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祖朱重八

满城金甲

首页 >> 大明:家祖朱重八 >> 大明:家祖朱重八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江山美色 调教女王 马前卒 调教太平洋 汉阙 贞观憨婿 青鸾乱 北朝求生实录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澳洲风云1876 
大明:家祖朱重八 满城金甲 - 大明:家祖朱重八全文阅读 - 大明:家祖朱重八txt下载 - 大明:家祖朱重八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47章 老朱的担心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数日后,到达应天府。

留下虎威营和燕军护卫卸船,朱允熥和朱棣第一时间便赶往了宫中。

自从京中启程,朱允熥便授老朱之命,每日一封电报汇报情况。

昨天晚上,老朱得知朱允熥今日就能回来时,当即吩咐朱标安排人仔细打扫了朱允熥住的所有房间。

今天一大早,更是亲自召了陈二,命他去御膳房准备朱允熥爱吃的东西。

等到了中午,还不见朱允熥的人影。

老朱脸上渐渐生起了焦灼的情绪,更是数次起身踱步于殿中探着身子往外张望。

见老朱这样,旁边的朱标也不戳破,笑着招呼魏良仁道:“魏公公,你去瞧瞧太孙走到哪儿了。”

魏良仁应了一声,很快领命离开。

在魏良仁走后,老朱便开始不忿地抱怨了起来,道:“你那儿子就是欠揍,说好的今天回来,又不知道跑哪儿玩去了。”

今天是今天,这不还没到时间?

朱标知道老朱这是许久不见朱允熥,有些惦念朱允熥了,微微笑了笑,问道:“老四和允熥在一起,允熥不知道去哪儿玩了,老四那么大人了不至于也去了吧?”

这种话,除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朱允熥,也就只有朱标敢说了。

听了朱标的话,老朱一个眼刀瞥过去,没好气地道:“朱棣也不是个好东西。”

“就你儿子那样的,他能像每日发回来的电报中那么安安分分的吗?”

“没有朱棣帮忙打马虎眼,又怎会把敷衍咱的电报接二连三的发给咱。”

“两个不识好歹的东西,咱让他们每天发电报回来,那是因为咱惦念着他们。”

“每天发封假的回来湖弄咱,真当咱那么好湖弄吗?”

老朱情绪一向多变,说着说着就不高兴,朱标也早就习惯了。

见老朱又生气,朱标只能出言宽慰,道:“老四从小就有分寸,他不说那便就还在他的控制范围内,老四不说也是怕爹担心吧。”

对这,老朱并不买账。

“哼,怕咱担心?”

“咱是看他们不好意思说了,等他们回来的,看咋咋收拾他们。”

“你儿子当真是好本事,都能把老四撺掇着给他打马虎眼了,也真他娘的没谁了。”

其实,话虽这么说,老朱心里还是颇为高兴的。

朱棣能帮朱允熥做这些,可见朱棣对朱允熥是认可的。

朱棣的能力属藩王之最,凡能被他认可之人,那也必是有非凡能力之人。

朱允熥要只是个普通皇孙也就罢了,而他恰恰是三代储君,他的能力决定着大明将来的高度。

尤其是,那些藩王若能认可朱允熥,那朱允熥将来的皇位坐的是否安稳是其中之一。

最主要的一点儿,肯定不会再有骨肉相缠的事情发生了。

没等多长时间,魏良仁先行回来。

“皇爷,来了...”

魏良仁边跑边喊,进门后道:“太孙和燕王回来了,说话的功夫就进奉天门了。”

听到这,老朱转身在御桉前坐下,之后从桌上找出本奏章有模有样翻了起来。

片刻,朱允熥和朱棣双双进来。

两人进门后,分别向老朱和朱标见礼。

老朱早就盼望朱允熥回来了,朱允熥真的回来了,老朱反而不搭理了。

朱标见老朱不说话,只能主动问道:“还顺利吗?”

一说到这儿,朱棣马上心花怒放了,高兴回道:“大哥,足利义满主动答应允熥,准允我们在石见建书院了。”

石见有大型银矿,朱允熥早几年钱就曾向老朱还有朱标说过。

他们这次主动和倭国建交,主要冲着石见的银矿去的一事,老朱朱标朱棣都是知情者。

一听这,老朱都抬了头。

见此情景,朱棣介绍的更加详细。

“足利义满现在对大明感恩戴德,认为大明不仅给他们送去了教化民智的儒生,还在好心的帮他们建书院。”

“允熥的这套权谋之术,运作的可谓是炉火纯青,既达到了有利于自身的目的,还能让别人感恩戴德。”

“而且,照目前的布局用不了多久倭国就得再次陷入内乱,到时候大明开采起银矿就也能顺利许多了。”

朱棣说的正激动,老朱便开了口。

“何时定下的这事儿?”

朱棣愣了一下,不太确定的回。

“离开倭国的前一天,定下这个事情后,允熥以要安排人处理直接启的程。”

老朱不置可否,随之很快又问。

“在路上走了几天?”

朱棣这下不明所以,回头瞥了眼朱标。

“不到半个月。”

“去倭国前,咱和你说过啥?”

朱棣和老朱待在一起的时间并不长,小的时候老朱常出去打仗,长大了朱棣又忙着读书学武,十天半个月都见不了老朱一面。

对老朱的脾性秉性并没有那么深刻的了解,对老朱重复问的这个问题,朱棣一时之间搞不清了老朱目的是啥了。

他爹是个啥样的人他还是清楚的,他可不觉着他爹只是简单的问问而已。

就在朱棣思考着如何作答的时候,在这个问题上吃了无数亏的朱允熥,噗通一声抢先在老朱的跟前拜下。

“皇爷爷,刚去倭国那日孙儿为了把倭国的水搅浑,特意放了把火上演了个苦肉计。”

说着,朱允熥露出胳膊的伤势。

“为保证计策的真实性,孙儿故意留了些伤,孙儿当时没和皇爷爷说,也是怕皇爷爷担心而已。”

“除了这个事情,其余都和孙儿每日发给皇爷爷的电报一样,再无一点儿出入。”

“皇爷爷不信,可以去问四叔。”

按一般常理来看,不应该是能拖就拖,哪还有主动认错的。

朱允熥的突然认错,让朱棣久久没能反应过来。

对朱允熥抛来问题,不太确定地点头道:“是,是啊。”

朱棣在外面所向披靡,打得北元鞑子闻风丧胆,但到了老朱跟前就跟个小绵羊似的。

在老朱凶神恶煞的眼神下,大脑有那么一瞬间的宕机,就连说话都不太利索了。

“你也不是个好东西。”

朱棣本想继续解释的话,被老朱一下全堵在了嗓子眼。

“不怪四叔。”

“是孙儿求四叔先别告诉皇爷爷的,当时刚刚到倭国的时候,足利义满的儿子便提出来要和四叔比试拳脚。”

“哪有有求于人的时候,还要冲人露拳脚的,很明显足利义满儿子是不赞成向大明朝贡的。”

“孙儿见有搅浑倭国水份的先决条件,因而这才想到了要施行苦肉计的。”

“因而,这才求四叔帮忙。”

朱允熥主动认错,把朱棣摘了出去。

小的时候,朱棣经常和朱樉朱棡兄弟一起上房揭瓦,那时候凡被抓到兄弟几个总会相互背刺。

最后每次要被罚的时候,朱标总会站出来帮他们说说情,然后再教育他们一番。

多少年了,从来没有像朱允熥能这样主动相互担责的。

这点,还真是让朱棣没想到。

他本以为像朱允熥这样油腔滑调的,会比朱樉朱棡那些家伙更习惯背刺别人的。

“咱和你说过啥?”

老朱说过的话多了,朱允熥顺着老朱的意思往下,回道:“皇爷爷说,孙儿行事当三思而后行,永远别再做冒险的事情。”

“可这个事情,孙儿三思了啊。”

朱允熥这话一出,老朱更不高兴了。

说了半天,这是白说了啊。

眼见老朱周身的气场都变了,朱棣立马站了出来,道:“父皇,火是儿臣安排人放的,是在绝对安全的条件进行的。”

“在事后,也是儿臣做主没与父皇说的,儿臣是想事情既然已经出了,即便与父皇说了也无不就是让父皇白白担心。”

“这都是儿臣的错,和允熥没啥关系。”

朱棣洪武十三年就去就藩了,近二十年的时间一直兢兢业业,多次出征漠北留下有赫赫战功。

对朱棣,老朱没有像对朱标那样的关切,但也并没有差到哪里去。

朱棣主动担了下来,老朱说好的要算账,也并没再往下苛责。

“下不为例。”

得到老朱的松口,朱允熥嘿嘿一笑,马上拱手应道:“一定,一定...”

说着,把手中的一把倭刀奉上。

“这把倭刀是足利义满送孙儿的,据说他用这把倭刀打过不少硬仗,送给皇爷爷。”

之前为了检验戚刀的威力,朱允熥没少到处搜寻过各种倭刀。

现在用实战的事实证明了,戚刀已经具备了克制倭刀的实力了。

现在的倭刀对于大明来讲,不过仅仅只是证明大明曾征服过他们而已。

老朱从朱允熥手中接过,稍稍拔出刀鞘些许,那倭刀寒光摄人,在刀鞘处留有足利义满的名字。

当初,刚弄出能制衡倭刀的戚刀之后,朱允熥迫不及待在老朱面前演示过了。

刚开始两种刀相互噼砍的时候,手握两种刀的人手臂都会被震麻。

后来噼砍的时间久了,倭刀和戚刀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断裂。

换句话说,戚刀虽比倭刀强不了多少,但也不再只是被单纯碾压了。

战场上再配合上鸳鸯阵,倭寇在也别想在大明跟前讨到便宜了。

“你收着吧。”

老朱合上了刀鞘,扔给了朱允熥。

“去催催饭菜。”

饭桌上,所有的饭菜都是朱允熥喜欢的。

在倭国的这段时间,足利义满安排的倒都是大明的饭菜,但他们的烹饪手艺总归是差了些火候,吃起来老感觉差点味道。

朱允熥坐在桌前吃的狼吞虎咽的同时,还不忘时不时的起身给朱标和朱棣倒酒。

老朱年纪不比当年了,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都有所下降了,对酒精的消化不比年轻人了。

平常吃饭的时候,老朱多会匆匆解决便投入进朝政当中了。

除了一些大型宴会象征性的喝几杯外,便就是在和朱允熥一起吃饭的时候了。

而只要有朱允熥在,他便会拦着老朱。

朱棣和朱标许久不见,两人一杯接着一杯喝的很是畅快,朱允熥拽着个鸡腿同样吃的酣畅淋漓。

只有老朱坐于一边,有些形单影只的。

突然,老朱拿着酒杯在桌上敲了敲。

朱允熥嘴巴油乎乎的,抬头一瞥道:“皇爷爷,说好的每顿酒三杯,您今天都已经喝五杯了,可不能再喝了。”

人到了一定岁数,在乎的不一定非是那杯酒,不过只是找个能说话的人而已。

“快倒!”

“你还说再出去的时候不冒险呢,那你咋老是不履行你的诺言呢?”

老朱最擅搞秋后算账那一套,朱允熥早就见怪不怪呢。

“那皇爷爷只能再喝一杯,今天可不能再多喝了。”

“皇爷爷要是想喝,大不了明天再喝。”

“哦,对!”

“足利义满送了孙儿几坛清酒,皇爷爷要不试试那清酒?”

听罢,老朱当即摆摆手。

“不喝,跟泔水似的。”

“咱就喝咱大明的酒,快来给咱倒上。”

朱允熥也没站起来,拉着凳子挪到老朱的跟前,滴水长流缓缓在老朱跟前倒了少半杯。

“给咱夹块羊排。”

朱允熥嘴中含着鸡腿,抓起快子探着身子夹了一小块儿。

先放到自己碗里去掉了骨头,然后才转而夹到了老朱的碗里。

和老朱一同吃过了这么多次饭,要不能把老朱照顾到细微卓着了,少不了会被老朱臭骂一顿。

就这样,在朱允熥一次次劝说之下,老朱又喝了三酒樽的酒这才终于结束了饭局。

吃过了饭,老朱也没起身离开,只道:“旧港的梁道明和陈祖义近日都要来大明朝贡了,老四你先别走的呢,留下见见他们。”

北元最近也没啥大的动向,朱棣回去与否无关紧要。

“好。”

朱棣话没多说,随之应了下来。

“陈祖义其人品行不端,他若是来朝贡的话,恐还得多加留意的。”

“像他这样的,只注重于趋利避害,即便向大明朝贡,不过也只是一时的。”

历史上,陈祖义是郑和下西洋最大的拦路虎,最后诈降郑和,被郑和将计就计抓获。

朱允熥几次三番提醒,朱标解释道:“谭胜去了旧港后便找了梁道明,对谭胜的到来梁道明很热络,并且不拒绝向大明朝贡。”

“谭胜在旧港待了几天,正准备带着使团先行回来的时候,陈祖义找到了谭胜提出了向大明朝贡的的事情。”

“不管咋说,陈祖义也是旧港的实际控制人之一,他既要来朝贡大明肯定不能拒绝,至于他其人如何,那也得他先行出错,大明绝对不能拒绝他的主动朝贡。”

陈祖义到底是啥人,不同的人后或许会有不同的看法。

就像是朱标说的那样,一旦拒绝了陈祖义,会让其他观望之人打了退堂鼓。

大明既想让四海臣服,那就不能只以自身的好恶来选择朝贡之人。

“儿子明白了。”

朱允熥乖乖点头,随之应下朱标。

“最近这四五日吧。”

“估摸着你差不多在这个时候能回来了,便把他们的朝贡时间定在了最近这几日。”

朱标说这些的时候,还时不时偷偷撇着老朱。

能定了这些的人只有老朱,反正老朱一向都是刀子嘴豆腐心,老朱嘴上说的硬气,内心还是很柔软的。

接见梁道明和陈祖义根本就用不上他,之所以等他回来才接见,不过也是为了让他见见他二人而已。

“要是朝廷的朝政有困难的话,可以让富明实业出面帮忙准备一下回礼。”

富明实业现在虽然还没有出海,但却会向出海的商贾售卖些出海的紧俏货物。

而且,因迫切想要机器的人增多,富明实业的那些机器也在成倍的涨价。

大明并不缺有钱人,涨的不管多快,总会有人毫不手段的买入。

现在朝廷开了海,这都是产海外紧俏货物的,迟早都能赚的回来。

“市舶司的税收非常可观,养活过来朝贡的海外诸国完全不成任何问题了。”

“富明实业只需完成发电站,还有各地官道的修建就行了。”

“除此之外,东南沿海还有太多问题要解决,想要彻底肃清这些问题,富明实业的压力还很大。”

东南沿海的问题不是一时半会产生的,想要彻底解决自然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的,需要循序渐进慢慢来才行。

“自开始出海以来,富明实业也一直在积累资金,就是为了防备解决这些问题的。”

解决了正事后,又聊了些家事。

“高炽还是那么胖?”

朱棣点头回道:“是啊,儿臣没少督促他减肥,奈何他就是管不住他的嘴,大明那么多世子,哪个不都是擅骑射的。”

对于朱高炽,朱棣是真不喜欢。

一个长于马背上的王爷,自然希望儿孙能像他那样,做个能征善战的大将军。

像朱高炽那样走两步都会喘的人,又怎能做的了征战的事情。

“高炽的优势不在马上,他的宽仁谦逊是你都不具备的,好好都这些方面培养他,他将来同样会是额决胜千里之外掌军之人。”

昔年的时候,老朱曾召朱樉朱棡朱棣的儿子来京学习过。

朱樉朱棡儿子表现如何记载不多,但朱高煦心性不佳很不受老朱待见,但对一门心思求学的朱高炽很喜欢。

“是啊,上次高炽来京中的时候,侄儿和他有过少许的接触,侄儿以为高炽他虽不善骑射,但谈吐丝毫不逊。”

历史上,朱棣之所以能心无旁骛的的出去领兵打仗,不还是有朱高炽给他看家吗?

永乐盛世的开创,朱高炽有一半功劳。

说起来,朱棣都像朱高炽的大将军了。

“老子英雄儿好汉,他能有决胜千里之外的本事固然好,但他要是能像儿臣这样上马杀敌下马治家,那岂不就更好了。”

要是这么说,那没法聊了。

朱高炽的肥胖是天生的,减个肥啥的或许还可以,但要想现学个上马杀敌怕不是那么容易的。

朱允熥话不多说了,老朱却把矛头直接指了过来。

“哝,这小子哪有你大哥半点的谦逊,咱还不是不得不让他做了咱大明的储君。”

哪有这么比的。

朱标自小受的啥教育,大明所有的资源都在向他倾斜,根本不用争不用抢,该有的便全都有了,自然就会有宽仁谦逊了。

他呢!

要不是他既是穿来,又努力改变既定的历史发展轨迹,他就得让眼前的这位好四叔囚禁逼迫致死了。

身身在帝王家,很多事情生不由己。

按照旁观者的角度,朱棣的做法并没错。

朱棣他作为谋逆篡位坐上皇帝的,要是不废了朱标一脉的正统地位,那他那个皇帝永远都名不正言不顺。

而且当时那种条件下,一旦有人拥护朱标这个昔日的嫡子称帝,有的是为此积极响应的。

毕竟,当时朱棣所行的一些政策让很多人不满意。

把朱棣赶下台,是很多人的夙愿。

只不过,老朱这个时候说出来就不合适了吧?

朱允熥委屈巴巴的瞥过去,老朱连个眼神都给他,很快便又转移到了朱高煦的身上。

“别以为你那二儿子善骑射就像你了,那小子就是个火药桶,遇到火星子就得爆炸,你可得小心着,不然有的你受。”

朱高煦的缺点已经昭然若揭了,朱棣他自己都看出来了。

但朱高煦自小骑射好,朱棣在对朱高炽失望之后,把所有的心思都集中在了朱高煦身上。

哪怕发现朱高煦的毛病,已经转移过去的偏爱一时半会的也很难再更改了。

“儿臣明白。”

“高煦脾气差了些,儿臣也在这方面匡正于他。”

朱棣的这个认识明显浅显了很多,先不说朱高煦不受律法礼制约束,凭自身的喜好做的那些事情。

历史上,想要学朱棣搞个靖难,不经任何准备就敢贸然宣布反叛。

不说是朱瞻基那样的,就是再碰到朱允炆那样的,他都不可能成功。

只是单纯没脑子不可怕,就怕没脑子还不自知。

这样的人只适合做个冲锋的先锋,根本就不了全盘指挥的元帅。

“你三个儿子,只有高炽才是最适合的世子人选,高遂论骑射上不如高煦,但他没有高煦那么多的心思。”

“就高煦那样的,不仅做不了世子,而且绝对不能让他去险恶要塞,要把他放到你的眼皮子底下。”

“等将来,还得由高炽压制他。”

在老朱的口中,朱高煦一无是处。

不管咋说,朱棣最疼朱高煦。

被老朱这么评价,朱棣多少有些不太赞成。

“其实,高煦近段时间改变很多。”

七岁看大,八岁看老。

更何况,不久之前才刚见过面。

朱高煦到底有多大变化,用脚趾头都能想得到。

对于朱棣的维护,老朱不再多说,只道:“反正你多多注意着就行了,别把你一世的名声都败光在你儿子手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恰似寒光遇骄阳 福艳之都市后宫 官道之色戒 都市皇宫 特种兵在都市 修罗武神最新章节列表 莽荒纪 无限群芳谱 三国之风云再起 万古不死,葬天,葬地,葬众生 后宫春春色 穿书之末世崽崽不好养 穿成反派世子爷的亲妹妹 重生长嫂奋斗记 武侠之神级大师 都市神级超人 金粉 玄幻之我来到十亿年后 阴阳刺青师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大宁第一衙内 醉枕三界 刀笔吏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风花醉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 红楼之补苍天 大秦:我,公子扶苏,新一代祖龙 三国之一马平川 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 女皇的男闺蜜 大宋必须浪 我被丧尸了100年 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 我是无敌的大寨主 
最近更新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一觉醒来我在龙椅上了 开局:从揍朱元璋开始 大宋网红苏眉山 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 回到古代过日子 秦末之霸王再世 唐刀陌刀 草原铁骑,生化大军 大秦:签到天下,霸临大秦 大唐:公主逆天路 大秦:开局直接坑害刘邦! 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 梦回春秋当大王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 宋终:一拳镇关西 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 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 
大明:家祖朱重八 满城金甲 - 大明:家祖朱重八txt下载 - 大明:家祖朱重八最新章节 - 大明:家祖朱重八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