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华唐

步兵长

首页 >> 盛世华唐 >> 盛世华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名门艳旅 汉乡 富贵小丫鬟 唐砖 无敌天下 奋斗在红楼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宠文结局之后 澳洲风云1876 
盛世华唐 步兵长 - 盛世华唐全文阅读 - 盛世华唐txt下载 - 盛世华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75章 辽东4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历史再一次重演,契必何力率八百骑兵,向着十余倍于己敌人发起了进攻。

结果是唐军再一次大获全胜。

只不过契必何力的腰也一样未能幸免,被人给戳了一刀。

李世民把戳伤他的人交给他处置,他却说:“大家各为其主,他杀我是应该的,如此义士我岂能杀之。”

于是就把人给放了。

此事传开后众人无不敬佩他的为人,陈景恪也深感佩服。

他还回想起历史上这位异族降将,曾经做过的一些事情。

当年征讨高昌国,主帅侯君集纵兵劫掠,契必何力却约束军队没有参与进来。

后来他的部落有人裹挟他造反,他割掉自己的一只耳朵表明对大唐的忠心。

再加上今天的事情,这个人的人品确实没什么可指摘的。

再想想之前负伤的李思摩等人,陈景恪确定了一件事情,这些异族将领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融入大唐。

这其实是一个好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再一次的民族大融合。

之后陈景恪亲自为契必何力做了检查,并缝合了伤口。

援军被击溃,对城内的守军来说是个致命的打击,没多久白岩城主开城投降。

可以说他的投降完全出乎人的意料,一直在关注战事的陈景恪简直不敢相信。

其实在看到这座城池的时候,他一度以为前世挡住李世民的不是原本想象中的安市城,而是这里。

这座城池实在凶险无比,唐军只能从北面进攻。正常进攻,十倍兵力都拿不下来。

且城里有水源,有粮食,还有人……可以说这就是一个完美的据点。

可就是这么完美的防守城池,守将的信心崩溃了,直接就降了。

他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一句话:攻心为上。

果然,古人诚不欺我啊。

白岩城拿下,可以说大唐临近最终胜利就差一步之遥,那就是后方的安市城。

此时陈景恪已经百分百确定,挡住李世民的就是这座城。

因为它已经是整条防线上最后一座城了,而它的后方就是一条天然的通道,可以直插高句丽腹地。

李世民可谓是意气风发,说道:“景恪,你还以为我不能拿下高句丽吗?”

陈景恪完全能理解他的心情,毕竟之前太顺了,顺的让人不敢相信这就是辽东强国高句丽。

顺的让人怀疑当年杨广是怎么打仗的。

他也没有给李世民浇冷水,而是赞道:“自古能军无出陛下之右也。”

“哈哈……”李世民大笑起来,谦虚道:“过了过了,岂敢和先贤相媲美。”

但他脸上的得意隔着八条街都能看得出来。

不过李世民马上就展露出了超高的战术素养,收起得意,严肃的道:

“我最近一直在打探安市城的情况,确实如你所言,渊盖苏文和梁万春和解了。”

“梁万春也是一能人,将安市城打造的如铁桶一般,想拿下此地恐非易事。”

陈景恪稍稍放下心来,只要李世民没飘就好。这样就算真的拿不下安市城,也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

大军很快来到安市城下,略微修整之后就展开了试探性攻击。

果然如李世民所预料的那样,安市城的守军非常顽强,首次进攻连城墙都没能靠近就被打退了。

李世民倒也没有气馁,召集众将商议之后决定第二日发起强攻。

不过事情却没有那么简单,当天下午就传来紧急情报。

高延寿、高惠真二人率十五万人前来救援。

李世民笑道:“急了,高句丽人急了啊。”

长孙无忌捋须道:“安市城一破后面就是平原,再无能阻挡我大唐天军的关隘,高句丽必然不会坐视不理。”

李世民道:“我等的就是他们的援军,诸位可有办法破此来敌?”

契必何力等人纷纷道,给他们一万人马,可正面杀败敌军。

李世民心下不以为然,但也没有直接反驳,而是问李绩道:“懋功以为当如何做?”

李绩捋须道:“诱而歼之。”

李世民大笑道:“哈哈……英雄所见略同。”

这时李道宗则说道:“高句丽总共有四十万兵力,算上前面被消灭的,这十五万人已经是最后的主力。”

“现他们倾巢而出救援安市城,后方必然空虚,不若给臣五千骑兵绕过安市城直击平壤。”

“若能给臣得了手,那高句丽唾手可定。就算臣不能得手,也可以扰乱他们的后方……”

长孙无忌却摇头道:“此计太过凶险,若战事不顺敌人切断后勤补给,就麻烦了。”

李道宗说道:“若战事不顺,我可以顺势和郧国公合兵一处,从他那里获得补给。”

李世民有些意动,这个方法确实很实用。

然而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众人依然坚持认为不可,在他们看来安安稳稳的打下安市城,顺势席卷高句丽不是比什么都强吗?

何必要冒险?

李世民也有些犹豫了,最终暂时搁置了这个建议。

此事传到陈景恪耳朵里,他叹道:“天策大将军可以兵行险着,贞观圣人不行啊。”

李世民听闻此言沉默不语。

事实上陈景恪其实是支持李道宗的建议的,这支奇兵能成功最好。

就算不成功也可以和张亮汇合,从海上获得补给,乃至从海上撤走。

可是长孙无忌却一力反对,他背后的派系自然也选择了支持他。

要问他反对的原因,陈景恪私下揣测,是不想让李道宗立下这个功勋。

是的,长孙无忌和李道宗的关系并不好,甚至和契必何力等人的关系也不好。

这一点在前世历史上就写了,李治继位后长孙无忌大权独揽。

然后他用一场莫须有的造反把契必何力给杀了,李道宗也被流放最后抑郁而终。

对此陈景恪也毫无办法。

当前情况下,李世民最信任的就是长孙无忌,这是人家几十年结下来的情意。

还有个原因就是李治,这个太子需要亲舅舅来辅助。

所以现在的朝堂很诡异,房玄龄是百官之首,长孙无忌是个挂名的三公。

明面上房玄龄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实际上长孙无忌才是真正说话算话的那一个。

这一切的原因皆源自于皇帝的私心。

是个人都会有私心,皇帝有,大臣也会有。

只是陈景恪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长孙无忌竟然会在这种时候,以私废公。

看来以后要提防着点这个老狐狸啊,免得哪天被他给卖了。

第二天,李世民先是派阿史那社尔率一千余突厥骑兵,迎战高延寿的先锋军。

打了没几个回合阿史那社尔羊装不敌,引兵撤走。

高延寿大笑道:“我早就说过,李世民年轻的时候打仗确实厉害,但现在他老了,此战我必胜之。”

然后不顾手下劝告,率军来到安市城东南八里处,依山安营扎寨。

李世民装作无奈的样子,遣使去安抚高延寿。

说什么渊盖苏文弑君造反,大唐是来为高建武报仇的,你也是高氏一脉为何要助纣为虐?

高延寿更加得意,对左右说道:“看来李世民是真的老了,换成十年前他早就打过来了,何用如此安抚于我。”

于是他整个人都松懈了下来,连应有的警惕心都下降了。

夜间,李世民命李积领步骑一万五千人于西岭列阵。

命长孙无忌领精兵一万一千人为奇兵,自北山出狭谷,攻延寿侧后。

他自己则领步骑四千,隐蔽于北山上,并告诸军闻鼓角声即齐出奋击。

次日,长孙无忌军开始行动,李世民命鼓角齐鸣,诸军随即并进。

高延寿大惊,昨日你不还好言好语的吗?怎么今天就突然翻脸了?

但此时已经不容他多想,要赶紧应对才是。

他想分兵抵抗,但很快就发现大军阵势已乱,根本就无法实现有效的指挥。

天公不作美的是,恰在此时电闪雷鸣一场大雨眼看就要降下。

在一侧观战的陈景恪马上对身边的人道:“去让伤兵营烧姜汤,待战后供大军饮用。”

等人走了,他就继续观看起来。

其实这场仗打到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悬念可言,高延寿表现的不如一个初学者,十五万大军乱作一团。

就在这时,他看到一个身披白袍的小将,在高句丽援军阵中来回冲杀所向披靡。

一直杀到周围的高句丽人见到他就纷纷躲避,竟无人敢拦在他面前。

陈景恪脑海里马上浮现出一句话:千军万马避白袍,是薛仁贵。

对这位历史上充满争议的名将,他非常好奇,不禁仔细观察起来。

为啥说薛仁贵充满争议呢,因为他的名气很大梗也很多,然而他所有功劳都是做副将时候立下的。

自己当统帅没有赢过。

征讨高句丽,他的统帅是李绩、程名振这些名将,他只是领一路大军,完美的执行了统帅的战略战术。

三箭定天山,郑仁泰是主帅,制定战略的那个人,他同样是执行者。

而他自己当统帅,第一次就是兵败大非川,后来这个锅被郭待封给背了。

第二次当统帅是带兵征讨新罗,再次被击败。

关于这一战中国史书上记载的语焉不详,甚至都很少提起,反而是新罗那边的史书上记载的比较详细。

第一次大非川之败有郭待封背锅,这一次就没人替他背锅了。

李治对他其实很是喜爱,最终也只是流放,没有把他杀了。

直到六十多岁才重新被启用,创造了脱帽退万敌的梗。

不过这些争议只是对史学家而言的,对陈景恪这样路人来说,他更喜欢的是演义里的薛仁贵。

所以看的是津津有味,期间还不停的拍手叫好。

李世民率诸军勐攻高句丽援军,高延寿眼见不能敌,只能收集余众,依山固守。

李世民一看就大笑起来,对左右言道:“人言高延寿狂妄,我还以为他有多大能耐,现在看来不过一马谡而已。”

然后命人把他团团围住,并下令撤桥梁,断其归路,下一步就是防火烧山了。

不过高延寿没有等到那个时候,眼见进退不能,遂率剩下的三万六千余人请降。

其他地方的高句丽人一看主帅降了,也跟着放下了武器。

这场战争从早上开始,中午就结束了。

恰在此时大雨倾盆而下,冲走了地上的血迹。

战后统计战果,大唐方面连附从军在内共计折损一千二百余,斩杀高句丽人两万余,俘虏近十一万人。

再次用实际行动告诉了世人,大唐为什么是无敌的。

之后处理这些俘虏的时候,李绩认为可以让他们当炮灰去攻城。

李世民说道:“若我如此做他们的家人必然遭殃,我征讨高句丽乃为正义,又如何能忍心置他们的家人于死地。”

于是他将大部分俘虏释放遣返平壤,而靺鞨的数千援军全部被坑杀。

大唐征讨高句丽,辽东诸多势力要么响应,要么保持中立。

只有靺鞨选择了和高句丽人站在一起,李世民对他们的处罚也最严重,凡是靺鞨俘虏全部杀掉。

以此来警告诸多部落。

听说自己被放走,高句丽俘虏欣喜若狂,高呼天可汗万岁,高延寿等降将彻底归心。

尤其是高延寿,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主动把高句丽的情报和盘托出,并且提出了一个建议。

“现在高句丽内部空虚,且渊盖苏文弑君多有不服者。不若圣人派遣一偏师直击平壤,罪臣愿为先锋。”

这次李世民终于心动了,可依然被长孙无忌给劝住了。

选择先进攻安市城,看看能不能打下来。

陈景恪听说这件事情之后,再次叹息。

高延寿虽然狂妄,但也不得不承认有一句话他说对了,李世民真的老了。

换成十年前他不但会同意这个计划,甚至还会亲自带兵去执行。

只可惜,没有如果。

高延寿十五万援军高句丽举国皆惊,本来想派遣援军支援安市城的黄城、银城守军连忙退走。

而高句丽国内已经是一片哀嚎,所有人都知道安市城就是最后一道防线,一旦它被攻破高句丽就亡了。

所以天下人的目光都情不自禁的聚焦在了此地。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肥水不流外人田 恰似寒光遇骄阳 渔港春夜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亿万盛宠只为你 一级BOSS:你结婚,我劫婚 逍遥人生 福艳之都市后宫 男欢女爱 官道之色戒 宋檀记事 艳海风波 无限之信仰诸天 修罗武神最新章节列表 很纯很暧昧 后宫春春色 绿茶美人在恋综杀疯了 网游之修罗传说 重生之天才神棍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游龙戏唐 萌宠狂妃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三国之一马平川 大宋必须浪 应如妖似魔 
最近更新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 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 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 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 情牵盛世恋歌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 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 哈哈大汉那些事儿 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 
盛世华唐 步兵长 - 盛世华唐txt下载 - 盛世华唐最新章节 - 盛世华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