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银狐

玩蛇怪

首页 >> 三国之银狐 >> 三国之银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亿万盛宠只为你 高危职业 大夏第一假太监 铁十字 无敌天下 抗战之烽火 日月风华 乱世枭雄 明朝那些事儿 谍影 
三国之银狐 玩蛇怪 - 三国之银狐全文阅读 - 三国之银狐txt下载 - 三国之银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零五章 瓜田李下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赵冉被抓走了。

乡有乡老,亭有亭长。

这二者的作用大概是乡长和派出所所长。

所以作为一个乡亭治所,眭亭是有缉盗和差役捕吏的。

要是平常时候,赵冉作为安众赵氏子弟,县里大族,大家都会给几分薄面。

但他惹的人背景更深,是新野邓氏。

新野邓氏虽然没落,可这两年随着邓茂担任县令,邓洪担任刘表从事,渐渐壮大。

特别是邓洪还娶了蔡瓒的女儿,蔡家目前虽是蔡瑁当家做主,但蔡瓒和蔡琰也是他的亲兄弟,和大小两位蔡夫人一母同胞。

因此即便是蔡瑁想投降曹操,和沈晨立场不同,也得顾忌刘表的态度和弟弟的颜面,不可能真的派人来搞他。

所以在官方层面上,显然邓洪和刘先这两位刘表派来站台的从事更大,缉盗们自然不会惯着赵冉,将他扭送到襄阳县里,以诬告罪论处。

当然。

由于家世原因,赵冉即便是真关起来,也不会关太久。大抵也就是做做样子,几个月就出来了。

但即便如此,这也是宣告了沈晨不仅在经义上的胜利,同时也是道德上的胜利。

现在事情真相大白,周围的乡民们一片叫好,纷纷称赞沈晨的品行。

“我就说沈小郎不会这样的,肯定是诬告。”

“那是自然,沈小郎住咱们隆中乡也有两三个月了,谁人不称赞他的品行?”

“为了怕引起别人误会,宁愿把自己的猪和财物送给别人,等到别人找到之后再归还,这样的品德,实在是太好了,我也愿意把子嗣放在他门下读书。”

“不止如此,他亦是担心乡民丢了财物,今年恐怕生活不会过得很好,如此仁义的小郎君,读书也读得很好,没人能比得过他。”

“咱们乡有这样一位贤良的人,真是一件好事,以后咱们如果遇到什么不公正的事情,也许可以找他来判定。”

乡民议论纷纷,赞扬沈晨的为人处世。

这同时也是给了来送孩子读书的家长们一颗定心丸。

认为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他,心里也放心下来。

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当时的舆论环境就是从乡野开始,然后慢慢向周边扩散,被上位者得知称赞后才名震四方。

比如青州名士王烈、王修、邴原等人就是一开始名闻乡里,然后再为天下人所知。

像程昱那样干脆把家乡人全部杀光做肉脯,让家乡父老没办法评价他口碑的人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名士都有极重的乡土情结,注重乡里名望。

所以你居住的地方附近乡民们对你的口碑其实非常重要,这也是为什么沈晨要赠送赵化猪,赠予杜老钱币的原因。

有人觉得这个行为像傻子,还称是滥仁害已,是一种犯贱的行为。

那只能说明你不懂汉朝。

曹植有首诗叫做《君子行》,内容是“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这就是着名成语“瓜田李下”的来源,意思是不要去做惹人怀疑的事情。

水镜先生司马徽刚刚从颍川搬到襄阳来居住的时候,由于他是颍川名士,荆州士人都知道他,但当地的乡民对他不是很了解,所以就与当地百姓产生了一点误会。

当时他家附近的乡民丢了一头猪,看到他家的猪跟自己的猪长得一模一样,于是说司马徽家的猪正是他丢失的那一头。

司马徽为了防止生嫌疑,惹当地乡民非议,便把自己家的猪让给了这人。

过了几天,那人又找到了先前丢失的那头猪,急忙将司马徽的猪送还,并磕头自责。司马徽不但没有责骂他,反而感谢他把自己的猪送了回来,自此他的品德传播乡野。

这件事司马徽有错吗?

当然没错。

但他家的猪和丢猪那户乡民家的猪一模一样,就会惹人怀疑。于是司马徽就把猪送给乡民,就是为了解除这种怀疑和误会。

这就是所谓的“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人心一旦有了怀疑,就会产生裂缝。

所以君子做事,就得连这种怀疑都要想办法消除。

沈晨也是如此。

他和诸葛亮坐马车在周边乡野乱逛,当时人不知道他的品行,所以赵化丢猪的时候,有人见到沈晨的护卫带了一头猪回去,杜老伯谷物被啃食的时候,也有人见到他的护卫在河边放马。

于是大家就会本能产生这样的怀疑,认为可能是他偷走了赵化的猪,他的马啃食了杜老伯的麦谷。

由于这种怀疑和误会可能会给自己造成在周边乡野百姓之中的口碑崩坏,让人在道德上对他进行批判,所以沈晨的应对方式也跟司马徽一样,选择的是还猪赠币。

事后真相大白,周围乡野百姓自然也就知道沈晨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以后如果他再出现在案发现场之类,自然也就不会怀疑到他头上。

而且这次事件不止是让沈晨的口碑名传乡野,同时也因为他与荆州士子辩论,轻松击败了他们,使得周边百姓对他的才学也有了肯定,认为他是一个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的少年郎。

有了这个认识之后,大家自然也愿意把子嗣交给他教育,并且相信随着他的名气传播,将来会有更多的人,把孩子送到他的书院来。

“走吧,回去向父母老师禀报去。”

胡尚看着赵冉被带走,他们这些过来搞事的学子们,自然也就灰溜溜地坐上马车离开,离开之前,都是很不甘心地看了沈晨一眼。

但他们也没什么办法,比经文比不过,聊时政亦不如人家,就连人身攻击,从道德方面入手,也被人家轻易化解。

他们也确实没有别的招数了,只能回去跟家长汇报情况,将这边发生的事情一一告知父母师长等人。

很快一辆辆马车就载着他们走了,来的时候趾高气扬,都是各大县里世家豪强的姿态,走的时候,却是让周边乡民们纷纷鄙视,丢尽了颜面。

等他们走后,沈晨向周边乡民们拱拱手,然后再处理了一下赵化和杜老伯他们的事情。

跟同样已经被抓走的萧大不同,萧大是一名无赖,收了钱故意诬陷沈晨,而赵化和杜老伯则属于事出有因。

赵化早就怀疑沈晨的那头猪不是他的,只是不敢肯定才说暂时把沈晨的猪放在他那,等找到后再还回去,这说明他其实是一个正直的人。

而杜老伯则是猜到了自己的麦谷可能是野猪所谓,但田埂上毕竟有一些马蹄印存在。

虽说七八石麦谷那是一百多公斤小麦,两匹马再能吃也吃不了那么多,可老人担心的是今年粮食不足,家里可能会饿死人的问题,才咬牙说这件事可能与沈晨的马有关。

所以他们二人并不是道德败坏,只是一个属于误会,另外一个则是有一定的利益担忧,现在误会解除之后,两个人都非常自责,立即找到沈晨来赔礼道歉。

沈晨原谅了他们,并且将他们赠送的野猪肉收下,野猪肉在当时其实没有家猪肉贵,但毕竟有十多头,即便是一半分给沈晨,另外一半最少也有四五百斤,卖掉弥补二人的损失绰绰有余。

这件事情于是皆大欢喜,赵化和杜老伯就兴高采烈地带着自家的兄弟和子嗣前往集市上售卖,沈晨则让人把猪肉拿去家里腌制起来,做成腊肉熏制,他一个人可吃不了那么多。

等事情都处理好,徐庶庞统王粲潘濬等来看热闹的士子才上来。

“仲宣兄,承明兄,元直兄,州平兄.......”

沈晨一一向他们拱手行礼问好。

王粲感叹道:“我原本还有些担心你,现在看来是多心了。”

沈晨感谢道:“我自入书院以来,都是仲宣兄长帮助庇护,才能有我今日,此番恩情,没齿难忘。”

王粲笑道:“你也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虽然我们与你想得不同,但正所谓崇论闳议,方可创业垂统;为万世之规,有些想法,兼容并包即可,我们一直是朋友。”

“多谢兄长。”

沈晨再次感谢,师门的立场和他不同,不来砸场子就已经很不容易,更别说老师同门依旧还认可他,也许这就是古人的师徒之道以及同门情谊吧。

“我们走了,以后来书院看我们,或者有时候我们也会来看你的。”

王粲与潘濬等人便告辞。

沈晨再次拜别。

等他们走后,徐庶、庞统、崔均、石韬、孟建等人也走了上来。

徐庶笑嘻嘻地道:“阿晨,厉害啊。将这些襄阳士子辩驳得无话可说,只能落荒而逃,才学令人钦佩。”

沈晨忙道:“兄过誉了,只不过是因为我行的端坐得正,他们才无法攻讦我,诸位兄长你们的才学胜我十倍,品德亦高我十倍,些许小事,何足挂齿。”

庞统少年时候比较朴钝,沉默寡言,看上去不太聪明的样子,但他还是称赞道:“你的才学就像是一匹骏马,有千里之力,将来必有作为。”

“多谢阿统兄长。”

沈晨拱手道:“诸位兄长亦是智谋之士,只是荆州人不识罢了,将来若风云变会,我相信诸位兄长必有匡扶宇宙之能。”

这就是在互相吹捧一下,别人给你面子,不能就真觉得自己天下无敌了,人还是需要谦逊才能交朋友。

虽然在荆州他已经算是遍地敌人,得罪了那些投降派,就连蔡瑁和蒯越这两个最高级别的当权派都不太待见他,但伟人曾经说过,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现在全天下的名士都因为曹操奉迎天子而觉得他是大忠臣,可等到衣带诏之后,曹操杀皇后杀国舅杀皇子,总有少部分像诸葛亮、徐庶、庞统这样能够看清楚他真面目的人,会站在皇叔的那一边,一起来匡扶汉室。

所以这个时候先和他们搞好关系就非常重要。

双方互相吹捧之后,徐庶庞统他们便向沈晨道别,沈晨一直把他们送到亭东才回来。

等回到家中,邓洪和刘先走了过来。

邓洪高兴地拍着沈晨的肩膀道:“阿晨,我就知道你能够打败他们,以后看这些人还敢不敢在背后议论我们是违背朝廷的乱臣贼子。”

“有人在背后议论吗?”

沈晨问。

邓洪感叹道:“是啊,他们说曹操奉天子名义征讨南阳,我们却要北上阻击,这是不忠的行为。”

沈晨嗤笑道:“他们也就只敢背后说,如果当着刘使君面,恐怕使君会大发雷霆。”

“这倒也是。”

邓洪也笑了起来。

作为荆州少数派,他的压力也非常大,就连岳父的哥哥都跟他不是一个派系。

但他却是个荆州的当权者刘表站在同一个阵营。

刘表可不想依附曹操,他的野心大着呢,心理还有一个称帝梦。

所以那些投降派跳得再欢,也只能找找沈晨的麻烦,去找刘表,那是自寻死路。

刘先这个时候感叹道:“今日我看阿晨论辩,才学可谓是绝佳,我那妹妹还拦着不疑过来,确实是短视了,回去之后,我亲自送他来阿晨你这里读书。”

沈晨感谢道:“多谢始宗先生。”

年初周不疑跟着他下山之后,由于刚好遇到诸葛玄病逝的事情,沈晨就急急忙忙赶来,周不疑就一直住在家中。八壹中文网

后来等诸葛玄的丧事办完后,沈晨也派人去刘先府邸问过情况,但得到的答复是周不疑不来了。

这让沈晨有些遗憾。

可最近这段时间才知道,不是周不疑不来,而是他的母亲不希望他来,将他留在了家中,想继续送他去岘山书院读书。

倒不是他母亲知道荆州投降派们势大,不想让周不疑和沈晨扯上关系。

而是沈晨才十二岁。

后世任何一个母亲在送孩子去上学的时候,看到两个老师,一个是国家级教授,另外一个是个初中生,用脚指头想都会选择前者。

所以周不疑的母亲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跟着一个学识未知的人读书。

宋忠乃是名闻天下的大儒,让周不疑继续留在岘山书院,跟着大儒学习知识,才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刘先看到沈晨今日辩论,七经几乎是倒背如流,任何典故都说得信手拈来,就连《春秋》三传这样字数众多的书籍,都能聊得如此透彻,自然让他认可了沈晨的才学,打算回去劝说妹妹,把周不疑送来读书。

这对于沈晨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邓洪和刘先又与沈晨聊了一会儿,这才告辞回去,他们也需要去向刘表禀报今天的事情。

对于那些投降派,刘表很多地方必须保持克制,即便猜到那些劝他归附曹操的人,背后可能有亲信蔡瑁和蒯越的主导,他也不能说出来。但现在能看到他们吃瘪,对于刘表来说,也是件高兴的事。

等他们走后,现场就只留下了沈晨诸葛亮诸葛均以及一些乡民,感谢了乡民之后,沈晨与诸葛亮对视一眼,同时笑了起来。

从今日起,至少在立言这件事上,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不过也不能大意。

这些人仅仅只是第一波试探的罢了。

真正的名士还没出场呢。

比如王俊颖容隗禧等上书反对刘表阴结袁绍,让他归附曹操的人。

所以真正的麻烦还在后面。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上门女婿都市至尊 女主黑化:男神,请出刀 混沌狂尊 带着物资穿到年代搞事业 高岭之花不近女色,背地日日暗撩 亡命枭徒 霄渊剑 太古玄荒录三部曲之一荣耀传奇 大民富商苏半城 风水特卫局 深海世纪 仅此一月功成 邪王盛宠 ,庶女狂妃 娇软雌主太甜,众兽夫圈养上瘾 北胤前传 总裁的三嫁新娘 我能提取熟练度 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 强爱之独占娇妻 末世纵横之桃色悍女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妃本佳人 汉逆之吕布新传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风云朝堂 偷听女主吃瓜,竟躺成千古仁帝? 麾下一万大宗师,赵高汗流浃背了 我,贾蓉,不做绿帽王 三国之重振北疆 重生之成为现代女神 逍遥侯内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大唐岭南王 古今中外奇案录 回到明末做枭雄 世子请叛逆 迷踪谍影 
最近更新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 幸福生活从穿越开始 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 我李承乾,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 命理探源【译注】 带着基地闯三国 边军悍卒:开局被女将军盯上了 大明:我崇祯,左手枪右手炮 王伦逆天改命称帝 谁主噬心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 这破系统非要我当皇帝 大明:人在洪武,复活常遇春 三国:曹营第一扛把子 逆宋:穿到水浒当战神 大唐:身为太子的我只想摆烂 
三国之银狐 玩蛇怪 - 三国之银狐txt下载 - 三国之银狐最新章节 - 三国之银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