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贞观

倚夜听雨

首页 >> 耕耘贞观 >> 耕耘贞观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苏联1991 唐砖 我要做皇帝 即鹿 青鸾乱 1908远东狂人 游戏民国 大魏宫廷 宠文结局之后 明天下 
耕耘贞观 倚夜听雨 - 耕耘贞观全文阅读 - 耕耘贞观txt下载 - 耕耘贞观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五十七章 张玄素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不会吧?青雀会这般残暴吗?”李世民听到这个消息,倒是有几分的难以置信。

李泰一直以来给李世民的印象,虽然贪财了一点点,不要脸的一点点,会装了一点点,但实际上整个人还是相当正派的。

至少一直以来做得事情更是堂堂正正,像当初为什么自己会同意他开农业学府,还不是他想办法让长安内外衣不蔽体的百姓有了栖息之所。

结果现在才几年时间,李泰就凶残到大冬天的要百姓去服徭役,修郑国渠吗?

说实话,李世民是真有些不相信,毕竟前几个月,李泰还是正常人啊,突然变态了?

但实际上,这些御史还真不是在胡说,因为郑白渠那里大冬天的都还有人在在干活,这哪里有假的了。

说实话如果换个朝代,百姓冬天出徭役,那就出徭役了,横征暴敛那就横征暴敛了。

只要别出人命,不对,就算是出了人命只要能摆平,那也就过去了。

但问题是现在是唐朝,而且是唐朝的贞观年代。

有了大隋隋炀帝表现怎么样把一个顶尖帝国玩得二世而亡后,几乎经历过了当初大隋的贞观君臣,可都明白什么叫做民为贵,君为轻。

大大小小的世家也都认识到,他们并没有高高在上,百姓还是能把他们推落泥潭。

正如此,虽然在唐朝以前就已出现租庸调制度的雏形,但唐朝比前代皇朝最伟大的地方就是真正的把租庸调制正式确立,甚至将其制度化了。

这在整个古代的徭役发展史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轻徭薄赋的主政思想下,唐朝前期的“租庸调”三项的不断有序调节,所带来的政策效果在开元时到达鼎盛,甚至有诗言“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所以对徭役问题,贞观年间是特别重视,像室内工作别人不会说什么,在矿洞中挖煤,在世人看来也是在室内工作,所以朝臣们也没有理会过。

但这郑白渠翻新的工程却是不一样,这是朝廷上下都在盯着的大型野外施工的工程。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天还让这些徭役冒着风雪继续的服徭役,那就有几分不仁道了。

而这些天,这些朝臣们多多少少都知道李泰的郑白渠还在继续推进工程。

毕竟这工程上上下下都盯着,只不过因为这些天下雪了,再加上有苏定方巡逻,一般人也靠近不了。

所以具体情况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但李泰大冬天的让徭役继续干活是肯定的。

而这点能确定,那这些御史虽然算是闻风奏事,但也不算是信口雌黄。

“圣人,越王向来心怀百姓,若说他突然变得暴虐怕是谁也不会相信。不如派遣一位刚正大臣前去郑白渠那边查看一下,想来也就知道的七七八八了!”窦静站出来道。

“臣附议!”唐俭果断站出来对窦静进行复议,道:“戴胄尚书负责官员考核,便让戴尚书跑一趟郑白渠,也好巡查一下整个郑白渠转运司,如何?”

一开始唐俭还是以徭役的形势,征召这些人来长安这边干活,当然,基本上是回不去了。

不过,李泰知道后,直接就给鸿胪寺塞钱把这些东突厥的遗民当做徭役买过来。

怀着量大从优,而且有些在长安生活的东突厥贵族也的确需要钱来消费,在鸿胪寺出面的情况下,东突厥贵人们选择收下钱粮,出卖自己的族人。

所以,李泰差不多以五吊钱一个的价格买过来,至于鸿胪寺赚取多少,李泰不知道。

但不论怎么说,有了稳定的利益输送,尤其鸿胪寺发现自己好像有额外的活能捞外快以后,对李泰这边那自然是上心了起来。

赚取多少倒是小事,真正大事是鸿胪寺的职能得到了开拓。

所以唐俭可不希望鸿胪寺又回到当初的清水衙门,对李泰能帮一把就想办法帮一把。

“年终将至,戴尚书忙得很,不如还是请张御史跑一趟好了。”温彦博站了出来,出面说道,“张御史清廉忠正,朝野尽知,由他去一趟郑白渠,什么事情都能见个分晓。”

朝臣们听到了这话,分封议论了一下,倒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因为谁都知道,魏征与张玄素算是朝野内外最硬的两块骨头。

魏征有有时候还会圆滑一下,但张玄素就不会了,他是真头铁,也是他很难升官的原因。

张玄素甚至头铁到将来作为太子属官,逼得李承乾派遣刺客去杀他。

结果伤势恢复后,还是继续头铁上谏,当时怕是伸出脖子,就等着李承乾亲自去砍了!

不过现在,在朝堂上的李承乾听到由张玄素去查李泰,嘴角还是不由自主的翘了翘。

毕竟张玄素作为队友这种对事不对人的绝对理性会让人感觉很烦,但让他去对付自己的对手,却没比这更加让自己安心的了。

毕竟换了其他人去,李承乾怕对方被李泰收买了,来了个有去无回。

是的,已经开始管事的李承乾已经逐渐的发现金钱财帛的重要性了。

只不过对比起李泰仿佛钱不当钱的姿态,李承乾想不明白李泰到底哪里来得这么多钱!

“玄素,便赐你诏书,辛苦你去一趟郑白渠把事情原委查清楚。”李世民道,

“若青雀真不顾风雪强征百姓修建郑白渠,你把他跟水都使者马周都给带过来!”

“臣,遵旨!”张玄素对李世民回答,恭敬行礼。

而张玄素拿到了走完程序的圣旨后,便马上点上了一队人马,向着郑白渠而去。

郑白渠施工的三白渠区域距离长安并不算远,再加上李泰还特意的修过道路,所以一天的道路就赶到了。

只不过因为下雪,雪积了差不多一尺左右,想在这些道路上纵马狂奔是不可能了。

等过了高陵时已经天黑了,不过张玄素也只是让一部分人去居住驿站,而自己则是寻找郑白渠地区的民家,敲了几家房门后,找到了一个投宿的地方。

“多谢老丈,称呼我为张君即可。”张玄素看着给自己开门的老人行礼道。

“张君,这些日子我家大郎在郑白渠工地上干活,你们二人便在我大郎房里挤一挤,不知道两位可否习惯!”老人客气的打量着这给自己开门的老人,却是开口说道。

“多谢老丈。”张玄素道,“此时此地能有个遮掩地方再好不过。不过,如今天寒地冻,老丈家你家还要服徭役吗?”

“跟我这边来!”老人说道,

“徭役?那倒不是,我们已经上交了今年的庸钱,已不需要我家去服徭役了。

至于我家大郎,那是在郑白渠打工讨口饭吃。”

老人带着张玄素向着房间摸索了过去,张玄素继续的说道,“打工?”

“嗯!就是出卖劳力,按照工期给钱,我们庄稼人,也就只有一点力气了!”

老人说到这里略带着几分的警惕道,“张君,你不是高陵本地人吧。”

“是!出身蒲州虞乡,准备来长安考进士。”张玄素说道,“到了长安之后,心情郁结,出来走走长安周边,舒展舒展心情。”

“还是你们读书人厉害,这长安话学得真好!”老丈听到张玄素的话赞叹道。

“到是老丈,这大冬天的,你不担心你家大郎做徭役会冻坏吗?”张玄素疑惑道。

老人对张玄素道:“说不担心是假的。

但前几天他回来的时候,到时穿着越王发下来的棉服,手上戴着棉手套,就算是脖子上都包围着一条厚实的围巾。

显然越王对我们百姓还是很好的,知道我们底下百姓的苦楚。

而且我都听我儿子说了,随着冬天到来,伙食都加了不少鸡肉,还有豚肉,这可是肉啊!”

“这大冬天的有肉吃,的确是很不错啊!”张玄素听到了这话,不由肃然起敬。

在唐朝看一个家庭富有不富有,能不能吃上肉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准。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徭役能吃上肉食,至少对张玄素来说,这怎么也不能算是苛刻了。

“是啊,也就是越王在高陵这里做了县令之后,这日子才一天好过一天。

几年前逃难来的时候,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够过上这般的好日子。

现在啊,就等着攒足钱,然后去卖一个媳妇给我家大郎延续香火了!”

老汉倒对未来憧憬道。

张玄素自然能看得出,眼前老汉是真切感受生活美好,对未来充满憧憬。

“就这里了!”老汉把张玄素带到大郎房间,老汉道,

“我去给两位烧点炕,张君,你们就在这里将就一晚上,保证寒气啊来不了被窝。”

老汉说着便离开了,这时候在张玄素身边的侍卫长曹卫,道;

“御史还请上床休息,明日还要赶路去郑白渠,下属就在这胡凳上将就一晚,就如同往常练功也就是了。”

“一起来炕上睡吧。”张玄素摇头道,“这天寒地冻,若是寒气入侵,很麻烦的!”

曹卫倒是个实心的小子,他听到张玄素这么说,自然是选择一起去炕上睡了。

张玄素愣了愣,倒也躺在了床榻上。

不一会儿,这床榻便是温暖了起来,很显然,老汉已经开始烧炕了。

张玄素管中窥豹,多少能知道当地百姓的确过得很是不错。

因为炕这种东西,对于木制的房屋来说,多少还有着火顾虑,所以在长安城内并不是很普及,而且长安之中安土重迁,穷人也没有什么钱拆了房屋把这炕建造起来。

但在高陵,李泰建设高陵时,就修建了火炕,所以高陵的绝大多数房间都是泥瓦房。

原本第一第二年还要需要百姓去拾柴去烧,但随着李泰统一了整个关中的煤炭产业,使得煤炭成本进一步下降,至少当地百姓也能够用得起炭火了。

原本在前些年,百姓们在秋天时还需要去捡树枝晒干了储存起来当做柴火。

但现在只要在入冬前拿着炭票去兑换煤球,那也不用去担心冬天不够烧的问题。

可以说,炭火这件事情看起来很是微小,但张玄素却不由想起,长安好像自然从越王有意识的去掌握煤炭行业后,已经很少听到冬天冻死人的事情了。

这点不仅仅是自己,好像整个朝廷上下的大臣全部都有意无意的忽略掉了。

仿佛把长安周边冬天不用死人,当做了理所当然,但实际上明明几年前,还有不少人冻死在长安城下。

不过,冬天因为烧煤而死的百姓倒是逐年多了起来,所以朝廷上下对于李泰的煤炭产业多少有几分微词,但对比天寒地冻,所冻死的片百姓来说,这点死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这就是煤炭的力量吗?”张玄素为自己因为火炕而联想到的事情有几分发蒙。

他第一次知道,除了盐铁和粮食,居然还有一样东西直接能跟民生挂钩。

就在这昏昏沉沉中,很快随着鸡鸣迎来了第二天的阳光。

张玄素告别了这个老汉,顺路留下了一片金叶子作为留宿了费用,然后继续在周边晃荡。

张玄素并没有急赶慢干的前往调查徭役,而是在周边转转,看起来真就仿佛是出来看雪景的文人。

而他从周遭百姓的口中去询问郑白渠那边用徭役的情况。

而事实是从百姓的口中他所听到的虽然是在冬天干活,但百姓们们乐意的,甚至有很多百姓主动过去,都因为年龄太大或太小而被踢了出来。

毕竟冬天能够干活,甚至吃上肉,对很多底层百姓来说是想都不敢去想的事情。

现在只要肯努力干活就能实现,那凭什么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凭什么不去干活呢!

所以,原本相当近的路途,张玄素倒是走走停停,走了差不多一周的时间(这里的一周是六天,干五休一)。

最终,张玄素到底带着人来到郑白渠的施工地,虽然心中已经有了判断,但至少要亲眼看一眼这郑白渠内的工人们如何再说,不得不说,张玄素做事,还就这么一板一眼。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不嫁霸道冷总裁 诸界第一因 渔港春夜 唯有爱难言 少帅,夫人又在闹离婚 人生: 全世界在追杀我 Miss.D的爱情推理日记 我的万能天使 乾隆后宫之令妃传 重生之黑暗系商女 婚然心动,首席刻骨爱 福艳之都市后宫 波斯刺客:囚徒之舞 蓝星之星际之旅 极品混混在都市 婚久情深,错惹腹黑总裁 重生之萝莉有毒 先婚后爱,旧爱请止步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橙心如意剑 妃本佳人 三国神才之胖子威武 汉逆之吕布新传 风花醉 风云朝堂 麾下一万大宗师,赵高汗流浃背了 我,贾蓉,不做绿帽王 三国之重振北疆 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 三国之一马平川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女皇的男闺蜜 大燕风华 大宋必须浪 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 
最近更新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 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 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 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 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 乱世帝匪 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 大唐仵作笔记 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 侯门第一纨绔 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 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大胤商枭 左传游记 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 爱你老妈,玄武门见 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 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 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 
耕耘贞观 倚夜听雨 - 耕耘贞观txt下载 - 耕耘贞观最新章节 - 耕耘贞观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