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真相集

背砍刀诗人

首页 >> 华夏真相集 >> 华夏真相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家后门通洪荒 大侠凶猛 永不解密 渣男洗白手册 师兄个-个太无良 仙级村医 灵域 楼上楼下 从斗罗开始盗窃诸天 拜师九叔:开局觉醒太古十凶! 
华夏真相集 背砍刀诗人 - 华夏真相集全文阅读 - 华夏真相集txt下载 - 华夏真相集最新章节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

第七十八集 高欢相魏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字幕:普泰二年,夏四月甲子朔。

斛斯椿哄过阳叔渊,率军进入洛阳,占据河桥,先将本部军中尔朱氏党羽全部杀之。

尔朱度律、尔朱天光后引败兵而至,闻知怒火攻心,欲挥兵攻打河桥,却遇大雨昼夜不停,兵马疲惫困顿,弓箭施展不开,于是只好向西逃窜。

二人逃到陂津,部众尽散,遂被坞堡首领擒获,送到斛斯椿大营。

斛斯椿遂派行台长孙稚到洛阳宫中,先向朝廷报告;另派贾显智、张欢二将,率骑兵袭击尔朱世隆,复将其抓获。尔朱彦伯当时已入洛阳,正在宫中。

长孙稚入宫,遂在神虎门下向节闵帝启奏:今高欢已成大功,必将兵犯洛阳,实不可敌也。究其起兵之缘,意图只在尔朱诸王,请陛下诛杀尔朱氏,以求自保。

节闵帝嘴上应之,却感激尔朱氏拥立之功,暗派舍人郭崇,将此情况通报尔朱彦伯。

尔朱彦伯闻而大惊,狼狈逃出宫中,却被禁军抓获,押送到大都督斛斯椿营帐。至此除尔朱兆之外,尔朱氏四王皆被擒获。

斛斯椿奏请节闵帝,将尔朱彦伯、尔朱世隆、尔朱度律、尔朱天光斩首于阊阖门外,又将四王首级装于木匣,一起送到邺城,以请高欢就此罢兵。

节闵帝乃派中书舍人卢辩到邺城,慰劳高欢部众,奖励其勤王大功。

高欢接受慰劳,欲使卢辩拜见安定王元朗。

卢辩高声抗议:大魏天子见在洛阳,某为天使奉诏来此,誓死不能见僭越伪帝也。

高欢见不能使其屈服,只好释而归之。

辛未初八日,骠骑大将军、行济州事侯景投降安定王。高欢命为尚书仆射、南道大行台、济州刺史。

此时尔朱仲远已南渡投降梁朝,其部将都督乔宁、张子期从滑台北返,到高欢处请降,欲求富贵。高欢斥责道:尔等既奉尔朱仲远为主,享尽荣华富贵,当与其誓同生死。尔朱仲远在徐州叛乱之时,尔等乃为首要,今其失势南逃,复背叛之。犬马尚还不忘饲养之主,尔对天子不忠,复对尔朱仲远不义,可谓犬马不如!

于是令杀乔宁、张子期。

尔朱天光率军东下之时,留弟尔朱显寿镇守长安,召请秦州刺史侯莫陈悦东下洛阳。贺拔岳知其必败,欲留侯莫陈悦共诛尔朱显寿以应高欢,但苦无托辞。

宇文泰对贺拔岳说道:今尔朱天光并未走远,侯莫陈悦未必会有二心。公若提前告其此计,则恐侯莫陈悦惊慌,必致泄漏。不如先劝其部众,后说侯莫陈悦,则其事成矣。

贺拔岳大喜,便命宇文泰到侯莫陈悦军中,去劝说其部将。于是侯莫陈悦部将皆听宇文泰说辞,不愿东下,反迫胁主将侯莫陈悦与贺拔岳联手,一起袭击长安。

二将由是合兵,贺拔岳便命宇文泰率轻骑以为前锋,兵临长安城下。因城中再无多少兵马,尔朱显寿只得弃城而逃,被宇文泰追至华阴抓获。

贺拔岳乃命斩杀尔朱显寿,将其首级送于高欢请降。

高欢大喜,任命贺拔岳为关西大行台,部将随其任职,并不干涉。贺拔岳乃任命宇文泰为行台左丞、领府司马,诸事皆交其处理。

画外音:宇文泰既为领府司马,就此得掌兵权,如鱼得水。其后一生发迹,皆由于此次随贺拔岳兵变而得来,说话人于此处先为说明。

辛巳日,安定王元朗驾至邙山,入于高欢大营。

高欢因安定王与皇族嫡系疏远,兼且无能,谓其难以服众,遂派仆射魏兰根前往洛阳慰问朝廷,就便观察节闵帝为人,欲奉其为帝。

魏兰根奉命而往,节闵帝盛为款待,恩威并施,自始至终并无失语,颇具帝王威势。

魏壮根返归大营,便与高乾兄弟及黄门侍郎崔正一起进帐,向高欢进言道:某观元恭神气高扬,后必不甘为权臣驾驭。明公进京之后,不如废之,另立新主。

高欢闻此,便即召集百官,征询应立何人为帝,众人不言。

太仆綦毋俊离座言道:今上贤明,已为社稷之主,何必再立新君,遗人废立口实!

崔正厉色道:是何言耶!若说当世贤明,谁如高王殿下者?今魏国历一百四十余载,其运已衰,我高王承天应命而起,扫平朝廷祸乱,应登皇位。广陵王元恭既由叛胡所立,岂能仍由其复为天子!若从綦毋俊之言,大王起兵何称义举?后世论之,则为叛乱也。

此话落音,只吓得綦毋俊脸色更变,暗道:某为官半生,竟如此不会观看风色,当真是空读诗书,未知人事。此番若是侥幸不死,今后再不敢当众妄言矣。

于是低头不语。高乾、李元忠等听了崔正之语,无不称善。

高欢遂听众人之议,亦不怪罪綦毋俊,便将安定王元朗废为庶民,幽于崇训佛寺中。

大都督斛斯椿见尔朱氏势尽运衰,亲到邙山大营,迎接高欢进入洛阳。

高欢大喜,遂挥军南下,歇马伊河之畔,欲寻皇室后裔于野,预备进京后立之为帝。诸官建议立尚书左仆射、平阳王元修为帝,高欢从之,便派斛斯椿前去寻找。

斛斯椿于是找到元修亲信员外散骑侍郎王思政,向其打听元修下落。

王思政问道:未知公寻其何事?

斛斯椿答道:立为皇帝。

王思政大喜,这才说出元修隐于乡村农舍,并引斛斯椿去见昔日平阳王。

元修见到斛斯椿,脸色大变,斜睨王思政问道:公欲出卖我耶!

王思政答道:非也。臣欲殿下龙飞九天,但其事千变万化,惟不敢保证吉凶如何。

元修点头道:富贵险中求,亦只能听天由命。

斛斯椿见其首肯,遂急飞马而回,向高欢汇报。

高欢亦不胜之喜,以手加额道:此天佑魏国也。

乃派四百名骑兵随大都督前往,将元修接入毛毡大帐。

元修进帐,与高欢相见,心中忐忑不安。高欢以君臣之礼拜见,向元修表达诚挚为国之心,言谈之际泪落沾襟。元修以寡德为由推让再三,高欢又拜两拜,元修也回拜一礼。

高欢出帐,遂命备好帝服冠冕,请元修沐浴更衣,派卫士于帐外彻夜严加警戒。次日清晨,因军中未备朝服,文武百官皆执鞭以为笏版,朝拜元修,斛斯椿进奉劝进之表。

元修命王思政接过看了,淡淡说道:由此看来,我也只好即位称朕了。

高欢于是命行军主薄复为安定王作让位诏书,命行禅位之礼,传位于元修。安定王元朗此时便如牵线木偶,只得任人摆布。

字幕:四月二十五日,戊子。

高欢率军进入洛阳,带剑上殿,宣布废罢节闵帝元恭为庶人。元修在洛阳东郭外即皇帝位,史称北魏孝武帝是也。

元修在黑毡上向西拜天,入御洛阳宫太极殿,群臣朝拜庆贺。孝武帝登阊阖门,宣布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太昌。任命高欢为大丞相、天柱大将军、太师、世袭定州刺史。

二十七日庚寅,册立高欢长女为皇后,加封丞相世子高澄为侍中、开府仪同三司。

同年五月,元修惴度高欢心意,使人鸩杀节闵帝元恭,又遣使暗杀安定王元朗及东海王元晔,除了后患,然后将朝廷实权一并付予丞相高欢。

画外音:魏孝武帝元修字孝则,广平武穆王元怀第三子,李氏所生。遍体生有鳞文,好武术,性格强硬胆大,为人无礼。河阴之变后政局混乱,诸王大多各自逃生,元修逃亡民间,隐为乡农。于此莫名其妙,便登皇帝大位。

斛斯椿见高欢不叙自己献城大功,便谓贺拔胜道:今天下大事,只在我二人,若不先发制人,将为人所制矣。高欢初至,图之不难。

拓拔胜答道:丞相有功于朝廷社稷,兼且重情。自进洛阳数日,至夜便召某入宫同榻歇宿,问以朝政得失,兼谓荷蒙贤兄恩意甚多,后必有厚报于公,何苦惮欲害之?

斛斯椿知其不肯助己,乃与南阳王元宝炬、武卫将军元毗、总领宿卫安东将军王思政合谋,一道秘密进宫,劝孝武帝除掉高欢。

闻说欲除高欢,武帝不语。中书舍人元士弼在侧,复又告诉皇帝,说高欢对其所下诏书从来不恭,孝武帝闻而不悦。

斛斯椿见有机可乘,极力劝道:臣启陛下,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陛下若念高丞相拥立之功,不肯落人诛杀功臣口实,则宜加强护卫,以备万一。依臣之计,陛下可设内都督部曲,负责皇宫守卫,又在朱华阁增值勤侍卫五百人,皆从各地精选骁勇善战者充之,使武卫将军元毗统领。关中大行台贺拔岳手握重兵,并非高欢一党,陛下可下密诏以为外援;再升侍中贺拔胜统管三荆七州军事。倚仗贺拔兄弟,与高欢抗衡可也。

孝武帝闻奏甚喜,依其所奏。此后孝武帝几次外出巡游,则皆由斛斯椿亲自部署,元毗为帅,在原有宫廷卫士以外另外排列内督禁军。

从此之后,有关朝政、军机大事,孝武帝亦只与斛斯椿议决。高欢见是如此,心中大为不悦,于是亦便搜罗人才,加强相府权职。

于是下令,复召司马子如为大行台尚书,使其参与军国大事。又命前御史中尉樊子鹄兼任尚书左仆射,为东南道大行台,与徐州刺史杜德一起,以追击尔朱仲远为名授以兵权,并至谯城攻打元树;再以丞相之命,征召贺拔岳为冀州刺史。

贺拔岳得高欢之召,犹豫不定,遂与行台右丞薛孝通商议行止。

字幕:薛孝通,字士达,河东汾阴人,薛聪之子,博学有俊才。

薛孝通见贺拔岳相问,微微一笑说道:高欢以数千鲜卑兵破尔朱氏百万之众,其锋诚亦难敌。然明公两位兄长于尔朱之世,一为太师、一为领军,皆位在其上。侯深、樊子鹄、贾知、斛斯椿之徒,皆与其并肩。韩陵之役,此辈前后降附,皆由事势危逼,并非出其本心。明公之于高欢,同于曹操之忌孔融,司马懿、昭之忌诸葛诞也。高欢欲除明公恐失人望,留之又谓是腹心之疾。今其方才绥抚群雄,安置内外,何能去其巢穴,与明公共事关中之地?且六郡良家之子,三辅礼义之人,逾幽、并之骁骑,胜汝、颍之奇士,皆系仰于明公,尽其智力效命于将军。我谓明公不如据华山以为城雉,因黄河而为池堑;则退守不失封泥,进兵同于建水。将军乃欲弃关中而就冀州,岂非束手受制于人,不亦鄙乎?

其言未毕,贺拔岳已然大悟,乃离坐起身,执手赞道:公言是也,真乃保身良策。

乃上书逊辞,不就高欢征召。其后不久,孝武帝诏旨下达,加封贺拔岳为关中大行台,是为一路诸侯。贺拔岳再拜领旨,愈加佩服薛孝通有先见之明。

五月,孝武帝下诏:命沛郡王元欣为太师,赵郡王元谌为太保,南阳王元宝炬为太尉,清河王元亶为司徒,长孙稚为太傅。

丞相高欢时在并州,闻知皇帝如此安排,隐隐发觉是在排兵布阵,专欲对付自己。遂上疏坚辞天柱大将军,以观朝廷风色。

孝武帝览奏二话不说,随即下诏准之,且以既娶高欢之女为由,命高欢结义兄弟、太常卿李元忠送彩礼至并州相府,以示子婿之谊,并无相图之意。

高欢与李元忠多日不见,闻其来至大悦,且又为天子钦使,遂出城亲接,并于内室置酒相待,畅叙平生。二人酒宴至酣,谈及往事,皆不胜感慨唏嘘。

饮酒自午至夜,高欢依旧兴致盎然,命人掌灯,添换残席。

李元忠喟然说道:明公昔日兴兵起义之时,一众兄弟相聚何等热闹?近日贤兄即贵为丞相,却至门前冷落,竟无人前来问候矣。

高欢拍手大笑:此皆拜公逼我起兵之故也。

李元忠半开玩笑说道:明公此后若不将权力交给高澄侄儿,而被他人夺了丞相之位,我就再找一处,起兵造反。

高欢笑道:愿意与公一同起兵之人尽有,但如我肯听你摆布者,贤弟再难遇也。

李元忠起身离座,伸手捋住高欢胡须大笑:正因如此,兄弟此生不离明公也。

高欢感叹道:若有我叔父高乾尚在朝中,岂容斛斯椿等挟持天子,惑乱朝纲耶!

镜头闪回,补叙高乾境况。

信都起事成功,高乾被封侍中、司空,得以参与朝政。当时正赶上父亲去世,因征战未息,不及服丧期满。待孝武帝即位,便上书请求解职,为父守孝。

孝武帝采纳斛斯椿之谏,顺水推舟颁诏,免去高乾侍中职务,只留司空虚职。

高乾只是以请辞守孝为由试探朝廷,不料孝武帝会立即批准,既丢侍中之位,就不能插手朝中事务,于是闲居家中,怏怏不乐。

孝武帝既然欲除高欢,复希望高乾能为自己所用,便在华林园酒宴结束之后,单独留下高乾,私对其言:高司空!卿家世代忠良,卿今又建立显赫之功,朕与卿名为君臣,实乃兄弟,应订盟立约,卿谓如何?

说毕便写盟书,自己先签名画押,后请高乾立约。

高乾再拜答道:臣此身惧为陛下所有,岂敢有二心哉!

便即签字画押,交付皇帝,拜辞而出。因不疑天子更有别意,故此未向高欢禀报。

数日之后,高乾闻说孝武帝于宫廷禁军之外复置内督部曲,方才恍然大悟,乃对心腹部将说道:皇帝与丞相已生二心,私下纠集小人,皆听斛斯椿谄言。且屡次遣元士弼、王思政等来往于关西,与贺拔岳密谋;又命贺拔胜掌管荆州,表面示其疏远,实乃拉帮结派,使贺拔兄弟势为犄角,以据西方。今盟书已在皇帝之手,灾难将发,必殃及我身。

说罢急修私书,即命心腹前往并州相府,将孝武帝立盟拉拢之事告诉丞相。

高欢见书大惊,知道事情紧急,急令来使回京,请高乾到并州面议。

高乾于是化妆潜地出京,来至并州,当面劝说高欢,宜迫使孝武帝禅让,效曹丕、司马炎故事,自立为帝。

高欢掩住高乾之口:叔父休要乱言!某即上表,求天子复你侍中,并委以门下省事。

高乾见其不肯自立,只得告归。高欢此后屡次表请高乾复职,孝武帝皆不允。高乾由此知道灾难将作,乃请高欢为己谋求外镇。

高欢依其所请上表,孝武帝果然立刻准奏,使高乾出镇徐州,以咸阳王元坦代为司空。

闪回结束,字幕:西元五三二年,南梁中大通四年,春正月,丙寅。

梁武帝驾坐建康,下达诏旨:敕命南平王萧伟为大司马,元法僧为太尉,袁昂为司空;立西丰侯萧正德为临贺王,太子萧纲长子萧大器为宣城王。

时有扬州刺史邵陵王萧纶,乃武帝第六子,欲盛府内器服,遣人就市赊购锦采丝布,拟与左右职局防阁为绛衫、内人帐幔。名曰赊购,其实便是打劫,何曾有还银之期?

商家知其禀性,闻而无不大惧,皆致闭店不敢营业,致使扬州商业萧条,路人稀少。

扬州少府丞何智通不敢隐瞒,将此事报告朝廷。萧纶因此被武帝诏责,便暗派心腹戴子高、戴瓜、李撤、赵智英等,于路寻找何智通,终于白马巷中逢之。

戴子高手挺长槊,直刺入轿车之中,槊刃从何智通背部刺出。车夫被惊得魂飞魄散,亦被戴瓜等人杀死。众人回报邵陵王,萧纶大喜,以重金酬之。

不料何智通当时虽受重伤,未即便死,而且认出凶手乃是邵陵王部下。遂以指蘸血,在车壁上写下“邵陵”二字,然后死去。

何智通之子何敞之闻变大痛,领人前往收尸,见到父亲在车壁上所留血字,已心知肚明仇人谓谁,乃具折入京上奏,求报父仇。

朝议由此大哗,有司乃奏知梁武帝。

武帝萧衍闻而大怒,乃悬赏百万钱,求购杀人凶手。

时有西州游军深知萧纶所做过恶,遂将邵陵王府一众杀手列成名单,密报朝廷。

梁武帝得其密报,敕命舍人诸昙粲,领斋仗兵五百人围住萧纶府第,于其府内槛舍中擒获戴瓜、李撤、赵智英三人。

惟有戴子高为人骁勇,且轻功绝佳,致窬墙突围得免。

武帝立下诏旨,令将戴瓜等人弃市。何敞之便收仇人尸首,以车载出新亭,架起火堆,四面火炙其尸焦熟;并以车载铜钱,设盐蒜作料,雇城中百姓分食仇人之肉。许诺凡食肉一脔,便赏钱一千。不到半日,将萧纶徒党之肉赏光吃尽。

邵陵王萧纶被锁在府第,舍人诸昙粲并斋仗主帅领兵守视。梁武帝得知事由始末,遂诏命将萧纶废为平民,但不过二十日,又复其封爵。

北魏朝廷大乱之时,早有探马细作报至建康。南梁群臣闻知,皆劝武帝趁机北伐。

梁武帝因太子萧统新亡,故此不纳群臣之谏,遂在江东冷眼旁观,欲在其政局不可收拾之际,再发大兵攻之。

之后却闻高欢平灭尔朱氏家族,拥立元修为帝,北魏朝廷复归安定,不由悔之不及。

与此同年,北魏孝武帝元修枉杀汝南王元悦,其后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永熙。

夏州移民郭迁占据青州,反叛北魏朝廷,青州刺史元嶷弃城而逃。魏孝武帝诏令行台侯景前往讨伐,郭迁弃城败走,投奔梁朝,将北魏朝内政变之事报至建康。

梁武帝大喜,以为时机已至,遂欲以诈降之计予以分化离间,再次挑其内乱。

于是下诏:任命北魏归降宗室、太尉元法僧为郢州刺史,封东魏王,令回北朝洛阳。使兖州刺史羊侃为行军司马,引万余精骑同行,一路护送往北,依当年护送元颢北还故事。

时有邺王元树,亦是北魏降梁宗室,奉梁武帝之命镇守谯城。

魏帝闻说南梁派兵护送元法僧北来,遂命东南道大行台樊子鹄兵伐淮南,先下手为强。

樊子鹄领旨南下,先围谯城,后分兵攻取蒙县等五座县城,以断绝南梁援兵之路。

元树眼见不敌,归路又断,遂致书樊子鹄,请其只要肯放自己率军南归梁朝,愿将所占据地盘城池,皆都还给北魏。

樊子鹄遂从其请,并与元树订立盟约,煞有介事。

元树信以为真,便即弃城南撤,不复防备断后。未料一半部众人马刚刚出城,樊子鹄便率众突然袭击,抓获元树及谯州刺史朱文开,将其带回北朝。

元法僧与羊侃率军行至官竹,闻说元树兵败被俘,只得再回建康,功败垂成。

元树被押送到洛阳,魏孝武帝敕之,但不予重用,使其闲居洛阳。其后不久,元树以出郊外散心为名,复欲南奔梁朝,终被孝武帝派兵追回,赐以毒酒,命其自杀。

镜头转换,按下元树,再说高乾。

高乾奉魏主元修之命出京外镇,将要去徐州上任。孝武帝忽闻其曾暗赴并州,向高欢泄漏订盟机密大事,乃写诏书,对丞相高欢说道:高乾与朕私有盟约,今复与你我君臣二人之间翻来覆去,不亦卑劣乎!

高欢闻听高乾如此,找出高乾此前寄来评论朝政文书,加以密封,遣使送给天子。

孝武帝翻阅其书,立即召见高乾,当着高欢使者之面,将文书掷于地下,斥责道:卿为侍中,竟泄漏朝廷机密于外官,并论君非,该当何罪?

高乾再拜答道:陛下自有企图,方以离间之计索臣私书,陷臣于反复无常之罪。身为帝王欲加罪臣下,臣岂可推卸!

说罢,接过御赐毒酒,仰药而死。

孝武帝怒气不息,遂又写密信给东徐州刺史潘绍业,命其诛杀高乾从弟高敖曹;再命青州刺史发兵,往征高乾二弟光州刺史高仲密。

高敖曹却已提前得到兄长高乾死讯,因此埋伏精壮士卒于途,捉住潘绍业,从其衣领中搜出天子诏书。高敖曹怒杀潘绍业,带十数随从骑马直奔晋阳,来投高欢。

高欢早知势必如此,佯作大悲,抱住高敖曹痛哭道:皇上屈杀我叔,我将奈何!

正说之间,高仲密也从小路跑到晋阳,三人复又相对大哭,至此反意乃决。

高氏兄弟既离,青州及东徐州百姓一时俱反。青州百姓耿翔聚集盗匪,在三齐大掠,胶州刺史裴粲只会高谈阔论,不设防御。

夏四月,耿翔带人马突袭胶州。守将急报裴粲:贼兵至矣,已攻破南门。

裴粲怒道:岂有此理!

随后亲兵跑入:贼兵已经进入城门,直奔府衙来也。

裴粲方才着慌,慢慢说道:既是耿王来了,尔等可将其带到厅堂来见我。至于其所带人马,都交给城中百姓可也。

话音未落,耿翔已到门外,哈哈大笑道:刺史即呼我为耿王,却因何不来参驾?

说罢纵步上前,挥手一刀,斩杀裴粲,占据胶州,复又纵兵大掠。

五月,东徐州百姓王早等人亦反,引暴民杀了刺史崔庠,献出下邳,向梁朝投降。

六月壬申日,魏孝武帝命骠骑大将军樊子鹄为使,督促济州刺史蔡俊等人讨伐耿翔。秋七月,北魏官军来攻青州。耿翔见两国皆来伐己,遂弃青州南走,投奔梁朝。

梁武帝大喜,遂命其为兖州刺史。

魏孝武帝闻说高敖曹及高仲密皆奔晋阳,知道一场大战不可避免,遂命广陵王元欣为大司马,赵郡王元谌为太师,前司徒贺拔允为太尉,又暗命关中大行台贺拔岳备战。

贺拔岳乃遣行台郎冯景到晋阳,名为修好,实为观察高欢反状,并探听虚实。高欢闻说贺拔岳遣使前来,大悦道:贺拔公与孤乃是故交,今遣冯景前来,必是想念我也。

乃亲自接出府门,置酒款待,并与冯景歃血为盟,约定与贺拔岳结为兄弟。

冯景告辞而归,对贺拔岳说道:臣此番至于晋阳,高欢尽极礼遇,并欲与明公结为兄弟,乃因惧怕明公兄弟势力,非出于真心也。臣观此人奸诈无比,不可信任。

贺拔岳问道:高丞相为人,乃我所固深知。只是我欲知者,是其果欲造反否?

冯景见问,瞪目无言。

贺拔岳见其未能探出高欢真正意图,心中不悦。行台府司马宇文泰自告奋勇道:某请再出使晋阳,以换兄弟庚帖为名,前往观察高欢意图。

贺拔岳大喜:若贤卿愿入虎穴,则孤无忧矣。

遂备庚帖厚礼,使宇文泰前往晋阳,叩门请见丞相。

高欢命人接入,见宇文泰形貌奇伟,颇感惊异:此人虽然年少,然必非常人。

便令赐座,问其何来。

宇文泰献上贺拔岳庚帖,随口回答应对高欢提问,言辞敏捷雄辩,并无遗漏闪失。

高欢甚奇其才,欲留晋阳以为己用,宇文泰再三逊谢,固辞求返。

高欢遂换与庚帖,厚赐遣之,不到半日复又后悔,急派部将骑驿马追赶。使者一直追到潼关未及,只好返回晋阳复命,高欢嗟叹不已。

宇文泰回报贺拔岳:高欢反之必矣。其所尚未起兵者,是惮于明公兄弟也。明公若欲与高欢相抗,需借天子明诏以令河西,先平定关陇诸州。关中诸侯之中,秦州刺史侯莫陈悦不过庸人耳,只趁尔朱氏败亡之机得居高位,不足为高欢所忌。

贺拔岳:以卿论之,我若伐高欢,能期必胜乎?

宇文泰:我谓明公只需早为之备,取之不难。河西费也头有控弦之骑不下一万,夏州刺史斛拔弥俄突拥兵三千,灵州刺史曹泥、河西流民纥豆陵拔利亦拥部众,各怀异志,但未遇明主,不知所归。明公若引军前往陇右,扼其要害,显示兵威,并以德行招抚民众,则必可收其兵马,以充我军。彼时向西镇抚氐羌诸部,向北羁縻漠北部族,还军长安以辅魏室,岂非昔日齐桓、晋文霸业乎?

贺拔岳听罢,赞佩不已,遂急修表,派宇文泰到洛阳见孝武帝,密陈除贼计划。

孝武帝览奏大喜,即刺胸取血为誓,授贺拔岳为都督雍、华等二十州诸军事,并领雍州刺史,又加封宇文泰为武卫将军,使其依计而行。

贺拔岳奉诏,即引兵至北,布置边疆防务,又在平凉西界安扎营寨数十里,借口欲在原州牧马,以此作为自安之计。

费也头万俟受洛干、铁勒斛律沙门、解拔弥俄突、纥豆陵伊利等早慕贺拔岳大名,于是纷纷率领本部军马归附。

贺拔岳乃招聚秦州、南秦州、河州、渭州四州刺史于平凉,出示魏孝武帝密旨。

四州刺史皆愿受贺拔岳指挥,秦陇乃定,只有灵州刺史曹泥不肯听命,转而依附高欢。贺拔岳见三州刺史皆肯听命,甚为欣慰,以为此时高欢反状未显,自己不可擅自开战,便奏请以宇文泰为使持节、武卫将军、夏州刺史,自引军还归长安。

当日天晚,行至河曲,贺拔岳下令安营扎寨,来日再行。

扎营之际,贺拔岳释其坐骑鞍辔,命亲军到营外平野牧马。亲军领命,便至营外草坡,放马啃青。忽见一位老翁须眉雪白,不知于何时来到身边。

那老翁见其所牧白马神骏非常,忽自言自语道:此乃龙驹,惜将失其主矣。

亲军不解其意,顺口问道:你说甚么?

老翁叹道:此马主人贺拔岳乃上天武曲星转世,且有部众如虎,可惜未遇明君,终将一事无成,不久宜还天宫。此后当有宇文氏自东北而来,复兴其大业。

亲军大惊,再要问时,老翁已转瞬不见。眼见天色已暮,遂牵马回营,以老翁此言报于主将。贺拔岳听了,以为乡民妄语,当时不以为意。

来日拔营起寨,还至长安。

宇文泰奉旨上任,到夏州积极抚慰流民,结好少数民族,不到旬月便控制夏州局势。

孝武帝闻知秦陇已平,不由大喜,遂命殷州刺史邸珍为徐州大都督,前去讨伐下邳之叛,复命荆州刺史贺拔胜南下雍州,以收复汉沔。

贺拔胜奉命南征,一举攻克下迮戍所,生擒戍主尹道珍;又派人利诱蛮王文道期,使其率部归降。

梁朝雍州刺史庐陵王萧续闻报魏军来侵,急率军来迎,攻击文道期不利,复被贺拔胜屡次打败,汉水以南尽皆震恐。

贺拔胜旗开得胜,遂又分兵派将,使大都督独孤信、军司史宁攻取睢阳、酂城;南雍州刺史长孙亮、南荆州刺史李魔怜、大都督王元轨攻取久山、白洎,都督拔略昶、史仵龙攻取义城、均口,擒获梁将庄思延,收其兵众数千人;复又攻取冯翊、安定、沔阳数郡。

当时贺拔胜连拔数郡,驻军樊、邓二城。

梁武帝萧衍闻报,急使人驰诏,敕令萧续:贺拔胜乃是北国骁将,且极善用兵,攻无不胜。卿宜固守为上,需慎重出击。

于是萧续不敢出战,遣电威将军柳仲礼驻军谷城,以御北兵。

贺拔胜攻打谷城不下,遂带兵马北返。沔北之地经此一战,皆成土丘废墟。

由此贺拔兄弟二人分别经略西北、东南二地,皆获大功。

探马报至晋阳,高欢闻而大惧,召集部下商议道:今天子重用贺拔兄弟,又兼秦州侯莫陈悦亦拥重兵虎视,孤则睡不安枕矣。公等却谓奈何?

右丞翟嵩出班进言:丞相勿忧。微臣不才,可离间贺拔岳与侯莫陈悦,使其自相残杀。若贺拔岳死,则贺拔胜独木难支,无能为力也。

高欢大喜,便令其照计行事,复遣长史侯景,去招抚纥豆陵伊利。

纥豆陵伊利闻知侯景来意,抗命不听,且出言无礼。高欢闻报大怒,便使侯景进兵,袭杀纥豆陵伊利于五原河西,将其部众迁到五原河东。

孝武帝闻之,复又下诏,怒责高欢道:纥豆陵伊利既无入侵,亦未叛变,对魏国忠贞不贰,公突伐之,是何意耶?

高欢既已决定与朝廷反目,遂置之不答。

翟嵩既领高欢之命,遂先来见贺拔岳道:将军与高丞相乃是兄弟,今灵州刺史曹泥背将军而投丞相,是欲离间你二人兄弟之情也。丞相欲不纳其降,故密使微臣来见将军,请将军与秦州刺史侯莫陈悦共谋伐之。

贺拔岳不疑其是反离间之计,喜而从之。

翟嵩又来见侯莫陈悦,说道:秦陇之地乃尔朱故土,皆乃将军以武力平之。今贺拔岳借天子号令,侵战诸州之地殆尽,且欲谋害明公,约请丞相以晋阳之兵相助。丞相不欲其独家坐大,故命我来相告,明公宜先下手为强,我丞相必不助贺拔岳。

侯莫陈悦闻言大怒,厚待翟嵩使返,便有图谋贺拔岳之心。而贺拔岳丝毫不知,修书遣使,往侯莫陈悦大营,约请共同讨伐曹泥,使侯莫陈悦为先锋。

侯莫陈悦接书,愈信翟嵩之言,遂回书请贺拔岳亲来高平大营,商议进兵事宜。

贺拔岳接书大喜,又轻视侯莫陈悦,即率二十余骑前往赴会。此时宇文泰镇守夏州,不在贺拔岳身侧;若是在时,绝不能令其酿成如此大错。

侯莫陈悦闻报贺拔岳亲来,早预备刀手埋伏已毕,便率阖营诸将外出十里迎接,引入大帐,盛排筵宴,佯作讨论用兵之事。

酒过三巡,侯莫陈悦诈称腹痛,起身离座告便,缓缓离开大帐。

贺拔岳亦是沙场宿将,欲借相送离开营帐,不料尚未起身,侯莫陈悦女婿元洪景已率刀手冲入,一刀将贺拔岳劈倒在地,再复一刀杀死。

二十名随从欲待上前,早被刀手一拥而上,顷刻杀戮净尽。

可叹!如此一员无敌上将,竟遭小人离间所害,落得这般下场。

翟嵩当时便在帐外,眼见贺拔岳已死,乃急奔回晋阳,向高欢复命。高欢闻言离座下阶,以手指翟嵩面颊说道:去我心头之病者,贤卿也!待我成就大事之时,必有以厚报。

翟嵩大喜下拜,称谢不止。

贺拔岳及其二十随从惨遭诛戮之时,却有两名侍卫在外看马,并未进帐。闻得帐内惨叫之声,便知不好,急上马飞奔回至长安,向诸将报知主公被害之事。

诸将闻此凶信,无不大哭,声震屋瓦。哭罢多时,便推行军都督武川人寇洛为首,总管所有部众,以为主公报仇。

寇洛自忖素无威望谋略,又无此能力,便固辞道:若用我冲锋陷阵之时,万死不辞。

诸将知其所言是实,于是彷徨无计。牙将参军赵贵说道:今有夏州刺史宇文泰,乃主公心腹,才略天下第一,远近人心所向。若迎其南来,拥为统帅,大事无不成功。

又有数将叫道:何不便去荆州,请二爷贺拔胜前来,率我等为其弟报仇!

便有老成持重文臣谋士言道:不可!二老爷身为荆州刺史,若不得朝廷命令北上,是为谋反也。不如奏于朝廷,请皇帝诏旨定夺。(本集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新白蛇问仙 娱乐人生从三十而已开始 寻常书 为奴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独醉天涯 小作精她奶凶奶甜 快穿之反派大人是病娇 大佬今天要立遗嘱了吗 甜蜜隐婚:影后恃宠而娇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盗笔之主打一个陪伴 被迫嫁给前未婚夫世子之后 两界穿越,从获得基地车开始 偷听心声后贝吉塔逆转绝望未来 海贼:草帽团中的最强辅助 老婆比我先重生了 起猛了,求生木筏怎么多了个女人 
经典收藏移动藏经阁 我是掌门 封神:请尽情吩咐妲己 疯狂升级系统易天云 虚空极变 雪国的青梅四重奏 从小蛇开始进行异化 超越武极 天赐万象玉作杯之兵哥哥 崽崽今年三百岁,才不是什么三岁小奶团! 走后门的飞升,那也是飞升! 医香 综漫之警官桑的位面旅行 天才狂女 开局与圣女双修,觉醒九阳圣体 我在修仙界猎杀穿越者 修道至苦是人间 我的宝可梦实在太努力了 学阀之路 地球最后一名长生者 
最近更新神源录 最强模拟,没有选项,全继承 万界执掌 仙路迷途不思归 开局挖弟弟至尊骨,我直接捏爆 创仙代 两色弈 败犬圣女,把头发盘起来! 剑仙在上 武道长生,从大离第一纨绔开始 剑道圣君 昆仑道门 灵离情殇 重生九界,不修炼却无敌了 镇狱武神,从棺中诈尸开始 我摆烂后,仙子追夫火葬场 偏天 月夜的传说之寻觅 重生西游:一境一金身,我肉身无敌了! 李大哥的种田争霸路 
华夏真相集 背砍刀诗人 - 华夏真相集txt下载 - 华夏真相集最新章节 - 华夏真相集全文阅读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