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真相集

背砍刀诗人

首页 >> 华夏真相集 >> 华夏真相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永不解密 萌宠兽世:兽夫,么么哒! 通天之路 恶毒女配 至尊仙帝 修罗剑尊 诸天的收藏家 现代小城隍 三界独尊 拜师九叔:开局觉醒太古十凶! 
华夏真相集 背砍刀诗人 - 华夏真相集全文阅读 - 华夏真相集txt下载 - 华夏真相集最新章节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

第八十五集 兰陵破阵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北齐北周,争斗不休。

北齐武平三年四月,北周寇掠北齐边境,右丞相斛律光率军出讨,段韶请求同行。

五月,周军攻打服秦城,在姚襄城南再起城镇,东接定阳,又挖深堑断绝大道。段韶乃抽调壮士自北边发起袭击,又派人密渡黄河,与姚襄城内联络,约为内应。

齐军过河者达一千多人,周军仓促应战大败,仪同若干显宝被俘。

诸将欲攻新城,段韶说道:此城一面临河,三面险地,不可攻之。即使攻下,亦不过空城而已。我不如再作一城,雍塞其归路,攻克服秦,再协力进击定阳,乃上之上策也。

诸将闻听,齐称妙策。

六月转围定阳,北周开府仪同三司杨范闭城固守,段韶军不能下。段韶率部将登山,仔细探看城中动静,之后纵兵猛攻,七月夺取外城。

眼看内城既可攻下,段韶突然病倒,便谓兰陵王高长恭道:此城三面深涧,无有退路,只有东南一处可与外面沟通。贼若突围,必走东南,公以精兵把守此路,逃敌可擒。

高长恭依其所说,便令一千壮士在东南涧口埋伏。深夜周军弃城而逃,果走东南。齐军伏兵一拥而上,周军大溃,杨范自缚前来齐营投降,其众全被高长恭俘虏。

此时段韶病情愈笃,因回京师,以功别封乐陵郡公,八月己未日病逝。

齐后主在东堂为段韶举哀,又征调民夫在平恩为其起冢。赠假黄钺、相国、太尉、录尚书事、朔州刺史,谥号忠武。

段韶既死,北周君臣闻之,举朝称贺。周武帝笑谓众臣:齐能善战者,除段韶外,惟余斛律光与高长恭矣。若得此二人再死,我一统江北,完成先父遗志,则易如反掌也。

郧国公韦孝宽奏道:臣闻齐主高纬昏庸多忌,可用离间除此二人。

周武帝素知韦孝宽为人多智善谋,善用间谍,深然其言,便令其密为图之。

韦孝宽辞帝回府,乃令参军曲严编造歌谣: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高山不推自崩,槲树不扶自竖。

曲严造谣已毕,向韦孝宽解释道:百升者,一斛也;明月者,斛律光表字也。高山者,影射北齐主高纬也;槲树者,影射斛律光也。

韦孝宽:卿真可称妙才也。

乃令间谍到邺都广为传唱散播,旬日间齐都尽人皆知。宰相祖珽得之,大喜道:此番斛律光休矣。光,光,光!休看你往日风光,今必被我杀光灭尽!

于是便将此谣书于纸上,唤来妻兄郑道盖,指使其入宫见齐主高纬,呈递此谣。

镜头闪回,叙述祖珽与斛律光结怨经过。

字幕:祖珽,字孝徵,范阳狄道人,其父祖莹,乃东魏护军将军。

祖珽极善文章,初为秘书郎,后迁尚书仪曹郎中。大丞相高欢见其所作《清德颂》,喜之,遂召见口授三十六事。祖珽出而书之,一无所失,高欢大为所赞。

并州定国寺新建成,高欢欲请人作词,祖珽二日成之,兼为鲜卑语及汉文,其文甚丽,高欢悦之。祖珽为人且极善钻营,长于以胡桃油做画,又擅阴阳占卜。

当时高湛尚未即位为帝,祖珽因以胡桃油画进献,说道:臣以此末技,谨表忠心。

高湛:常言无功不受禄,贤卿赐某如此绝品,小王何以克当!

祖珽:非也。臣善阴阳,窥观殿下有非常骨法;且又昨夜得梦,见殿下乘龙上天。

高湛大喜谓道:若果然如此,弟当使兄至大富贵。

及其即位,遂拜祖珽为中书侍郎。有一日高湛于后园置酒欢饮,于席间使祖珽弹琵琶,又命太子高纬养母陆令萱养子和士开跳胡舞伴之,曲舞各得其妙。

齐帝高湛大喜,乃皆赏绢物百段,由此二人均得帝宠。和士开深忌祖珽之才,欲独擅天子宠幸,乃进谄皇帝,贬其出朝,使为安德太守。

那和士开唇红齿白,风度翩翩,又弹得一手好琵琶,无有妇人不爱。

高湛继位后,妻胡氏册立为皇后;其后高湛强奸其嫂李祖娥,常宿于昭信宫。胡皇后不耐宫闱寂寞,便同和士开勾搭成奸,明火执杖,从不避外人。

其后二人奸情被高湛得知,非但不怪,还有意成全。

祖珽不敢怀恨和士开,反而大肆结纳陆令萱、穆提婆母子,以此讨好和士开。其后更与和士开及世子高纬合谋,借彗星天象上书,诓骗高湛禅位,以应天象。

高湛从之,禅位给后主高纬,由是祖珽复被后主亲宠。

祖珽受宠,犹有不足,因此志于觊觎宰相之位。便又与黄门侍郎刘逖合谋,诬造尚书令赵彦深、左仆射元文遥、侍中和士开罪状,令刘逖奏之。

刘逖大惧不敢,反泄密于赵、元、和三人。

三人大怒,于是一同入宫,先诣太上皇高湛,陈说祖珽诬告大臣罪状。

高湛本就正在讨厌祖珽朝秦暮楚,弃旧投新,闻听三人奏报大怒,当即命人擒执祖珽入宫,当面诘责道:卿自获宠我儿可矣,何故毁我士开?

祖珽厉声答道:士开、文遥、彦深等专弄威权,与吏部尚书尉瑾共为表里,卖官鬻狱,政以贿成,天下歌谣共传。陛下不以为意,臣恐大齐之业堕矣!

太上皇大怒:尔乃敢诽谤我耶?

祖珽昂然答道:臣不敢诽谤,只问陛下,何取民人女子,藏于深宫!

高湛说道:我以其饥饿,故收养之。

祖珽冷笑:若只因怜其饥饿,则何不开仓振给,乃非买来取入后宫乎?

太上皇恨其牙尖舌利,乃亲以刀环捣碎祖珽口齿,又令鞭杖乱下,欲当场扑杀。

祖珽最终惧死,大呼道:陛下若不杀臣,必得从谏如流美名;便若杀臣,则臣得耿谏美名矣。陛下若欲得美名,则莫杀臣,臣愿为陛下合长寿金丹。

太上皇闻言,稍稍宽放,命令止刑。

哪知道祖珽忽耍起泼皮,又顶撞道:陛下有一范增不能用,不知如何!

太上皇又怒道:尔自作范增,以我为项羽邪?

祖珽答道:项羽世人何由可及?但天命不至耳。其以布衣之身率乌合之众,五年而成霸业。陛下藉父兄资财得此,臣谓项羽未易可轻也。臣何止比于范增?纵拟张良亦不能及臣。张良为太子傅,犹仗商山四皓之名,方定汉嗣。臣位非辅弼,疏外之人,竭力尽忠,劝陛下禅位;又使陛下尊为太上皇,子居宸扆,于己及子,俱保休祚。蕞尔张良,何足可数!

高湛盛怒,令以土塞其口,祖珽且吐且言,无所屈挠。高湛乃令鞭挞二百,置于甲坊深坑之内,桎梏不离其身,夜中又以芜菁子烛熏其眼,因此致其双目失明。

祖珽此次与高湛论战,言辞犀利无礼,为古今罕见,以至留于青史。如此抗言忤上,貌似耿直切谏,究其本源实为争权,因此不顾性命。

高湛死后,后主高纬复忆祖珽当初扶立之功,乃重新启用,命为海州刺史。当时陆令萱、穆提婆当权,和士开亦以为祖珽能决大事,便弃除旧怨,虚心待为谋主。

其后和士开死,祖珽终为侍中,由是权势日大。后虚撰魏帝皇太后故事,奏请以陆令萱为太后,陆令萱亦称祖珽为国师。

由是祖珽得拜尚书左仆射,加特进,封燕郡公,食太原郡,自此威镇朝野。祖珽掌权后,即开始大肆陷害忠良。

当时斛律光官至大将军,又袭咸阳郡王,拜左丞相,一女作皇后,两女为太子妃,子弟皆封侯,娶三位公主。其弟斛律羡又为都督幽州刺史,可谓权势熏天,正是祖珽对手。

斛律光偏又甚恶祖珽,遥见而窃骂道:彼多事乞索小人,欲作何计数!

祖珽闻言,深以为恨,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机会,要将此仇人全家族灭,方算称心。

闪回结束,书接前文。

祖珽既得韦孝宽所派间谍所作歌谣,虽知是北周离间之计,但既能借之以除政敌,如何不喜?于是如获至宝,便令妻兄郑道盖入宫奏之。

后主便问郑道盖:此谣何意,卿特地送入宫来?

郑道盖:为臣不知,只因满城传唱,故进宫来报。

后主知道祖珽善于占卜,于是便遣郑道盖为使,将其召进宫来问之。

祖珽看罢歌谣,佯作想了半晌,这才详为解之:百升者,一斛也;明月者,斛律光表字也。高山者,影射陛下之姓氏也;槲树者,影射斛律光也。

后主:此莫非是北周离间之计乎?

祖珽吓了一跳,暗道幸亏备有预案,于是奏道:除此之外,臣尚闻国内另有歌云“高山崩,槲树举,盲老公背上下大斧,多事老母不得语。”

后主:此又是何意?

祖珽:盲老公是指微臣,当初助陛下密行禅位之事;多事老母者,女侍中陆令萱也。

后主信以为真,不由勃然大怒。但毕竟兹事体大,乃问于韩长鸾、穆提婆等,并令高元海、段士良密议之。众人明知祖珽借题发挥,皆不同意治罪斛律光。

祖珽箭已离弦,岂肯就此罢休?复又买通斛律光府参军封士让,使其密奏斛律光造反,并伪造违禁证据多项。

后主高纬乃下决心,乃以赐骏马为名,诱斛律光进凉风堂,使刘桃枝从后偷袭将其杀害,时年五十八岁。斛律光被杀后,复又全族被诛。

祖珽求为领军,后主许之,命侍中斛律孝卿署名,下任命诏旨。

斛律孝卿乃密告元海、侯吕芬、穆提婆等鲜卑族重臣,皆相谓道:我朝历来鲜卑族人掌军,祖孝徵乃是汉儿,两眼又不见物,岂合作领军耶!

于是来日上朝,联名具奏后主,具陈祖珽不合掌兵之状,并揭露祖珽与广宁王高孝珩交结,无大臣之体。

后主然之,乃不允祖珽领军之请。

祖珽听闻其事,连夜写成诬告奏疏,持之入宫求见后主道:陛下因何不从微臣之请耶!臣与元海等素有嫌隙,必是彼等诸人谮害为臣。

于是呈上奏疏,其中列举元海与司农卿尹子华、太府少卿李叔元、平准令张叔略等人结朋树党之事,言之凿凿,皆都有理有据。

后主览奏,遂除尹子华为仁州刺史,李叔元为襄城郡守,张叔略为南营州录事参军,尽降职贬出京师。陆令萱又在一旁与祖珽唱和,终于使元海出为郑州刺史。

画外音:祖珽挤走政敌,终于大权在握,总知骑兵、外兵事,内外亲戚皆得显位。每同御榻论决政事,委任之重,群臣莫比。祖珽虽然揽权,不过北齐自和士开执事以来政体隳坏,其能致力朝事,且善治政,又推崇高望延用人才,一时间朝中诸官称职,倒也内外称美,士民不怨。祖珽复欲增损政务,沙汰宦官、内侍及群小,推诚各地名士,以振兴北齐。

未料祖珽此举,却大大得罪陆令萱、穆提婆母子,于是联同诸宦官,共谮毁之。

陆令萱亲自入见后主高纬,故作请罪道:老婢合死,当初因误听和士开极称祖珽多才博学,故向陛下举荐之。今观其所为不法,人实难容,老婢合死。

后主令御史韩凤检索案宗,果得祖珽伪造诏书十余份。后主由是大怒,但因前曾与祖珽重誓,所以不杀,遂解其侍中、仆射之职,令出为北徐州刺史。

历史真相:北徐州与南陈交界,陆令萱以祖珽为刺史,实欲借南陈除之。故当祖珽上任之后,南陈军进攻徐州,穆提婆便不遣军救援。祖珽乃令大开城门,令守军下城静坐,街巷禁止人行。陈军疑是人走城空,故不设备。至夜,祖珽忽令众军鼓噪震天,陈军一夕惊散。后复结阵来攻,祖珽乘马出击。陈军先闻祖珽目盲,突见其亲临沙场弯弓纵箭,于是相与惊怪,畏而罢兵,徐州遂得以保全。最后祖珽卒于徐州,亦得善终,实为异数。

斛律光既死于谣言,再说兰陵王高长恭。

史说高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虽为亲王大将,常躬勤细事,每得甘美之物,虽一瓜数果,亦必与将士分享。为将多年,立功无数:突厥攻入晋阳之时,高长恭奋力击退;邙山之战,高长恭率五百骑驰入周军包围,直至金墉城下,成功解围。

高长恭在此战中威名大振,三军谱曲填词,作阵舞歌之,即后来闻名天下之《兰陵王入阵曲》。后该曲定格为着假面击刺独舞,曲调悲壮浑厚,气势非凡。

邙山之战后,北齐后主高纬曾对高长恭道:卿如此冲进敌阵,若生意外奈何?

高长恭答道:国事亦乃我家事,无暇顾及自身也。

高纬因其说及家事,且闻举国士兵舞唱《兰陵王入阵曲》成风,便大为猜忌。

高长恭代替段韶统军,常收贿赂,聚敛财物。

时有亲信相愿,私下问道:大王受朝廷重托,身为勋贵,何如此贪心!

高长恭不答。相愿又问:可是因为邙山大胜,大王惧功高震主遭妒,而欲自污耶?

高长恭回答:是也。

相愿说道:若朝廷果忌大王,此事更易作罪,是欲避祸而招灾也。

高长恭闻而涕泣,俯问对策。

相愿说道:大王此前已立战功,此番依然得胜,声望日隆,欲避不得。最好托病还家,不预国家政事。

高长恭从之,但国家战事频仍,无计隐退。后闻朝廷欲对南陈用兵,高长恭恐再为将,遂叹息道:我去岁面上长痈,今何不发作!

从此有病,亦不肯医。武平四年五月,后主高纬遣徐之范为使,送毒酒至兰陵王府。

高长恭泣对王妃郑氏道:我何负皇帝,赐我毒酒?

郑氏亦泣道:殿下何不亲入宫向皇帝解释?

高长恭叹道:事已至此,陛下何肯见我哉!

乃饮毒酒而死。

齐武平六年正月,高纬由晋阳还都邺城,役使百工兴建宫殿寺院,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中。每有灾异,即多设斋,谓修功德。

后主好弹琵琶,常弹《无愁》之曲,近侍百人以歌唱和,民间因而称为“无愁天子”。

宦官邓长颙、陈德信、胡儿何洪珍参预机密,各引亲党,蠹政害民。苍头刘桃枝及佞幸小人升官者万数,乃至狗、马、鹰亦加封官爵,赏赐俸禄。

诸嬖幸朝夕侍娱后宫,一戏之费,动逾巨万,以致国库空竭,乃卖官取钱。于是守令、商贾竞为贪纵,民不聊生,国势凋残。

北齐内政败坏,周武帝宇文邕闻之,认为灭齐时机成熟,遂与群臣诸将谋划,诏伐北齐。以柱国陈王宇文纯、荥阳公司马消难、郑公达奚震为前三军总管;越王宇文盛、周昌公侯莫陈琼、赵王宇文招为后三军总管。齐王宇文宪率军二万趋黎阳,随国公杨坚率舟师三万自渭水入黄河,梁公侯莫陈芮率二万军守太行道,以断并、冀、殷、定之兵;申公李穆率众三万守河阳道,以断外援,常山公于翼率众二万出陈、汝。武帝自率大军六万,直指河阴。发兵总计十七万人,又遣使聘问陈朝,共讨北齐。

杨素时年三十岁,请率父麾下为前驱,武帝诏准。

字幕:杨素,字处道,弘农郡华阴县人,北魏谏议大夫杨暄之孙,父为杨敷。

孝闵帝时,杨敷加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鬼谷门第三十五代祖师李冲出山,云游蒙州来访杨敷,授五胡令牌及兵法、神枪之术,命继萧衍之后为三十七代掌门。

杨敷以勤政着名,每年上交国家税赋名列第一,多次获朝廷优赏,从而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天和六年,杨敷出任汾州刺史,进爵为公,增邑一千五百户。

齐将段韶率众五万来犯,杨敷亲当矢石,随时扞御,拒守累旬。朝廷令齐公宇文宪率兵赴救,齐公惧怕段韶,不敢进军。杨敷死战矢尽,终为段韶所擒。

齐帝欲使其降,杨敷宁死不屈,忧愤死于邺城。临出战前,杨敷依鬼谷先师谱系所定,将五胡令牌及秘籍均传己子杨素,立为第三十八代掌门。自鬼谷先师王翊创派以来,此乃唯一父子相传为两代掌门者,史无前例。

周建德四年,大军进入齐境,宇文邕亲自督军攻洛州不克。九月周武帝染疾,只得弃城回师,水军舟舰悉被焚毁,齐军不敢追。

建德五年,周武帝病愈,再伐北齐。大军路过玉壁,老将韦孝宽请为东征先锋。周武帝诏使韦孝宽为行军总管,围守华谷以做接应,韦孝宽乃攻克北齐四城。

周武帝于是分兵派将:以宇文盛、宇文亮、杨坚为右三军,宇文俭、窦泰、丘崇为左三军,宇文宪、宇文纯为前军。复派辛韶率步骑五千守住蒲津关,以保障后方安全。

诸路安排已毕,乃命内史王谊为前锋大都督,督率诸军攻平阳城。

北齐后主高纬闻周军来伐,亲率十万大军自晋阳南下,前来救援平阳。

北齐帝未至,周武帝宇文邕亲至平阳城下督战,命众军架起云梯,准备撞车,四面攻打。连续攻打十日,北齐守将侯子钦、刺史崔景嵩投降,周将段文振率数十人入城,俘北齐守将尉相贵及甲士八千人,周军占领平阳。

同时捷报传来,宇文宪等前军攻占洪洞、永安二城。

十一月,北齐援军大至,前军已进平阳境内。周武帝避其锋锐,以梁士彦为晋州刺史,率精兵万人守平阳;自率大军撤至玉璧,使宇文宪领兵六万驻扎御敌。

北齐援军既至平阳,昼夜围攻不停,梁士彦顽强守御,岌岌可危。

宇文邕得知平阳紧急,先使宇文宪率所部急趋援救,随后亲至,集诸军八万人,东西列阵二十余里,与北齐军对峙。

北齐军围攻平阳同时,亦恐北周援军突至,乃于城南挖掘沟堑,经乔山直至汾水。

北周诸军大至,即与齐军对峙于沟堑南北两侧。周武帝令渡沟堑进攻,齐军拼死抵御,战斗一天,未决胜负。

齐后主高纬听从幸臣意见,命令齐军填平沟堑而进;此举正合周武帝之意,率军迎战,越堑而前,战斗十分激烈。

齐后主携冯淑妃及幸臣穆提婆观战,见己军东翼稍退,便以为大军已经战败,乃不听诸将劝阻,急令后撤。周兵趁势大进,齐军大败,死伤万余,军资甲仗丢弃如山。

周武帝宇文邕大战平阳之前,杨素再随宇文宪出战,为前军先锋。手挥钦赐竹鞭,兵贵神速,兼道而行,一举攻克晋州,并占洪洞、永安,具奏武帝报捷。

宇文宪屯兵栖原,以待两翼之军到达,齐头并进。此时探马来报,北齐后主高纬率诸军自晋阳向晋州进发。宇文宪不由大惧,不敢与其争锋,率军乘夜而逃。

杨素此时便由前锋成为殿后,与骁将十余人尽力苦战,宇文宪方得解围。

平阳一战大败,齐主高纬逃回晋阳,便留安德王高延宗、广宁王高孝珩守卫晋阳,相约晋阳不守,则北投突厥。高纬到城南军营犒劳将士,当夜准备逃走,将士不从。

高纬无奈,宣布大赦天下,改武平七年为隆化元年,希望通过改元以转背运。

不料便在改元当日,第一宠臣穆提婆越城南下,跑去投降北周,被周武帝封为宜州刺史。高纬至此大失所望,遂任高延宗为相国,委其防御北周兵马,高延宗流泪接受委命。

高纬便在深夜斩开五龙门出城,欲奔突厥。随从官员不愿北行,大多散去。领军梅胜郎勒马进谏,高纬亦觉突厥千里遥远,乃又转回邺城。

当时只有高阿那肱等十余骑相随,其后广宁王高孝珩、襄城王高彦道陆续赶到,共数十人同行。往日一国之君,至此形单影只,情状好不凄凉。

高纬前脚刚走,丞相高延宗便在晋阳称帝,复改隆化为德昌元年。两日之后北周追军大至,高延宗被周军俘虏,共作了不足三日皇帝。早知如此,不改这年号也罢。

高纬千辛万苦回到邺城,自觉皇帝做得无甚趣味,遂传位给太子高恒,改元隆化。称皇太后为太皇太后,自为太上皇帝,皇后为太上皇后。

薛道衡、陈德信等近臣上奏,劝太上皇到河南招募兵马,再做打算;若不能成功,便就投靠南陈。高纬从之,乃留高恒守国,自与太皇太后、太上皇后从邺城先往济州。

北周军逼近邺城,高恒亦弃邺城往东逃走。北周军到达紫陌桥,放火烧邺城西门,高纬渡过黄河进入济州。

当日九岁皇帝高恒做皇帝刚满一个月整,便不耐烦,决定禅位给大丞相、任城王高湝,自己也做太上皇。乃令斛律孝卿为赐封大使,送禅让册文及玉玺到瀛州。

斛律孝卿奉命而往,便带册文符玺,直接改道长安来降北周。却于途中替任城王高湝以受禅皇帝名义起草诏书,便以手中所带玉玺盖了宝印,尊称高纬为无上皇,高恒为守国天王;留太皇太后住在济州,派高阿那肱留守。

自中国有皇帝以来,以大臣下诏给两代皇帝,斛律孝卿必入吉尼斯纪录大典。

高纬及皇后见了诏书,不知应是奉诏而行,还是抗旨不遵,遂带高恒复跑到青州。

周武帝率军乘胜追击,与宇文宪会师,亲率诸军攻破晋阳,再攻入邺城,北齐王公以下官员皆降。复派尉迟勤追击高纬、高恒至青州,齐将高阿那肱投降。

高纬、高恒率十余骑仓促南逃,欲奔南陈,在南邓村被周军俘获。

建德六年二月,周军攻下信都,俘北齐任成王高湝,广宁王高孝珩等,随后平定各地反抗势力。北齐至此灭亡,历六帝,国祚二十七年。

以其国祚之短,更换皇帝之速,亦令世人惊诧。

北周将领尉迟纲抓获北齐后主高纬,送往邺城。周武帝以宾主礼节相见,封高纬为温国公。其后不久,高纬被诬告与宜州刺史穆提婆谋反,与高延宗数十人全被赐死。

北齐既灭,天下便由三足鼎立变为划江而治,只余北周及南陈二国。

镜头转换,按下北周,复说南陈。

字幕:陈顼,又名陈昙顼,字绍世,小字师利,武帝陈霸先之侄,始兴昭烈王陈道谭次子,文帝陈蒨之弟。宽厚大度,富于才略,容貌俊美,身高八尺三寸,双手垂而过膝。

文帝陈蒨死后,刘师知为中书舍人,忌惮皇叔陈顼权势过大,与尚书左丞王暹等谋划将其调出京城。于是东宫通事舍人殷不佞矫诏,调令陈顼去东府经理州务。

中记室毛喜进言:太后令大王共决政务,今调王出,定非太后之意。愿大王为宗庙社稷计,休听小人之言。一旦出京,恐将受制于人,便似当年曹爽,欲做富家翁,得无可乎?

陈顼闻言有理,遂遣毛喜与领军将军吴明彻商议行止,并召刘师知入府,留其酒宴,同时派毛喜入宫面见太后,面说此事。

太后说道:新帝幼弱,政事委其二人决断。遣皇叔出京,非我本意。

于是陈顼扣押刘师知,自入宫面见太后、皇帝,陈言刘师知罪行,草拟诛杀敕令请帝用玺,将刘师知交予廷尉,当夜狱中赐死,并诛杀王暹。自此,国家大政全归陈顼。

时有文帝宠臣右卫将军韩子高镇领军府,与到仲举合谋图取陈顼。未及行动,毛喜请选人马分给韩子高,并赐军资,使修兵缮甲。

陈顼不解:其正欲谋反,奈何反以兵给之?

毛喜答道:先帝新丧,边境强敌环俟,韩子高受命先帝,只可表面施以恩惠诱其安心。后夺其兵权,只需一壮士足矣。

陈顼深以为然,遂请罢到仲举为庶民。韩子高日益不安,请求出镇衡、广诸镇。

其部将出首上虞令陆昉及韩子高谋反,陈顼在尚书省召文武大臣议立太子,到仲举、韩子高入尚书省拜贺,则被拘押送付廷尉,诏于狱中赐死。

文帝陈蒨既死,太子陈伯宗继立为帝,加封陈顼为太傅,兼司徒,赐剑履上殿,增邑至三千户。复封皇弟伯智为永阳王,伯谋为桂阳王。

陈伯宗继位百日,陈顼便发动政变,逼太皇太后章要儿诏废陈伯宗,降封为临海王,而后自立为帝,改年号为太建,是为宣帝。

于是下诏:废黜陈伯茂为温麻侯,复派人于路拦截,杀于车中。改尊太皇太后章要儿为皇太后,立妃柳敬言为皇后,世子陈叔宝为皇太子。封皇子陈叔陵为始兴王,陈叔英为豫章王、陈叔坚为长沙王。以尚书仆射沈钦为左仆射,度支尚书王劢为右仆射。

次年正月,以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郢州刺史黄法拚为中权大将军。

三月,皇太后章氏崩;四月,废帝陈伯宗去世,年仅十九岁。

太建四年正月,陈宣帝以始兴王陈叔陵为湘州刺史,长沙王陈叔坚为江州刺史,徐陵为尚书左仆射,王劢为尚书右仆射,皇子陈叔卿为建安王。

太建五年,西元五七三年三月,陈宣帝计划讨伐北齐,议于群臣。众臣意见不一,惟有吴明彻坚决支持。帝意已决,复命大臣推选主帅。

众臣多谓中权将军淳于量位高权重,应为主帅。

尚书左仆射徐陵却道:北伐之议既是吴明彻主谋,其原籍又在淮左,熟知当地风俗。而统军谋略,亦无超过之者,亦为主帅,何必再选他人?

陈宣帝即命吴明彻为都督,诏加侍中,与都官尚书裴忌领兵十万,出击北齐。

吴明彻分兵派将,自攻秦郡,命都督黄法氍攻打历阳;另遣部将程文季,率敢死队拔除秦州城前水障木栅,进围秦州。

黄法氍领命出兵,使部将复广达于大岘击破北齐军。

北齐遣军援救历阳,为黄法氍所败;又以尉破胡、长孙洪略率军十万,前来援救秦州。当日来至秦州城外扎营,歇宿一夜,次日饮餐战饭,便鼓噪而出,在陈军背后摆开人马。

吴明彻闻报,乃分兵继续攻城,自率五万主力大军,转身来迎尉破胡、长孙洪略二将。

三通鼓罢,两阵对圆。

吴明彻扬鞭纵马,向对阵看去,只见北齐前锋盔明甲亮,皆是马军,惟阵前却有十数个大汉徒步而立,皆身长过丈,虽立于地上,但与骑士等高,便如杀神临世一般。

吴明彻大骇,便问向导官:此十数个大汉,是何来历?

向导答道:我闻北齐文宣帝在晋阳之时,多招揽高车、柔然、高车身长力大者,选为军中勇士,称为苍头、犀角、大力等谓,皆身高过丈,体力超群者,其快如风,五里内奔马不及。北齐军常使其于战时冲锋,敌军当者无不披靡。

正在说时,只见对方阵中长孙洪略回头,将手一摆。队中有个西域骑士纵马而出,抬手举弓,对陈军阵中便是一箭。

弓弦响处,吴明彻马前护卫门将应声落马,咽喉处已多了一支雕翎,箭透后颈。

吴明彻又问向导官:此位神箭将军,又是何人?

向导官:将军所言丝毫不差,因精于射箭,百发百中,能箭落双雕,故称神箭将军。

二人对答之间,陈军数十个弓手已经纷纷发矢,但箭矢皆于中途落地,射程不达敌将。

吴明彻大怒,便问左右诸将:哪位将军敢出一战?

一将应声暴叫而出,吴明彻观之,乃是族侄吴钦,使一杆浑铁枪,颇为悍勇。于是许其出战,顾谓副将韩广,命其掠阵。韩广领命,驱马挥刀而出。

西域射手见对阵有将前来,回身便走。

吴钦吼声如雷,撒开胯下良驹,浑铁枪在那射手背心弄影。

陡听一声呼喝,便如炸雷,北齐阵中突出一条大汉,便如离弦之箭射至,拦住吴钦马头。吴钦正往前急冲,却突觉坐骑停住,牢扎在地,半步前进不得。

低头看时,却是被那大汉左手按住马额,生生抵住。那大汉见吴钦发怔,早已挥起右手中所擎铁骨朵,往下便击,口中叫道:小东西,着某铁疙瘩罢!

只听喀嚓一声,吴钦早已脑浆迸流,死尸摔于马下。那大汉喝喝大笑,将左手放开,那匹宝马良驹早已委顿在地,站不起来。

正在这时,只听马挂鸾铃,韩广高举大砍刀已至,兜头冲那大汉便是一刀。

那大汉倒是灵便,只一转身便将大刀躲过。刚欲还手,只声弓弦响亮,韩广一头栽下马来,咽喉处多了一支雕翎狼牙,却是被那西域射手觑个方便,一箭射死。

北齐军见状大喊,复又擂鼓三通;陈军诸将则无不惊惧,面面相觑。

吴明彻怒火中烧,忽转首看到身旁一将,骑乌骓马,提镔铁大棍,不由大喜。便命部从斟一大碗热酒过来,以手执住,递给那员将道:请将军饮下此酒,我有话说。

那员将也不多问,乃下马接过酒碗,一饮而尽,将空碗掷于地下。

吴明彻:北军其实不可惧,惟此西胡及那十几个莽汉难缠。若能杀此西域箭胡及那铁骨朵夯汉,敌军则必丧胆。将军向有赛关公之名,可能杀此颜良、文丑乎?

那员上将道:看在将军酌酒份上,则对方非为颜良文丑,不过是华雄等辈耳。

于是上马提棍,直奔对阵。

那西域胡人刚将韩广首级割下,待要上马回阵,忽听本阵同伙齐声大喊,回身见一将飞来,不由甚为惊奇,暗道:某征战久矣,从未见有迎我弓箭而上者!

乃扔掉首级,复上马出阵,引弓欲射。

说时迟,那时快!西胡尚未将弓拉开,对面来将已抖手飞出铁铊,正中脑壳,砸个粉碎。

齐军阵中十数个大力士恼怒齐出,也被那员南陈大将或飞铊远击,或舞棍近砸,一口气斩杀净尽。一时阵前风云变色,空气为之不流。

吴明彻在对面看得清楚,不由惊喜若狂,急命擂鼓吹号,挥全军出击。

一阵冲杀,齐军大败,长孙洪略死于乱军之中,尉破胡逃走。

吴明彻命令鸣金收军,引众将向那使棍飞铊大将迎来,大笑道:元胤将军!若不是本帅以语相激,今日如何肯尽全力,成此大功耶!

字幕:萧摩诃,字元胤,兰陵人。

画外音:萧摩诃自幼随父在始兴郡生活,后被姑夫蔡路养大。于侯景之乱后参军,追随侯安都征战,屡立战功,被封为巴山太守;此后随吴明彻征战,乃为帐下第一猛将。太建七年,萧摩诃随吴明彻围攻宿预城,击退北齐大将王康德,因功被授予晋熙太守。

萧摩诃正往营帐驰来,马项下悬挂着十余颗上将首级,听闻元帅这般讲,忙下马施礼:若无大帅那一碗热酒,末将今日亦无能为也。

诸将皆拜,无不惊叹赞服。

吴明彻遣使往京城建康报捷,陈宣帝大喜,诏命重赏参战诸将,并进封萧摩诃为明毅将军、员外散骑常侍、廉平县伯,不久进爵为侯,改任太仆卿。

尉破胡收拾败残兵马,退回兖州以北,遣使报至晋阳,向朝廷请罪。(本集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新白蛇问仙 为奴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独醉天涯 快穿之反派大人是病娇 大佬今天要立遗嘱了吗 火影之最强 盗笔之主打一个陪伴 我的邻居叫柯南 被迫嫁给前未婚夫世子之后 国民导演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修真界第一女悍匪 偷听心声后贝吉塔逆转绝望未来 纵横古今南洋豪门的大唐风云录 老婆比我先重生了 相师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起猛了,求生木筏怎么多了个女人 
经典收藏移动藏经阁 我是掌门 虚空极变 从小蛇开始进行异化 超越武极 崽崽今年三百岁,才不是什么三岁小奶团! 走后门的飞升,那也是飞升! 系统附身之随欲修仙 天才狂女 开局被系统嫌弃,连狗都不如 开局与圣女双修,觉醒九阳圣体 逼我重生是吧 风玲之声 驾个小艇去明末 修道至苦是人间 斗罗之灵珠神剑天麟 学阀之路 洪荒:我!玄门先锋!人教大将! 恒王 地球最后一名长生者 
最近更新神源录 最强模拟,没有选项,全继承 万界执掌 纯阳圣体 仙路迷途不思归 开局挖弟弟至尊骨,我直接捏爆 创仙代 两色弈 败犬圣女,把头发盘起来! 剑仙在上 昆仑道门 灵离情殇 重生九界,不修炼却无敌了 镇狱武神,从棺中诈尸开始 我摆烂后,仙子追夫火葬场 偏天 月夜的传说之寻觅 上古风云之刑天 重生西游:一境一金身,我肉身无敌了! 李大哥的种田争霸路 
华夏真相集 背砍刀诗人 - 华夏真相集txt下载 - 华夏真相集最新章节 - 华夏真相集全文阅读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