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夜行

月关

首页 >> 锦衣夜行 >> 锦衣夜行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调教女王 大宋的智慧 即鹿 贞观憨婿 青鸾乱 帝国霸主 一个人的抗日2 抗日之铁血使命 明朝那些事儿 重生之征战岁月 
锦衣夜行 月关 - 锦衣夜行全文阅读 - 锦衣夜行txt下载 - 锦衣夜行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62章 开原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辽东东都司隶属山东都指挥使司,相当于一个大的军区……辖境南起旅顺口,北至开原,东临鸭绿江,西尽山海关,相当于后来的辽宁省的大部分地区,望青徐,引松漠,控海西女真,隔断蒙古与朝鲜,北望奴儿干,犹如一只巨手,翼护着大明的东安方。

这片区域,是洪武四年的时候元辽阳行省平章刘益投降大明才纳入大明领土的,开原设有三万卫、辽海卫两卫戎马,边关要塞设立两个平级并行的军政建制,在大明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并且这两卫的军力较之普通的卫所要多的多,普通的卫所大约有戎马五千六百人,分成五个千户所。

而三万卫领千户所八个,辽海卫领千户所九个。各设掌印指挥一员,管屯指挥一员,管局指挥一员,经历一员,镇抚一员,仓官一员,库官一员,驿官一员,递运所官一员,掌所印千户八员。可见朝廷对这个处所的重视。

实际上这里的驻军不只两卫,还有一卫戎马,叫做开元中护卫。自朱松受封韩王后,朝廷就从禁卫亲军中抽调精锐组成韩王护卫军,至开元设立开元中护卫所,并且在开原建造韩王府,迎接韩王的到来,结果韩王嫌这儿清苦,托病不来,中护卫就只得眼巴巴地等在这儿。

另外,开原还设有开原兵备道,整饬兵备,主要负责开原城、中固城、范河城、懿路城、蒲河城、庆云堡、镇西堡等地兵备事务。可谓衙门众多,且又互不统属,军中情形十分的复杂。

开原城中驻扎开元中护卫、开原兵备道,三万卫的衙门设在开原城西南角,自建一座土城,辽海卫设在开原城不远的罗城,两座兵城作为开原的卫城,成特角状,拱卫着这座其实其实不大,可是军事位置十分重要的小城。

夏浔到了开原,少不得开原处所的军政要员都要赶来迎接,开原城现有三千多户一万多人的苍生,汉人中大部分是军队家属,少部分是流放戍边的监犯,另外就是归附大明女真人和蒙古人,他们大多其实不住在城里,而在附近建立村寨,已便利游牧,不过日常交易往来,也要往城里去,所以这座小城还算热闹。

开原的军政要员远迎十里,接到了夏浔,敲锣打鼓地往城里迎,开原城西门外就是罗城,罗城是开原城的卫城,同时也是开原城的老城,这是一座南北长约五百丈,工具长则不足四百余丈的土城,是昔时辽国攻打渤海国时屯兵和安设俘虏的所在,历经辽金元明四代,不竭翻修整固而成。

整座城都是土坯筑成,城高三丈五尺,全城设有四门:东曰“阳和门”,西曰“庆云门”,南曰“迎恩门”,北曰“安远门”。城墙之上设有四座角楼,城墙宽阔,可通马车。城外四周设有一道护城河,城中心建有钟鼓楼一座。

罗城南门迎恩门毗邻大道,土城城门上方风吹雨淋的形成了一个土窝窝,一个蓬头垢面,穿戴件破羊皮袄的守城老兵懒洋洋地半卧在土窝窝里,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在衣服里翻着虱子,找到一个用指甲一掐,丢进嘴里,便咔嚓咔嚓地嚼着。

“国公爷来了!嘿!瞧人家那步队的气派!啧啧啧!”

“我听说,咱们这位国公爷和皇上娶的都是徐达大将军的女儿,是一对姐妹,人家和皇上是连襟呢。”

“那就是皇亲呐,皇亲国戚也来咱开原城了,俺这一辈子,还没见过这么大的官儿呢!”

“你现在也没见着,不就远远望一眼仪仗么?”

“空话,这还不算见着?非得凑到眼跟前儿去?咱也配!人家那是大贵人!”

蓬头垢面的老兵抬起头,扣了把眼屎,茫然问道:“国公?哪个国公来了啊?”

一个守城的戍卒便道:“当朝辅国公啊!万头儿,听说过么?”

那老兵脸颊猛地抽搐了一下,喃喃地道:“辅国公……”杨旭?”

“嘘……”万头儿,小声点儿,国公爷的名字也是咱能直接称号的?听说你以前还是个念书人,咋不懂规矩呢?”

那老兵惨淡一笑,埋下头去,继续认真地抓虱子去了,旁边的士兵站在墙头,对着远处轩昂而过的朝廷大军指指点点,兴奋异常,他连眼皮都不抬。

这老兵姓万,叫万世域,他确实是个念书人,不单是念书人,还是洪武二十三年甲子科的头榜进士,外放福建兴化县丞,从基层兢兢业业,一步步升任福州知府的。只因在杨旭任沿海五省剿倭总督时,弹劾杨旭用滥用酷法,良莠并除,致使沿海一片萧条,苍生困顿,被永乐皇帝贬官流放辽东来了。

如今,万知府是罗城卫吏兼南门的城门官,也就是连支书兼罗城南门转达室老大牟。

混到今日这般情形,全拜这位辅国公所赐,一生宦海沉浮,混到今日这般境地,他却连恨意都懒得生起了。彼此地位原本就异常悬殊,如今更是天壤之别,土地爷手下的一个小小神差,混得再惨,还能恨到玉皇大帝身上去么?

哀,莫大于心死。

夏浔到了开原城,受到了开原诸卫将领和兵备道的热情款待,酒菜的细致虽然不及关内饮食,不过老母鸡炖人参、飞龙汤、猴头菇,诸多关外野味,就用大锅盹起,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这一遭,夏浔没有禁止诸将饮酒,宾主双方欢宴痛饮,兴尽而散,第二天夏浔也睡了个懒觉,日上一竿才起床,洗漱停当,用罢早膳,就在临时辟为总督行辕的处所又接见了一番本地各卫武将,问询了一番开原情形。

将至晌午,诸将散去,夏浔与随他前来的辽东道御使少云峰共进午餐,少云峰有些忐忑地提醒道:“下官明白,部堂受圣谕而来总督辽东诸务,事务忙碌,不逛……关于沈永一案,为辽东诸卫最为关注的事情,更是开原军民最为关注的事情,此事还当早日审结才好,如此方可严明军法,抚慰处所,否则民怨沸怨,终是大患。要知道,这关外苍生,归化之心本就不敷虔诚,一旦让他们心生怨隙,难免要为鞑虏所趁。”

弹劾沈永的是少云峰,少云峰与特穆尔不合,特穆尔是一族之长,以族众之力而成武官,他和都司主座纵有嫌隙,他人轻易也动他不得,可少云峰不合,他在辽东势单力簿,一旦沈永死灰复然,他必遭沈永黑手,要整死他这样的人,对沈永来说易如反掌,体例手段也多得是,眼见夏浔悠哉悠哉的,对沈永一案不甚上心,少云峰固然最为着急。

夏浔明白他的忐忑,便笑着送了他一枚定心丸吃:“少御使,尽管安心。本督实话对你说了吧……”

夏浔说着,声音放低了些,便向少云峰倾了倾身,因为两人各据一张小方桌,是分桌而食的,距离比较远。

自商周以来,汉人吃饭就是分桌而食,夫妻也不例外。宋初,《韩熙载宴客图》上所绘画面,就是一人一桌,到了明朝时候,开始有两人一桌,酒菜也是分隔的,如果是三五好友吃个便饭,也有用方桌四人一桌的,并且多是民间和酒馆,但那就是极限了,同一桌的人如果再多,就是很失礼的行为。

只不过,很多中国人的好习惯,最后都在外面发扬光大,反昏被自己抛弃了。现在流行分食的欧洲,以前是不分食的,法国人喝汤,曾经是一桌人围着一个大盆子,一人捧起喝一口,喝完放回去,下一个再捧起来喝,大家伙儿轮着喝,连汤匙都不消。

元末明初的时候,分食的习惯渐渐流传到欧洲,于是欧州人起而效仿,而汉人进入清朝以后,上层社会的构成主要是旗人,放人沿延草原上的习惯,主要实行会食制,渐渐的分食制就被华人所遗忘了。此时还是明初,夏浔又是国公,吃饭的规矩还是挺大的,自然要分食。

夏浔侧身靠近了少云峰,低声道:“少御使安需担忧,沈永已是必死之人!”

少云峰一怔,急忙问道:“部堂的意思是?”

夏浔微笑道:“这不是我的意思,而是皇上的意思!沈永怯战不出,任由鞑虏掳我边民、掠我钱财,皇上龙颜大怒,已下了密旨,着令将他处斩,并晓谕九边,今后凡是有怯敌畏战时、匿隐敌情者,一律依沈永之罪,斩!本督现在留他一命,只是想看看这趟浑水下边还藏着些甚么,懂么?”

“啊!啊……”下官明白了!”少云峰又惊又喜。

夏浔笑道:“既然如此,那就安心吃饭吧。膳后稍事歇息,你我便换了燕服去城中走走,皇上既然派我来了,总不克不及只斩了一个沈永便回金陵去。辽东与我大明十分重要,此地不靖,足以摆荡我大明根基,本督既然来了,总得做些事情才好。

“是是是,下官明白!”

少御使原本食不知味,听了夏浔这话,马上放下心来。

他是辽东道观察御使,举凡吏政、刑名、钱谷、治安、档案、学校、农桑、水利、风俗民隐,无所不察。如今既然放下心事,便也坦然起来,夏浔再有所问,答起来也是认真细致,再无心神不定的现象了。

两个人一问一答,这顿午饭倒也吃得踏实。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至尊杀手妃:凤破九霄 Miss.D的爱情推理日记 情到深处,冷血总裁也温柔 穿成潘金莲怎么破。 一品弃女,风华女战神 这个梦我喜欢! 天歌,三生不负三世(出版) 瘦不了 强爱之独占娇妻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神仙也有江湖 反派攻略之女配翻身 不嫁霸道冷总裁 第九特区 嫡女惊华:王牌宦妃 诱爱成婚,误惹危险总裁 谍海孤雁 重生最强女医仙 大清第一纨绔. 世上第一宠婚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魔妃快投降 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 钢铁界 明末永昌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红楼之薛霸王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夏水流长 无敌天下内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红楼志 北宋诡事录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乱世军阀:帝国创造者 回到大明当才子 捡个女帝当老婆 神仙门 
最近更新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 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 那年那景那些人 梗王饶命 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 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 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 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 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 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 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 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 庶民崛起 国舅凶猛 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 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 纨绔世子觉醒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锦衣夜行 月关 - 锦衣夜行txt下载 - 锦衣夜行最新章节 - 锦衣夜行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