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河卒

莫问江湖

首页 >> 过河卒 >> 过河卒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七界传说 我们是兄弟 邪医毒妃 大明锦衣卫1 小师妹她又凶又靓 都市最强修真学生 大道惟一 天海仙途 弃妃竟是王炸:偏执王爷傻眼倒追 仙路争锋 
过河卒 莫问江湖 - 过河卒全文阅读 - 过河卒txt下载 - 过河卒最新章节 - 好看的武侠修真小说

第二十三章 殷正心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齐玄素无家无业,倒也没什么牵挂,直接开始游学之旅。

虽然他没什么钱,但既然是游学,便可以拜访沿途的耕读人家,或是秀才,或是举人,慕名求见,旁人见他谈吐不凡,气度不俗,往往都会热情招待,甚至临走时还会奉上些许盘缠。

不是这些人心善,而是精明到了极点。都说莫欺少年穷,如今的少年郎不名一文,谁知道日后如何?今日顺手结个善缘,说不定日后就是一番造化。许多大户人家都会无偿资助一些贫寒的读书人,为的不是眼前,看的是以后。

齐玄素好歹是个准秀才,年纪也不大。

原本的殷正心受限于见识,略显拘谨,有些小家子气,齐玄素则很好弥补了这一点,毕竟小掌教不是白叫的,自有处变不惊的从容气度,在旁人看来,便是此子不凡,自然值得投资一二。左右不过是几两散碎银子,谁还指望这点银子下崽不成?

下闲棋,烧冷灶。

如此一游,便是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了,齐玄素走了数府之地,与本地的文人骚客们诗词唱和,以文交友,竟然也小有名气。

齐玄素是学道出身,对于道门经典和各种祖师注解背得很熟,在天文地理等方面也有点说法,唯独在儒门学问方面造诣不高。不过殷正心本身有这个底子,小有才华可不是乱说的,真要说学识高低,秀才和举人不过是差了一场考试,考上了就是举人,考不上就是秀才,关键在于文章是否合主考官之意,基础学识都大差不差。

正因如此,齐玄素才不选出身更高的废材公子,因为那个真是一肚子草包,齐玄素能过道门大考成为一名九品道士,可过不了儒门的科举,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对他来说,废材公子就是个死局。

反倒是秦凌阁,本就是儒门中人,学识渊博,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可以选择废材公子。

不过这些还不是齐玄素说的终南捷径,至多算是个铺垫。

真正的捷径是求学。

说得更露骨一点,拜老师。

师徒关系不仅在道门内部很重要,在儒门内部同样很重要。

拜老师又与名声息息相关。所以那个酗酒打老婆的书生被齐玄素直接排除了。

从举孝廉开始,作秀就成了儒门弟子的必备功课。

诸如卧冰求鲤、埋儿奉母、哭竹生笋、尝粪忧心等等行为,怎么看也不像正常人能干出来的,甚至想象不出来。

儒门弟子就能想象出来,这就是作秀。

如果换成道门,那么大概就是这样的场景:齐玄素和张月鹿的新婚之夜,两人也不圆房,而是通宵抄写太上道祖五千言,顺带把小殷找来,给她讲解道祖三德,然后第二天还要让道门上下都知道,差不多就是这意思。

虽然有了科举制度之后,这种作秀行为比较少了,但还是存在,直接体现为一个人在士林间的声望。

储才养望本就是为了施展,如何养望,古人也早就说了。

所以齐玄素在结束大半年的游学之旅后,又开始了求学之旅。

先是借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这既是认真学习的姿态,也在客观上给自己打造了好学的名声。

这是个持之以恒的活计,齐玄素一干就是三年,中途顺带参加院试,考取了秀才功名。

有了好学和小有才气的名声,便开始正式的求学之旅。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如此又是大半年。

走完前面的这些步骤,便是拜师了。

儒门的老师分得很细,一个儒门弟子一辈子有很多老师,这是道门不能相比的。

小时候有蒙师,就是启蒙的老师。

长大了读书,亲自指教讲读的为受业师。

或出外就傅,或请先生来家馆课,或到书院肄业,或向着名学者“问业”。据此,受业师又细分为业师、课师、问业师、肄业师、书院肄业师等等。

后来科举,有受知师,又叫座师,其实是本科主考官或总裁官。

还有房师,是举人、进士对荐举本人试卷的同考官的尊称。因乡试、会试中分房阅卷,应考者试卷须经某一房同考官选出,加批语后推荐给主考官或总裁,方能取中,因有此称。

最后是保举师,大臣向朝廷推荐人才,以使其得到提拔任用。多指大臣荐举下属,对下属有保荐之恩的被称之为保举师。

齐玄素现在的拜师就是问业师,齐玄素游学半年,借书三年,求学又是大半年,转眼就是及冠之年了。

冠礼一般要由长辈主持,齐玄素便借着这个机会,向这位先达提出了拜师的请求,要做入室弟子。

这位先达姓黄,单名一个“枚”字,看似只是乡贤,实则官至礼部尚书,致仕后还乡,这才给了齐玄素拜师的机会。

这也绝不是机缘巧合,而是齐玄素精心挑选的结果。

君择臣,臣亦择君。师父挑弟子,弟子也挑老师。

这都是双向选择。

至于齐玄素从哪里得来的情报,那大半年的游学经历可不是游山玩水,更不是漫无目的乱逛,其实有着极强的目的性,这些情报就是在游学中得来的。

原来的殷正心肯定没有这个心思,不会知道有一位礼部尚书致仕还乡,就算知道,也未必就敢登门。就算登门了,也未必能做到让黄枚满意。

不过这些对齐玄素来说,都不算什么。且不说齐玄素此时如同天上仙人,以太上视角落子人间,本尊超然物外。就算换成真正的人间,身在局中,齐玄素也没什么好怕的,与他的过往经历相比,这都是小场面。

看似是殷正心侥幸遇贵人,实则是齐玄素精心谋划的结果。

其实人间又何尝不是如此,许多的机缘造化,看似都能用“运气好”三个字来概括,实则是天上仙人落子。

早已注定。命中注定。冥冥之中标注好了价格。

殷正心如此,齐玄素又何尝不是如此?

都是别人手中的棋子。

对于齐玄素的拜师请求,黄枚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而是说等到秋闱之后再说。

秋闱又名乡试,每三年一试,凡是通过科考、岁科、录遗合格的本州生员、监生、荫生、官生、贡生,均有资格参加考试。

乡试分为正科和恩科,正科在子、午、卯、酉年进行,而庆典加科则称为恩科,考试时间同样在八月。

各州的主考官由皇帝亲自任命。考试合格者称为“举人”,其中第一名被称为“解元”,即所谓“连中三元”的第一元。

第二名为亚元,第三至第五名为经魁,第六名为亚魁。获得中试资格的举人通常具备了选官的资格。所有中试者都有资格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黄枚的意思很明白,要先考上举人,才有资格做他的入室弟子。

这也在情理之中,其实不管拜师与否,齐玄素都要参加秋闱的,别说什么年少成名不是好事,历代内阁首辅哪个不是年少成名?成为举人,成为进士,也不过是刚刚有了块敲门砖而已,以后的路且长着呢,所以越早越好。这和道门成仙越早越好是一个道理。

观战众人纷纷评头论足。

“小掌教虽然不是儒门之人,但对儒门的那套玩意倒是清楚得很,稳扎稳打,只是位极人臣又如何?难道要行伊霍之事?”

“伊霍之事也不过废立而已,我看是操莽之事才对,朕,朕,朕……”

“慎言!紫极大真人还在呢,你不要命了?”

“你却是忘了一点,魏武也好,巨君也罢,都是世家出身,前人把基础都打好了,小掌教却是选了寒门出身,从头开始,怕是没有这个本钱。”

“依我看啊,伊霍之事也好,操莽之事也罢,都不对。难道诸位忘了大魏的前车之鉴?”

“当时的大魏朝廷为平定层出不穷内外之乱,不得不将人事权下放给地方督抚们,又让他们自行筹钱募兵,平定叛乱。如此一来,地方督抚有了财权、人事之权,再加上本就有的兵权,便可以事事自专,这就有了逐鹿天下的资本。”

“重演当年大魏故事?”

“这就像饮鸩止渴,喝了要被毒死,不喝就要被渴死,无非是早死晚死的区别,两头堵。”

“秦先生选择世家出身,多半是要走权臣的路数了,依托家族,也不是不行。”

“说来也是好笑,儒门之人天天讲忠君之道,现在却要权臣篡位。”

“这怎么了,王巨君也是儒门认证的圣人,师从王巨君嘛。”

“说到底,秦先生走的是儒门废圣人王巨君的路子,小掌教走的是咱们道门路数,还是要从地方州府着手的。”

“这棋局刚刚开始,且有得下呢。”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新白蛇问仙 娱乐人生从三十而已开始 为奴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快穿之反派大人是病娇 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漫游五界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盗笔之主打一个陪伴 被迫嫁给前未婚夫世子之后 国民导演 言情文女主只想搞事业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修真界第一女悍匪 偷听心声后贝吉塔逆转绝望未来 纵横古今南洋豪门的大唐风云录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起猛了,求生木筏怎么多了个女人 
经典收藏无限之美剧空间 九鼎记 不灭武尊 穿越从龙珠开始 白袍总管 人在综武,我攻略女侠就变强 极道仙圣 西北宁王江川传 我儿是天命之子 明经书鉴录 人在六扇门,签到破案成剑仙! 洪荒之冥河问道 顶级气运,悄悄修炼千年 都市之无敌修神 异梦红尘 鸿蒙天榜!我混沌圣人身份被曝光 开局聊斋打铁十五年 漫漫武仙路 重生之最强审判 邪医毒妃 
最近更新综武:我的小卖部通万界 华山留守弟子:西北称王灭鞑靼 开局日向,我的功法来自华夏 侠盗燕子李三的100个传奇故事 大唐问道:逍遥万界游 天龙八部后传之风云再起 重生觉醒神医之我在民国救华夏 射雕之我为仙帝,当镇压此世 风生水起,山海可平 穿越神雕之我的系统是郭靖 多子多福:背着赵敏成了明教教主 古墓侠影之系统乾坤 逍遥传人,我让乔峰多活百年 开局砸晕李星云,不良人乱了 综影视之不晚 民国英雄喋血上海滩 综武:废柴皇子庞邀月 游戏人生从华山论剑开始 综武:开局系统签到宁中则 诸天:道祖之路从笑傲开始崛起 
过河卒 莫问江湖 - 过河卒txt下载 - 过河卒最新章节 - 过河卒全文阅读 - 好看的武侠修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