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祖朱重八

满城金甲

首页 >> 大明:家祖朱重八 >> 大明:家祖朱重八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名门艳旅 汉乡 男儿行 江山美色 富贵小丫鬟 唐砖 北朝求生实录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谍影 
大明:家祖朱重八 满城金甲 - 大明:家祖朱重八全文阅读 - 大明:家祖朱重八txt下载 - 大明:家祖朱重八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51章 怎么变了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次日,朱允熥和老朱吃了早饭便下了山。

昨天也就是他回来的晚了,今天肯定一大堆来找他的人。

这些问题他总得面对,不能把所有压力都放在朱标一人身上。

朱允熥从老朱那儿出来后,便先去了开国公的府上。

他和那些勋戚的关系既割舍不断,也就没必要非得刻意保持疏远了。

常升是武将之中较为低调的了,自因受蓝玉被蒋瓛诬告的牵连在诏狱走了一圈,除了必要的交际之外,更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怎么出门了。

这种秉性在武将中,也算是比较另类了。

朱允熥递上名帖之后,也没用常升开中门迎接,便在门子的带领下进了常家。

彼时,常升一家正在吃饭。

常继祖不过八九岁正是狗的嫌的年纪,吃个饭也不安分米粒洒的到处都是,正被常升板着脸教训。

“屁股长了针了,要吃就好好的吃,这米饭怎么着你了,你至于要如此浪费?”

常升在外面是低调,但不代表他好说话。

被厉声斥责的常继祖拽着衣角,连抬头看常升的勇气都没有。

门子扒在门框上,探头探脑往里面张望着轻声呼喊道:“老爷,老爷...”

在常升答应前,朱允熥则已越已过那门子,上前道:“舅!”

见到朱允熥进来,常升略一诧异后就要叩拜行礼。

朱允熥抢先上前,一把扶住了常升。

“都是一家人,用不着些的。”

哪知常升还挺执拗,非要叩拜行了不可。

常继祖本已在朱允熥扶住常升时起身站起来了,随着常升拜下也只能跟着把后面的大礼见完了。

在行礼后,常升这才问道:“殿下吃了吗?”

朱允熥应道:“刚和皇爷爷吃过。”

一听这,常升抬手道:“那就去花厅。”

他来了总不能连饭都不让人吃了。

朱允熥道:“舅先吃吧,等吃了再说。”

常升连那些虚礼都非要坚持行了,又怎么让朱允熥干等着吃了饭。

“臣吃好了。”

“你把碗里的饭都吃了,要是剩下了晚上的也别吃了。”

常继祖垂着脑袋,只能乖乖应下。

“知道了,爹。”

朱允熥心理怕是有些不太正常了,瞧着这竟有种没来由的开心。

在常继祖的脑袋上抚了一把,有些幸灾乐祸道:“要听舅的话哦。”

常继祖当着常升的面不敢怎样,在常升跟着朱允熥走了后还不忘伸伸舌头做了鬼脸。

这一幕,恰好被刚回头的朱允熥看见。

随着朱允熥的驻足,常升也扭过了头。

见到这,常继祖当即恢复了之前的乖巧,双手交叠一副非常懂事的样子。

“还不快去吃饭!”

常继祖一听这,忙不迭跑回桌前坐下,狼吞虎咽就往嘴里塞,那样子都能把一只碗吞下去了。

别说,他这小表弟还挺可爱。

“哈哈...”

朱允熥的幸灾乐祸,这下彻底不收敛了。

在走出饭堂,常升无奈道:“那小子太皮了,一天不闯祸就不踏实。”

朱允熥幸灾乐祸归幸灾乐祸,却也清楚常继祖本身并没毛病。

“孩子嘛,这都正常。”

“舅也没必要对继祖太苛刻了,等过几年等他长大也就懂事了。”

朱允熥也只能这样劝了,单从他本心来看,他也希望常继祖除了安守本分之外,将来还能秉承父辈荣光,为朝廷去建功立业的。

“就那小子,不从小管着就废了。”

常升没继续往下说常继祖的问题,换了个话题问道:“殿下在湖广还顺利吧?”

朱允熥也没多说,只道:“还行吧。”

两人说着话的功夫到了花厅,常升招呼下人取来了茶水。

在下人走了后,便道:“殿下可是要在京中清丈田亩了?”

朱允熥来找常升确有此意,自然也就没有否认,直接了当道:“总有一天会的。”

至于何时清丈,就得看勋戚们的配合了。

常升话不多说,便主动交代道:“臣这些年也开过些白田。”

说着,又让人取来了田契。

其中一部分有鱼鳞册记载,另外一部分可就不没有了。

为了让朱允熥容易辨别,常升还专门把这些做了区分。

常升能有这个态度就行了,朱允熥也没这的一页页去核对。

“谢谢舅!”

朱允熥笑着道:“清丈除了保证大明的土地不流失之外,也是为了缓解各阶层之间的矛盾。”

至于将来是否要士绅一体纳粮,朱允熥也就不打算在这时候说了。

要真只是清丈的话,反正这些士绅勋戚都有免税的特权,他们还真没必要表现的如此激进。

之所以会如此,也是因为考虑到了后续可能要与他们收税的可能。

这些常升不可能不知道。

他能不提任何要求的把这些田契交给朱允熥,不过还是压根就没考虑到这些。

朱楩倒也说过他若在岷州清丈会无条件的配合,但那也是基于他答应了他,将来某一天让他去海外建功立业而已。

说来说去,还是常升是无条件的。

常升话不多说,只是道:“殿下要协助陛下处置这么大一个国家,方方面面都要兼顾到,臣能为朝廷做到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臣得上位的恩荣有了今日荣光已是莫大的荣幸了,臣与朝廷的利益息息相关,朝廷只有强盛了,臣才能从中获益良多。”

这也都是实话!

常升这些勋戚完全不同于其他的那些世家大族,他们作为大明的开国勋戚,只能与大明休戚与共。

一旦大明不复存在了,他们做贰臣就是有人接纳了也不会受重用的。

朱允熥笑着道:“姥爷为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舅也多次为大明南征北战,这些都是应得的。”

顿了一下,又道:“舅以为大明现今的海贸如何?”

这么多年了,谁都能看出海贸能赚钱,勋戚藩王之类私下里也都做这些海贸的生意。

只不过都小打小闹的,压根就赚不了多少钱的。

常升想了想,道:“大明开了海后货物能够流通出去了,百姓也都富裕了。”

知道常升的谨慎,朱允熥也没再试探。

很快,便道:“孤打算把蒸汽船运用起来,让勋贵藩王之类的参与到贸易之中,舅要是愿意的哈也可以认一股。”

谁都知道大明拥有海贸优势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蒸汽船不仅航行速度快,而且载货量也比一般的船多。

要是能把蒸汽船的优势运用进去,赚到的利润想必会是目前的好多倍了。

常升沉思了片刻,道:“朝廷给臣的俸禄足够家里老小过上优渥的生活了,臣也就不再参与海贸了。”

海贸能赚钱那是公认的,有谁还嫌钱多不成吗?

朱允熥刚开始是以为常升觉着老朱看不上商贾,会不支持勋戚等参与海贸才不参与的。

后来想想,这样的可能性并不大。

常升当这个开国公这么多年,他在所有勋戚当中都算是比较睿智的了。

怎能想不到他既然都来与他们说这些事情了,那必是已经得到老朱和朱标支持的了。

而且这么多年过去,老朱也不再一味的排斥商贾了。

既然这样了还不答应,恐还是因为盛极必衰物极必反的缘由吧?

他们参与到海贸当中或许是能赚到钱,但随着他们家业越来越大,朝廷必然也会制定相应的政策限制于他们的。

倘若他们有谁成了这些人中家资最丰厚,甚至还有可能动摇到朝廷的地位了,为了朱家江山才不管你是谁,以前又有什么样的功劳。

指定会枪打出头鸟,对他们先下手为强。

也不是他非要妄自菲薄,就奉天殿前的那把椅子可不是谁想做都能做的。

朱允熥想明白这些,也就没有再继续劝常升了。

常升能有这样的自知之明很难得,的确也正如他所想的那样。

他们这些人参与到海贸中不赚钱也就罢了,一旦赚到钱势必要受朝廷的制衡。

朝廷可以让他们赚钱,但不会让他们的钱比朝廷的还多,将来有朝一日以资本去控制朝廷的。

说白了,一旦他们的身家到了一定高度,那他们的处境必将会变得更加的危险。

朱允熥应道:“舅的意思孤明白了,舅既不想参与海贸那就别管这些了。”

“三舅之前说想在军中谋个差事,孤帮忙注意着,等有了合适的时机就让三舅过去吧。”

常森比常升的年纪小,当年常茂因追击纳哈出的问题和冯胜互相推诿,被老朱罢了爵幽禁之后,常家的事情是由常升一人担着的。

在常升看来,他们常家有了现今的爵位那已经打了为人臣子的天花板了。

再往上一步,根本不可能了。

只要他们规规矩矩稳扎稳打,那他们的后代子孙完全可以蒙荫开国公的爵位与国同休。

至于军中谋职参与政务之类的,能不参与还是不参与的好。

谁都不能保证他们运气好到在战场上永远不会出现失误,一旦吃了败仗那祖辈积攒下来的这些荣誉或许连你脑袋都保不住。

常茂当年是急切了些,但其根源不还是为国出战吗?

最后出了事不还是被罢了爵,落了个郁郁寡欢的结果吗?

常遇春号称常十万,在所有开国武将中当属第一人,他的这一功绩可也没护得了常茂。

想明白了这些的常升,着实是不愿再参与到朝廷的政务当中去。

他也不指望朱允熥与他们的那点血缘关系,能够再有如常茂那样的事情之后能护着他们常家。

与其寄希望于这种的事情当中,还不如从一开始就少参与这些事情呢。

常茂也没经常森的同意,便拒绝了朱允熥的好意。

“森子他还不够沉稳,拳脚骑射都还不过关,让他再沉淀上一段时间再说吧。”

常升都这样说了,朱允熥也没法强求。

像常升这种低调内敛没什么要求之人,他还真没有什么能给予他的。

最后,只能道:“继祖马上就十岁了,舅是让他文还是走武,可以让他选择去军校还是去职大。”

“在那里有教官和先生管着,他学到的东西也能更多一些。”

常继祖他将来可以只做一个逍遥国公,但不能朝廷将来用得着他的时候他却一无是处,这样可就也是玷污祖辈的荣誉了。

更何况,朱允熥说这些建议的初心也是真的为了常家好,常升他总不能三番五次的多次拒绝朱允熥的好意。

最后,常升这才终于道:“那就让他去军校了,武将终是学IE拳脚更有用处,而且那小子也做不来舞文弄墨的那些来。”

其实说起来,常继祖的命运这一世也算可以了。

历史上,有人说常升因牵扯蓝玉谋反案中被杀,也有人说靖难之役的时候常升和徐辉祖力战浦子口,死在了永乐初年。

常继祖在常升死后迁云南临安卫,当时不过才刚刚七岁而已。

按历史上的那个时间线,常继祖已经过了那一宿命了。

当真正体会过了才知道,有父兄庇护着的感觉该有多幸福。

“那让继祖随时过去就行了。”

几乎是素所有的勋戚子弟到了一定年纪之后都会送去军校学习的,在那里增长些本事总比在外面招猫逗狗的强。

而且,凡要继承勋爵之人还得经过考校合格者才可以的。

再之后,朱允熥又与常升说了些家长里短才离开。

从开国公府上出来后,朱允熥便去了富明实业。

海贸的具体章程,他也得和徐行全交流一下意见,让徐行全该准备的也该提上日程了。

在朱允熥过去时,并没见到朱孟熜。

“见过楚世子了吗?”

徐行全点头应道:“陈指挥使领着过来后,卑下与楚世子大致说过些海贸方面的事情。”

“今天一大早趁着吃饭的功夫,楚世子还又与卑下请教了不少有关于海贸的事情。”

“见卑下开始忙实业的事情了,便带了了小厮去了定远侯府上了。”

定远侯王弼是朱桢的老丈人,朱孟熜是王弼的亲外甥。

朱孟熜做外孙的都已到了京中,于情于理都应该去看看王弼的。

不管是谁都不能拦着。

朱允熥问道:“要是让楚世子负责新开的这块海贸如何?”

新的这块海贸主要是以藩王勋戚参股为主的。

徐行全道:“楚世子虽刚接触这方面的东西,但却是个虚心学习之人,要是再安排个协助之人的话,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徐行全商贾世家出身,他自己又接触这方面的生意这么久,辨人识人的能力还是很厉害的。

他但凡没这个本事,就没办法让整个富明实业一直有条不紊运作着。

朱允熥道:“孤已经让陈磊过来了,打算让陈磊先试试。”

陈磊这些年一直致力于发展还和高丽以及倭国之间的贸易,这么长时间一直矜矜业业特别的稳重。

目前,陈磊不过只算是外包的。

朝廷为他的海贸提供些便利,他在盈利之后则再与朝廷分析利润。

当年,朱允熥和陈磊的爹陈敬宗谈的时候,就是朝廷拿大头他们陈家拿小的。

这么多年过去,陈家一直老老实实的按照当初地约定和朝廷反而成。

至于心里是否有不满意之处,但在面上却从来没有表现出来过。

说起来,还算是能拎得清。

既然如此,也就适当可以重用了。

尽管由给自己干换成了给他打工,但其中的稳定性可比之前更强多了。

而且,他现在所做的这条海贸线也不是说就此停了,他完全可以把这交给别人继续盈利的。

目前稳定倭国,带动北方的富裕,也离不开陈磊走出的这条贸易路线了。

因为生意上的事情,徐行全和陈磊也多有接触。

对于陈磊的能力,徐行全是很认可的。

“陈磊去做这倒是可行!”

朱允熥不在这事儿上纠结,只道:“你先与孤说说实业最近的一些情况吧。”

郑和再过些时日也要回来了,如何走海贸的路线也得依据外郑和的外交成果重新规划。

凡是郑和建立外交关系的地方,那他们的商船才能够过去。

当地政治环境本身不太安定,亦或者是非常排斥外来人口,尤其是不容纳于明人的地方,那一定要避免贸然接触。

你竟他们海贸不可能有太多兵力,一旦他们发起刁难,茫茫大海他们连逃跑的地方都没有。

而与此同时,朱孟熜见到王弼后也说了不少海贸的事情。

还说他这次来京师就是受朱桢之命学习海贸,将来代参参股海贸的藩王勋戚出海的。

这也没什么可瞒着人的,王弼问朱孟熜就说了。

听完朱孟熜说的这些,王弼这才后知后觉问道:“太子带你回京,是已经应允伱将来代替参股的藩王出海了?”

朱孟熜是王弼的外孙不假,但朱孟熜即便是偏袒于王弼,那必然是在楚王府之后。

更何况,朱孟熜的利益共同体是藩王,或许在考虑了藩王们的利益才能想到他也不是不可能。

最关键的是,就朱孟熜所说的这些他压根就没听过。

在清丈已经没办法阻止的时候,在海贸方面为自己争取些利益也不是不行。

趁着现在为后世子孙积累些家业,他们将来才能啥都不用干也能逍遥自在的日子。

他们的荣耀还没被时间消磨时都不努力,等到将来谁还能记得他这个定远侯是谁。

就海贸这事儿,越是参与的早所得的利益也就能够丰厚一些。

听了朱孟熜说的这些,王弼也顾不上和朱孟熜多聊了,只道:“殿下吃了饭之后,臣突然想起有些事情要去处理。”

朱孟熜自从出生也没见过王弼几面,和王弼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比外人强一些。

他再留下也没什么可说的了,随之道:“不了,姥爷。”

“太子说让我先跟着徐掌柜了解一下海贸的章程,有了大致的了解再系统的学习。”

“孙儿第一次接触这些东西,昨天听徐掌柜介绍了半天还是云里雾里的,孙儿能回去与徐掌柜学习了。”

朱孟熜也知道他虽跟着朱允熥回了京,但不到最后一刻仍然很难保证朱允熥会把这些事情交给他手里。

正如朱桢所分析的那样,将来必会是所有藩王勋戚傲包括有广袤土地的士绅地主。

各自分成占比是多少固然很重要,但是谁在这事儿上掌有了话事权要比占比大头的好处更重要。

朱孟熜自己都不想放过这机会。

“好吧,反正你最近也不走,有了空就记得到家里来。”

王弼虽有为自己的利益谋划的心思,但看到朱孟熜总和看到别人不一样。

“好,孙儿记住了!”

在送走了朱孟熜之后,王弼先去找了傅友德。

在勋戚之中,他和傅友德关系更好。

两人一块分析了从朱孟熜那儿得来的消息后,傅友德道:“太子已经在衡山清丈了,用不了多久就会行进在湖广了。”

“整个湖广最有能力反对的就是藩王,潭王薨了后无子国除,湘王的盘子已转移到了交趾,只要搞定了楚王基本就没问题了。”

“很明显,太子此去武昌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说通的楚王,对于我们这种勋戚是也有用这种方式的可能。”

“楚王是聪明的人,他知道谁先参与谁得利最多,既然已经没办法反对了,那不如抓紧时间参与进去以便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

“太子即便要说这事儿也应该是先去找老蓝的,我们先去问问他,之后再商量该如何做吧。”

没用多久,两人一块儿去了蓝玉府上。

听闻王弼和傅友德的来意后,蓝玉道:“太子还没来。”

自早上开始蓝玉就等着了。

这几日因为清丈京中一直不太安宁,虽说有朱标在前面挡着,但这毕竟是朱允熥他所操办的事情。

即便是为了让蓝玉这些勋戚支持,朱允熥也应该来与他们交流一下想法的。

“那就再等等吧。”

三人一直等了中午,也没等到朱允熥的人影。

最后,还是蓝玉实在等不及了,才派人去打探了朱允熥的下落。

朱允熥出门也没隐瞒着谁,想要知道他到了哪儿并不难。

没用多久,派出的人回来报告了朱允熥的行踪。

得知了朱允熥的已经去过常升那儿,蓝玉脸上震惊到难以复加。

朱允熥虽与常升的血缘关系更亲近,但因蓝玉在武将之中的威望,有了事情还是喜欢先与蓝玉商议的。

像现在这样不管越过他直接找常升,那可是从来都不曾有过的。

那些文臣在衡山清丈的问题上和朱标吵吵把火的,他也没跟着说过什么啊。

难不成是嫌他没站在朱标身边,替他为清丈的事情摇旗呐喊?

但之前类似的事情也有过啊?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亿万盛宠只为你 渔港春夜 肥水不流外人田 恰似寒光遇骄阳 一级BOSS:你结婚,我劫婚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逍遥人生 福艳之都市后宫 男欢女爱 神秘世界:开局睡觉就会死 宋檀记事 官道之色戒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艳海风波 都市极乐后后宫 大帝姬 三国之风云再起 穿成反派世子爷的亲妹妹 都市神级超人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游龙戏唐 橙心如意剑 重生南非当警察 萌宠狂妃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三国之一马平川 大宋必须浪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黑魔法三国传 水源王 烽火燃情山河虹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梦回春秋当大王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秦始皇荡平六国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 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 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 
大明:家祖朱重八 满城金甲 - 大明:家祖朱重八txt下载 - 大明:家祖朱重八最新章节 - 大明:家祖朱重八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