快快请进。”那条大黄狗见到生人,又极其凶恶的狂吠起来。老张喝斥着,将大黄狗牵进后院柴房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