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平行空间来客

首页 >> 隆万盛世 >> 隆万盛世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名门艳旅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江山美色 红楼春 即鹿 民国投机者 万斛春 数风流人物 汉阙 抗日之铁血使命 
隆万盛世 平行空间来客 - 隆万盛世全文阅读 - 隆万盛世txt下载 - 隆万盛世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054章 宫里议事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魏广德在脑海中幻想着大明,或者说后世中国的版图,东、南、西、北四海龙王的地盘都凑齐了。

而在张居正和吕调阳短暂交谈后,也基本认可了魏广德的打算,那就是要调动西南的明军对缅甸东吁王朝采取军事行动。

实际上,在事情爆出来前,魏广德就已经做了很多准备。

对此,张居正和吕调阳都是心知肚明的。

如果真的临阵退缩,或许就会真如魏广德话里所说,西南二千里疆域将会失去。

不管是首辅还是辅臣,他们谁都负不起这个责任。

「善贷,此事还是尽快通知宫里吧。」

虽然今日已经去过,可涉及到军事,张居正也不敢就由他们内阁三人就商定下来,至少也要和宫里说一声。

「嗯,好,一起过去吧。」

魏广德点点头,不过四人走出值房时,魏广德还是交工一个中书,对他说道:「去右军都督府,把李成梁叫到宫里来候着。」

不管宫里如何决定,大抵绕不过内阁。

就当下的局势,两宫太后要保住祖宗传下来的江山,也必须按照内阁的商议,准备在西南发动军事行动。

向着慈庆宫走去的路上,魏广德小声对张居正说道:「叔大兄,户部那边也要知会一声,西南四省的钱粮就地封存,湖广和两广那边也先存在那边。

若是要打仗,少不得钱粮支持,来回运输也是麻烦。」

「工部已经开始铸币,要不要户部拨一批银币过去」

张居正知道魏广德是在为调动大军所需军饷考虑,明朝出动卫所兵,都要先向调动卫所拨出一笔开拔银,这是惯例。

银子不到位,当兵的未必愿意走。

至于所谓的军令,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前些年,朝廷精力不是在北方就是在东南,对西南的关注很少。

虽然西南时常有土司作乱,也大抵是从四省调兵,一些封赏也是有拖欠,都是等到四省粮税收起来再拨付。

最多就是将湖广钱粮也调过去,补充不足。

张居正点点头,这次开战事关重大,是绝对不能因为钱粮闹出幺蛾子。

要是开战前士卒因为吃不饱饭,拿不到饷哗变,那丢脸可就丢大了。

他提出调拨一批工部新铸造的银币过去,一是好心,提前在西南储备一批钱粮,二就是向西南推出银币,还有什么比让一群当兵的拿去花销更好的推广手段。

朝廷新银币的政令发出,到传达到西南,而真正在民间出现朝廷铸造的银币,若是按照正常程序,一年半载,甚至数年时间都是有可能的。

而民间百姓到商家的接受也是有个过程,不过当兵的拿去用钱,商家应该是没人敢拒收。

可以说,既然朝廷已经决定要做,张居正也要为官铸银币尽快推向全国各省劳心劳力。

「也好,李成梁去西南,让他带十万两银子过去。」

虽然今日起,宝源局就可以开始铸造银币,但肯定也是需要时间的。

特别是一开始铸造的时候,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铸造速度。

需要一段时间,一切都理顺以后,铸造速度才能提的起来。

但是面对这样的军国大事,其实早点晚点差别不大。

但是消息从京城到云南,即便是走锦衣卫的特快传递,也要半个月时间。

然后云南还要给三宣六慰下文,最少又是三个月过去了,等有了回信,那差不多时间已经过去半年。

所以,李成梁是完全有

时间等工部那边铸造出几十万两银币再出发的。

很快四人就到了慈庆宫宫门外,向外面的内侍表示要进去觐见太后的意思。

「大人们请稍后,杂家马上进去通报。」

内阁阁臣和锦衣卫指挥使联袂而来,内侍不敢怠慢,急急忙忙就小跑进了慈庆宫,通报去了。

「你们锦衣卫是怎么传递消息的,据我所知,不管是急递铺还是驿马,最短也需要二十天时间才能把消息在云南和京城之间传送。」

等待之余,魏广德好奇问起刘守有来。

「魏阁老,地方上奏朝廷的奏疏,就算是加急公文,一般要求也不过日行四百里,除非是出现战事,才会要求按照六百里急递送信。

而我锦衣卫包裹的传递,都是按照战事要求进行传递的,所以比一般公文要快速许多。」

刘守有只好解释道。

文官对锦衣卫的运作所知不多,张居正、魏广德等人自然想不到,锦衣卫日常公文的传递都是按照六百里速度进行传递,还以为他们掌握了什么快捷的传递方式。

既然知道是因为传递等级不同造成的的差别,魏广德自然就没了继续询问的兴趣。

魏广德只是小声对张居正说道:「云南若真起战事,战报公文怕都要按照六百里加急往京城传递,京中才好做出一些应对。」

「如此的话,驿站会不会压力太大。」

张居正皱皱眉说道。

「应该.」

魏广德话还没说完,就看见先前进去通报的内侍已经回来,在他们面前躬身道:「各位大人,太后娘娘请你们进去。」

随后,带着张居正等人就走进了慈庆宫。

虽然对内阁阁臣和锦衣卫指挥一起来过来求见有些奇怪,但是陈太后还是马上召来了还在考校小皇帝的李太后,三人一起来到正殿接见他们。

几人进来送上刘守有带来的锦衣卫情报,魏广德又简单介绍了西南局势。

陈太后开始翻看锦衣卫文书,看到其中关于东吁王朝效仿大明朝廷的金字红牌和信符制度,还以上位者姿态赐予云南边地的其他宣慰司土司「赠以宝带、缅铎」就眉头一竖。

其实一开始听到魏广德介绍时,她颇不以为然。

毕竟是要打仗,要死人的大事儿,本能的陈太后就想避免。

无非就是装聋作哑,不予理会就行了。

可是看到东吁王朝国王莽应龙居然赐给其他土司信物,要他们完全按照对待大明皇帝的规格和他联系,这就让陈太后有些不能接受。

朝廷承认边地土司的地位,承认他们对那片土地有统治权,可是不能接受他们称王称霸,使用和皇帝一样的仪制。

「既然莽应龙无理,内阁作何计较」

陈太后看完文书,顺手递给旁边的李太后,然后就询问起内阁的意见。

其实在魏广德介绍情况的时候,一旁的李太后就已经着急的不行,毕竟皇位是自己儿子的,要是真让西南丢失江山,这算谁的

所以接过文书,听到陈太后的问话后,她来不及看手中文书,眼睛已经盯向魏广德,等待给出答案。

「其实在看到锦衣卫情报前,臣等根据从兵部获得的来自西南的文书,已经对边地各宣慰司的情况有了猜测。」

魏广德也不隐瞒,当初其实多少向她们已经透露过一些,所以直接说出他们的打算。

「留下李成梁在京城,当初也是为了防备在西南方向用兵,朝中不能没有能征惯战的将领。

所以臣等认为,既然东吁王朝穷兵黩武,肆意欺凌周边宣慰,朝廷是不能坐视不理的。

一是朝廷向云南巡抚下文,要其尽快查明缅甸等地实情,让各慰上报。

若是莽应龙真做了这等骇人之事,当自缚到云南巡抚处受罚,朝廷则可恢复国初制定的三宣六慰统治当地的惯例。

若是莽应龙抗拒朝廷命令,则应由右军都督府左都督李成梁率西南大军平定莽应龙叛乱。」

魏广德直接把东吁王朝的扩张行为定性为叛乱,肆意攻打周围大明册封的宣慰司,俨然就是叛乱无疑了。

「让李成梁去西南。」

陈太后只是低声重复一句,随即目光看向张居正,「首辅大人看法也是如此吗」

「回太后,臣看法和魏阁老一样。

如今莽应龙连年攻伐,已经强占了周边许多土地,实力已经很强,朝廷召他去昆明,怕是不会缚手就擒。

臣等以为,为了西南百姓安宁,朝廷还是要努力争取一下,尽量不动刀兵。

但是就莽应龙做派,貌似不是懂礼数之人,否则也不会连续对木邦、车里等慰司用兵,甚至两度对暹罗出兵,直到攻破对方王城,俘虏暹罗国主。

就如今所知情况,朝廷威仪在西南已经荡然无存,现在莽应龙还在督兵攻打老挝宣慰司,朝廷应当果断制止,重新竖立朝廷权威。

让西南各族罢兵休战,沐浴我皇天恩。」

张居正的态度,如果说放在以前,或许他还会对云南以外的事儿不管不问,可是在魏广德的影响下,特别是说出失地两千里后,他这个内阁首辅是不能坐视不理的。

既然魏广德已经有了准备,那就按照魏广德的计划行事好了,左右也不会对他造成影响。

反正此事主导是魏广德,有差错朝臣弹劾的也是他。

陈太后目光转向吕调阳时,吕调阳也是点头表示认可。

「既然内阁已经决意干预西南局势,就应做好万全准备。

李成梁那里,让他尽快向西南各都司下文,清点兵马进行训练,以备周全。」

陈太后其实在看到东吁王朝四处攻城掠地后就知道,此战怕是不可避免。

既然内阁已经有了计划,那就让内阁去做吧。

这一百多年来,朝局都是内阁在操作,不管是内政还是对外战事,她就不去瞎操心了。

不过转头,陈太后就开始训斥起刘守有来。

「宫中将锦衣卫指挥大权交到你手上,锦衣卫职责是什么,居然此前完全不知边疆局势.」

其实,在此以前,后宫是绝对没法干涉内阁、锦衣卫职权的,但是现在情况不同,皇帝年幼,才给了她们插手的机会。

但是这一插手,锦衣卫的问题也就暴露出来,对于整个京城或许还算监控的好,对大明十三省,或许也算有相当的监察能力,但是对边疆地区显然就缺乏监察了。

对于陈太后的训斥,刘守有只能低头认下。

显然,陈太后多少也是受到民间影响,以为锦衣卫就是个无所不能的机构,要负责刺探全国的军政情报,帮助皇帝了解地方军政主官的工作。

实际上,锦衣卫虽然名声显赫,但是职权还真不是她以为的那样。

不管怎么说,锦衣卫专司其实还是护卫皇帝,专职擎执卤簿、仪仗及驾前宣召官员等责任。

锦衣卫虽然秘密监察百官,但也是以京城官员居多。

对地方上的监控,也是以设置卫所的州府为主,根本不可能向全国铺开情报网络。

因为锦衣卫直属皇帝,所以才被派去执行间谍任务,不过目标也多是向北方蒙古草原派出人手,谁叫明朝大多数皇帝都把北方势力视为心腹大患。

虽然明初,锦衣卫参与了平定云南、安南等地的战事,但也多是受皇帝的命令秘密行事。

万历中期援朝战争中,锦衣卫成功完成对倭国的谍报任务,那也是万历皇帝专门下令。

可以说,锦衣卫这个谍报机构所有对外行动,并不是惯例,而是奉命行事。

若不是之前魏广德找过去,又在宫中报备,刘守有是真不敢答应魏广德的要求,向国外派出人手打探消息的。

出了慈庆宫返回内阁,进了大门就得到书吏禀报,右军都督府左都督李成梁已经到了,正在等候。

「善贷,李成梁就由你去见吧,我回去草拟发云南的文书。」

张居正开口说道。

今日又是铸币又是西南局势,已经耽搁不少时间,值房里还有一大堆奏疏等待他们处理,实在没必要一起去见李成梁。

实际上,这也是文官看不起武将的一个典型事例。

说起来李成梁是右军都督府左都督,朝廷正一品武职,而不管是张居正还是魏广德,和李成梁的品级其实都是一样的。

但是内阁依旧可以对大都督呼来喝去,这就是明显的文武殊途。

若是按制,其实李成梁到了这里,三位阁臣都应该去见的,至少漏个面。

只是张居正和吕调阳,都没打算见他,毕竟又没什么关系。

魏广德点点头,也不推辞,本来事儿就是他引起的。

「去请李都督到我值房来说话。」

魏广德只是对那中书吩咐一声,就径直回到自己值房。

不多时,芦布进来通报,「老爷,李成梁李都督到了。」

「请他进来。」

魏广德此时坐在书案后,抽空看了一份奏疏,正提笔准备票拟。

李成梁进屋,魏广德头也不抬只说了句,「先坐下,芦布,上茶。」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福艳之都市后宫 超品相师 皇兄在上 仙道第一小白脸 第九特区 动漫之后宫之旅 永恒剑主 逍遥人生 明星潜规则之皇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渔港春夜 闪婚甜妻,总裁大人难伺候! 老婆大人有点冷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在港综成为传说 一念之私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男儿行 地狱电影院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游龙戏唐 三国神才之胖子威武 无敌天下内 红楼之补苍天 绿茵表演家 这里有家咖啡厅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回到唐朝做首富 
最近更新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 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 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 中医大师扁鹊 沈家大小事 汉末浮沉书 穿越之捡了个奶娃当妹子 穿越大明:激活木匠皇帝系统 带着美女闯三国 云尧长歌 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 大唐:九五至尊 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 天幕:海外遍地银山金树,速抢 统一天下,从召唤奸臣开始! 神威天降九皇子 带着AI去穿越 三国:成为武侯北伐中原 新语新编 
隆万盛世 平行空间来客 - 隆万盛世txt下载 - 隆万盛世最新章节 - 隆万盛世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