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暴君颜良

陷阵都尉

首页 >> 三国之暴君颜良 >> 三国之暴君颜良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亿万盛宠只为你 民国之铁血少帅 即鹿 三国之召唤猛将 大夏第一假太监 无敌天下 抗日之铁血使命 重生之大清逍遥亲王 明朝那些事儿 清末之雄霸天下 
三国之暴君颜良 陷阵都尉 - 三国之暴君颜良全文阅读 - 三国之暴君颜良txt下载 - 三国之暴君颜良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六百五十九章 远征军,航向,北偏东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大王要臣去攻取辽东?”吕蒙惊问一声。

“那是当然,不然本王为何会让海船云集海西,又为何会令你在海中训练士卒。”颜良很平静的回答。

吕蒙惊道:“臣只是以为,大王最多只是想从海路攻打青州,却没想到,大王竟是要取辽东。”

惊愕的吕蒙,这才明白颜良这半年以来,诸般准备之目的。

颜良却只淡淡道:“本王已想过了,没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终究难以纵横两河平原,此番刘备东侵辽东,公孙康主动来求援,此乃天赐本王的良机,本王焉能错过。”

颜良道明了他的动机,吕蒙的惊意渐敛,情绪也渐渐的平静了下来,开始仔细思索颜良所说的话。

这时,颜良站了起来,抚着吕蒙的肩,语重心长道:“子明啊,放眼诸将,唯你有海上用兵的经验,告诉本王,你有这个信心和胆识,为本王再立旷世奇功。”

颜良的神情与语气,对吕蒙是充满了期望与信任。

去国远征,几万大军的生死,就全操于吕蒙之手,无论出了任何差池,颜良都鞭长莫及,甚至吕蒙夺取辽东后,拥兵自立,颜良都没有办法。

那么,这支远征军的统帅,就必须拥有着出色的军事才华,超强的随机应变之能,而且还要在军中树有威望,此外,还得有水战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对颜良拥有绝对的忠诚。

放眼楚国诸良将,能集众长于一身者,也唯有吕蒙一人。

颜良对吕蒙的器重,实可谓已是超于众臣之上。

吕蒙是聪明人,又如何能感受不到颜良对他的期望着与信任。瞬时间,吕蒙只觉内心之中,一团激荡的热血,熊熊而生。

他的血脉,也前所未有的沸腾起来。

豪情与信心正如火而燃,除此之外,吕蒙更是对颜良万般的感激,感激于颜良对他的信任与器重。

蓦然间,吕蒙腾的站了起来。向着颜良深深一拜,慨然道:“大王对臣如此器重,臣焉敢有负大王所托,臣愿率大军远赴大海,誓为大王开疆拓土。攻取辽东。”

吕蒙跟随颜良许久,也“沾染”了颜良的冒险精神,为颜良这么一感动,立时便豪气干天,大发誓言。

当下,颜良便对吕蒙的豪气,大加赞赏了一回。

远征军的统帅既定。接下来,颜良考虑的就是派哪几员将领做吕蒙的副手。

颜良根据吕蒙的意见,再加上自己的想法,初步拟定。派庞德、马岱、张颌三员大将随征。

选此三人出征,首先自然是因为三人均乃北方人,比较适应辽东寒冷的天气。

其次,则因三人皆乃骑将出身。而颜良攻取辽东,就是为了组建强大的骑兵。以三员骑将出征,最合适不过。

再者,如今马云禄为他颜良育有王子颜泰,马岱和庞德关系与马云禄密切,以此二将出征辽东,颜良也比较放心。

至于张颌,因其出身河北,对辽东的风土人情也算有所熟悉,以他随征,对于辅佐吕蒙用兵,自然有极大的帮助。

统帅与将领选定,接下来便是出征的兵马数量。

近些年来,颜良共造了约两百艘海船,根据这些船只的运力,颜良最终决定发三万精兵出征。

诸事既定,大批的海船,还有三万的精锐之士,便迅速的向海西一线集结。

而为了弥补吕蒙出兵后,徐州都督的缺失,颜良便改任甘宁为徐州都督,令其远赴下邳坐镇。

入冬这一天,贾范的再度来求见颜良,言是公孙康又派了人来应天,声称刘备的大军已进至辽水,正向辽隧城发动猛攻,辽东形势危急,公孙康请颜良速速发兵支援。

颜良从贾范的口中得知,那公孙康已将辽东西郡的兵马,尽数集结在了辽水一线,其东部腹地几乎已是一片空虚。

时机已到,颜良旋即向贾范做出许诺,即刻发兵去袭击幽州东海岸。

为了让吕范“安心”,颜良还命吕范去往海西,亲自跟随吕蒙统帅的远征军,远赴大海去攻幽州。

应天城北,码头。

颜良亲自送贾范北去,令这位辽东使者,倍感受宠若惊。

“本王的大军已在海西集结完毕,只等你赶去,就可以立刻起兵去袭取幽州。”颜良宽慰道。

贾范是满脸的感激,哽咽道:“大王再造之恩,公孙将军和我等辽东士民,铭刻于心,我等必世世代代,忠于大王,永做大楚的臣民。”

“很好,本王就知道,辽东多是忠义之士也。”颜良微微点头,甚是欣慰。

贾范感动了半天,方是抹干净眼泪,拱手道:“事不宜迟,那臣就此拜辞,赶往海西去了。”

颜良也不挽留,又安抚了一番,亲往栈桥将贾范送上了北去的战船,更是驻立在岸边,目送贾范远去。

看着岸上颜良的身影渐渐模糊,贾范那一脸的感激之色,渐渐烟销云散,取而代之的,却是一抹充满讽刺的阴笑。

“哼,姓颜良的匹夫,你以为我家主公,还有我辽东士民,会真的臣服于你吗,嘿嘿,你万万也想不到,我主只是借你之手,对付刘备而已。想让我们臣服,哼,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哈哈——”

贾范冷笑不止,那张阴冷的脸上,皆是讽刺与得意。

就这样,贾范怀着对颜良的讥讽,乘船一路北上,数日之后抵达了海西。

正如颜良承诺的那样,此刻的海西港中,已云集了两百余艘大型海船,港口内外,更有三万多楚军将士安营扎寨。

贾范人一到,远征军都督吕蒙,便即下令全军启航出发。

于是,吕蒙统领着庞德、马岱和张颌三员大将,率领着三万步骑,两百余艘海船,浩浩荡荡的开出了海西港,沿着海岸望北而去。

两百艘战船入东海,沿着青州东海岸北行,沿途经过东海国、城阳郡、东莱郡等刘备控制的郡国海域。

沿岸诸郡,已得到刘备的王令,命他们严加戒备,以防楚军登岸攻城,故吕蒙的舰队航行之际,都会远远的有燕军的战船跟踪监视。

舰队一路顺利而行,几天之后,抵达了东莱郡东面的威山城水域。

这威山城已是山东半岛的最东端,过此水域,舰队改向西北方向航行,便可进入勃海,不数日便可直抵幽州东海岸。

旗舰的甲板上,吕蒙开始下令给各舰,命他们调整航向。

“吕将军,下官有一件事,想与吕将军商量。”贾范从下层船舱出来,气喘吁吁的爬上了顶层甲板。

“吕先生有何事,不妨直说。”吕蒙微微笑着,眼眸中有几分戏虐的眼神。

贾范却未看出来,依旧很认真的说道:“咱们自出海以来,总是沿着海岸线航行,如此一来,极易为燕军监视到行踪,下官的意思时,过了威山海域之后,能不能将舰队远离海岸航行,如此才好瞒过燕军耳目,出其不意的杀至幽州东岸。”

直到此时,贾范依旧对吕蒙的计划,蒙在鼓里,以为吕蒙是打算率军攻打幽州的。

“吕先生放心吧,威山海域已到,咱们很快就远离海岸航行了。”吕蒙冷笑道。

“威山到了吗?”贾范举目扫视海岸,未几,面露几分欣喜。他几次出使,对辽东往扬州的海域也颇为熟悉,自然看得出来威山已到。

威山已过,也就意味着距幽州不远了,一想到马上就可以抄了刘备后路,解除辽东之危,贾范焉能不喜。

正当贾范暗喜起,吕蒙却高声喝道:“传令给各舰,掉转船头,改向北偏东。”

改向北偏东?

贾范一愣,还以为吕蒙下错了命令,忙是提醒道:“吕将军,你好像弄错了方向了吧,咱们袭取幽州,该当转向西北才是,北偏东那是去辽东的航向。”

“怎么错了,没错啊,我们就是要去辽东。”吕蒙一本正经的答道。

贾范越发的糊涂,还以为吕蒙在开玩笑,便讪讪笑道:“吕将军真会说笑,楚王殿下是命咱们去偷袭幽州,抄刘备的后路,咱们去辽东做什么。”

“是吗,看来大王临行前,没告诉你实话啊。”吕蒙冷笑一声,“本将所接到的密令,可是率军远赴辽东,攻取马訾水口西安平城。”

此言一出,贾范大吃一惊,神色急变。

那西安平城乃马訾水入海口的重镇,是连接辽东郡与东南乐浪、带方二郡的锁钥之地,楚军若是攻占此城,就等于把辽东西郡,就此一截两段。

可是,楚军不是要攻幽州,解辽东之危吗,却为何要攻取西安平城?

“吕将军,事关重大,你可不能乱开玩笑啊,下官可经受不起。”贾范颤声说道。

吕蒙冷哼一声,冷冷道:“本将身负王命,可没闲情跟你开什么玩笑,实话告诉你吧,我家大王根本不打算救公孙康,本将此番率军远征,正是借着袭取幽州为名,登陆辽东,一举攻下辽东四郡。”

一字一句,如道道惊雷,劈得贾范是头晕目眩。

惊恐万状的贾范,只觉双腿一软,一个没站稳,竟是惊得跌倒在甲板上。(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肥水不流外人田 与你为敌 官仙 穿越影视剧男主 堕落路西法 中式恐怖之育神 重生十岁救黑爹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千万别看纯靠瞎写 快穿文影视剧 风云九门之绮梦惊澜 恰似寒光遇骄阳 快穿之小鲤鱼的跃龙门之路 女帝天下:美男是我的 诡事绘 都市极乐后后宫 重生豪门女学霸 致后来年少 妻子的计划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问棠gl 大宁第一衙内 醉枕三界 橙心如意剑 刀笔吏 萌宠狂妃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风花醉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偷听女主吃瓜,竟躺成千古仁帝? 重返十三岁 大秦:我,公子扶苏,新一代祖龙 庭院带着我来到了古代 这里有家咖啡厅 刀镇寰宇 大唐岭南王 新战国七雄:赵国崛起 大燕风华 
最近更新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三藏还俗 大唐躺平王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高门庶子 
三国之暴君颜良 陷阵都尉 - 三国之暴君颜良txt下载 - 三国之暴君颜良最新章节 - 三国之暴君颜良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